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翌日,洋洋洒洒下了数月的雪终是停了。太阳也从厚厚的云层钻出,地上的积雪映着阳光将整个屋子都照的敞亮。
      阮卮睁开眼睛,似是有些不适应,又回眯了会,大声叫道:“当归。”
      当归一听到少爷叫,里面放下手上的扫帚,冲进屋子,“少爷,你终是醒了。已经快晌午了。”
      当归只有十八岁,是阮卮在路上捡到的小叫花子。当时当归被其他叫花子打的半条命都快没了,是阮卮耗重金救了回来。此后,当归就成了贴身侍从。人虽小,却机灵通透。跟着阮卮整日练剑,倒也学的像模像样,功夫也赶得上军营里的副将了。阮辞曾提议让当归去营里的,但当归还是拒绝了,许是念着阮卮的救命之恩,还是跟着二少爷一直就做一个小侍从。
      阮卮展开双臂伸了伸懒腰,洗漱一番。又在屋内翻了两个跟头,这才彻底清醒过来。肚子也咕咕地叫上。正巧季兮兰的丫鬟也来叫二少爷去前厅吃午饭了。
      阮家一日三餐都是一齐吃的,一餐自然也只有一次,错过了也就没有吃的了。季兮兰念着阮卮着实辛苦了,早餐时也就没让人叫醒。到了午饭,就派了丫鬟到阮卮屋内唤一声。
      饭后,阮卮闲得很。
      许是在战场上用了两个月剑,竟也不想再去摸剑。倒是去季兮兰屋里缠着季兮兰教自己抚琴 ,又去缠着大嫂白浅薇教自己做些针线小玩意儿,这可是十九年来头一回。
      下人们都在讨论着小少爷是不是转了性子,终于对那些剑枪什么的失了兴趣,许是在准备讨好未来媳妇呢!
      这传得多了,也就成了真的了。不管谁见到阮卮,都要打趣一番。
      但第二天,阮卮转回了性子,又一头钻进军营,开始练兵。
      闲处光阴易过,这无战的安平日子也就一天天过去了。
      半月之后,二月初八,小雨时节。
      府上一大早就来了一位京都来的旨官,当归骑马到校场把阮歌阮辞阮卮三人叫回至家中。
      “少爷,这旨官今年怎么就来了一人啊?”当归问道。
      “只一人?”阮卮纵身上马,道:“当归,你看清了,只有一人?”
      当归点点头。
      这捷报传回宫中,陛下又拟了圣旨传来。半月已是绰绰,这旨官只有一人,没带着赏赐,想来这次终是要召阮家回京领赏了。
      想到要回京了,阮卮这心里就莫名地高兴。回府的途中嘴里也哼着小曲儿。
      阮卮生在京都,长在京都。家里本就干净,没有些小姨庶子。季母宠着,这阮家也就宠着。这阮卮也就长成了无法无天的京都纨绔子弟,也就成了少爷圈的小霸王头。
      且阮卮武功极高,京都的公子哥都不是阮卮的对手,起初还有几个不服气,想要捉弄阮卮,但最后不知怎的,阮卮竟把他们治地服服帖帖。
      安逸日子多了也就不怎么安逸了,十四岁那年北夷南侵大秦。皇上派阮家镇守西北,这一去也就是五年。仗是胜了无数场,赏赐也领了无数回,可这陛下就是不曾下令让阮家回到京都。
      待阮家人齐了,悉数跪在地上后。
      旨官这才打开圣旨,尖着嗓子念道:“西北侯接旨。”
      “北夷之战,西北大捷。西北侯阮歌大秦之砥柱,此战功不可没,特招西北侯阮歌携家眷即日启程回京面圣,亲受封赏。”
      阮卮听着,面露喜色,果然陛下要召阮家回京了。这西北日子还是不如京都的日子舒畅啊。
      “钦此——”念毕,旨官将圣旨合上,递给阮歌。
      阮歌埋着头领着众人谢过陛下隆恩,接过圣旨。起身向旨官塞了一锭银子,道:“大人不远万里,快马加鞭地宣旨辛苦了。”
      旨官看到银子笑的眼角折出了厚厚的褶子,“这本就是在下的职责,还是大将军深得皇恩。”
      将银子塞到了包里,告辞道:“既然圣旨也到了,那在下就先行一步,回京复命了。”
      阮歌拱手送客道:“大人一路顺风。”
      待旨官走后,阮歌面色一沉,屏退侍从丫鬟。
      阮辞问道:“爹,这次陛下召我们回京,只怕是水浑了。”
      阮歌点点头,“此次回京,万分小心。”而后又将目光落至阮卮身上:“特别是你,把性子给我收起来。”
      阮卮看大家神色凝重,乖巧地应者:“爹,我知道了。”
      而后阮歌独留下阮辞一人。
      “如今大秦这文家一家独大,只怕是陛下想让我们回去牵制住他们。”阮辞将自己心里的猜测一并说出。
      “陛下现在还并无子嗣,当初夺权时也将其他亲王斩草除根了,也无其他继承人,文家嫡女贵为静妃,这后宫已经是文家的了。朝堂之上文家结党营私,可能文家也都把控住了。”
      阮歌补充道:“所以陛下需要阮家的兵权,只怕是想找个由头收回兵权自己握着。”又问道:“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
      “父亲,上交兵权,退回西北这才是良策。”阮辞回复道。
      阮歌爽朗的笑出声:“我意如此。辞儿你没有一点野心吗?”
      阮辞摇摇头,不假思索道:“对我而言,我更想和妻儿过上闲云野鹤的日子。”说到这阮辞想到了谁似的,双眸藏不住的幸福。
      翌日早晨,阮家启程出发。
      百姓们听闻了阮家回京的消息后,都起个大早,夹道相送。还有热忱的老阿婆带着鸡蛋烙饼送上:“侯爷,谢谢你们这几年守着我们,我们才能过上这些好生活。”
      阮歌都一一收下,命小厮放在后面的马车上。
      出了城门,阮卮念念不舍地望了一眼。用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再见!”
      以后也不知道还能回来吗?这天下太平自然也就无需再镇守西北了。
      不再是无边无际望不到头的戈壁了,翻过山头,大片大片黄澄澄的油菜花,再往东南走,褪去裘衣,换上春装,这景色也变成青葱翠绿的树漫山遍野的野花。
      因着还有女眷,阮家的步伐也不似行军一样快,变也就悠哉悠哉地走了近一个月。
      阮卮走到驿站外的大道之上,望着翠山,接近京都,这鸟声都变的热闹些了,不再有西北只知道报丧的乌鸦,更有灵动的叽叽声。
      阮卮心情不错,也不知怎么想的,走至路中,拿出玉箫配上这鸟叫吹上了一曲,虽不是万鸟朝凤,可竟还是引得鸟儿纷沓而来,绕着阮卮飞啊飞。余晖笼罩着,煞是好看的很。
      曲毕,阮卮回到驿站,看着大家都聚在一起。
      季兮兰走过来说道:“我这心里不安的很,明日我和浅蕙先去白云寺烧柱香。”
      “娘,明天我就和你们一同前去。”阮卮扶着季兮兰坐下。
      “这怎么行,你们父子三人明日还要面圣,万万使不得。”说罢,季兮兰又看了一眼白浅蕙。
      白浅蕙也帮衬着:“有我陪着母亲,卮哥大可放心。”
      阮卮嘟囔着嘴,道:“我就是想去嘛!让父兄明日对圣上说我身体抱恙不就得了。”又搂着季兮兰手臂摇晃道:“娘,你知道我一点都不喜欢宫里,也不喜欢陛下。就让我陪着你们保护你们嘛。”
      阮歌正色吼道:“阮卮,谨言慎行。”
      阮卮还不放弃,继续劝道:“娘,我又想去了小时候你带我去宫里。”阮卮也不是非要和谁作对一般,就是直觉告诉自己这白云寺是非去不可,阮卮直觉一向很准的,因此就使这性子定要跟着娘亲大嫂去这白云寺一探究竟了。
      季兮兰听到着,瞳孔晃动,终是软下心来答应道:“那就一起去吧。”又对着阮歌道:“那你就向陛下寻个理由。”
      阮歌有些气恼道:“这可是欺君之罪啊!你就这样宠着他,真是无法无天了。”而后又看着季兮兰愧疚的样子,便也无可奈何地由着他们,“长途跋涉,不免风尘仆仆,待在这驿站休息一日,调整状态,明日进京面圣。”
      阮卮看这事定了,安慰道:“娘,那明天见。”话音刚落,就露出一抹得意的笑转身离去。
      其实在阮卮四岁的时候,季兮兰带阮卮入宫和静妃说说话。可阮卮沉不住性子,趁着小太监不注意的时候,不小心就跑到冷宫。冷宫透着阴冷之气,参天的树笼罩着整个破败的院子,外面还是艳阳高照,院子里只剩下阴暗。
      阮卮一踏进着打了个寒战,四周静的出奇,只听得见自己强有力的心跳声,还有老鼠“咯吱咯吱”啃噬东西的声音,让人头皮发麻。正当阮卮想要离开这个鬼地方之时,“救命”尖锐带着恐惧的声音打破寂静。树枝随之摇曳,被透过数隙的光打在墙上像是舞动的骷肢。
      阮卮加快了往外走地脚步,可是尖叫声愈发尖锐,阮卮咬咬牙又转身寻着声音走去。
      透过发霉烂掉的纸窗可以看到一个太监满手是血,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黏黏糊糊的器官,眼里的餍足之色让人不寒而栗。太监身前的女子已经被开膛破肚,肠子混着血从肚子里流出,粘在地上。几只灰溜溜的老鼠不知从哪里钻出围着女子啃噬着身躯。
      浓重恶心的血腥味让阮卮止不住想吐,转身就快速跑出了冷宫。跑进御花园一头撞上了正在寻找自己的小宫女,被带着回到了宫殿。
      四岁的阮卮一见到娘亲,就扑倒季兮兰身上哭的撕心裂肺。最后季兮兰抱回家也还在哭,眼睛都哭肿了,嗓子也哭哑了,当晚就大病一场,烧的迷迷糊糊。等清醒过来将所见含含糊糊断断续续告诉了娘亲,季兮兰还一阵后怕。
      此后季兮兰便未曾带过阮卮入宫了。
      随着阮卮长大,记忆也就渐渐模糊。待阮卮上了战场杀过第一个人后,这件事也就不过尔尔。
      但阮卮还是用这件事借作不入宫的理由,因为只要一提起这事,季兮兰就愧疚,后悔自己那日带年幼的孩子入宫。趁着愧疚,阮卮提什么要求,季兮兰都会答应的。
      这次也不例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