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时隔二十五年第一次收到来自母亲的家书,伊莉娜的复杂心情,旁人很难体会。她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勉强写完回信,三页纸删删改改,最后只留了一页纸。
将它装进信封的时候,伊莉娜还不太满意,嘀咕:“这大概是我这辈子写过最糟糕的信了!”巴克曼太太安慰她:“没人会在意的!”
路特斯没有跟巴克曼太太学习魔法,但是跟她学了烤面包。学习效果很不错,她烤的面包一出炉,就得到了巴克曼太太的夸奖:“路特斯,你饼干烤得真不错!下次可以尝试烤点面包!”
路特斯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烤的面包硬,可能是她的嘴比面包更硬,她一边嚼着“饼干”,一边说伊莉娜:“这种内容简单的信,要是让我回,我不用一分钟就能写完:不愿意。你如果想写愿意,那还少一个字,只会更快。但你写了两个小时,你浪费了一整个早上……伊莉娜,你之前还跟我说,你一向写信迅速,文采优美,不用半个小时就能写三页,比你的朋友们都快得多,你还说——”
伊莉娜打断她咕叽:“你小孩子不懂,以后会明白的。吃完了吗?吃完了就替我跑个腿,把这封信寄出去,还有这罐酒,带给玛恩纳……”
路特斯放下她的“饼干”,忿忿不平:“我以后也不会明白!”
伊莉娜被逗笑了:“我还以为你会说,你不是小孩子了,你什么都懂!”
路特斯说:“我没有这么幼稚。”
伊莉娜觉得更好笑了,她给了路特斯五个芭钉:“早去早回。不过,你要是想在外面玩一会儿,不太危险的话,也行!”路特斯爽快地答应了。
外面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湛蓝的天空连一丝云彩也没有,沃特利的传统居民们有项习俗,即在家门口摆放两口大水缸,并在缸里种上睡莲,其中以白色最佳。
这项习俗因何而来众说纷纭,路特斯从不关心,但现在正好是六月,街道两边,居民们种的睡莲正在陆陆续续地绽放,五颜六色,花团锦簇,看起来十分美丽。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路特斯心情也很美丽,与其他同龄的孩子喜欢成群结伴不同,她更喜欢这样一个人悠闲地漫步。
沃特利并不大,路特斯即便走得不快,也没一会儿就到了“石头桥”。
桥对面便是“新河西”,官邸、教堂、学校、驿站、车站等都在那边,不太传统的居民们也大都住在那边。不过,由于沃特利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地方,传统与不传统的区别也不太大,甚至,那些外来的商人或者旅客经常会觉得“新河西”太过普通,不如“旧河东”有特色。
路特斯每天去教区学堂上课,都要经过这座“石头桥”。
今天,她刚踏上这座桥,便看见艾芙和安迪老师走在前面,她先前的悠闲心情,几乎瞬间便鸡飞蛋打、烟消云散了。
艾芙和安迪老师正在聊天,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但看起来双方交流得十分愉快,两张侧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路特斯远远地缀在他们身后,以最慢的速度向前移动,同时心里期望前面两人能够走快些,最好尽快消失在她的视野里。
可是,天不如人意,前面两人非但没有加速,反而越走越慢,甚至停了下来。
路特斯当然不能明晃晃地跟他们一起停下,她低下头,若无其事地慢吞吞往前,她企图假装自己没有看见他们,然后再不经意地超越。这没有别的原因,这只是由于路特斯不像伊莉娜或者其他人一样善于与人交际,她本能地不想在学堂以外的地方遇见同学或老师。
但艾芙显然眼神不错,她看见了路特斯,并朝她招手:“嘿,路特斯,你去哪儿?”路特斯悬着的心终于死了,她抬起头,脸上挤出视死如归般的热情笑容:“艾芙,安迪老师,上午好!我要去瑞蒂家寄信,你们呢?也去寄信吗?”
安迪是个还算年轻的男老师,但他却打扮得像老年人,连微笑都透着慈祥:“上午好,路特斯!我和艾芙也去寄信,要是你不介意,跟我们一起走吧。正好艾芙刚才说起你,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晚上还要开派对……生日快乐,路特斯!”
路特斯连忙说:“谢谢安迪老师。”
按理说,她这时候应该顺势邀请对方参加自己的生日派对,用伊莉娜的话说:不管对方来不来,至少要表现出欢迎的态度。但路特斯沉思了两秒,除了感谢之外,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艾芙说了:“路特斯,你不邀请老师参加你的生日派对吗?”
路特斯只好问:“老师,您晚上有空来吗?”
安迪摇头:“你们小孩子玩就好了,我有事。”
路特斯“哦”一声,算是结束这个话题。但艾芙总能有各种话题,她说起自己上次过十岁生日宾客如云的盛况,又说起路特斯上次居然送她了一罐甜杏酒当生日礼物,叫她爸妈以为她偷偷买酒喝。
接着,艾芙还说起了自己的未来规划:“我打算下周从‘儿童班’毕业以后,继续去读‘青少年班’,虽然大家都觉得职业培训没有必要,只要工作久了什么都能学会,但是,我还是想再学点什么……老师,您有没有什么觉得比较好的‘青少年班’,可以推荐给我呢?”
安迪说:“那得看你想学什么,种小麦、纺织、酿酒、还是烤面包?”
艾芙说:“我想学药剂,然后给人看病。”
安迪沉默了。
艾芙因他的沉默感到不安,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她将视线投向了路特斯:“路特斯,你之后会上青少年班吗?”
“不知道,伊莉娜没跟我说过。”
话是这么说,但路特斯心里猜测,如果学费不是太贵,伊莉娜八成会让她上的。毕竟伊莉娜一直认为,读书十分重要,至少对写信很有帮助。
艾芙也说:“按伊莉娜的性格,她肯定会让你去的。你到时候学什么呢?酿酒吗?”
“我会考虑。”路特斯敷衍一句,又把话题甩回给安迪,“老师,药剂是有什么问题,不能学吗?”
而这也正是艾芙好奇的,她向路特斯投去了一个赞赏的眼神,但遗憾的是,路特斯没有看见。如果她看见了,就会知道,一些善于交际的人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大胆。
安迪叹了一口气:“你们平时肯定都没有好好听历史课。药剂源于巫师,现在是一种禁术。除了被特别许可的一部分人,其他人都是没资格教授或学习相关知识的,否则便是违法,会被抓进大牢。艾芙,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想学药剂,但还是建议你换一个学习方向,哪怕选兽医,都好很多。”
“我会考虑。”艾芙对兽医没兴趣,语气比路特斯先前还敷衍,“谢谢老师。”
之后一直到瑞蒂家,他们都没有再聊天。
艾芙几次想说点什么,但都提不起劲。路特斯是锯了嘴的葫芦,不戳不动,戳了也懒得动,而安迪是成年人,显然对儿童们的一些话题不感兴趣,只是出于身为老师的礼貌,才表现得很有耐心。
在这样的氛围下,艾芙再善于交际,也不由自闭。
到了瑞蒂家,路特斯上前敲门。
开门的是库博先生,他年纪与巴克曼太太差不多,但面容看起来更苍老,连头发都掉了大半,只有稀疏几簇像茅草一样乱蓬着。库博先生腿脚不便,据说是年轻时骑马摔的,他现在常年倚靠两支拐杖行走,步速很慢,一步一“哒”。
当周围环境十分安静的时候,库博先生那不同寻常的脚步声便会格外明显,他的拐杖拄在地面上,就像有鼓槌擂在人们心上,莫名地便叫人紧张、害怕起来。
路特斯从来没与旁人说过,她其实有点害怕库博先生。
但库博先生自己显然没有“吓到小孩”的自觉,他微笑着问:“路特斯,你今天要把信寄到哪儿?茉莉镇,还是山羊镇?”
路特斯说:“都不是,今天的信,伊莉娜要寄到梅拉斯托,古恩堡。”
库博先生微愣了一下:“要寄出普尔切尼?”
路特斯坚定地点头:“对。”
库博先生又向艾芙、安迪问好,两人都礼貌地回应了他。艾芙说:“我还是寄给姑妈。”安迪也说:“还是老样子,寄给我弟弟。”
库博先生将他们三人引进了屋。艾芙、安迪都是这里的常客,不用人指点,自己便能走完流程。
路特斯以前也是这样,但今天情况比较特殊,她的信需要寄出普尔切尼。库博先生已经很久没有接过这样的业务了,找了好一会儿才从抽屉里摸出一卷陈旧的羊皮纸。
羊皮纸抖开的瞬间,灰尘四起,路特斯毫无防备,被呛得直咳嗽。旁边的艾芙、安迪也被波及,咳了两声,但不如路特斯受影响严重。
库博先生波澜不惊地将展开的羊皮纸铺在桌上,指关节一寸一寸地沿着上面移动:“梅巴多斯——”路特斯纠正他:“是梅拉斯托!”
库博先生知错就改:“梅拉斯托……”他的指关节在地图上缓慢移动,快一个世纪也没停下来。艾芙这时已经弄完了自己的信,她热心地问:“要不我帮您找吧?”
库博先生“噢”一声:“我已经找到了!它在这儿,离我们普尔切尼有一、二、三、四、五……五个大城,哦,居然还要从王城穿过去!”
听见“王城”两个字,路特斯和艾芙都不由凑上前。
库博先生挥开她们:“哎,你们挡着光了!路特斯!让让!让我数数看这边要经过多少个镇,一、二、三、四……”
过了一会儿,库博先生终于数完了。
“中间有五个大城,加上目的地六个大城,途经一百二十九个镇,三个鲁伊一个镇,三个芭钉一座城……邮费是:七百八十三鲁伊,也就是三十五芭钉十三鲁伊,一格纳十二芭钉十三鲁伊!路特斯,你带这么多钱了吗?”
“邮费多少?”路特斯、艾芙都惊呆了。
“七百八十三。”库博先生说,“你们也可以选择让收信方付款,这样就只用支付一半的邮费,三百……三百九十一!”
路特斯攥着手心里伊莉娜给的五个芭钉,第一次对“远”这个概念有了深刻的认知。出门之前,路特斯拿到五个芭钉,还以是自己今天生日,伊莉娜给了她一大笔额外的零花钱呢。
“路特斯,你的信还寄吗?”艾芙问。
“当然不寄了。”路特斯深吸了一口气,就在这时,她闻到了一股疑似面包烤焦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