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三足鼎立之创新班 ...

  •   陆丹青最终还是没有进入云翔一中就读。她在陆文林的安排下被送到市郊有名的贵族学校——怀恩高中。

      她很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景,还有韩栋离开前留给她的话。

      偷听父母夜谈的次日,天蒙蒙亮,她一个人一声不响地收拾了细碎的行李去了陆巧林的家。这种离家出走的戏码,以前她想都没想过。现在实施起来她竟会觉得特别的酣畅淋漓。除开负气外,她就想换个环境沉淀下自己左右冲突的思绪。

      陆巧林对她没打过招呼的到来很是讶异,她向陆丹青问了情况,陆丹青对她也不隐瞒,一五一十地说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有些事情知道了反而更好。陆巧林把丹青安顿好,想了想还是给陆文林打了电话,也没有说出实情,就说是她舍不得丹青又给接回来住几天。陆文林压根不知道丹青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W市,他还当丹青是去找同学玩了才不在家。所以他也就没有追问,还借机跟陆巧林套了近乎,方才心情愉悦地挂了电话,这些年来他这个妹妹还是头一遭主动联系他。

      这样,陆丹青又在W市呆了一星期。当她心情平复下来的时候,立马想到还有云翔一中的事情没有解决,顿时又焦虑不安,神情紧张起来。想到这,她是一刻也呆不住了。与还在上班的陆巧林通了电话,又一个人乘长途客车匆匆赶回S市。

      原本想着到家就跟陆文林说这茬,实在不行她就学陆墨宝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哭闹,一定让陆文林给答应下来。不想,她一下出租车,就在自家门口看到来回走来走去的沈茜。她疑惑地喊住她:“多多!”

      沈茜转身,看到身后的陆丹青,眼睛一亮,一个箭步冲过来,一边拦住正要发动离开的出租车,一边又把不明所以的陆丹青塞上车,对着前头的司机急急地说道:“师傅,麻烦去机场。”

      陆丹青一听“机场”二字,脑子嗡的一声眩晕了下,“去机场干吗?”她皱着眉头问。

      沈茜喘了口气,摇下门上的车窗才说:“韩栋这小子居然不声不响地要去新加坡留学,下午的飞机。”说着,她掏出手机看了下时间,“应该还来得及。”

      陆丹青听完沈茜的话,怔忪不已,惊愕地张大了嘴巴。韩栋居然要出国留学!可是他们不是说好要一起上云翔一中的吗?她还在想尽办法达成这个约定,而他却要走了。突然,陆丹青觉得车窗外袭来的凉风吹得她睁不开眼睛,脑袋昏昏沉沉,心里是说不出来的沉闷。她胡乱把被风吹得四处乱飞的前刘海撩到耳后,身子前倾,不免大声催促道:“师傅,麻烦你再开快点!”她担心会来不及,她还有很多话没有对他说出口。

      沈茜拉回她的身子,让她坐好,自己重重捶了一下腿边空出的座位,“他当我们死的,要走也不说一声,还这么突然,以前也没听他提起过,中午要不是我在小区门口遇到他们家保姆,这事我们还不知道呢!哼,这不讲义气的家伙,看我等下怎么收拾他……”

      沈茜还再说着什么,发泄自己的怒气。陆丹青只看到她张嘴的动作,却听不进去一个字。她不禁狠狠地甩了甩头,想要集中精力听她讲话试图减轻自己的胡思乱想,安抚自己的惶惶不安。眼角的余光瞥到沈茜手里拿着的手机,她忽然回过神来,抓着沈茜的手臂激动地说:“多多,你不是有手机么!先打个电话问问,走了没有。叫他一定要等等我们!”

      “呃?”沈茜终于意识到自己手里握着手机这个通讯工具,这还是自家老娘吩咐秘书买给她升学的礼物。她连忙翻开手机在通讯录一栏查找,还不忘对一脸焦急又隐含期待的陆丹青说:“等等,我有韩伯伯的号码。”

      手机很快接通。为了使陆丹青不用在一边干着急,沈茜按了免提。“喂,韩伯伯!我是沈茜。韩栋在旁边吗?”

      “哦,是茜茜啊!小栋在跟他爷爷奶奶说话呢。你等等,我去叫他。”手机里响起韩栋他爸温和雄厚的声音,依稀还夹杂着机场广播通知乘客登机的播报声,从人声鼎沸的机场通过电流传到手机里已不甚清晰,陆丹青的心却不由得提到了嗓子眼。

      “喂!”是韩栋的声音。

      “韩栋,你走什么呀?铁三角少了你还不得散架。你他妈太不厚道了,说走就走,也不打声招呼,我们这些年算是白混了!”沈茜霹雳巴拉责备一通,看到陆丹青急切的眼神,才想起来问:“你乘哪个航班?我和丹青正在路上赶过来,说什么也得跟你告别一下。”

      “你们别来了,我这就到时间安检了。”他低沉的声音缓缓地传来,顿了顿又加了一句:“你跟丹青说,我只是把她当妹妹!”说完,就果断地挂了电话,毫无留恋。

      “喂,喂,喂……”沈茜气得暴吼:“我还没讲完,他挂的哪门子电话。”她又想重新拨过去,不想被丹青伸手拦下,“算了,多多,来不及了!”语气低缓淡然,竟没了先前的急躁。

      沈茜很不甘心,对着手机又咒骂了句:“死韩栋,等你以后回来有你苦头吃!”这刻,她被韩栋毫无预兆就出国的愤然所包围,所以对韩栋最后那句莫名其妙的话她无暇深究。后来,她回想起来,总算是明白各中蹊跷,而看着那样的陆丹青,她已经没有必要再问。

      陆丹青却是第一时间明了话中意思,她无力地靠在座背上,轻轻地说:“师傅,我们不去机场了。前面圆盘掉头,回原来的小区!”

      她交代完,扭头去看沈茜,她正眯着眼看着车窗外生闷气。陆丹青没有管她,静静地把头倚在她的肩膀上盯着司机的后脑勺出神。

      只是妹妹吗?

      她不知道韩栋是以什么心情,什么目的说的这句话,是怕她误会吗?可是,她已经误会了,他之前说过的那些话,注视她时显现出来的专注眼神不得不让她误会。此时的她都无法解释说服自己那不过是一个人独角的戏份。毋庸置疑,她是在这方面不够勇敢,可并不代表她不懂。她好不容易想要去争取,结果却换来这么一句话。

      “我只是把她当妹妹!”
      “我只是把她当妹妹!”

      韩栋离开前最后一句话竟然是对她说的,饱含推脱辩解的意味。他应该没想到沈茜会开免提,所以不用沈茜转述,她就一字一字,听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甚至久久盘旋在她的耳边,深深地烙在了她的心上,划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口子。原来只是妹妹而已,她是该庆幸自己没有自作多情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陆丹青把头探出窗外,飞机在她们头顶掠过,发出一阵拖长尾音的轰鸣声,留下一条长长的白线,在天空一片湛蓝的颜色中显得那样突兀。正如她的心情,随着飞机的远去,轰轰地往下沉,深不见底,却永远留下了一种名叫“遗憾”交夹着“失落”与“余温”的痕迹。

      飞往另一个国度的飞机带走了韩栋,同样也带走了她鼓起勇气的期盼。她迷茫了,下一次不知何时才会再次重拾这份不需估量的勇气,对她来说真的很难很难。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陆丹青对陆文林提议送她进怀恩高中的决定并不反对,云翔一中已经没有让她必须为之的动力,口中除了苦涩,什么味道都不剩!

      -------------------------------更新分割线--------------------------------------

      进入怀恩高中后,陆丹青完全像换了个人。而本该去市里一所普通公立中学就读的沈茜一听陆丹青的归处,嚷着要跟去,便央求常年忙的不见人影的老娘帮忙,不费吹灰之力,她也如愿转到怀恩。

      话说怀恩是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私立学校,只要父母肯舍得花钱,成绩的好坏不是问题。但其中也不妨少量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他们都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是校招生办从别的学校设法挖过来的栋梁,是保证学校名声的主力军。这些人家里条件并不好,但他们学习好,这点就足够了。应该说学校是免费请他们来怀恩撑门面,在校期间不需花一分钱就可以轻轻松松享受三年条件舒适的高中生活。真当应了那句老话:读书读得好就是替父母省钱了!而这批学生的家长还能占了他们的光,为了坚定他们留在怀恩的心,校长大人渗入学生内部个个击破,亲自到个别成绩翘楚的学生家里拜访,了解情况后解决了一些家长失业的烦恼,放出来的官方话语是这样的:“只要你们孩子确定来我们怀恩就读,你们的工作不是问题,我们怀恩愿意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怀恩良好的大环境里安心学习。”

      这就是留住人才的策略,真可谓高明。要知道这批学生带来的无形效益可不是一点两点,对学校往后的招生起着领头军的作用。在陆丹青入学这一年怀恩就刚好出了个本市的高考理科状元,轰动一时,满大街悬挂宣传怀恩师资力量的横幅与海报。这个噱头吸引了一大票家长花大价钱把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送入怀恩高中,其中还包括外市慕名而来的家长。

      之后,陆丹青她们在怀恩才读了半年书就明白为何怀恩高中大受欢迎的真正原因。主要是它的管理体制深得家长的喜爱,能够让他们省心不少。学校一个月放一次假,期间不得随意出校门,除非家里有要事才得以请假。照王开的话讲就是“他妈整一跟坐牢似的”。所以每次一放假,学生那种起死回生的心情是难以言喻的。

      然而陆丹青却是喜欢的,能够少回家,她求之不得。

      本来以陆丹青入学的成绩来看,分班时把她划到培养这批优等生的班级,理应无可厚非。但她自己提出要同沈茜一起上普通班。而她们这届刚好出现特殊情况,由于理科状元的宣传效应,很多市里有权的大人物纷纷把孩子送进来,要求学校把他们安排在人才济济的重点班。虽然这些人中也不乏学习成绩顶尖的,可是把他们与学校免费培养的寒门子弟放在一块,平时各异的生活习惯、经历摆在那,贫富悬殊立竿见影,会造成严重的两级分化。这到不是轻视那些家境不好的优秀生,只是他们好不容易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肯定十分珍惜,奋力拼搏的心情可想而知。而被自家有权有势的父母送进来的学生,有些人只是来混日子,对学习方面表现的很懒散。两批相交,怎么样也是很难融洽到一块去的。

      所以校方的考虑也不是不无道理,高中部的领导开会讨论,决定在重点班与普通班之间增加一个创新班来吸纳这批情况特殊的学生。而通过沈茜母亲跟校长打过招呼后,陆丹青与沈茜也被安排在这个不上不下,处境尴尬的创新班。

      为什么说处境尴尬呢?原因有二。

      一是他们并不在统一的教学楼上课,学校把大花园里那个本是小型会议室的小洋楼改造成了教室,成为创新班的基地。周围不但风景宜人,花团锦簇,而且教室的硬件和软件都比其余班级要高一档次。他们学习不如重点班的,家里也不比一些普通班的学生有钱,却受到特殊待遇,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那些不服气的人的排斥。

      二是重点班的学生不用说,一心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与创新班的学生没有任何机会有所交集。创新班的学生自是很有自知之明,不会无聊到去打扰他们。除去一个重点班与一个创新班,下面数额庞大的便是普通班,这些学生都是家境优渥的主,忙于事业的父母花高价把他们塞到这个学校,有很大一部分人还是外市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很嚣张,但他们却不敢轻易招惹创新班的人,毕竟他们是外地人,若真搞出什么事来,他们必定讨不到好。平时,这些人很有默契地尽量远离创新班所在的地域。可以说,创新班在不知不觉中被隔离起来,偏安一隅,自成一个小方圆。

      不过,他们不甚在意,照样在自己的天地里上课皆嬉笑打闹。他们骄傲,有着高于一般人的优越感,这是必然的。可这并不妨碍他们释放真诚,展现洒脱,似乎把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却又过得充实。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感受青春带来的色彩,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过分的肆意与张扬。

      开学时,座位是自由挑选的,喜欢学习的自动坐到前面几排,爱玩的便很有自觉地坐到后面。前面与后面泾渭分明,互不干涉。

      班里有几个同学并没有像重点班的同学那样疯狂读书,但他们的成绩同样出色。其中有一强人,基本上一到上课就睡觉,课后也没见着他如何努力补习,学习成绩却依然遥遥领先。陆丹青她们估计这位仁兄天赋异禀,有在睡梦中听课的本事。

      陆丹青与沈茜自发坐到角落倒数的位子。在她们身后就是王开,一个长得很丰朗俊俏的白净小男生。他为人幽默,有点吊儿郎当。这样一个人家里却是管监狱的世家,家族里的人都是监狱管理局的领导。后来渐渐熟识起来,陆丹青觉得他其实是个正义感忒强的人,又很讲义气,喜欢为班里的同学出头,班级里暗恋他的女生不少,连教学楼区都有不少女同学专门来他们的小洋楼找他搭讪。沈茜曾一度担心他摆不平这票女生,没想到他倒是游刃有余,在女生中间混的是风生水起。

      记起那次,班里有两个男同学躲在寝室睡觉,没来上语文课。这个语文老师姓刘,是一刚出校门的小伙子,据说是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家不在本市。他平常在校报上经常发表些惊世骇俗的文章,说难听点就是一愤青。他们创新班是这样,爱来上课就来上课,不想来的总有借口开溜,硬逼他来心也不会带来,相对重点班而言,学习的氛围是相当自由的。刘老师也是知道创新班的特殊情况,平常虽有诸多不满,但碍着上头的压力,一直隐忍不发。

      那天两名男同学算是撞到枪口上了,这个小刘老师不知因何事心情正处于恨世愤俗的感性阶段,一进教室发现后排少了两个人,顿时算是找着发泄的切入点,叫同学把人从寝室喊来,他也没那份心思上课,把夹着讲义的文件夹狠狠地砸在讲台桌上,就堵在门口等着他们。其他同学对他反常的举动很是纳闷,不免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就是少了两个人没来上课么,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在创新班这种情况每天都有,各科老师早就免疫了。

      待那两个男同学出现在教室门口,刘老师眼红脖子粗地开骂,先是说他们完全没有一个学生该有的样子,无组织无纪律,后来上升到攻击人格的高度,刻薄的话从他嘴里像机关枪扫射似的蹦出来,骂他们不就是仗着家里老子的光胆大妄为、耀武扬威、不思进取,浪费粮食浪费生命,没了老子一天也活不下去,到时候作奸犯科样样行,等着锒铛入狱好了,就差没骂他们杀人放火、丧尽天良、无恶不作。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当时两个男生哪还忍得住,挽起袖子就要撂拳头。其他同学被这架势弄得傻了眼,还算清醒的王开总算及时拦下了两位冲动还击的男生,其余同学全都舒了口气,毕竟就算多么事出有因,暴打老师在道德上站不住脚,小不忍则乱大谋,凭着一股意气心里舒畅了,但麻烦会接踵而至。到时家里再有权,影响总归不好。

      王开挡在中间,平常没个正经的脸上满是严肃的神色:“刘老师,今儿个你有点过了啊!他们不来上课是不对,但也不至于被你说的那么严重。你为人师表,可不好这么没有师德。而且你那么忙,他们的未来就不容你操心了,作为你的学生,我很荣幸替你帮他们普及司法知识,如果你有时间,我也很方便带你去监狱体验一下真正锒铛入狱、作奸犯科的人。嗯?刘老师,你什么时候有空,我有的是时间。”

      最后一句话他说的格外热情,意思就是管你有没有空,我反正是一定要带你去见识见识的。刘老师闭着嘴红着脸哑口无言不说,还吓得他二话不说拿起讲台上的文件夹灰溜溜地落跑了。

      事后据知情人士透露那天刚好他大学的初恋女友甩了他,原因是移情别恋上了一个家里有权有势的子弟。

      这算是转嫁情绪,另一种途径的宣泄吧。最后,其中一个男生还是不肯就此罢休,动用了点手段,把刘老师发配到最让老师头疼的那个普通班任教。那里的学生一个个眼高于顶,叛逆到极点,他的日子想必会更不好过。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三足鼎立之创新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