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遇袭(上) ...


  •   陈镇离京不过五十里,离剑阁山脚三十里左右,不过千余户,算是比较繁华的小镇,临近南江三府,是通往京都必经之路,不少往来的商客在这里落脚打尖。可近些时日因着南江堤坝决堤,水运受阻,少了许多商队,生意惨淡不少。

      三府流民周遭都安置了不少,受灾舆情控制在省内,可人数多,全都接收恐难以管制,不少稍微有些底蕴的氏族,寻远亲求庇护,试图整族迁移至安全地带。比起逃难的流民,找得旧时江湖正派做护院,一般的山贼草寇不敢侵扰,倒也多几分闲情雅致,时常有公子哥到各个镇上的茶楼落脚听书。

      茶楼生意倒是照旧,说书先生不说书,改说新来的话本,讲的是前朝的江南贪污案,可听书的大多都是氏族子弟,自是清楚,这哪是什么前朝,不就是暗指三个月前发生的事,光听这贪官的生平描述,不就是指昔日太子侍读,詹事府的少詹事,于飞。

      起初洪灾来势凶猛,南江巡抚乃是于氏嫡系,迟迟未有动作,实则是暗中收买布政司,销毁了堤坝修建时记录,并伪造了一份新的,还附上南江三府近年雨量增多的奏章。好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七殿下奉旨督察此事,前往南江堤坝慰问民情,察觉到其中的谬误,遂派人秘密回京调取工部留存记录,查明事情原由,并禀明陛下。

      于氏任户部左侍郎于飞之父,多年来监守自盗,未被察觉,贪欲日渐膨胀,此次贪污南江堤坝银款,少詹事于飞与南江巡抚涉及南江堤坝来往文信未来得及销毁,被七殿下呈于盛元帝案前,同留于国子监内的策论一相对比,自是板上钉钉的罪证。

      陛下震怒,命锦衣卫前去捉拿正值郊外庄园内守孝的于氏嫡系,谁曾想京城郊外的一场大火,整整烧了七天七夜,将于氏老宅烧得一干二净,嫡系上下一百八十四人,除了已经外嫁坤泽,无一人生还。

      这于氏灭门,不似说书人话本中的主使之人,要知道,于氏氏族乃是京城十大氏族,可见此事并非如表面那般简单。七殿下查到于氏,线索就全断了,连活口都未能留下,于氏同太子的关系颇深,恐怕主使还另有其人。

      同样是在陈镇歇脚的永宁公主一行,听到此话本,自是截然不同的反应,永宁公主虽长于深宫,不通朝堂政务,可也绝非赤子,蠢笨到不能察觉,这市井之中居然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毁坏太子的声誉。

      “一派胡言,戚大人,县衙知县何在,岂是此等市井之人能随意污蔑诽谤,何况皇兄乃是万金之躯,受大儒教导,断不可能做此愚蠢之事,定是有人栽脏诬陷。”

      永宁公主戴着帷笠,打扮依旧是山上剑阁那套粉色宫装,遮住了面容,可平日里轻柔的语气里带上几分怒意,即便是压低了嗓音,也能让旁人轻易觉察。

      “禀公主,以属下愚见,如今太子殿下已然深陷困境,公主需同皇后娘娘商议一番,再做定夺为上策。”

      永宁公主所唤的戚大人,正是方才站在她身侧的绯袍飞鱼服金吾卫,曾是太子近侍,再加上乃是皇后亲族戚氏的旁系,年纪莫约三十,任金吾卫指挥佥使,此番护送本意是,明为公主拜师学艺,暗为护送工部左侍郎和户部郎中前去剑阁勘察矿脉。

      剑阁有意归顺朝廷,矿脉本是太子殿下安排献给陛下的惊喜,本欲亲自前来招降,可谁料恰巧遇上了南江决堤,琐事缠身。此事非亲近之人,难以彰显太子心意,皇后恐夜长梦多,便安排永宁公主代为前去剑阁,美名其曰求师学艺。

      可京城中谁人不知,永宁公主虽还未及笄,太医院断言会化为坤泽,并和兵部尚书范氏嫡次子定了婚约,这剑阁乃是江湖中锻造、剑法的门派,无论如何都与即将困于宅院府邸中的坤泽扯不上任何关系。

      皇后担忧永宁公主即将及笄,若是途中突然化,恐怕会毁坏同范氏的婚约,特意嘱咐戚氏安排未出三服的乾元跟随,恰巧这位指挥佥使正好符合,经得陛下同意,添了那两位中庸官员随行,名正言顺地安排她前来护送。

      近日,这戚大人同永宁公主相处,倒也清楚这位小主的习性,许是即将化坤泽的缘故,性子颇温,宛若白兔,逼急了也就红眼,不似她皇姐长乐公主那般刁蛮任性,一言不合就爱抽人鞭子。好在,去年化为坤泽的长乐公主成了定国将军夫人,不得擅自出府门,若是来的是那位,恐不会听他谏言,直接拿人抽个三十军鞭,丢到县衙去定个非议皇室的罪名。

      待永宁公主同侍女回马车后,戚大人脸色便沉了下去,确认四下无人窃听,便嘱咐身侧亲信道:“去查清楚,未经三法司会审的案件消息如何传出京城,说书人背后指示者,此话本的著书人,事关太子殿下,入京之前必须递到叔父案前,不得有误。”

      “姐……”方才拿刀威胁姜公子的女金吾卫一时情急,唤错称呼,见戚大人目光凛然,连忙改口道:“戚大人,属下以为姜氏嫡系公子哥出现在此并非偶然,大殿下那边对矿脉虎视眈眈,户部、工部的两位大人回京将矿脉图纸献于陛下,轻装简行,恐怕招袭,为何不加派人手保护两位大人?”

      “愚蠢,这姜清不过一介白身,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拿氏族前途开玩笑,你真当他闹事是为了美色,为了瞧公主一眼?那是看工部左侍郎是否还在公主身侧,是承陛下皇命,还是承皇后凤诏,”戚大人恨铁不成钢,指着她的额头连戳几下,年长于妹妹十岁,如父如母的相处,周围都是亲信,忍不住教训起来:“你还不如学学永宁公主,不识朝堂诡计,便少看少问少听,别一天到晚瞎揣摩,早晚有天把自己给害死。”

      “长姐教诲的是,可本就是乾元,哪能学得坤泽那套做法,你是没瞧见那姓姜的小子,再聪明都被吓得那副德行,倒是痛快。”女金吾卫不以为然,没正形地掏掏耳朵,非要按捺住性子,那可不是折磨人么。

      虽知妹妹性格鲁莽冲动,好歹也是个乾元,竟如此脱跳无知,堂堂的金吾卫指挥佥使也不知从何说起,只得无奈地摆了摆手,让她靠近了一些。

      “此番进京路上多有流民,总有些不开眼的,你且替车夫驾车,务必护送公主顺利进京,不得有半分闪失,无论发生何事,万事皆以公主为主。”

      年轻的乾元金吾卫瞪圆了眼,站直了身子,正色道:“姐,为何如此……”

      “莫要多问,许是我多虑,若是能顺利进京也罢,倘若不能,便将暗格里的东西全交给叔父处置,”戚大人摸了摸她的头,替她整理好衣袍的褶皱,方才舒展眉头,道:“雯儿又长高了几分,倒是像极了母亲。”

      见戚雯半响并未回她,眼底充满着担忧,戚大人不由得叹了口气,改口道:“放心,别愁眉苦脸的,我从军十余载,什么风浪没见过,只是此行太过顺利,我总有即将要发生什么的预感,你给我提起精神,莫要让旁人接近永宁公主。”

      “属下遵命。”

      离了陈镇半日,夜色渐浓,距离京城还有两日的车程,官道上随处可见流民拖家带口,就连寻常落脚无人问津的破旧废弃寺庙,也都挤满了。好在近些日子未曾降雨,车队水粮消耗不算多,再加上乾元信香威慑,虫蛇野兽之类基本瞧不见,这些金吾卫大都是戚氏派系,出身军伍,习惯了风餐露宿,找了处避风之地,安营扎寨。

      唯独永宁公主未曾有过宫外留宿,更别提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野外宿马车上一晚,有些慌乱不安,好在戚雯惯来不着调,隔着马车门,给小公主讲述姐姐在镇北军旅十年的光辉事迹,少不了夸大吹嘘,听得马车前的戚大人脸上发烫,暗暗地给妹妹记上了一笔。

      “本宫见过镇北公,长得跟太傅差不多,是皇嫂的兄长,不过大她一两岁。”

      “不是不是,那是小镇北公,一看就是文弱书生,哪能挥舞那柄方天画戟,镇北公身长九尺,在乾元里也算高大威武的,可惜困于雁沙关,副将连丢四城,导致腹背受敌,活生生被饿死在那沙漠里,连带着那三千将士,尸骨都被沙狼啃食,乱作一团,造了英灵碑为祭奠,若不是我姐前去收敛镇北公尸骨,恐怕堂堂英杰如今只能剩个衣冠冢。”

      永宁公主许久未回话,戚雯便以为她困了,谁料竟听到小公主小声问道:“本宫曾外祖父曾说过,副将参将乃是将军亲信,若将军被俘不能下令,能越权代为行使,可是有人作梗?”

      “哟,小公主倒是聪慧,镇北公的亲信中有人早就被突厥收买,家人都北上送到突厥营地去了,不过不是副将,而是与副将有怨的参将,刻意陷害作为投名状。”

      这事可不是某些人的推断,乃是大理寺复核查明物证,至于人证,副将在收到四城城破之际,紧急提拔戚大人为参将,而后在燕北关一役中以身殉国,被顶替的那位参将及其家人不知所踪。

      实在忍不住妹妹如此放肆的戚大人骑马靠近马车,朝着戚雯的后脑勺就拍了一下,眼神里带着责备之意,此事曾是军中机密,而后不知被何人泄露,如今已不是秘史,可拿着这种战场上打打杀杀的故事给坤泽当睡前故事,过于失礼。

      戚雯挠了挠后脑勺,朝着自家长姐呲牙笑了笑,她向来有事说事,倒也不是藏不住秘密的人,可范氏嫡系嫡次子管来会装样子,表面上正人君子做派,私下蒙骗了不少坤泽当他的妾室,美名其曰通房。

      这永宁公主,一看便是个不经世事的深宫小公主,成了婚指不定就给人骗了,上阵杀敌才是乾元的应有风范,那种满肚子花花肠子,又会哄骗坤泽的纨绔子弟,算不上是什么良缘,得多加提防才是。

      家中并无坤泽小辈,按氏族来算,小公主与她和长姐还未出三服,若是生在戚氏,算得上她的表妹,多提醒几句,总没得错处,坤泽不比乾元,好在她是公主,实在过不下还能和离,断尘缘后去寺庙,倒是比寻常氏族坤泽好上许多。

      戚雯没见过永宁公主的姐姐长乐公主,氏族坤泽向来是藏得严实,吃穿住行都要严格把控,通常化坤泽那一个月就得安排婚事。跟何况是身为公主,居于皇宫内,若不是此事极为重要,太子身侧已无人可替,戚氏也并不是全都向着太子,否则不至于让一个即将及笄化坤泽离开京城跑到这穷乡僻壤。

      “公主,时辰不早了,明日还要赶路,还望保重贵体,早……”

      戚大人还未说完,一只从暗处射来的箭便朝着她心窝而来,好在身为乾元反应快,及时抽刀回身,打飞暗箭,将马背上的弓扔向戚雯,喝令道:“敌袭,吹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