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岳父的锦囊妙计 ...

  •   “可是我等不到有新鲜莲子的时候了!”陆筝儿说。

      “姑娘收集莲子做什么用?”一旁的客栈老板忍不住的问。

      “做药!”陆筝儿答。

      “那姑娘可以去药店采购呀!”客栈老板说。

      “我本是想去药店采购,但之前采购其他的药材已经花了不少银子,其他药材可选用一般品质,但这莲子是口服所用,所以我想选上好的!又逢现在是莲子紧缺的时节,所以药店的莲子十分昂贵!”陆筝儿解释。

      “治什么病,需采购这么多?”村长问。

      “瘟疫!”陆筝儿答。

      听到瘟疫二字,村长和客栈老板对视一惊。

      “哪有瘟疫?离我们这近吗?”村长紧张的问。

      “您别紧张,我是为了治疗瘟疫提前做准备工作的。”

      听到她这般说,二人瞬间松了口气。

      村长和客栈老板又从新打量着眼前这位客人,见她穿着朴素,不像商人装扮,心里对她的身份和说法有些怀疑。

      陆筝儿看着他俩好像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的表情,自己也十分的疑惑。

      陆筝儿虽在医馆长大,但从未参与过买药材之事,以前姨丈管事,后来表哥李茂其管事,这种商谈也是第一次。

      “村长,如不方便做这笔买卖请直说!”陆筝儿实在是不知他们的意思。

      村长纠结了一下说:“姑娘,不瞒您说,我见过无数前来采购的客人,可您和他们不一样!不知姑娘说的预防瘟疫之事是否属实,也不知您有无采购的实力。”

      听他这般说,陆筝儿突然明白了,便给仆人使了个眼色,仆人掏出一张银票递给她,陆筝儿又将银票放在桌子上说:“我说的预防瘟疫之事现在证明不了,但这张银票可以证明我有采购的实力!”

      村长拿起银票,客栈老板也探身看着。

      只见银票最下方盖着一个鲜红的方印,上面几个大字:‘安国大将军府’。

      二人顿时一惊,村长激动的说:“这是将军府的银票!”

      站在陆筝儿身后的仆人对他们说:“这位正是安国大将军夫人!大王亲封的德善公主。”

      二人听后立马站了起来,连忙要下跪请安,被陆筝儿阻止。

      “你们不用行礼,现在放心了吧!我不会骗你们的!”

      村长激动的说:“我们知道安国大将军正在西南抗疫,这莲子我们就算今年不种也要支持大将军和夫人!”

      “村长能有这般高尚觉悟另人佩服,还是刚才所说,我只要一半即可!”陆筝儿说。

      “没问题,请夫人给我三天时间,待草民收集之后必将亲自送去贵府!”村长保证!

      “多谢村长帮忙!”陆筝儿礼貌的告别莲花村。

      将军府南院的遗属们按照陆筝儿的指示将药材分成等量的小份备用。所有药材之事都已经搞定,陆筝儿又将自己闭关起来。

      话说西南这边,郑慕已经到此地一个多月,宣传和分发消毒物资的工作早已完成,但土地回收和百姓撤离之事却进展的十分困难。

      立春已经过了半个月,虽疫情未发生,但百姓对朝廷的措施十分不信任,近几日更是抵抗情绪高涨。

      “回将军!今日又有百姓聚集府前闹事!”一士兵汇报!

      郑慕听后皱着眉,十分头疼。

      “土地置换,房屋置换,多好的政策,为何百姓如此愚钝不堪!”郑慕十分不理解。

      林旭看他这般也焦急万分,于是吩咐士兵说:“把那些带头闹事的人全部抓起来!”

      “不行!”郑慕立马阻止,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也这样做过,但是不仅没有被镇压还又激发出更多百姓的不满,甚至有些百姓已经画押同意搬迁,又临时变卦。

      正在这时,又一士兵送来陆蔚然的书信。

      自郑慕来到西南后,陆蔚然十分关心他,得知西南进展不顺后立马派人给将军送去建议。

      郑慕看了信后对林旭说:“传我指令,在西南地区张贴告示,凡同意搬迁之人,每日巳时和申时可在新住处免费领粥,明日实施,一直到秋收之后截止。”

      “啊?”林旭传来惊讶,因为这可是涉及到几万人的事情。

      “写封信让管家卖几处房产,如不够再卖些良田,但此事先不要让夫人知道!省的她担心。”郑慕嘱咐着。

      “为何还要卖将军的房产?”林旭不懂为何要自掏腰包。

      “岳父信中说,百姓不搬不仅仅是对朝廷政策不信任,更多的是连年的瘟疫和饥荒,怕搬到偏僻处日后得不到朝廷的救助。所以要先解决百姓肚子的问题,才能让他们安心。现在正是春耕最好的季节,待今年秋收后百姓有了存粮,便会好起来。”郑慕解释。

      告示一贴,百姓们都争先恐后的同意搬迁。

      “方法是好,不过就是太费银子。”林旭还是不满。

      “还好能用钱解决!”郑慕倒十分庆幸。

      可没高兴几天,西南的一个小村便率先传出瘟疫的消息。

      郑慕带着部队赶往,由于之前提前做了防疫,当地驻守士兵早已第一时间封锁该村。

      “回大将军,已经将发病的三人隔离起来。医师也已经入村治疗。其他人暂未发现有生病现象。”

      郑慕听后瞬间松了口气。

      “他们三人之前去了哪里?为何发病?”郑慕询问。

      “回将军,经询问,他们三人都是一家人,除了在家种地之外哪里也没去过。”士兵回。

      ‘哪也没去过怎会染病?’郑慕心里犯嘀咕。

      “带我去他们的田地看看!”

      郑慕跟着小兵去了后山的一块地。

      郑慕和其他人用纱布慕住口鼻,小兵提前去撒了石灰粉。

      他看到这块田被规整的很整齐,应该是刚撒过粮食种子,并未有异样。

      “带我去他们家看看!”郑慕又吩咐。

      “将军,咱们还是别进村了!”林旭劝他。

      “你若怕就在外面等着吧!”郑慕对他说。

      林旭当然跟着他,他们来到染病人的家中,家不大,但被收拾的很干净。

      看得出这家人是非常讲究卫生的,但为何他们会先染病?带着这个疑问,郑慕又不听劝阻的去了隔离点亲自询问他们。

      染病三人为一家三口,男女都大概20多岁,孩子则两三岁。

      “你们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生病的?”郑慕问。

      男子虚弱的答:“4天前!”

      “那为何前日才报?”

      “本是我先生病,只觉得头重脚轻,以为是感冒了,后来我妻子和孩子也生病了,所以才上报。”

      “你在生病前去了哪里?见过什么人?吃了什么异样的东西?”郑慕又问。

      “我早出晚归去种地,没遇到什么人,吃的都是妻子准备的饭。”男子说。

      “这就奇怪了,如没有传染源,你们怎么会生病,必定是忽略了什么重要的细节,你再好好回忆一下!”郑慕提示着他。

      男子闭着眼仔细的回忆着。

      “会不会是吃了田鼠?”躺在一旁的妻子突然提示。

      “田鼠?”郑慕疑惑。

      “我发病前一日在田中抓了一只田鼠,便烤来吃,这也不是第一次了!我以前经常吃!”男子说。

      “吃田鼠不是鼠疫么?”郑慕转身问医师。

      医师说:“西南瘟疫初期和鼠疫的症状一样,照他这么说确实鼠疫的机率比较大些,不过现在不好说,还要观察几日。”

      “好吧!劳烦医师多观察!注意安全!”郑慕一番嘱咐后离开了。

      几日后,那家人果然得的是鼠疫,这下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传我指令,禁止西南百姓吃田鼠!”

      “是!”

      #刘丞相府#

      “立春都一个月了,西南还是没有发生瘟疫,而且郑慕的土地和房屋置换计划进行的很顺利!这小子竟想到施粥的方法,听说都卖了好几处大宅。”王丞相有些着急。

      “就凭他能想出这个点子?”刘丞相觉得肯定有人给他支招。

      “可惜咱们暗中蛊惑百姓闹事这么久,最后不敌他的银子!”王丞相叹着气说。

      “既然如此,可就别怪老夫心狠!”

      刘丞相对着王丞相耳语一番。

      王丞相大惊道:“这,这万万使不得!”

      “老夫只是给你提个建议而已,你做不做自己拿主意。反正我只是看不惯郑慕,而你则会永远失去西南这条发财的路。”刘丞相故意这般说。

      王丞相听后还是有些犹豫:“这可是老百姓的命呀!”

      “哼!王丞相不正是因他们的命才发财的么?如今在这装善良真是可笑!搬迁之事为何如此顺利,不正也因郑慕有钱么。如王丞相日后也想干出一番大事来,财路可不能断呀!”刘丞相继续给他洗脑。

      一封密函千里传送到西南,一群黑衣人接到命令后拿着铁锹向一处深山走去。

      #将军府#

      陆筝儿又收到郑慕的家书,信中写着将鼠疫误认为是瘟疫的趣事,逗得她大笑。

      笑过之后,她突然又陷入了伤心,幸好瘟疫没有发生,幸好将军没有危险!但自己还能活多久?

      如日后将军凯旋归来得知自己自尽,岂不伤心死了?

      ‘不然像霜霜妹妹一样吃瓜而死?’陆筝儿心里盘算着。

      与其在这等死,不如趁现在多陪陪自己的亲人!说着便去回了娘家!

      #陆府#

      女儿回来,一桌好菜招待着。

      陆蔚然知道郑慕在西南很顺利也放心了许多,看着眼前自己的女儿也算有些安慰。

      “待将军回来后,你俩赶紧要个孩子吧!”陆蔚然第一次催生。

      陆筝儿自知自己等不到将军回来就要没命,但也不想扫了爹爹的兴于是打趣道:“要孩子干嘛?像我这般惹您生气?”

      “你知道自己的毛病就行了,日后少惹事,少气我!让我多活几年算你孝顺!!”陆蔚然开玩笑的说。

      ‘对不起爹爹,我已经惹事了,而且是大事!日后恐怕不能孝顺您了!千万请您要保重自己!’陆筝儿看着爹爹在心里想着。

      “将军不在,我想天天来陪你们吃饭!”陆筝儿真诚的说。

      “不行!即使将军不在,你也不能天天回娘家,我知道你最近为了卖房子的事也操劳了不少,日后帮丈夫好好打理家业,勤俭持家,做个好媳妇!”陆蔚然劝着女儿。

      “卖房子?”陆筝儿一脸疑惑。

      陆蔚然见女儿不知情的表情便说:“没事,没事,你若想来吃饭,经常来便是!”

      “爹爹刚才明明说卖房子的事,不要打岔!”

      “算了,反正这事你早晚也得知道!将军为了西南百姓可以顺利搬迁,卖了几处房产,贴补百姓口粮。”陆蔚然说。

      “哦!”陆筝儿并不觉得惊讶!因为他知道将军对西南百姓抱着愧疚之情,有这种举动并不觉得奇怪。

      见她这般淡然突然觉得女儿长大了。

      “一个卖房不心疼,一个对钱不敢兴趣,你们俩再这般潇洒,以后能养的起几个孩子?”陆蔚然开玩笑的说。

      “爹娘,你们为什么要生我和姐姐?”陆筝儿突然问。

      “你这孩子怎么会这种问题,结了婚当然要生孩子!”陆夫人说。

      “那有了姐姐为何还要生我?”陆筝儿又问。

      “当然想让你们有个伴了!如我当年身体好,还想再给你们多生几个弟弟妹妹呢!如只生你姐姐,等我和你爹百年之后,她没了娘家人该多孤独呀!”陆夫人笑着说。

      陆筝儿听后低下头伤心着。

      从陆府回来,她打发走仆人的马车,独自走着回家。想着刚才父亲的期待和母亲的话,她想活着,但是她却不能。

      “陆姑娘!”

      陆筝儿转身。

      “哦,不,现在应该称呼您将军夫人!”

      “张公子,好久不见!”陆筝儿看到熟人。

      几年不见,当年那个从乡下归来羞涩的小男孩如今长成了偏偏公子。白净的皮肤,温润的笑容,完全像变了一个人。

      “这么晚,你怎么一个人在街上?”张公子问。

      “刚从娘家回来,吃的撑,想走走!”

      “我陪你走走吧!”张公子笑着看着她说。

      二人走在大街上,张公子对身旁这位小姐姐十分崇拜,起因就是那次赏兰花之事,后来因为他爹非要退婚他还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你成亲了吗?”陆筝儿问。

      “恩,去年成亲的,再过几个月马上要当爹了!”张公子开心的说。

      见他这般开心,陆筝儿想将军要是知道自己有了孩子应该也这般开心吧,可惜自己看不到那个场景了。

      “我听说了将军在西南抗疫的事,现在十分崇拜他!我早就看出你不同于一般女子,果然是要嫁与将军这般优秀的人!”张公子夸着他俩。

      “其实我配不上他,只是运气好了一点罢了!”陆筝儿回。

      “不,你绝对配的上!”

      陆筝儿礼貌性的微笑着:“日后别叫我将军夫人了,我比你年长,叫我姐姐吧!”

      二人并排走着,张公子看出陆筝儿不开心,便问:“姐姐是有心事吗?”

      陆筝儿下意识的点头,然后又摇头。

      “如姐姐信得过我,可与我讲,我绝不告诉他人。”张公子认真的说。

      “我只是担心将军罢了!没有其他心事!”陆筝儿答。

      “现在西南并未传出有疫情,而且我相信将军绝对会凯旋而归!”张公子安慰她。

      “恩!”

      “姐姐可知我已考上功名,现在在太府寺负责谷粮之事。”

      陆筝儿听后心想,果然是张丞相的儿子,有了功名直接就被分到了这么重要的部门,要换做季青竹这等没有背景的人估计连品级都没有。

      “谷粮是百姓之重,希望你可以好好掌管!”陆筝儿说。

      “姐姐放心,我从小在乡下长大,深知百姓生活艰苦,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毕定会做好这份工作!”

      听到这话,陆筝儿看着张公子,露出了欣赏的表情,心里想着:‘这孩子虽是丞相之子但却无官家子弟的浮夸,看他说这话坚定的眼神一定是个踏实做实事的人!’

      “我相信你日后一定会是个好官!”陆筝儿夸着他。

      张公子害羞的笑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