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老蒋 ...

  •   周一上班日,浣心早早出门,来行里电梯碰见信审部老蒋,只有他们二人,颔首点头。老蒋穿着一身行服套装,提着黑色公文袋,理平头,戴副银框眼镜,浑身透露一种审查人的严谨。二人并站,平视前方。电梯缓缓向上移动。
      “谢谢妹妹。”身旁男人率先开口,音量略低,并未扭头看她。浣心看着电梯门映出的双人影子,淡淡一笑。
      “大哥德高望重。”浣心楼层先到,回办公室等电话通知会议。她心是稳的,老大给了苹果吃。不喜欢去打探风声,特别是这样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是好的。
      九点整,心平气和来到会议室,坐在自己名牌摆放的位置上,静静地等待变化。会议室两道门陆续进人,浣心坐的位置恰巧正对门口,进来的人表情一览无余。面无表情的居多,也有笑盈盈的,便是那公司金融部玉总。玉总的名牌已经摆在原属分行行领导的位置,浣心一眼扫去,胖子呢?不翼而飞了?
      天性警觉,浣心左顾一扫信审部的名牌,没有。想起方才在电梯里碰见老蒋,他应已是接棒了,为什么没有他的名牌?总部去年对信审部就采取垂直化管理,人事属于总部,非分行。一直有传会划片区设立信审中心,具体怎么变动还不知道。
      在长条桌尾的位置,她看见了原信审部老总的名牌。没悬念了,调基层了。虎落平阳被犬欺,连办公室摆牌子的小妹都可以随意拿她开涮。原在分行里多么趾高气昂的人啊,信审部老总,大笔一挥签字便决定项目去向的官位,下台了,连条哈巴狗都不如。行里总有那么几个人,人逢提起都不给好脸和好话,偏人还那么高调,不作不死,总是有道理。
      “来了...”浣心听旁坐的女中层和另一男中层窃窃私语,“瞧那脸马得...”话落便是奚笑声。门口进来一个头矮小的女人,穿着一套灰色行服,耷拉着脸,灰里灰气丧到家了。“是我,我就不来了。”
      那女人坐下埋着头,佯装看自己的记录本,拨弄着笔。忽抬头,与浣心对上,一对眼通红,又黯淡无光地埋下。桌上的名牌还有几个原本属于前排的,均放至后排去了。直到会务开始,所有人都到齐了。
      没有人因为调离基层就放弃饭碗。
      “呵呵...”浣心苦笑一下。不为五斗米折腰,在现代社会是个神话。这个市场缺人,缺有真功夫的人,打假的,潮水退去了,全海面上裸泳,特别不堪。细细观察桌上还在前方位坐着的人,权力使人激情,也催人老。坐在位上好几年没动的,早疲了。
      老大让大家再等会儿,临时通知信审部的员工都来。在座一片哗然。十来分钟,十几号人都来了。老蒋走在最前面,进来先朝老大颔了下首。
      “快请入座,小张!”老大指了下靠门边的外围座位,主桌全被中层坐满了。点名让老蒋坐最靠近她的地方,用意再明显不过。不过,浣心内心再一次飘出无力感。银行机构层层关系,没有关系寸步难行。
      老蒋仍没有赢,他输了。
      她看着老蒋严肃的表情,两边鬓角头发都白了,拿只笔认真老实地记录老大对信审部工作往后的安排。今年8月,老蒋已满52岁,在银行业界内兢兢业业近30年,一直做信审审查,事业辉煌时期便是曾在上个单位任职部门副总。命运无常,在他终于获得机会施展拳脚的时候,发妻病倒了,成了掣肘。权衡再三,选择调回R城工作之余方便照顾老婆。
      浣心一面听着老大讲话谈此次组织架构的调整已完毕,一面看着老蒋感慨万千。这次仍未提起来,银行生涯几乎结束了。职场诡秘,起来可以统一归纳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起不来,可以有很多个理由,最重要的那个理由,谁也不会明面上讲出来。她与老蒋熟识是因为老谷,二人曾是她在行里学习审查的老师。那时她才24岁,调入风控部门信贷业务方面一张白纸,与他们二人并不隶属同个部门,但贷款审查后的下一步出账审查,属于浣心管理范畴,因而常走动。两位老哥哥是行中出了名的做事人,欣赏浣心这个妹妹的勤能补拙。老顾将他审批过的贷款资料一笔一笔画出问题,再交由她学习,不懂再请教。那时,三人常常加班后,私下泡路边摊,两位哥哥大口喝酒吃肉,好不快活!一同坐着探讨国内外宏观金融经济,也谈市场企业行业趋势,融资创新模式。浣心对银行具体业务的熟知是由两位哥哥手把手教出来的,可惜,这样踏实做事的人才,在银行内部走不上去。浣心提副总后,听说老顾受不了老总折磨,先行离开,离开的那天,没和他俩讲,悄咪咪地走了。
      真正做事的人,被迫离开没有颜面。没用的人,坐在高位死皮赖脸。
      职场,虚假无情,也真厚情义。
      这场调整,胖子明升暗降,调至总行任行长助理,看似提了一级,实则缴械兵权,分管无权的部门,与先前在分行把持项目审批相去甚远。人前脚一走,下面基层的风就一股吹向新上任的玉行长办公室口,每天门庭若市。老大的这次调整,让玉行长分管信审部兼任老总,这下票就归一了。接班原玉行长公司部老总岗位的人是亲信,加之信审部副总顶替原老总投票,已经三票了,另两票投什么已不管用。风向变了,另两票也是通过票,这样审贷会上第一个五票全过的便是老宽的融资项目。
      宽和集团是纯家族企业,公司持股夫妻二人七三,抵押物为公司名下的在繁华地段的商体及住宅,还有两块土地作为了上笔贷款的抵押物,同时可提供商户租金回笼做应收账款质押,可签订监管协议。银行为了稳妥,找了两家长期合作的评估公司进行评估,选择的低评估价值这家,是5亿左右。在这边新融资贷款3.5个亿,资金用途用于养老院项目。
      但实质,宽和集团在未来半年内面临将近6个亿的贷款到期,其中浣心这边行明年3月份到期4个亿。市面上像宽和集团这样的民营房开商企业不少,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贷款收紧,度日如年。资金一旦断链,大厦就会倾然倒塌。老宽每日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还好,事情总算有了进展。她给老守发信:上会通过了。
      过了会儿,回信:知道了。人看过了,下月21日是黄道吉日。
      心里一股暖流淌过,发信:早起买菜顺道去领吗?
      发完傻笑。过会儿信息来:好。晚上不等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