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走出感情的旋涡》续5 ...
-
第三节但不能爱的感情
一、流血的舞步
1、突悉光达惨离去玉生连义忙后事
这天中午,滨海四中的老朋友付连义给玉生打来电话。宋玉生抓起家里的坐机听筒问道:“喂,哪位先生?”“还先生呢,尤光达死了!”电话那边付连义喊道。宋玉生听出来是付连义的声音,说道:“连义,光达得什么病走了?这么突然!”连义在电话里压低声音小声说道:“是——让人——拿刀——捅死了。”“哎呀——”宋玉生难受地“哎呀”了一声。“明天,你过来吧,看看一些事情怎么办?他身边连个贴近的人都没有,就得靠我们这些老朋友了。”付连义哑着嗓子说道。
第二天,宋玉生和付连义跑了一上午,却没能见到尤光达的遗体。为什么?虽然滨海市公安局已向市检察院递交了呈请拘留逮捕书,得到批准,将凶手控制起来,虽然滨海市公安局已将立案侦察报告递交到滨海检察院;但是,滨海市检察院还不能对凶手提起诉讼,因为对遗体的尸检尚没有完全进行,没有尸检报告,是没法提起诉讼的。这样,宋玉生和付连义暂时只能先帮助收拾一下尤光达留下的遗物,并联系一下可找到的尤光达的亲属、朋友。但是,除滨海四中的领导,四中前来的老师并不多。一句话,虽然此事在滨海市轰动较大,然而,滨海四中的老师们对尤光达还是有许多不好的看法……
2、连义述说经过玉生深感惋惜
下午,在尤光达家里,宋玉生向付连义问起事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宋玉生说:“虽说尤光达对我很好,但由于业务隔离,近三年来,我与光达联系较少……”付连义说:“尤光达朋友不多,但他对你是非常钦佩的。所以,事发后,我才把你找来。”通过付连义的讲述,玉生知道到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大体过程:
尤光达好打篮球,也好跳舞,相比较而言,尤光达对跳伴舞
似乎“上瘾”,或者说,达到“痴迷”的程度。只要是星期天,星期六,他知道哪个单位举行舞会,他都想办法前去;而且,他还经常到那灯红酒绿的舞厅去。爱人沙芳管不了他,他们两人也因为此事经常干仗。这也问题不大……但是,尤光达在舞厅里结识了一个叫“唐仙女”的女人,小他十二岁,是个修表的个体户,不久两人就有了暧昧关系。沙芳知道此事之后,与他打了好几仗,最后,两年前离婚了。尤光达和沙芳两人也没有孩子,离婚也很简单,各走各的。离婚后,尤光达与唐仙女就更是肆无忌惮了。唐仙女的爱人是列车员,跑长途,经常不在家,孩子又在娘家,唐仙女就经常在尤光达家过夜;有时,尤光达也在唐仙女家留宿。干柴烈火,越烧越旺,唐仙女怀孕了。唐仙女没能成功打胎,事情败露了。对于男人,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可能是最大的仇恨。加之唐仙女的爱人胡青海是个“火头君”,他把唐仙女打了几巴掌,就带着刀上街了。在四中附近的路口,他堵着尤光达,两人就打了起来。胡青海一刀捅在尤光达的颈动脉上,抢救无效,尤光达离开了人世。唐仙女后悔莫及,羞于见人,跳楼自杀了。
“跳个舞,结果怎么会这样!”宋玉生说。“快到五十岁了,光达晚节不保哇,越老越收不住!”付连义说。“什么晚节不保!我看,光达,简直是由才子变成了‘花花公子’。为跳个舞,死去了两条人命——说不定还是三条人命,四条人命呢,值得吗?真可惜,也有点让人生气……”宋玉生说。付连义接着说道:“你的看法,有点过激。跳舞可以陶冶情操,有利于身体健康,跳舞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跳舞就是跳舞,不要想别的,更不能做别的……”宋玉生说:“你的话,有一定道理,但是,但是……”
3、多才自强尤光大为何成为悲剧人
晚上,宋玉生饭也没有吃。平时较少抽烟的他,一晚上抽了半包烟,茶水也没少喝。尤光达毕竟是自己年轻时代的老同事,而且尤光达很佩服他宋玉生,并把宋玉生做朋友看待。但是,宋玉生对尤光达的死,既难过又生气。他宋玉生更不能容忍的是,尤光达的行为对不起沙芳。
尤光达能写一笔好文章。上世纪七十年代,搞“忆苦思甜”,滨海四中的全体师生在滨海旅顺的“万众墓”搞了一次参观。悼词就是尤光达写的。当时,滨海广播电台的著名广播员何为同志恰从农村“五七干校”抽回,在滨海四中任语文□□。这样,悼词就由何为老师来诵读。尤光达的文章写得好,何为老师的朗读也非常有水平,在场的许多师生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甚至“万众墓”的解说员都流下了眼泪。参观后,“万众墓”展馆的领导找到四中工宣队队长,要尤光达写的这篇悼词,要以大字刻写在展厅。
尤光达,能写,能讲,也能唱。他在学校搞了一堂公开课,讲《红灯记》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他在课堂上,一边讲,一边唱,真是拿得起,放得下,挥洒自如。正好,沙河口区教育科的教研员阮海峰老师来听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推荐尤光达在滨海军人俱乐部,为全区的语文教师讲了这堂公开课,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听奶奶,讲革命……”尤光达的那句“烟嗓”,至今,还在宋玉生的耳边回旋。
滨海四中文艺宣传队要排演芭蕾舞剧《白毛女》。按理,舞台指导和乐队指挥应当由两人担当。但是,尤光达一人担任了这两个角色。滨海四中所排演的这部芭蕾舞剧,可不是选段,而是全套的。宣传队在全市各地巡回演出,影响巨大,连市“革委会”领导都知道。市领导说:“一个中学,能排演全套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可真不敢小瞧这所中学呀!”应当说,滨海四中的荣誉获得,与尤光达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中国邢台发生了地震,全国各地都在募捐,支持邢台人民的抗震斗争。滨海四中的老师们纷纷捐出了大量衣物,以帮助邢台人民过冬。尤光达慌了。为什么?尤光达没父母,没兄弟姐妹,也没结婚,只身一人住集体宿舍,上哪里去找到合适的、多余的衣服捐赠?他找到校“革委会”主任,拿出当月三十八元的全部工资上交,以此来表达对邢台人民抗震的支持。校主任知道,尤光达一人生活,并不富裕。如果这一月的工资全部捐出,这个月尤光达的生活一定会遇到很大困难。于是主任说,“你没有衣物可以不捐。大家知道你的心意就可以了。而且,上级指示,这次只收衣物,不收现金。”但是,领导没有想到,尤光达跑去商店买了两件崭新的毛衣交给了学校。这件事,非常感人,领导在全校会议上表扬了尤光达的这种舍己为人的思想行为。
一九七二年,全国都在学习解放军,发扬长征精神搞“拉练”,实际上,就是学习解放军搞长途行军。当滨海四中的师生走了三天来到滨海梁家店公社,尤光达病了。尤光达由于走路出汗让风吹了,而得了重感冒,发烧到三十八度。虽然他吃了退烧药,但是由于肺部有点感染,烧就是退不下来。尤光达浑身无力,扁桃体肿大,嘴唇干裂。校医建议领导,让尤光达退出“拉练”,回市内治疗,但是,尤光达就是不肯,他不放心自己所带的那个班级。尤光达一边坚持吃药,一边坚持着行军,硬是走到目的地——华家公社。等到了华家公社,他的烧也退了。学校主任说:“前不靠村,后不靠店,连个车也没有,你有个好歹,让我这个主任怎么办?可真叫你吓死了。”尤光达说:“长征路上就没有感冒发烧的吗?小车不倒自管推么。”
年轻的尤光达有才,但他也不是“完人”。在滨海四中,他能看得起的人没几个。好挑剔别人,可就是不注意检点自己。“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一句话,尤光达没几个好朋友。特别他那个骄傲的脾气,也影响了他的发展。军代表与他谈话,鼓励他继续进步,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同时,军代表也指出他有骄傲的毛病,并批评他说:“小尤呀,你那个‘骄傲’可与工农兵的骄傲不一样啊……”尤光达一拍桌子站起来说道:“你是说,我的‘骄傲’是小资产阶级的吧?我是有点东西,没有东西,拿什么骄傲?”弄得军代表,目瞪口呆。
总之,尤光达有才,在思想行为上,有优点,也有不足。但是,年轻的尤光达,在生活作风上,没出现过问题。他带领的四中文艺宣传队,女孩子二十多人,他没动过任何一个女孩子一根汗毛。可是,老来,为什么出了问题,还是老原因,不注意检点自己。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好的东西进入了中国,一些不好的东西也来到了中国。政治开放了,经济开放了,科学文化开放了,男女相处似乎也“开放”了。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提高了,但是一些人的头脑里又多出了一个“小”字:小别墅、小汽车、小三……带“小”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吗?一个干部,一个教师,每一个中国人,如果不对这些东西引起警惕,那么就难免会成为尤光达。
“十年三浩劫”时期,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年轻老师要想找个对象太难了,都被判了“无妻徒刑”。不过,尤光达却有好几个女孩子追求。为什么?尤光达不但人长得帅,也有才。他能写一笔好文章,既懂音乐,又明白舞蹈,还能打一手好篮球。可是,他偏偏爱上了不追求他的沙芳。而当时,沙芳已经有对象了,是五十一中的老师刘季明。于是,尤光达与刘季明成了情敌,两人围绕沙芳争了起来。尤光达把刘季明好一顿打,到底把沙芳争到了手。结婚了,你好好对待沙芳啊,三日两头地干仗。但是,由于一个“傲”字,他却从不检点自己,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最后吧,又由于一个“小”字作怪,抛弃了沙芳,与唐仙女搞在一起鬼混。宋玉生心想,光达呀,光达,你可真对不起沙芳哪。——这事,是否应该告诉沙芳?宋玉生犹豫了。最后,宋玉生还是决定,告诉沙芳,至于沙芳怎么做,不能去勉强她。
4、沙芳大义葬前夫玉生噩梦后议情
过了三天,宋玉生和付连义好不容易,找到沙芳的家,简单做了自我介绍,说明了来意。沙芳听到这个消息,眼泪下来了:“我听说市里发生了这么一个惨案,却做梦没想到竟发生在光达身上……”孔子说:“男女有婚,生死相恤。”其实,男女只要有过婚姻,分手以后可能还会有一定的感情。像沙芳这种懂得事理,看重情义的人,更能正确地对待这种问题。沙芳知道,尤光达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儿女,他的好朋友唯有付连义,他最钦佩的老同事,唯有宋玉生。今天,客观现实摆着的,她沙芳成了他唯一的亲人。沙芳决定与宋玉生、付连义一起将尤光达安葬。
宋玉生、付连义与沙芳凑了三千元钱,在牧城子买了一个墓穴,将尤光达深深树葬,因为以后能来看看尤光达的可能也就是他们三个人了。二十年以后,可能再没有人能来看望尤光达。深葬吧!宋玉生环顾着周围一片荒山,也不自觉地流下了几滴眼泪。宋玉生心情复杂:风萧萧兮秋意凉,光达一去兮不回家。荆轲死去,留下的是英名,而光达死去,却还要遭到世人的议论,唾骂。光达呀,光达,是“流血的舞步”害了你呀……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须来生。可是,有来生吗?一些人所宣扬的来生,大概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宣扬迷信吧。
舞厅不是黑暗的场所,更不是酝酿罪恶与遗憾的温床。不过,对于有些人,当你迈进舞厅的时候,你要想好两个问题;你来的目的是什么?在这种灯红酒绿、曲乐悠扬、舞姿婀娜的地方,你是否能把持住自己?
傍晚,宋玉声生回到家里,脸上一晚没有笑容。陈培英知道宋玉生心情不好,特意用豆腐、豆芽、木耳、黄花菜做了一道“东坡肉”,因为这是宋玉生最愿意吃的一道素菜。不过,宋玉生只吃了几筷子,喝了碗粥,就回到书房。在灯光昏黄的台灯前,宋玉生呆坐着,泪水却一点点地,从他两眼微闭的眼缝中渗出。他回顾起自己小时侯与尤光达一起玩耍的往事:
——宋玉生与尤光达本来都是住香炉礁“铁匠炉大院”的,两人是老邻居,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同一天入学,同在一个班级。下午放学后,又同在一个学习小组学习。尤光达自小天真而聪明,手也巧,会叠飞机,会做风筝,会做“洋火抢”。小时侯,宋玉生好多方面不如尤光达。小组学习结束后,两人一起玩耍:有时,两人一起参加游戏,“打‘老爷’”、“骑‘马’打仗”、“打‘不要动’”,有时两人还在一起“下五子”、下军棋、下象棋……春天两人在一起放风筝“送‘鸡毛信’”①,“撒飞机”,夏季下雨天两人在一起“摔‘娃娃’”,到后海头游泳,上山捕蚂蚱烧着吃。冬天两人在一起滑冰车,“打陀螺”:不是兄弟,情似兄弟!有一次玩“骑‘马’打仗”,宋玉生从‘马’上摔下,跌破了头,流血不止。正是尤光达把宋玉生背到校医务室,及时处理包扎才止住了血。上初中时,由于搬家,两人分了手。临别时,尤光达把他最心爱的“万年笔”送给宋玉生做纪念,宋玉生把自己最喜欢的“高倍望远镜”赠送了尤光达。可是,没想到,出社会工作以后,宋玉生与尤光达在四中又相遇了,并成为同事。这时间虽短,却也有个四五年了。
培英和孩子已经入睡了,宋玉生却依然在书房里发呆。平日极少喝酒的宋玉生偷偷打开了一瓶“牛栏山”,倒在自己的茶杯里,他一口一口,慢慢地喝着,也不吃菜。宋玉生似乎喝醉了。他披上一件风衣,独自一人出了家门,在黑暗中,宋玉生一步一步地向牧城子走去。走哇走哇,走了好久好久,他才来到尤光达的墓前,他看到尤光达满身是血,跪在那里。而他的对面,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大汉。这个大汉用滴着鲜血的刀尖指着尤光达说道:“你这个混蛋,你这个畜生,你毁了我的一生,毁了我的家庭,我恨不得掏你的心,吃你的肉……”大汉听到后面有脚步声,便回过头来。这时,宋玉生才看到,大汉长了一张灰白色的脸,没有眉毛没有眼,没有鼻子没有嘴。——宋玉生一下子惊醒了,原来他做了一场噩梦。
醒后的玉生再不能入睡,他反复地思考着:爱情不是自私的,但是“专一”的。当你沉醉在爱情的甜蜜中,也要问问自己:这种“爱”是否对得起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当你沉醉在爱情的甜蜜中,也还要问自己:这种“爱”是否是你应该得到的?若不是,就是偷来的,不道德的行为。一个人,一旦有了“爱”的污点,可能一生都洗不去,它也可能会成为“家庭航船”的“暗礁”。当你沉醉在爱情的甜蜜中,也还要考虑:这种“爱”是否能给他人造成伤害?如果忽视了这点,那么这种“爱”的后果,也可能“预期不良”,甚至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宋玉生就是睡不着,他又呆坐在写字台前。蓦地,他又瞥到桌上的那套《红楼梦》。这套《红楼梦》自己已经看过三遍了,但就觉得其中好多地方的内容、好多的诗歌没看明白;自己尤其不解的是《红楼梦》中较少写到楼……他索然地拿起《红楼梦》的第一本在手里随便翻弄着,在扉页他又看到自己好多年前写的那首幼稚的“小诗”《点“红楼”》:“红女楼中一场梦,楼即官宦大家庭。历经方见女儿哭,楼倒人去皆成空。”——“不义之财”不能取,“不义之情”不能受哇。“不义之情”的后果,可能不只是一场“空”,甚至可能是一场“终”!《红楼梦》说的都是这样,何况感情旋涡中的“不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