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安铭背了个黑色双肩包站在泳池边——这是他所有家当。泳池内并无波光粼粼,蓝色马赛克已经铺了一层灰,还有些惨败的落叶。
      他环顾四周,只见树影婆娑,打眼望去看不到别的建筑。
      “这么好的地方,不住可惜了。”安铭说——这院子太荒,显而易见没有人住。
      “没办法,还要每天上班挣钱。”方炎说,“你就说行不行吧?”
      “行,足够用。”他伸了伸胳膊:“可以好好洗个澡了!”语气里有显而易见的满足。
      方炎让他住主卧——不是对他客气,客房尚没有购置家具。又翻了翻安铭的包——只有一件同样看不太出颜色的T恤。他摇摇头,还好这边有他几件衣服,他都扒拉出来,一股脑堆在床上,让安铭自己拿。又想了想,出门去了。
      等他大包小包地拎回来,安铭已洗漱完毕,站在一楼大厅的一排书架前。果然挑了他那件白色棉麻休闲衬衫——那是他最贵的衬衫,纯手工,小立领,中式剪裁。方炎平时轻易不穿,怕抢了领导风头,安铭倒是不与他客气。不过方炎的衣服对他来说略大些,柔软的棉麻挂在他身上,有些空荡荡。第一粒扣子没有系,能隐约看到锁骨。洗过的头发已没有在KTV时的油腻,丝丝缕缕,搭在肩上,鼻梁上架了副金丝眼镜,正仰头看他的博古架。
      斯文败类——方炎心里忽然冒出这么一个词儿,又想着他这副样子若是给许建新看到,怕是真要与自己竞价。
      安铭见他进来,抬头微笑,说了句:“辛苦了。”态度自然亲切,仿佛他是这栋房子的主人。
      方炎顿时觉得自己像个小厮,浑身都别扭,手也不知往何处放。果然收了他是个错误,他想,但为时已晚。
      “我们这里叫外卖不大方便,给你买了点东西。”
      这别墅在关外一个高尔夫俱乐部里,外卖骑手进来须经层层门岗。若此时是白天,安铭在院里就能通过几层树丛的缝隙中看见外头就是果岭。独门独户,毗邻球场,视野中看不到别的楼,这别墅称得上是楼王了。想当年方炎也是提前踩了点,才在开盘第一天的上午抢到这一栋的。
      “我不叫外卖。”安铭说。
      方炎这才想起他根本没有手机。那么,这些吃的又买少了。
      “今晚我要好好睡一觉。明天你给我把账全都拿过来,我看过再说。”
      操,更像小厮了,方炎差点就要回答“好的安总”。然他及时想起安铭早已不是当年的天之骄子,而自己已是五十亿基金的MD了。
      “嗯哼!”五十亿基金的方总板了脸,清清嗓子,“好好休息,明天开始,你任务重着呢!”
      安铭又是一笑,点点头:“都听你的。”
      方炎放下东西,落荒而逃。
      ******
      第二天早七点,方炎已坐在前海棕榈湾高层海景公寓的餐桌前喝咖啡。就算是餐厅,也在墙上挂了一个电视,彭博亚洲频道的主持人正在回顾过去二十四小时重大新闻,底下滚动着各个市场的收盘情况。方炎一手端着咖啡,另一手又拿了手机在刷,也不知有没有听见主持人说了些什么。
      秦黛黛打着哈欠走了出来,站在厨房门口冲里面说:“妈,给我也冲一杯咖啡。”然后走到餐桌边,挨着方炎坐下。
      “怎么起这么早?”方炎问——他很少与妻子一同早餐。
      秦黛黛白他:“又忘了吧,早和你说了,今天约了张姐去香港做超声刀。”
      方炎随意点头——其实他仍然不记得。他看了看窗外,绵密的雨丝哗哗下落,龙舟水开始了。
      “为什么要去香港,多麻烦。”
      “香港是货真价实的美国探头,还更便宜呢!”
      “呵……”方炎喝了口咖啡。便宜个千儿八百的有可能,但她去趟香港肯定不止做超声刀,多半顺道再带两个包包回来,那少说又好几万了。
      此时秦妈妈端了咖啡出来,方炎赶紧放下手机,起身接过,放在秦黛黛跟前,一边说:“妈,别忙了,也来吃早饭吧?”
      “就好了,就好了,我再给你煎两个蛋。”秦妈妈笑着与方炎说,又抽空瞪了秦黛黛一眼。秦黛黛装作没看见,自顾自喝咖啡。
      秦妈妈回了厨房,秦黛黛两手搭在方炎肩膀上,将精巧的下巴颏放到手上,柔声在他耳边说:“这鬼天气,你当我愿意跑香港呀。张姐他老公是中能集团的首席代表呢,听说他们也投很多项目的……”
      方炎这才放下手机,想了想:“就是咱楼上那个?”
      “嗯。”秦黛黛放开他,又端起咖啡,“就是顶楼带泳池那户。”
      “唉……”方炎点点头,不自觉叹口气。
      秦黛黛看看厨房门口,听得里面“刺啦刺啦”的声音。她低了头,又抬眼看方炎,略微放低了声音:“没问题吧?”
      方炎顿觉内疚:黛黛年纪小,从小独生子女被宠大的。从校园出来没工作过几天就跟了他,一向天真烂漫不谙世事,如今不仅要混“圈子”,还如此没有安全感。他努力扯起嘴角,眯起眼睛,刻意放大了笑容,说:“别担心,都好好的。”
      秦黛黛也就要他这一句话,方炎既如此说,她立即活泛起来,两口喝了咖啡,朝厨房里喊,“妈,随便做点得啦,我赶着出门。”声音欢快,无忧无虑。
      方炎比秦黛黛更早出门——今天是“大例会”,刘伟早已叮嘱过他:“大老板提议开的,千万做好准备。”
      徐绍刚走进会议室时,就见新招的MD已端正坐在会议室里,见到他进来,立即起身问好,而此时连ED也没见一个。但见方炎穿着淡绿色衬衫,没打领带,高支布料柔软熨帖,立体斜纹在褶皱处微微反光,衬得颜色发粉。然配上他麦色肌肤,高挑修长的身材,不仅不娘,反而英气十足。公司平日从无体制内做派,ED见了老板并不起立招呼。然见方炎笑容明朗,又不失恭敬地微微颔首。想到如此青年才俊在己麾下,为己效力,一向胸有沟壑冷静自持的徐绍刚也不由得勾起嘴角。
      人尚未到齐,徐绍刚于是与方炎闲聊两句。方炎是刘伟介绍来的,于是说起如何与刘伟相识,自然又说到杨总。杨钟麟在潮汕圈颇有地位,但为人低调,外人看来有些神秘。
      “听说,他名下没有信用卡?”徐绍刚好奇地问——他自己早已拿黑卡。
      “何止信用卡,他名下连银行卡也没有。”方炎说。
      徐绍刚“啧啧”两声。方炎正要说杨钟麟连手机卡也是没有的,徐绍刚忽然问他:“陈凤珍与杨钟麟认识吗?”
      认识的,这个方炎知道,陈凤珍主要募资渠道就是潮汕圈。但杨钟麟在金融领域投资较少,与陈凤珍交集不多。也许可以这么说,陈凤珍肯定认识杨钟麟,但杨钟麟未必多熟悉陈凤珍。
      但是这样说好吗?方炎脑子飞快运转:徐绍刚为何此时问起这个?要知道他进入徐绍刚公司正是为了拓宽公司募资渠道。方炎想过,既然徐绍刚招了自己做MD,说明原来的募资能力可能跟不上公司的发展。虽说自己与陈凤珍肯定是各负其责,各有各的渠道,但多少有些比着看的意思——刘伟拉自己进来不正因为此吗?
      此时马上要开大例会,随时可能进来人,徐绍刚要向自己询问陈凤珍并不是好时机。只怕此一问对自己的试探更多些。
      方炎说:“认识的。陈总在潮汕资金圈耕耘这么多年,我之前就听杨总提起过。”
      徐绍刚点头,还要说什么,会议室门开了,陆续进来些人。
      这是方炎第一次参加大例会。徐绍刚主持会议,并无废话,上来先提出要继续募资,扩大管理规模:“目前在管五十亿,其中二十亿今年就到退出期了,明年还有十亿。今年我们至少要落实二十亿,明年组建。”徐绍刚简单介绍情况。
      至少要二十亿,希望能更多,面试时徐绍刚是这样说的,经过这些年运营,他有意更进一步,扩大规模。募资不需要在大例会上讨论,这只是个开场白,接下来就要盘点项目。
      作为总体负责项目投资的MD刘伟大致介绍了一下情况。
      已投项目并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只对今后有指标上的参考意义。刘伟说完后,各个ED也主要汇报市场开拓情况,有哪些已经完成尽职调查的项目,有哪些准备尽调的,以及有哪些接触过的公司。
      徐绍刚听完后说:“这些潜在项目,包括你们以后准备去跑的项目,在行业上,地区上,有么有一些方向性的总结?”
      “我来详细介绍一下。”刘伟说着,示意最后发言的ED将他电脑上连接投影的HDMI线拔下来,插在自己电脑上。
      这档口,陈凤珍插话:“徐总说得对,我们投资人关系这边也最关心这个了。现在咱们有些规模了,投资人跟着咱们赚到钱,才是最实在的广告。今后可要好好规划,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了。”
      刘伟刚刚插好线,他瞟一眼徐绍刚,大老板并无反应。他不慌不忙打开PPT,将屏幕投屏到大幕布上,这才笑着对陈凤珍说:“陈总说得好。今后不仅项目要仔细筛选,项目人员也要精挑细选。这才跟得上咱们不断扩大的管理规模嘛。”
      陈凤珍脸色一沉,年初被开的一个项目投资ED正是自己推荐的人。可公司眼看就要血本无归的项目可与这个ED无关,是他刘伟自己干的事儿。
      陈凤珍正要反驳,方炎笑着对她说:“陈总可是说到我心坎儿里了。咱们对接投资人,一是要看过往业绩,二就是要给投资人说明白未来规划。现在投资人都精得很,哪里是有关系就能给你投钱的,还是要看管理能力。我加盟咱们火风投资,可不就是看中咱们过往的业绩吗?”
      方炎说着又看向刘伟:“所以刘总啊,你一会儿可要仔细说道说道这个未来规划。我就指着这个完成任务呢。”
      刘伟微微一笑,顺着方炎的话直接开始讲解投资规划。
      徐绍刚作为火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自然是总操盘人,实则刘伟这些投资方向还是顺着徐绍刚的思路走的。刘伟介绍完情况,徐绍刚只提了几点注意事项,就没有大的意见。
      陈凤珍不是专业人士出身,于尽职调查也好,未来经济热点也好,提不出什么具体意见。她刚刚不过想抓住刘伟犯的错误,借题发挥,却被顶了回来。这个新来的方炎是刘伟的人,也帮着他说话,可恨现在三个MD,两个对自己一个,势单力薄。陈凤珍一直板着个脸,此时徐绍刚说完了,她还想再提项目的事情,于是说:“咱们现在已投项目中,其中出了问题的是不是也再盘点一下?这也涉及到现在几个基金的收尾问题。”
      刘伟要说什么,徐绍刚发话:“其他人先散了吧,MD留下来。”
      会议室很快只剩徐绍刚、陈凤珍、刘伟和方炎四人。这四人中,徐绍刚是火风投资的控股股东,董事长和总经理。其余三人虽都是MD,但陈凤珍和刘伟是小股东,方炎是普通高管。原来没有方炎时,陈凤珍负责募资,刘伟负责项目投资,徐绍刚把控全局。现在加了一个方炎,还明显是刘伟的人,陈凤珍刚就觉得一拳难敌二手。不过,三个股东都是投资决策委员会的委员,方炎却与项目投资没有直接关系。于是陈凤珍就说:“不然方总也先……”
      方炎从善如流,就要收拾东西起身。徐绍刚却说:“方总也听听吧。”
      好歹是MD,听听也没什么,陈凤珍脸色更阴沉了几分——这本来应该是投决会的讨论内容。徐绍刚什么意思,有意让方炎进投决会?
      方炎没想那么多,他打定主意就听听,不发言。虽然陈凤珍意有所指,但既然说是盘点,那还要一个个说。
      一路听下来,方炎觉得情况还算不错。大部分失误的项目都是赶着注册制的风头急着投的。二级市场一个反“V”,注册制暂缓,一些项目就撑不住了。但热点多少要赶一些,哪个PE都有这个情况,火风投资并不算太严重。而前两年大热,去年开始爆雷的一些互联网金融或共享这那等风口项目,由于火风投资管理规模不大,互联网行业人脉不多,竟然都完美避过。刚徐绍刚对今后投资方向的补充说明里也明确了,要根据火风投资的实际情况,多看比较“实”的,自己能把控的项目。
      然而这么看下来,华南实业确实称得上是“错误”了——传统的精细化工行业,没有商业模式的失败,没有风口的忽然消失,就是被骗了。
      “我都不知要怎么与投资人交代,”好容易说到这个项目,陈凤珍开始发挥,“人家是炒股炒成股东,我们投项目投成控股股东……”
      刘伟无话可说。虽说投决会是徐绍刚最后拍板,但项目是自己找的,尽调是自己人做的,也是自己力荐的。是被骗了,但对他这个在投资界干了超过十年的人来说,“被骗”是对他能力和经验的否定,他没脸说出口。也许华南实业单个项目的损失并不像陈凤珍说得那么严重,然而他忧心徐绍刚会对他的能力产生怀疑。迄今为止,他一直是项目投资的绝对负责人,徐绍刚哪怕通过自己人脉介绍项目,也很少干预他的具体工作。但华南实业去年爆了以后,徐绍刚就接受了陈凤珍介绍来的一个ED。并且,这个ED还进了投决会。要不是那人投资理念和做派与公司相差过大,今年升了MD也说不定。
      “我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希望能尽量减少损失。”
      这也是讨论过很多轮的了。陈凤珍“哼”了一声:“你可别想着让今后的基金接盘,我可不答应!”
      刘伟本来正有此意,此时也只能说:“毕竟东西都在,设备都在,也不是凭空造出来的空中楼阁。与经营团队商量商量能否再做起来,还是要想办法以时间换空间……”
      “刘总,我不是与你过不去。只是我这边也不容易,都是那么多年的朋友,我要坑了别人,以后还要不要做人了?反正,这个项目,我这边的投资人委员会是不能给过的。”陈凤珍转着腕上的玻璃种,椅子一转,对方炎说:“就不知道方总的投资人肯不肯接盘了?”
      虽说火风投资是基金管理人,但涉及到同是火风投资管理的基金间有关联交易,是需要各个基金的投资人委员会独立决策的。其原因之一正是为了防止出现华南实业这种情况。
      方炎说:“具体这个项目我不了解。但我想,投资人的利益和咱们公司的利益必须兼顾到……”
      “投资人的利益损失了,我们的利益又哪里去找?”陈凤珍说。
      “陈总说得对,最好是投资人和我们都不要损失。”方炎答。
      刘伟说:“我赞同方总的思路,首先还是要考虑如何减少损失。”
      “说得容易。现在都停产了,要不损失,你拿出个具体方案来啊。”陈凤珍盯得很紧。
      刘伟说:“方案不是没有,原来我们也多次讨论过。一个是需要时间,另一个嘛……”
      刘伟看看徐绍刚。
      “哼。”陈凤珍冷哼一声。这帮做项目的,总是搞这一套,故弄玄虚,什么责任啊,防火墙啊的。有什么不能说的呢?事情是公司的名义做的,自己也是股东,还怕自己说出去不成?
      徐绍刚看看陈凤珍一脸不忿的样子,笑着说:“凤珍,这也是为你好。你只听投决会的内容,其余不要管,知道的少也就没责任。”又对刘伟说:“我也不便听具体的,你们自己去解决。这样吧,最晚第三季度搞定。否则该怎么样怎么样。”
      刘伟还要说什么,徐绍刚伸手止住他:“确实已经讨论很久,不能再拖了。万一搞不定也要给公司预留处理时间。”
      刘伟无法,只得点头。陈凤珍未见得多高兴,也撇撇嘴。
      散会后,徐绍刚招呼陈凤珍单独留下,方炎猜想他大概是要缓和下两个股东的关系。毕竟现在募资是重头戏,徐绍刚需要安抚陈凤珍。
      刘伟则在会议室外拉了方炎:“呐,你也听见了,拖不得了。给你三个月。”
      方炎知道这并无商量余地,只得叹口气,点点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