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或许是平日里给了自己足够的安全感,此时此刻怀孕的孟静仪,没有任何危机感,哪会有那些花花草草呢,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是二人当初的约定。

      林绍礼说过,如果让自己怀孕的妻子不放心,担心丈夫在自己不方便的九个月里乱搞,那一定是男人的责任,是男人没有给妻子足够的安全感。
      而他,不会是这样的人。

      家里的好消息并不能让他们兴奋太久,没过多久,巴黎和会的消息传来,作为战胜国,中国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列强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中国依旧任人宰割。

      中国外交,失败了。

      也是,弱国,哪里会有外交。

      孟静仪心神不宁,虽无联系,但她知道,那群学生里,一定有自己的妹妹,孟家三小姐,孟静颜。

      “三妹在北京什么情况?”电话里,孟静仪焦急地问。

      “不知道,她人根本联系不上。可是,听说警局抓捕了一群游行学生,不知道有没有静颜,正在派人打听。”电话另一端的孟静晚道。

      “怎么办?三妹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孟静仪转向林绍礼。
      “放心,我也派人打听了,现在舆论这么大,他们不敢随意杀人。”林绍礼安慰妻子。

      静坐,游行,示威,学生运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蔓延至全国各地。

      “静仪,晏州学生也加入了游行,剑拔弩张,这几天我必须时时刻刻盯着,不能出一点差错,你一个人在家注意身体,”一大早,林绍礼行色匆匆,边披衣服边回头对孟静仪道。

      孟静仪双手环在林绍礼腰间,细心为他扎好腰带,柔声问,“那,你会怎么做?”

      林绍礼顿了顿,转过身来,从身后环抱住孟静仪,“放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知道。我过去,就是为了维持局面,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不管是学生还是警方那边,都不至于做出过激的举动,至少警方那边不敢随意开枪。”
      “我替那些学生谢谢你。”孟静仪看着他的眼睛。

      “说实话,我也真希望学生能这么大闹一场。这次,我们是战胜国,巴黎和会上却被如此对待,任人践踏,任人宰割,就像赃物一样,成为各国人情往来的筹码,实在令人愤慨。如今国内战乱不断,风雨飘摇,局势的改变,需要一个契机。北京政府不作为,军阀各自为政,尔虞我诈,整日打打杀杀,就是为了抢地盘,抢人,民不聊生,国人累了,倦了。弱国无外交,我们需要一个可以服众的唯一的强有力的政府。如果真有那一天,我愿意交出所有兵权,就和你做一对平凡夫妻。”
      “是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如今这乱世,今后,又该何去何从。”

      “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太微不足道。”林绍礼叹了口气。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身家性命掌握在他人手中,在自己的国土还得看他人脸色。清政府虽然没了,可它的影子还在。面对外国人,我们的政府仰人鼻息,根本直不起腰杆。”

      “学生的合理诉求应该得到满足,不过,有时候,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废除二十一条,又岂是一件易事。”

      “只要有第一束光透进,总会有新世界。”

      “好了,你快过去吧,不用担心我,家里这么多人,放心。”
      “照顾好自己,”林绍礼看了孟静仪一眼,匆匆出发。

      出发前,他给贺剑使了一个眼色,对方悄悄留下,保护孟静仪。

      看着前方那个渐渐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的孟静仪觉得,那个背影,格外高大,格外伟岸。

      同学们啊,你们可曾知道,你们正在反对的这个人,此时此刻正在拼了性命地保护着你们。

      当林绍礼匆匆赶过去的时候,学生和警方正在紧张对峙。
      双方剑拔弩张,似乎只要有一点点火星,就可以点燃整个场面。

      林绍礼在万众瞩目中出现,一看到他,学生顿时沸腾,“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严惩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声一阵响似一阵。

      林绍礼无奈,他又何尝不想如此,可是,喊口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中国的口号声如此沸沸扬扬,巴黎和会却照常进行。

      “督军,您来了,当时有学生准备冲卡,被我们弹压下去了,现在情势汹汹。”
      “有没有人受伤?”林绍礼问。
      “督军,没有,我们牢记您的嘱托,不伤学生一丝一毫,学生都完好无损,倒是我们的人伤了两个,是被一个失去理智的学生打伤的。”

      “千万不能伤害学生,这是我的底线,”林绍礼道。
      “这些话,督军平日里一直说,我们都记着。”
      林绍礼闻言,点了点头。

      台下,学生呐喊声一阵高过一阵,林绍礼单手一撑,跃上高台,环视一周,台下皆是激愤难耐的学生。

      林绍礼朗声道,“同学们,大家的心情我理解,此时此刻,我也同大家一样愤恨不平。只是,我们在这里喊口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危及自身。北洋政府已经逮捕了一批学生,大家都是热血青年,国家之栋梁,相信大家能分清忠奸善恶。”

      “我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表达我们的不满。督军,难道你也要像北京一样,把枪口对准我们?”
      “同学们,你们说,你们只是游行示威,表达你们的不满。可是,据我所知,就在这里,就在我来之前,几位男同学试图冲卡,混乱中,双方有了肢体接触。同学们,现在你们放眼看看,你们这里可有人受伤?我的手下却被你们打伤几人。他们手里有枪,若是真打,你们可是他们的对手?”
      林绍礼一番话,台下众人无言。

      “同学们,你们有爱国心,难道我们做官的就不爱国,就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地盘让给别人?只要大家是正当的游行示威,我林某人在这里承诺,绝不干涉。”
      不知是谁带头说了一个“好”字,台下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有人带头吟诵了北京金水桥南边高悬的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同学们,现在不仅仅是你们,各地工人和商人,也都起来支援大家。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林家工厂几天前已经关闭,工人没有上工,但我已经承诺,工资照发。这也是国家危急时刻,我们对国家尽的一点心力。这也是我们对国家的悲喜。”林绍礼继续道。

      学生的罢课就像一粒火种,不断蔓延,成燎原之势,渐渐影响到商界和工人。慢慢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三股势力同时出力,表达着自己对巴黎的不满。

      在这场运动中,孟家,和国家扯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作为华商商会会长,多少双眼睛盯着孟世成。
      众人都看着他,在这样的危急时刻,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是继续投产,赚得盆满钵满,还是关闭工厂,应援这场轰动全国的游行。

      没有丝毫的犹豫,孟世成选择了后者。
      这是一个不需要思考就能做出的决定。

      早在林绍礼关闭林家工厂之前,孟世成已经下令,关闭所有孟氏企业,全额发给工人工资,全力支持孟家工人的游行。

      只有孟世成知道,他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每天要损失多少。
      可是,他也知道,个人的得失和国家利益相比,微不足道。

      或许,孟世成开明资本家的外号,就是这么得来的。
      这四个字,他当之无愧。

      在这场运动中,孟世成甚至暗中出资,资助学生和工人,商人。

      国家大潮中,没有人能逃得掉。

      游行仍在继续。

      6月4日,政府逮捕800余学生,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被监禁的学生获释。

      在如此浪潮中,文界响应。

      1919年6月23日,由阮真主编的《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创刊,“……真于发表来稿,重思想不重文字,尤以改良社会及改良教育为救国初步之方针,此本刊之微意也。”
      该刊及时报道全国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情况;围绕如何“改良社会”这一中心问题,抨击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批判旧制度、旧道德、旧思想、旧习惯,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终于,所有人的付出,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回报。

      6月28日,原定巴黎签约的日子,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中国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 1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