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忧思独伤心 ...

  •   这两天玉江阴雨绵绵,明珠阁的芭蕉叶过了雨水,颜色更加浓郁,好看得不得了。
      房内,两个姑娘在房内的圆桌前并肩坐着翻桌上的衣料,一会儿好认真比一比、摸一摸,一会儿又开始说说笑笑。
      “三姑娘、四姑娘,夫人来了。”丫鬟进来禀告。
      “母亲来了。解霜,去换新茶点来。见欢,快把凳子上的料子挪一挪。”姬仪放下手中的衣料抬头向身侧的丫鬟吩咐道。
      “两个丫头在做什么呢?呦,这是二月裁的人来送料子了?”
      来者是玉江姬氏当家人姬衡妻赵氏。赵氏见两个女儿齐齐围着一堆衣料,说笑着坐到桌边。
      “是呀母亲,这料子实在太多,我一大早就来帮姐姐挑料子了。”姬佳虽然抱怨着,脸上却笑得欢快。
      姬仪听罢,毫不留情地揭穿:
      “真不害臊。我还不知道你呀。这功课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我把你叫过来,还省得你自己找由头呢。”
      姬佳撅了撅嘴:“才不是呢。”
      此时,见欢端来了新的茶点。
      赵氏吩咐道:“见欢,你先下去吧,我跟姑娘们说说话。”
      “是。”见欢领命退下。
      姬仪拉开手中的衣料,兴趣盎然地问赵氏:“母亲,您看这匹衣料怎么样?是我喜欢的淡紫色,绣花小巧精致,尽管样式简单却隐约看得出掺着些金线,是不是很适合生辰穿?”
      赵氏接过衣料,仔细看了看绣花,说道:“嗯,不错。这绣花师傅的手艺也好,绣花跟真的似的。到时候让裁衣师傅做件外衣,里面无论穿什么都是好看的。虽说过了生辰你就是及笄的大姑娘了,可那天楼王陈三家与你同辈的嫡子嫡女们都会来,还是穿得活泼一些的好。”
      这么一说,姬佳听着兴奋得不得了,说:“这料子好看得紧,做出来的衣裳也一定不差。这二月裁的制衣手艺绝佳,料子也好,别处的都比不上。”
      姬仪用手肘碰了碰姬佳:“到时候咱俩都用这个料子,做两件一样的,一块儿穿。你说好不好?”
      姬佳点头如捣蒜:“嗯嗯嗯。姐姐我好喜欢你呀。”
      “嗬嗬嗬,小丫头。诶,你们俩可知道今天家里来客人了?”赵氏止住了两个姑娘的玩闹,将话转入正题
      “嗯?咱家不是常有客人来吗?。”姬佳脱口而出。
      姬氏能够常往来的宾客不多,但除了娄王陈三家之外,也常有些来到玉江后循礼拜访的和一些读书人上门。
      “母亲,您这么说,是这回的客人有什么特别的吗?”
      姬仪觉得有些奇怪,母亲照理来说不会管前厅访客的这种小事,即便知道了也不常拿出来说。可今天看来,母亲还是特地来这么一趟的。
      赵氏点点头说:“仪儿猜得没错。这次来的客人是重家的大公子,重少将军。”
      “重家?哪个重家?”姬佳鲜少听过重家的事情,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是皇畿的那个重家。”赵氏解释完又看向姬仪,好像等着她说话。
      姬仪回忆起近几年的听闻,想起皇畿确实出了个重家,于是接话道:
      “仪儿倒是听说过,是不是朝上那位重大将军的重家。这重家虽说无甚出身,却自先皇起就一路靠着战功打拼到今天的局面。依女儿看,这也是个令人佩服的人家呢。只是这重大公子,女儿也是刚知道他是少将军。”
      “不错。重大将军战功显赫,而我听你们父亲说,这重家大公子常随重大将军征战,所立战功也不少,在军中也颇有威信。这‘少将军’的称号也可以说是他自己一刀一剑挣来的。”
      “哦对对对,是那个重家。这么看来,想必这位公子是来到咱们玉江因而来拜访父亲的吧。”姬佳又急急地接话。
      赵氏颇神秘地笑道:“是,也不全是。”
      姬仪和姬佳都有些按捺不住了,纷纷催着赵氏快往下说。
      “哎呀母亲,您快说吧,这重家大公子来咱们家到底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呀。”
      “就是呀母亲,您可急死我了。”
      赵氏见吊起了两人的胃口,才终于决定开门见山:“重家大公子此次来,是想跟我们家议亲的。”
      “议亲?什么议亲呐?”
      姬佳看向姐姐,一下子觉得两姐妹就要分开了,心中马上上演一场姐妹分别的大戏,越演她越难过。
      姬仪也觉得消息来得十分突然,今天的怪事接二连三。但妹妹尚小,家中便只有她一个嫡女将要到议亲的年纪,想来十有八九是她了。可是这几年父亲母亲还从来没有在她面前提过这种事,突然告诉她人家的公子亲自上门议亲,未免太突然了。
      另一个让姬仪觉得惊讶的是,从来只有他们玉江姬氏找别人议亲,其他无论是世族还是豪门,都为了避免被别人议论成想攀他们世族的亲戚而敬而远之。这位重家大公子倒好,也不顾及名声的?她也不记得自己有什么契机让那公子对自己死心塌地、非娶不可呀。
      姬仪越想越感到惊讶:“母亲,佳儿尚小,这难不成是向我议亲的?”
      赵氏没有直接回答姬仪的话:“如果是,你当如何。”
      姬仪被这么一问,本来混乱的思绪就更懵了:“什么叫‘如果是’?母亲,这重公子就没个准话吗?”
      “好仪儿,你先回答母亲,如果是,你当如何?”赵氏一时心里有了想法,转而又问儿姑娘姬佳:“还有佳儿,如果议亲的是你呢?”赵氏拉着两个女儿的手认真问。
      姬仪感到母亲的认真,就暂且将自己的疑问放到一边,仔细思考着母亲的问题,回答说:“若是女儿我,那么如果这重公子是个有学问、德行端正的人,那就是嫁了也无妨。听说重大公子也曾随着重大将军南征北战,立过战功、受过封赏。想来也是个年轻有为的。满朝也许找不出第二个如此年轻的将军了。并且,敢主动上咱们家议亲的人,女儿还没见过呢。这重卯公子也算是不拘俗礼、不扭捏作态之人,这样磊落,想必是个大丈夫。”
      姬佳点点头说:“佳儿虽然没有姐姐想得那么深,但好像姐姐说的也没错。婚姻本来也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儿想,只要父亲母亲若觉得不错,那也是可以嫁的。”姬佳果然没想太深,也没想太多,说完就冲赵氏嗤嗤地笑了。
      赵氏微笑着点点头。她知道两个女儿多少有些为他们两老考虑的成分在,又是欣慰两个女儿的懂事贴心,又想着一贯无忧无虑娇养着的两个女儿有朝一日终于还是要懂事地为姬氏做出牺牲,她心中就发着闷,泛着丝丝不绝的伤心。
      姬仪心中细细想着,如果这件事真的成了,仿佛是她嫁到重家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想到这里,姬仪心里头一回有了杂乱的担忧,开始想着那位重家大公子相貌怎样,会不会是个温文尔雅的人。
      夜晚,姬仪在父亲姬衡的书房里,听父亲把今天重大公子说的话转述了一遍,姬仪才明白原来重大公子上门议亲还有许多婚姻之外的用意。
      “仪儿,今天你答应了你母亲,但是那时你还未知事情全貌,现在父亲再来问你,你还想嫁到重家去吗?”
      姬仪知道如果嫁过去,那就不是做一个普通的妻子那么简单。她既是姬氏与重家之间的牵引,承担着姬氏在重家“王朝”之下兴旺的重任;也是也是帮助重家获得世家支持,在舆论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女儿愿意。既是为了姬氏,也是为了女儿自己。女儿不希望随便嫁给庸碌之人,而是希望自己的夫君是英勇、有作为、以天下为己任的男子。女儿也愿意为姬氏、为重家大公子和天下尽力。”
      “好。我女儿有这样的胆量和志愿,是为父的骄傲。但仪儿,为父还是要叮嘱你几句。虽说重家大公子给了你承诺,但你要明白他绝不会只有你一个人。今天他能为起兵娶你,明天他也能为了平乱娶别人。你既要嫁过去,那就要做好准备啊。”
      一直坐在一边的赵氏也忍不住开口:“是啊仪儿。虽说凭咱们四族助他家成事,他将来成全你的体面是必然的。但即便是寻常夫妻也难有一生恩爱,何况这重家大公子非池中之物,你二人之间也不止夫妻那么简单,让他真心珍爱你就更是不易了。你可想过吗?”
      “女儿知道。莫说是嫁到重家,就算是从小认识的世家兄弟,也难以保证作为夫妻之时能互相交付真心,一生不变。但女儿愿意嫁到重家去,不单是为了姬氏,也是因为女儿欣赏重家的作为,也欣赏重大公子的作为和风度,这样的男子才值得女儿与他成亲,才值得女儿为他用心。请父亲母亲不要担忧,女儿既嫁过去,就会照顾好自己的。”
      姬仪说着就站了起来,行了个礼说:“还望父亲母亲保重身体,万事安康。女儿不能一直在身边尽孝了。”
      姬仪感觉似乎离家就近在眼前了,忍不住垂眸掉着眼泪。姬衡看见自己女儿落泪,心里闷得慌,把头别向左边,长叹一口气。
      而重卯早在与父亲秘密议事的那天就做好了成亲的准备,只是筹谋复杂,他还没来得及去想他未来的妻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