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鸿门宴(下) ...
火锅,在这个年代,早就不是冬季限定。网络上有句俗语:“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是两顿。” 咕嘟咕嘟冒泡的锅子伴着白烟的热气,即便是一个人的火锅局,也能显得热闹起来。气氛一上来,似乎再没有什么是说不出口的。
肖方把外卖的食材分门别类排在桌上,左边是荤右边素,中间留给电磁炉。把锅子添了水放在餐桌上,插头插在拉来的拖线板上。在水池边洗了手,又从碗柜里多拿了一副碗筷。赵一然坐在桌边,看着肖方这样淡定地忙活,一时不知道如何开口。
“殷平,我看你买了两种底料,放哪种?”肖方把压在袋子底的调料拿了出来,一个是牛油红椒,一个是养生菌菇。
“鸳鸯的锅,就一边一种吧。”
“好。”
赵一然看看肖方,又看看殷平,耳边是水快开的“咕嘟”声,这气氛和谐得有点诡异。把锅底放好的肖方在赵一然和殷平的对面坐了下来,看见赵一然的神情,笑了笑:“赵队放心,我不紧张,我是证人,又不是罪犯。”
底料下了锅,本来有点烧开的水声又小了下去,看来等开席还有点时间。
“先前因为高进案,关于7.14你没来得及说的,没说的,如果你现在依旧选择相信我,你可以说了。赵警官是我请来的公证人,如果你信任我,那你也可以选择信任她。”殷平坐在赵一然旁边,蒸腾的水汽,让对面肖方的脸变得有些模糊起来。
肖方摘下被水汽弄糊的眼镜搁在一边,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双腿相叠,选了个比较舒适的姿势。他说话的声音不大,发音却很清楚:“这还真不是一个简短的故事。”
肖方人生的前十八年过得平淡安稳,高考时本来准备随大流,上个金融系,或者继承爸妈的衣钵,念个历史系或者中文系,然后蹲在学校里做学问。然而天不遂人愿,尽管肖方考进了省会大学,但是却被调剂去了新闻系。对此,肖方倒也没有什么失落。他对于哪个专业都没有太大的偏好。其实很多大学生都是这样,在踏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对于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些即便有,经过几年的洗礼下来,还有可能发现现实和梦想之间架着一条鸿沟呢。
苏长阳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肖方的未来。彼时,肖方因为考核要求,不得不去听一场讲座,而主讲人就是苏长阳。其实那时候苏长阳也是刚刚转业四五年的样子,但是在从商人转行为记者后的这四五年内,他已经深入过许多山区,灾区和国外现场了,甚至苏长阳还做过两回战地报道。很多被忽视的地区,鲜为人知的的情况和第一线的灾情都因为他的报道而为社会所知。虽然很多相关的新闻报道肖方都有关注过,但是近距离接触有亲身经历的当事人,感觉和看流水账一样的报道是不一样的。苏长阳的报道,用词简洁而富有感染力,他将容易被忽视的事实和平淡的日常作为引子,写出了许多吸引人却不哗众取宠的报道。看着一幕幕的资料,苏长阳将画面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肖方便有种身历其境的感觉,心里忽的燃起一股热情,他被这个半路出家的记者的文字和图像感染了。
“我那时候大概还有点中二病未愈。讲座结束之后我从会场的后门溜进去,鼓起勇气向老师表明了我对他的崇敬和一些微不足道的见解,而且还非常厚脸皮的想跟他要个联系方式。”肖方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谁还没个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候。
殷平:“结果应该还不错吧,苏长阳并不是个难接触的人。那个邮箱就是那时候他给你的?”
“是,老师说我的见解虽然还有点稚嫩,如果真心喜欢这个行业,那好好打磨自己。大概是觉得我还算是个可造之材,所以他并没有拒绝我想要他的联系方式,日后继续向他请教的请求。但是他说因为工作原因,不能给我电话,V信或者住址,他只给了我一个私人邮箱。并且他告诉我,他不常登录,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及时回复我。”
“我当时并没有在意,想着老师工作特殊,不常回信也很正常。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我已经很开心了。”肖方轻缓的语气变了,锅里的底料也沸腾了起来,”但是,后来我渐渐发现,老师不常和我联系,也许是不想让我卷入危险之中。”
“这几年,苏长阳一直在致力于国内的社会调查,他收集到的很多线索和报道揭露了很多地下的非法交易和组织。也给警方提供过不少线索。前几年,临市的一桩特大走私案就有他的功劳呢。”赵一然很适时地点了点头,补充了一句。
“是啊,老师其实做了很多。但是他什么都没有告诉我。老师写这些报道几乎都用的是笔名,我便还是能从字里行间看出老师的身影。不过这一切都是我的猜测,直到两年前的年初,老师突然说他要来南锡市看我。”
“我还记得,那天是1月6号,老师约了我在火车站旁的一家咖啡馆见面,他拜托我以我的名义,长租下荣安花园6栋804室,也就是这里。房租则不需要我担心,他来出。”肖方侧头看向窗外,“至于原因,这就是。”
入了秋之后天一天比一天黑得早,现在是晚上六点半,已经是全黑了。窗外的霓虹灯闪烁——富安大厦四个霓虹大字夺目异常。荣安花园六栋,六层以上,都能看见富安大厦。
“当然我当时并不知道老师是因为这个要租房的,老师说如果他没有说,我就不要到这里来。”
虽然苏长阳依旧没有明说他在做什么工作,但是既然苏长阳能够找到肖方帮忙,也说明两人已经心照不宣了。
“在那之后,老师拿了房子的钥匙,就再没有联系我。”肖方声音渐低下去,“直到7月15日的凌晨,我的邮箱收到一封老师邮件发出的邮件,是零点零时发出的,应该是老师设定的定时邮件。”
“邮件的内容是什么?”
殷平听到这里, 身体不自主地前倾了一些。
“我不懂计算机,就找了朋友帮我破译,破译出来的内容是——空白,老师什么都没写。”
“空白?”赵一然一愣,殷平也同时皱起了眉头,“是你们约定的暗号?”
“我一开始也想不明白,后来想起这间房子,我猜测老师并不想或者不能在邮件里说明什么,只是想给我一个信号,告诉我是时候到这间公寓来了。”
“原来老师来到南锡之后,一直在观察远途理财,并且老师并不认为远途只是一个披皮传销组织。”
“果然。”殷平这些年私下里也在调查,根据对当年部分受害人的走访,殷平发现远途投资很奇怪。其实它的伪装并不高明,名为投资公司,但是整个公司却没有一个有相关专业资质的员工,所有所谓的投资理财产品都是空有明目,很明显就是用着空头支票来欺骗无辜群众。
但是奇怪的是,当年被解救出来的受害者都说远途投资请老师给他们上投资理财“封闭培训课”,而且并没有向他们收取大额学费或者让他们购买任何产品,顶多是一两百的给老师的茶水费。这也是这些受害者当局者迷的原因,他们之中受困时间最长的是六个月,损失也不过是两千元,这甚至去报警都达不到立案标准。远途除了以“封闭教育,不可随意进出否则要承担商业机密泄露的法律责任”这个借口限制他们进出之外,并没有对他们做任何类似强制洗脑的行为或者提出拉人头的要求。而被抓捕的远途雇佣的名为“保安”实为打手的犯罪嫌疑人交代,被带来的人都是一批一批的,每一期“封闭培训”之后,那一期的人就会离开远途,然后隔一段时间又会有新的人来。
这乍看之下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新型传销组织,受害者之间彼此不认识,从每个人身上薅点羊毛,积少成多。如果不是发生命案,远途这种做法确实风险很低。但是,这不对,就假设远途理财从每个受害者身上都榨取两千元,那需要多少人,才能达到千万的数目?
“阿平,当时经侦对于远途投资的调查结果是什么?”赵一然今天也是第一次听说7.14 的详细案情,此刻根据肖方的描述,即便她不是搞经侦的,她也觉察出不对了。
“远途投资是六年前在我市成立的。根据工商部门的登记资料,注册资本来自境外。公司规模不大,算是个小微企业,从明账上看,按月缴税,享受政府的税收补贴政策。期初几年没有什么问题。三年前,审计部门上报说这家公司的财务有问题。尽管后来远途重新提交了会计报表,经侦那边还是盯上了他们。但是,在那之后,远途就再也没出过财务上的问题,经侦那边也就只能一直耗着。7.14之后,在主要负责人沈付等人的电脑和手机里面,破译出了大量的账目文件,才发现这后面的金额巨大,且一律流向境外,难以追查。”
一家经手洗钱和传销的公司发生了涉及四名死者的命案,其中牵扯的人员,部门不计其数,往大了说,足够把整个南锡换遍血。
“也就是说7.14是一件同时涉及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的大案,即便刑事部分勉强有条件结案,经济犯罪部分也没有侦破。”赵一然顿了顿,开始自语,“还是有哪里不对······”
“赵支队,殷警官,我的老师,苏长阳没有杀人。”肖方坐正了身体,他的语调起伏不大,但是却带着种坚定的信念。就像嵌入木板的钉子,钉在那里,不容撬动,如春风般的温和一点点褪去,露出里面有棱有角的冰锥来,“这不是正当防卫,是单方面的谋杀。他发现了远途背后的秘密,所以被灭了口。他是抱着赴死的决心去的。”
面前的电磁炉里,沸腾的声音越来越大,“扑通扑通”地响个不停。
肖方说完这句,没有再说,似乎是在等对面的两位警官消化这个惊雷。他余光看见锅里的情况,把火候调小了一点,又站起来从料理台上拿了水壶,加了些水进去。等他再坐下来的时候,又恢复了些往日的温和来:“远途理财只是个幌子,他们费尽周折诓骗高进他们进去,不仅仅是为了传销。”
赵一然在听到“谋杀”的时候,心里漫上一股寒意,连面前的热气都不足以驱散这股寒意。但是她很快就接受了,毕竟,以她从业多年的经验和警队的惯例来说,能被复启的案子,往往背后或多或少都会有惊人的隐秘:“你们有什么证据?”
“老师在这间房子里留下了一些东西。他是在这间房子里观察了三个月之后,才潜入远途的。所以,这间房子里有他留下的观察笔记。在笔记里,有他的观察记录和一些推断。老师根据这些迹象推断出远途很可能只是个幌子,远途背后的黑手想做的不仅是传销。具体的,我会把这份笔记交给你们。你们可以去比对老师的笔迹,就能知道是否是他本人所写了。”
“老师留下的除了笔记,还有——他所有积蓄,一部分是现金,一部分还存在银行卡里。现在,都在我卧室的一个柜子里面锁着。”
一个接一个的惊雷,让殷平和沈一然异口同声:“什么?”
“我当时看到那么多钱,吓坏了,没敢清点,也没敢登录网络银行查询。不过我发现了一份公证书,是老师来南锡之前做的公证,说那些是他所有的遗产,总共六十万元。上面还把我列为了他的财产继承人。”
殷平和沈一然的神情凝重了起来,殷平沉声道,“这份公证书也同样没在当年的证据里。做公证书和立遗嘱是他每次行动前的习惯吗?”他说完,用一种审视的眼光看着肖方。
“我不知道。但是我想殷警官真正想问我的应该是——为什么不把这些证据交到公安局。”肖方深吸了一口气,“我当然去了,但是,证据,没到公安局。”
赵一然:“什么叫没到公安局?”
“老师出事之后,我选择搬到这里来住,也把这房子里的所有东西整理一下。两年前的7月20日,我把老师在这间房子里留下的所有手记和拍成照片的财产证明还有公证书,一起装进了快递文件袋。找到了日常负责市局的快递小哥,借了他的工作服,替他送了一天的快递。把文件一起送去了市局的传达室。在离开之后,我还故意挑了几个沿途的天眼和摄像头,让我被拍到。”
果然,等肖方说完,对面两人神色已经深沉得可怕了。殷平的眉头愈发皱了:“我们从来没有收到这样一份文件,更别说知道你假扮快递员这件事了。”
“这就是了,有人想竭力抹掉我在这案子里的存在。看,你们甚至不知道我与苏长阳的关系。如果说认为我的证据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不予采纳。那没道理不追究我这个假冒的‘快递员’。可是我等了好几天,都没有查我的人上门。”肖方深吸一口气,眼睛闭了闭,“我没有等来警察,等来了一份突然的解聘书和一场险些要了我命的车祸。”
殷平闻言瞳孔微缩,把对面的人上下打量了一番。肖方扯出个笑容:“我躲得快,还好,当时只是手肘骨裂。”
肖方在将证据送到公安局之后的三天以后,他本来在正常上班,突然被主编叫到了办公室。主编非常隐晦地问他“是否招惹到了什么人”。肖方心中一凛,生起不好的预感。还没等他解释什么,主编又说希望他主动离职,工资和赔偿金按程序和法律来,别说N加1 了,就是2N的赔偿金,报社也愿意出。话说到这个份上,肖方便知道,他送出去的证据,恐怕已经石沉大海了,而且还变成了对他和报社其他同事的一个巨大威胁,是他冲动了。
“我离开报社的时候,走到一个路口,一辆银灰色悍马突然冲出来,我勉强闪了过去。只有手受伤,已经算是万幸了。”
车祸之后,肖方借着“伤口疼”的借口,在医院住了好几天。再后来,暂时没有工作的肖方,也选择了闭门不出。
“他们看起来只是想要警告我,在那之后就没有动静了。如果不是发生的时间太巧合,我几乎也要把那场车祸当成意外了。”肖方苦笑了一下,“在我遭遇这些的时候,老师的事情在网络上热度也是持续居高不下,我是做传媒的,我看得出来,这后面有人推波助澜。他们只是把老师作为了转移目标的靶子。只是我当时势单力薄,各种线索也是一团乱麻雾里看花,我还没来得及查清楚,做点什么,这件案子就结案了。”
苏长阳的事件当时在网络上引起的风浪也是巨大,好几个平台和论坛服务器一度陷入瘫痪。传播内容从单纯的缅怀赞扬,再慢慢演变成操纵舆论,掺杂对公安机关的施压抹黑。苏长阳曾经的公司,他逝去的爱人,他过去的经历,一切的一切,都被一点点曝光在网络之上,或真或假,或真假参半,春秋笔法。一时间,任何带有苏长阳三个字的内容,都意味着高点击量和浏览量。这场触目惊心的网络舆论,无形中给警方施加了巨大压力,随之而来的恰恰相反,是对苏长阳最不利的局面。为了尽快平息舆论,层层施压下,警方不得不依照当时的现有证据快速结案。
舆论绑架权力带来的所谓正义,是真正杀死苏长阳的最后一刀。
“这才是背后人的真实目的,他们不仅要杀死老师,还要把老师最后的价值利用殆尽。”肖方定定地看向殷平和赵一然,“殷警官,赵支队,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关于7.14的所有。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殷平也快速调整了一下状态,平复了一下心绪,他提出了一个很客观的问题:“你所说的依旧无法证明,苏长阳没有杀人。”
“是,如果没有高进案,我确实没有思路,但是,高进的案子,匡家姐妹的情况,让我有了另外的猜想。我大概能够猜到,高进是想告诉我什么线索了。”
“嗯?”
“人数不对。在场的死者是四人,但是,当时其他退出会议室的受害者们是被叫到名字一个个单独离开的,他们之间互相不熟悉,谁能保证最后只留下了四名死者。我既然在远途三个主要负责人身亡之后还被威胁,那说明他们尚有同党在逃。说是当天在场尚有他人,也合理吧。”
“对,这也是我当时的疑惑。”殷平点头,同意肖方的说法。
赵一然:“但是凶器上······”
“凶器上的四组指纹清晰,但是除此之外,在这种公共场合里,留下的脚印和指纹多半残缺或杂乱,很难作为证据。”殷平思索道,“当时很可能还有别的人混在死者和其他受害人里,高进很可能就是想起了这件事,才会联系你这个记者。”
赵一然坐在一边沉默着听两人的对话: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整个案子可以说是要完全推翻重来了。
这章因为是讲到当年的 事情,所以超多。
而且因为节奏,还不太能分一部分到上一章,再分一章又没必要(躺)
关于苏老师,之后还会有更多的真相和回忆。
苏老师算是方方的亦师亦友,也是方方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他的为人处世和行事作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方方。
他的“死亡”牵扯到了各个势力的方方面面,这些线索都会在后续的案件中陆续出现
下一章开始要是下一个案子了
请大家多多留言指正,笑笑很乐意和大家讨论剧情相关(不包括剧透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鸿门宴(下)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