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合作(上) ...
-
肖方从审讯室出来已经过了早上五点。初秋的早晨天已经有点蒙蒙亮了。赵一然让同样熬了个通宵的殷平也回去歇歇,下午再来上班。她本来以为殷平还要和她讨价还价一下,没想到殷平倒是答应得爽快。
肖方前脚刚踏出警察局的大门,后脚殷平也快步走了出来:“肖老师,等我一下。”
肖方扭头看他,有点疑惑:“殷/警官是还有什么事吗?”
殷平此刻不像审讯室里那般面无表情了。不得不承认,这两年的基层生活让他比以前平易近人了一些。所以带着“平易近人”的微笑的殷平道:“没有没有,我只是想着肖老师现在没眼镜多少不方便,再加上两个人一起打车回去也比较省钱些。咱们楼下贾叔的早餐铺子这个点也刚刚开张,我请肖老师吃顿早餐,也算是我个人代表我们队感谢肖老师协助调查。”
肖方听了这话倒也没有说什么“协助警/方是公民义务”之类的套话,非常直接地接受了殷平的好意。正好他折腾一晚上手机电量也告急了,有个人帮忙叫车和买早餐他也就顺其自然了。
出租车停在荣安花园大门对面,下车就是早餐店。
贾叔在这个铺子卖早点已经十多年了,那时候,荣安花园也刚刚开始修建而已。贾叔为人老实勤快,荣安花园的居民和附近写字楼里的上班族很多都是他的常客,即便后来比邻也多了两三家早餐店,贾叔的铺子依旧是生意最好的。
还好今天是周六,需要早起的人比工作日少得多,殷平和肖方并没有等几分钟就轮到了。
肖方要了份南瓜甜粥和豆浆,殷平拿了两个包子,殷平一并付了钱。因为两人也都是贾叔的常客,贾叔只当两人是晨练碰巧遇上了,并没有多问。两人边走边吃,到家门口的时候肖方的南瓜粥已经见底了,殷平也早就消灭了他的包子。
肖方拿出钥匙准备开门,眼睛瞥见殷平在一旁好整以暇地看着他,却没有开门回家的意思:“殷/警官,谢谢你的早餐了,是还有什么事情吗?”
“刚刚的包子有点咸,肖老师能给我倒杯水吗?”
“不好意思,我出门前没烧水。”
“没事,今天是周末我不着急。而且我才想起来做了这么多年的邻居,我还没有去肖老师家拜访过。”
“我个人物品很少,大家都是一样的房型,也没什么好参观的。”
“不一样,根据房屋构建图,每层楼的1室和4室都要比2、3大1.2个平方,层高高0.3米。”
肖方:“·······”
殷平很自来熟地走进了804室,四下看了看,但肖方肯定他不是在看那1.2个平方和0.3米层高的差距。
“好了,殷/警官‘处心积虑’地要到我家来,到底是有什么事?”肖方把他沾了土的外套挂在玄关的衣架上,又从玄关的抽屉里拿出了一副备用框架眼镜戴上,眼前的事物总算是又清楚了。
“好吧,太极也打够了,不瞒肖老师,我是想来证实一个猜测的。”殷平走近肖方几步,压低了几分声音,在他耳边道,“肖老师,你在查7.14,对吧。”声音和呼吸的碰触让肖方不自觉地瞪大了一下眼睛,但是很快肖方收住表情,也稍稍后退了半步,后背抵上了大门。
“你昨天晚上出门神色匆忙,说明你和高进的见面时间应该是临时约定或者改动的。你们大可以约在今天,但是却没有,说明你们不希望你们的会面被人知道。所以什么‘他工作忙下班晚’也是推脱之词罢了。这也是你为什么明明不习惯戴隐形眼镜,却没有摘下来换成镜框眼镜的原因。你潜意识想改变形象,不想别人知道你去接触高进。这也是我不觉得你是凶手的原因,因为如果你是凶手,你应该更谨慎一点,不会让我做你的时间证人,这风险太大。那么你们两个不熟悉的人见面,是要谈什么呢?”
“第二点,肖老师说那支录音笔是你放忘了的东西,我却不这么认为。那笔身上有‘平安如意’的刻字,前几年在这种文具或者茶杯碗碟上刻祝福做专属礼物的送礼方式还挺流行的。所以,那支笔应该是份礼物吧。看的出来肖老师使用的时候也挺爱惜的,这个型号的录音笔上架有些年头了,肖老师这支看上去还有八成新。算起来,肖老师也正好是两年前从‘南锡日报’辞职的。”
殷平顿了顿,眼见肖方的身体越来越僵硬,淡淡道,“肖老师把放在门把手上的左手放下来吧,这么别着怪难受的。我如果想对你不利,刚刚在警局,我就可以提出这些疑点,这些足够你再在那里待上至少14个小时。”
肖方却是不为所动,殷平似乎也觉得自己这个样子确实有点不像好人,为了表示友好,主动后退几步,在两人之间留出了五六米的安全距离。而肖方此刻脑子中则是在盘算着,如果现在他打开门跑出去跑到楼梯间,有没有机会逃离。
“不过,应该是说肖老师和它的第一任主人都挺爱惜这支笔的,录音笔上有点淡淡的烟味,我知道肖老师是不抽烟的,如果说这支笔肖老师已经带在身边几年,烟味还没有完全散掉,那只能说明肖老师是从一个长期带着这支笔的老烟枪手里接过这支笔的,对吧。”
“殷/警官是想让我说出,这支录音笔是别的什么人送给我的吗,比如说苏长阳?”肖方此刻突然不那么紧张了,松开了门把手,抬起扭过太久的手臂揉了揉,“殷警官想要引导我承认我与苏长阳有关,去找高进是因为他是当年7.14案的受害人之一?”肖方说着,自行走到沙发前坐下,“十个小时没休息,累了。殷/警官也坐下来歇会儿吧。”
殷平一时吃不准肖方这突然的转变,此刻风水轮流转,倒变成他带着点防备坐在了肖方左手边的单人沙发上。
“殷/警官还记得去年你帮我找的我们班那个走失的女孩子叫什么名字吗?”
殷平愣住了,一时间没答上来。他这两年平均下来,每两天就得帮人找个什么,他是实在记不住。
肖方去年有一段时间因为一个班的班主任病假,当了一段时间代班班主任。偏偏那次就有一个小女孩因为和爸妈吵架离家出走,六神无主的家长除了报/警,把他这个代班主任也一起叫到了派出所。当时处理这个案子的民警之一就是殷平。还好最后虚惊一场,小女孩没走多远,在她家附近的一个小超市里被找到了。也是这之后,肖方和殷平才正式认识起来。
“苏长阳确实抽烟,但是他抽得很少,他说他抽烟只是为了舒缓压力,并不是个老烟枪,也很少在人前抽烟。这支笔其实是他托别人转交给我的。殷/警官对去年帮我这个邻居找的学生名字都没有印象,却记得苏长阳吸烟这个甚至算不上习惯的行为,而且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把我,高进,录音笔都和7.14还有苏长阳联系起来,只能说明,殷警官,你也在调查这件案子,而且调查得很深入,很长久,所以才会记得这么多细节,反应这么快。”
殷平注意到他的“也”字,知道肖方是默认了。
苏长阳,他,是我的老师。你说的没错,我在7.14结案后也一直没有放弃调查,甚至,当年,老师的卧底调查,我还帮他做过外围工作。”
“老师?”
“苏老师不是我的授课老师,我们是在学校的一次演讲上认识的。这个师生关系也是我们的私下关系,并没有跟外人说过。”
难怪,在查苏长阳的人际关系时,并没有查到肖方。
“但是,你们怎么联系呢?苏长阳的各个社交账号,电话或者是邮箱,都没有和你联系的痕迹。”
“我和苏老师是通过他的一个私人邮箱联系的。这个邮箱隐私性确实比较强,似乎是个服务器在国外的邮箱网站。所以我不确定当年警方没查到我是没有发现这个账号,或者老师在出事之前把邮箱内容处理过,还是······殷警官以前应该也是做刑警的吧。我看殷警官和市局的几位警官很熟悉,应该不是办案认识这么简单吧。”
肖方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是殷平也听懂了。
“我原先是在市局刑侦支队工作,我被下放到区派出所就是因为7.14。所以即便是我也不能说在7.14这件事上,整个市局真的没有问题。你的怀疑是有道理的。”
“苏老师没有什么亲戚,也没有结婚,更没有孩子。我是老师为数不多的熟人之一,所以我希望查清这件案子。那殷/警官呢?”
“我吗,我的理由很简单——这件案子里有四条人命,我有怀疑,没证据,不甘心。”慷慨陈词,铮铮誓言这些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仪式确实能让人在短时间内热血沸腾,但是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能支持人走下去的更多的是责任。殷平自然是喜欢他的职业的,不然他两年前就可以辞职,不必为了留在警队而被调职。但是,他确实也没有什么“扫尽天下罪恶”这种中二理想。他从业也有小十年了,也不可能跟毛头小子看新鲜一样时刻一腔热血了。他能做,想做的只是尽最大的努力将他能看到的世界维护好。如果7.14没有发生在南锡市发生在殷平的眼前,即便是同样的结案,殷平也不会自不量力地去多嘴。可是世上没有“如果”,殷平经手了7.14。尽管他知道上峰被迫结案也是有诸多考虑,是无奈之举,但这件案子就像一根火柴在他心头划了一下,那一点倔强的火花使得他心头的热血复燃,驱使着他去拍了领导的桌子,尽管一头撞上了南墙,他也不想放弃。
人生在世,可以包容宽恕很多东西,但也总应该坚持点什么。这甚至上升不到信仰的高度,但每个人做事总有自己的原则。
“有殷/警官这句话,我想我没有信错人。”肖方在沙发上坐正了些,“那么,殷/警官,你觉得我们合作如何?就从这件高进被杀案入手吧。”
“合作?”
“我们有着相同的目的,如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高进的死亡实在是过于巧合。既然现在还没有正式重启7.14,警局里也很可能存在危机,我们合作是最佳的选择。殷警官你能接触到一手案卷,而我,虽然现在不做记者了,但我还认识一些业内的朋友,我们互补短长,才能早日找到真相。”
殷平点点头,肖方说的不无道理,现在他们是彼此唯一的同盟,两人合作,一人在公一人在野,也确实是个合作方案。说来也是缘分,803和804一墙相隔,两个追寻真相的人在两年内都在查着同一件案子。
“那预祝我们合作愉快,肖老师。”
“荣幸之至。只是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我们现在的关系应该不必要再用这么生疏的称呼了吧。重新介绍一下,我是肖方,前南锡日报社会版记者现西溪区第二小学三年六班语文老师。”
“我是殷平,即将复职南锡市市公安局刑侦一队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