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愿者上钩 ...

  •   只见那白纸上面,自家郎君用赏心悦目的字体写着几行字: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火尽屋舍。

      蜜加热能变成炭。硫磺、硝石与炭混合,这就是较为初始的□□。

      唐初的名医兼炼丹家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伏火了。

      方才左慈的炼丹炉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古代的炼丹术与火药的发明有直接的关系。炼丹历史久远,这个时期也有有术士无意之间鼓捣出来了这么一具有极大杀伤力的东西,却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姜珩叫人去买了一些材料。一连几日,姜府上空都可以看到或浓或淡的烟。

      他是历史系的高材生,虽然说不上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全部都倒背如流,却也记得较熟,至于这些什么造纸,火药的玩意儿,平时泡在图书馆里面,看得多,自然就记得。

      说到大学,其实姜珩到现在为止,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因为个什么契机而穿越的,不过他猜测过,可能是猝死之类的,毕竟在现世的时候,他也曾经任性........别人熬凌晨,他就喜欢通宵。

      想到此处,他摸了摸自己额头上的汗,身上粘哒哒的,着实不舒服。

      经过几天的实验,他大致能够熟练调配,也不像前日那般,差点把厨房给烧了。

      叫人准备好热汤,泡在里面舒舒服服地眯起眼睛,感觉自己也软成了一滩水。姜珩想了想这弄出来的□□,却并不想让它走出去。正因为它威力大,若是被有心人用在战场上,实在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此而丧命。

      姑且就将这东西安置在府上,以后若有需要再慎用便是。

      想起了不久前听文若所说的,曹操被志才忽悠了很久,心下越发迫不及待,准备亲自上门来拜访他。若说空闲的话,这几日和黑山贼不痛不痒地摩擦了几次之后,大概也是要闲下来一小阵了。

      姜珩并不意外,他知道自己的好友有多看好他。文若和志才现下都是曹公的智囊,俩人都在曹操面前举荐,曹操不心动,恐怕是假的。

      他沐浴完毕,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宽袍博带,在放杂物的地方拿了一根鱼竿,左手提了一个桶。

      走到院子里,姜令正在给他收拾烂摊子。

      姜珩笑了笑,招呼道:“阿令,咱们去钓鱼!”

      姜令正把那些黑褐色的东西装起来,放在专门制作的匣子里面,闻言拍了拍手,把手上的东西全部都拍干净,这才哀怨道:“郎君,可否允许阿令将这些东西收拾干净?”

      姜珩佯装怒道:“我说去就去,装好了先堆在院角即可。”

      姜令挠了挠头,虽然知道自家郎君没有生气。但也只好陪他去了。

      俩人步行到了城郊,姜珩找了一条河,将带来的小凳子放好,悠哉悠哉地坐在上面钓鱼。姜令微不可见地撇了撇嘴:“郎君,你连鱼饵都没放,哪有鱼上钩?”

      姜珩与姜令早已相伴多年,相处方式早已不似主仆且胜似主仆。姜珩从不苛责下人,甚至不愿意将他们看作下人,因此姜令并不畏惧他。

      等了一个时辰,果然不见鱼来咬钩,姜令一直站在自家郎君身边,也不觉得无聊,用花草编了几个环。

      姜珩见此,打趣道:“哟,阿令这是准备送给哪家姑娘啊?”

      姜令知道他家公子的性格,若非正经场所,自家公子绝不是什么正经样,出口调笑他,不好意思,他就是这个调调。

      他心里嘀咕:明明郎君以前不是这样的...........

      姜令点了点头,道:“令几天前在药铺里给郎君购置材料时认识一个姑娘,是捣药的。她前几日说,城郊的花好看,但是没时间来这里,所以.........”

      “阿令也二十有几了,却是该娶妻了!”姜珩对此乐见其成。姜令摇了摇头,“令想待郎君娶妻之后再娶,若是令娶妻了,要照顾妻子,郎君一个人该如何是好?”

      明明是如此令人感动的诚挚之语,到了姜珩耳中却总带着一股子不太好的味道:令娶妻了就要照顾妻子,那公子光棍一个,又有谁来照顾呢?

      他摇了摇头,把不好的想法甩出去,却听姜令继续道:“阿菀心灵手巧,温婉善良,这样的好姑娘谁不想娶........”

      姜珩笑了笑,随口吟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他见姜令欲要说什么,忽然食指放在唇中间,轻声道:“鱼......要上钩了!”

      说罢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的鱼钩没入的地方,似乎早已经预见了大鱼上钩的情景。姜令迷惑地挠了挠头,“郎君,你怎么知道有鱼?”

      姜珩双手微动,身子忽然被拉得前倾,幸好早就注意到了,才没有栽入水中。

      使力把线收回来,露出水面的是一条大鱼。

      面无表情地把鱼递给姜令,只听姜令道:“公子,你都没有放鱼饵,怎么能让这鱼上钩的?莫不是蠢鱼?”

      姜珩勾唇:“岂不闻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令刚想搭话,就听见身后的草丛一阵响动,随后走出一个将近不惑的男人。他留着短髯,身材一般,甚至有些矮小。

      《魏氏春秋》对曹操的描述是“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目光炯炯,眼露精光。

      姜珩没有露出惊讶之色,从容弯腰作揖。

      曹操面露欣赏之色,将他拉起来,“许子将评先生乃是'当世太公',果真不假。”

      姜珩轻笑道:“久仰太守大名,今日一见,果真不凡。”

      其实,他心里觉得自己说的这“不凡”,可能偏向于贬义,但人家曹老板觉得是在夸自己。

      谈论一阵,曹操捋了捋自己的短须,眼睛里的精光更甚,“昔有文王得太公,今有我曹孟德得姜珩!何其幸哉!”

      姜珩心里轻咳一声,果然古人有时候说话还不是很让他适应,虽然有些夸张,但表明曹老板对他很是满意。

      他看向曹操,道:“珩今日有所收获,不知主公可赏脸于寒舍共进晚餐?”

      曹操看向那条鳞片粼粼,十分肥美的鱼,笑道:“求之不得!”

      曹操转身走了几步之后,姜珩才招呼姜令跟上。姜令跟在自家公子身边,小声道:“郎君往日不是拒绝了汝南太守的招揽吗?为什么这次反而........”

      姜珩现下心情很轻松愉快,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道:“主公于珩,自是不同。汝南太守,如何并论!”

      他不知道曹操有没有听到,反正听到的姜令是点了点头。

      走到官道上,见一辆马车停在外面,荀彧站在树下,阴影投放在他小半张脸上,也是一般的俊丽。

      姜珩走至他身边,轻唤道:“文若?”

      荀彧的目光看向他时,更加柔和,替他将歪的弧度小之又小的头冠正好,叮嘱道:“君子正衣冠,珩弟往后须要注意。”

      姜珩点了点头,“珩记得了。”

      “院中何故脏乱?彧与主公上门拜访,还以为遭了贼。”荀彧的表情有些担忧。

      姜珩笑道:“不过一时兴起,鼓捣的一些小玩意。文若一向知道珩喜欢乱鼓捣,怎么今日怪珩呢?”

      曹操见他们两个站在一起,一问一答,一个关切至极,犹如兄长;一个有些少不更事,更像是幼弟。

      只是替荀彧说道:“清和鼓捣的玩意儿,可厉害着呢!我与文若听说,此黑沫能引火燃烧。文若问起清和府中的下人,知晓此物差点炸了屋子,怎会不担忧?”

      姜珩轻咳几声:“珩未曾料到文若会来..............”

      荀彧见他目光烁烁,看向自己,心下稍软,只闻道:“此物如何制成,怎会有如此威力?”

      姜珩抿了抿嘴,微笑道:“珩在书中看过,术士将一些东西放在一起烧炼,曾失火,及甚少者炸炉,所以一时兴起,拿来做试试,说不定可以知道关窍。”

      曹操见荀彧的脸上露出一抹不赞同,一时间也严肃道:“此物过于危险,就这样拿来随意尝试,确不太妥当。”

      姜珩却不觉得,认真说道:“若不亲自验证,怎知是否能行?”

      “只是此物不能用于战场,否则伤亡过重,又将本就不易的百姓置于何地?”

      曹操叹了口气,不知道是为此物不能运用战场而遗憾,还是为百姓而叹息。

      “文若,清和,随操上车吧!”

      车轮滚滚,扬尘而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