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出塞 ...

  •   何仕文回到家,又是望眼欲穿,左等右等,终于等来了赵府派来的媒人和家仆。
      媒人是京城中的老人了,哪个高门贵府都去过,什么事都不怯场,茶一上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这赵大人说了,何大人许亲本是好事,只是那日大人吃了酒,忘记自家的赵晋赵大公子早就已经定了亲。”媒婆赔笑道,“不过大人不用担心,赵大人还有一位庶出的小公子,模样我见过,那也是一表人才!绝对配得上咱们大小姐。”
      “好好,这位夫人说的极是,便是赵家的公子,自然都是人中龙凤。”都这节骨眼了,何仕文自然不挑剔什么嫡庶。
      那媒婆喝了口茶接着道,“赵大人还说了,怎么着何三小姐也是官家淑秀,给人做妾实在不好看,不如还是让大小姐自己嫁过来。三小姐也才十五岁,还有时间另谋高就,就不耽误她了。”
      他刚想开口,却只见何夫人一记白眼,让他憋了回去。
      “唉……好好,这样便好了。”怎么说也算攀上了亲家。
      和媒婆草草递了八字,约定了聘嫁,这事总算定了下来。临走前何家的仆人递给他一封信,他战战兢兢地打开,发现那是一纸官文,让他下月初一去礼部上任,官位是侍郎。既有了名正言顺的官位,那何家自然也就能继续安安稳稳地住在礼部巷。
      他和夫人凑在一起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读完了官文,二人长呼了一口气,总算心里有了着落。
      “赵大人也算是,仁至义尽。”

      吉日一到,何家吹吹打打地把大小姐嫁了,赵家也是给足了体面。
      何仕文心安理得地走马上任,两个儿子也听他的吩咐,识时务地搭上自己的姐夫,去和京中的公子们交游。
      只可惜了何三小姐,顶着“举止轻莽,德才粗陋”的名声,她已经许久未出过家门,家中能不和外人提起她也就不提,再也没人想到给她议亲的事。

      日子流水一般的过,转眼间,太子已经监国三年,颇有一些人君风范,百姓们依旧安居乐业。
      何萍萍听侍女说她的大姐昨日抱了小外甥回门,这才发觉,自己已经浑浑噩噩地熬到了十八岁整,不由得悲从中来。
      她无聊的时候,常常会想,如果她那天没有遇见那位公子,是不是也就不会去到熙华园的宴会,也就不会有后面的事发生了?
      她虽然活得不痛快,但是何大人好歹是体面的读书人,也没真的把她送到寺庙里做尼姑。她在家混着吃喝过日子,除了嫁不出去,闺中也没什么烦恼。他父亲前日还在吃饭的时候说,打算把她送回江南老家,顶着京官女儿的名头,找个殷实的人家配了。她觉得也无不可。

      直到她那日路过花园的竹林后,听见她父亲忧心忡忡地与人说话。
      “唉……咱们那位,还是年轻气盛。人家呼可轮汗不过说要来娶亲。和亲这种事,自古就有,嫁个宫女不就得了,何必当众得罪他?”
      “可不是您说的这个道理吗?我可亲眼见了那个大汗,哇,身高九尺,着实吓人!他当年把草原上的仇敌全都灭了干净,在关外也是威名赫赫。我还听说他们胡人,都是茹毛饮血,杀人如麻!”
      “啧啧……真是野蛮不化!”
      “这下好了,逼得上头那一位出面,这回咱不嫁个真金白银的公主,那个大汗岂能善罢甘休?”
      “唉……可怜咱们皇上子嗣稀少,除了那一位心肝宝贝般的高阳公主,哪还有什么未嫁的真公主?而且啊,那大汗恼羞成怒,这回是点着名地要高阳公主。”
      “那可是咱们太子的亲妹妹呀!”
      “可不……都莫说是皇家了,皇上答应还要陪嫁十名官宦女子,但凡是官宦人家,哪个又舍得把自家的千金送到那不毛之地去任由鞑子糟践?”
      “这真是……”
      何萍萍并不能完全听懂他们再说什么,只是听到什么杀人、野蛮……感到胆战心惊,匆匆走开了。

      光武三十九年,盛夏七月初六,满朝文武讨论了几个月后,一致同意请高阳公主奉旨出嫁呼可轮汗,并陪嫁十名官宦女子,一同出塞和亲。负责和亲一事的,正是新上任的礼部侍郎何仕文。

      晴空万里,何萍萍同公主和其他选女在睢阳门上向前来送行的太子和官员拜别。皇上年纪大了,实在不堪悲痛,没有出席。皇后已经哭到晕厥,被宫人扶走。
      选女们都在噼里啪啦地掉着眼泪,公主早已经哭干了眼睛,两眼红彤彤地跪在皇兄的面前,太子赶紧将她扶起来。
      他看着自己才十七岁的妹妹,花一样的年纪,金枝玉叶养成,从小被他小心护着。
      一年前他就开始为高阳张罗驸马,却嫌弃这个公子长得太矮,那个世子文才一般,京中的儿郎都被他挑拣了个遍,生怕妹妹吃一点的苦。
      如今她竟然要飘零风沙,嫁给一个五十多岁的胡人。
      “是孤害了你。”
      “皇兄……”公主哽咽着,一句话都说不出。
      “高阳妹妹,孤求求你,好好活着,孤很快就会接你回朝,你答应孤,好不好?”
      塞外路远山长,此去一别,不知何年才能兄妹相见。
      此情此景,大臣们都不忍再看,尤其是年纪大了有儿女的,都已见者泪下。
      一片哭声中,何萍萍跪着细听,发觉有个声音她似曾相识。趁着周围的人都低头擦眼泪,她斗着胆抬起头来看那说话的人,却浑身一怔。
      身如俊竹,面若冠玉,那日与她在熙华园交谈的公子,可不正是当今的太子殿下?
      她这才明白,她在京中三年,臭名昭著,蹉跎青春,完全是因为她自取其辱,罪有应得。
      她低声叹息,被周围的哭声掩住。她想着,也罢,若是因为这样一个人,她也不算冤枉。
      这一去,她将在大漠寒天自生自灭,在孤寂中衰败飘零,从此不会有人再问起她。
      她斗胆又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他把下巴扬起,眼望着远处,似乎是在憋着眼泪。
      可何萍萍却只看到了他未来的样子。
      他还是金服玉冠,在庙堂里坐定,垂佑京城,眼望江山。光阴会塑造他一身仁爱的、英明的……无数足以载入史册的品性,让他终有一天从玉阶走向那个位置,君临天下,去完成他的雄心壮志。
      日头渐渐爬高,阳光正照在太子的脸上,让何萍萍再也看不清他的面容。她便不再看了。
      反正此生都不会再见了。

      公主辞楼下殿,送嫁的车马浩荡北去,就此走向了塞外苦寒之地。渐渐地,秋变成了冬,苑花岸柳变成衰草枯杨,中原的亭台楼阁变成了北国的大漠荒山,车马闹市变成了牛羊野马。
      两个月后,她们终于到达了兰征河畔,过了这条河就是呼可轮的地盘。她们不知道何日才能回到家乡,只能战战兢兢地走向那未知的蛮荒之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