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

  •   马车行至山前,掀开软帘,能遥遥瞧见窝距半腰的古寺,梵宇崇闳,飞檐斗拱,如鸟斯革,如翠斯飞。文志早些下了吩咐,让一众奴仆先行进京,布置府第。只留小半下人随行。他停留不久,这样安排倒也妥当。
      赵大人似乎是常来的香客,对上山之路颇为熟悉。他与文志打马走在队前,偶尔交谈两句,大多是诗词歌赋,鲜少涉及朝堂。沿途风光甚好,文悠悠索性挂起帘子,从小窗眺望出去。初夏时分,温度适宜,时而飘来几丝清风,携卷来山间的苔松之气。
      来往百姓不多,零星几位樵夫,马车驶过,勉强瞧见面容,皆是饱经风霜的劳作之人。拐过三四个弯,能闻见幽微的檀香,由淡转浓,极为馥郁。又过了半个时辰,马车缓缓停住,木门外传来蒹葭的声音:“姑娘,咱们到了。”
      禅房是提前订好的,佛门之地,并不奢靡,但常有贵人来访,到底好过之前的山林客栈。文志与赵大人与主持有约,下马后便径直入寺。文悠悠照理跟在杨氏之后,由着僧弥带去住处。女眷不宜见人,所以走的也是一旁的小径。
      行在寺中,能听见无比虔诚的讲经声,楼阁间弥漫的是浓淡适宜的香烛,颇有“行围坐绕同一色,森森影动旃檀香”的意味。转过小弯,朝西再走,才瞧见一所清净小院。
      其实倒也不只这所,因着距离合适,才特意安排。东边的厢房向来为僧侣所居,以平房为主,院落为辅。而西侧的用于接待外客,多是庭院,还设天井,仿制的应是京中官邸。
      文志与杨氏宿在主室,文书亦的卧房自然是紧挨着他二人,文悠悠则隔了一个焚香的小间,倒也不远。只是她厢房旁边有个辅门,因通往山顶,平日不开。院落宽敞,也留有下人休息之处,故而蒹葭不必在门前守夜。
      赵大人的小院并不相邻,那领路的沙弥只是指了大概的方向,文悠悠也无兴趣,隐约记得是在西南角。除开名声在外的景致和连年不断的香火,寒山寺素斋做得也是一等一的好,饶是多日跋涉口味不佳,文悠悠也足足用了两大碗。
      蒹葭笑眼盈盈地收拾碟盏,语气颇为轻快:“姑娘若是天天这样用饭,还愁什么身子娇弱。”文悠悠朝她莞尔,心中却暗自埋怨:没把持住,竟不知不觉吃了这么多。倒也不怪她大快朵颐,这素斋盛在清香的荷叶碗中,菜肴爽口,茄汁开胃,难免让人食指大动。

      她这边品得开心,主卧中又是另一番景象。绿衫婢子跪报了文悠悠的情况,文书亦靠着早已铺好的软凳,不紧不慢地嚼完莲子,语带嗤笑:“她胃口倒好,穷酸人的吃食也如此稀罕。”杨氏坐在窗下,挑眉示意奴仆退去。
      门被小心阖住,她打开妆匣,选出一副茱萸色的宝石耳坠,借穿透进房的日光照亮铜镜,戴在耳上,继而看向说话的文书亦:“病秧子罢了,不值提。”文书亦听话地颔首,随即转开话头:“娘这首饰好生漂亮,与您正正相配。”
      她所言并非全是恭维,杨氏妩媚动人,却不似常人白皙,暗地虽寻了许多法子,也没能变成肌肤胜雪的模样。但现下由着茱萸粉的坠子一搭,竟也显得光彩照人起来。她保养得仔细,已过三十,却无任何老像,可见十分在意容貌。
      听得夸赞,杨氏不掩悦色,假意嗔道:“左右是贪图首饰,娘不复少时,哪能与你这样的年轻妮子相比。”文书亦有些羞赧,面上泛起淡淡的红晕,绮丽非常。她与杨氏宛若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又青春年少,自然十分惹人怜爱。
      二人正说着,便听门外下人叩门,恭敬禀言:“夫人,老爷快回了,方才的小师傅传话说,老爷已和赵大人用过斋饭。”文书亦站起身来,规规矩矩行了个礼:“女儿先回房了,不烦扰娘和爹爹。”奴婢仔细听着,随即就将房门打开,杨氏也未多留她。
      待门再次阖上,杨氏再打开妆奁,取出木匣深处一坛精巧的瓷盒。旋出圆盖,里面盛的是透明的膏体,隐隐透出些鹅黄,渗发一点醉人的味道,不过香气幽微,难以察觉。杨氏用食指小心剜出些许,又打圈涂抹在耳后、手腕处,最后扭上盖子,把东西放回原位。
      文志回房时已过傍晚,各间都陆续点上灯烛,他在主持之处待了两个时辰,衣袍袖口都沾有淡淡的旃檀味。杨氏为他换了外裳,又传上果脯杏干,一举一动十分妥帖。文志接过她斟来的金坛雀舌,饮下半盏:“了尘那老僧精神倒好,不停念叨经书,听得我头疼。”
      杨氏会意,起身走到文志背后,为他按揉起来。她靠得近,身上香味愈加发散,引人意乱情迷。文志握住她的双手,将她拢进怀里,一番怜惜。灯盏灭了下去,只留外围廊下的余光,映出交叠的影子,时而有细密的低吟,听得并不真切。若要辨清,须附耳上去,而下人识趣,早已退开。
      文悠悠饭后有些积食,本想着临帖几副,便可消化,但现下酉时过半,腹中还是不甚爽利。屏风后放了沐浴的圆桶,蒹葭打水进来,又准备好提前制的香胰子,一时间房内水雾氤氲,掺拌些栀花的清雅。
      夏日间水不易变凉,但蒹葭就侯在屏风外,文悠悠只得泡进浴桶,闭眼凝神。她身子骨弱,高温之下久坐便晕晕乎乎,需旁人掐着时间提醒,前前后后只洗了一盏茶的功夫。
      天色渐晚,文悠悠不再看书,坐在铜镜前抹好薄薄的膏脂,又扑了层薄薄的粉。这粉闻着香甜,但轻盈无比,是蒹葭自己调的,在脸上试了半年才拿给文悠悠用。文府也不乏手巧的丫鬟,却都少她一分灵敏心思。
      月影西沉,斜斜照入房中,白日不起眼的乌木花樽经皎色一镀,竟显出古朴出世的气度来。有面生的丫头进屋,应是杨氏的婢女。她托了素简的木盘,朝侧坐的文悠悠行礼:“大小姐安,方丈给咱们送了菩提果来,老爷吩咐人手一个。”
      蒹葭接过圆碟,瞧见盘中的两个青果,微有疑惑:“咱们下人也有吗?”丫鬟立在身侧,笑着解释:“佛法讲究众生平等,自然是每人都有。如今是菩提果成熟的季节,都说寒山寺的最好,咱们就当菩萨恩惠了。”
      菩提树稀罕,何况是熟于名寺的果实,蒹葭没有追问,福身回礼。婢女送了果子,收起托盘,轻脚退下去。
      那青果圆润,盛在盘内,约莫有雪梨般大小,饱满剔透,瞧着确实难得。可惜文悠悠腹胀未消,实在难以勉强服用。偏偏这菩提果怪异,自树上摘下便只有一个时辰的保鲜期,过时即腐,再食用不得。
      糟蹋粮食总归不好,蒹葭还有胃口,文悠悠就将两个都赐她吃了。闲话几句,又依灯看了会书,有浅浅的困意来袭,一问时辰,已到了戌时三刻,正该就寝。熄去四周的烛火,蒹葭将门前的夜笼点亮,以便文悠悠半夜起身。
      今日没有洗发,不必担心头疼,躺在枕上,能闻见填满的粟壳味道,古寺装饰朴素,但空气间皆是沉静的梵香,一会就让人睡得深沉。月色朦胧,悄然间,后窗闪过颀长的影子,带起若有若无的清竹之气。而屋内人尚在梦中,丝毫未觉。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六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