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刘璟(上) ...

  •   刘璟,字殇,原名刘景,北云边境渔村人。其妻王氏暴毙汪洋,悲恸三年,须发尽白,后改名刘璟。
      刘景出自奇物商行刘家的旁系。旁到什么程度呢,刘璟祖上三代都居住在北云城边境的渔村,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自己北云城中心家大业大的刘家祖宗。
      偏偏这刘景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小心眼儿。
      从前小心眼也就罢了,最多跟兄弟姐妹抢点草编蚂蚱,或者剩下的最后一口稀饭,长辈们也只当他年少不懂事。
      可自从家里破天荒请了个教书先生,把刘景这小混球又打又骂地教了几天识字,他这小心眼的毛病终于引起了家里人的注意。
      ——他们请的教书先生这个货色,不教之乎者也一流,偏像个说书的酸秀才,把大陆上几个名家给刘景讲了个遍。
      教书先生自诩云游仙人,蹭了刘景家几天的大鱼大肉,在一个深夜悄然离开。
      第二天刘景一睁眼就发现先生不见了,拖着长至胸口的鼻涕虫在做饭的娘亲面前哭了三个时辰,说先生带走了他习的字。
      家里人对刘景的闹腾早习以为常,可这次实在闹得厉害,刘景大姐非是上了一趟集市买了纸笔,扔到撒泼的刘景面前。
      大家也好奇得紧,这刘景小气归小气,闹这么久且大有上房揭瓦的趋势倒也是头一回,于是一起凑去看刘景到底习了什么字,让他这么宝贝。
      上好的宣纸上歪歪扭扭的躺了几个狗爬字,定睛一看,竟是“奇勿囧行”四字,当然四字写错了俩,应当是“奇物商行”。
      刘景一家这支旁系的祖爷爷尚在北云刘家占有一席之地,可惜鬼迷心窍,偷拿了五颗夜明珠,被发现后逐出家门,在小渔村扎根几十年,刘景一家自觉脸上无光,从未在刘景这一代小辈面前提起过奇物商行。
      也不知道那位“云游仙人”何以得知渔村刘家和北云刘家的渊源,总之他是让刘家小混球也知道了。
      于是在刘景画画似的描出这几个字,并嚷嚷着要回去这儿的时候,便挨了一顿不明所以的毒打,还被关在柴房三天三夜,警告他再不许提起此事。
      小混球哪能忍得了这般委屈,弄得家里鸡飞狗跳乌烟瘴气,活脱脱从小混球变成了混世魔王。
      当发现刘景往家里的豆豉里放老鼠屎后,刘景的爹忍无可忍,逮住刘景又准备让他屁股开花时,却听刘景来了一句“凭什么”,便再也下不去手。
      凭什么同是祖上流传下来的血脉,却要囿于一介渔村?凭什么祖爷爷犯下的错,要他的子子孙孙一起承担?凭什么本该刘家享有的荣华富贵却不属于他?
      刘景的爹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
      刘景也到了该正规上学堂的年纪了,家里筹划着给他送到村里的小学堂,顺便也解决了家里这个祸害。
      刘景听了,眼珠子滴溜一转,也不闹着去北云刘家了,只要求去镇上的好学堂。刘景长辈自觉心中有愧,便由他去了。
      这刘景就是这么鸡贼,先提出一个难以实现的要求,再提出自己真正的想法,这样显得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当然,他真正的想法也不是上好学堂,只是想离北云城近一些,方便他溜去奇物商行。
      好学堂的教书先生可不是吃素的,看人看得比刘景在家里还紧,刘景花了整整两个月,终于在教书育人的学堂学会了反侦察技术,顺利跑到了北云城。
      这天,刘景穿上了他最好的背心,上面仅仅只有两个补丁,站在了刘家大门口。
      刘景宠溺地将自己脏兮兮的手放在门口的石狮子头上摸了三圈,挤出几滴眼泪,踏着悲愤的步伐走进了刘家,大喝一声:“本少爷刘景回来认祖归宗!”
      接着他就被刘家货真价实的小少爷踹出了门,正正跪在那门口金刚怒目的石狮子面前。
      “哪里来的叫花子,也敢说是我刘家后代?”锦衣玉食的小少爷用他稚嫩的声音说出的尖酸刻薄的话,如刀子插在刘景心里。
      于是愤怒的刘景当场往石狮子旁边撒了一泡尿,逃命似的跑了两个时辰回到了学堂,可惜跑丢了一只鞋。
      没能认祖归宗,那么等待他的,将是教书先生的教鞭,和爹的巴掌。
      好在来了这么一出,刘景再也没有要求回北云刘家了,读书也勤奋上进了许多,家里人逢人就夸这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情的突变通常不是根本性的变化,而是隐藏进了更深的地方。
      刘景在学堂认识了王二丫,准确的说是刻意接近。王二丫是北云王家的大小姐,而王家与刘家是竞争关系。
      刘景实在是太想得到刘家的认可了,而正面不成,只好从旁敲侧击。他坚定地认为,自己无法认祖归宗,是因为还不够好,还不值得尊重。而如果他利用王家,干出一番“丰功伟绩”,刘家恐怕没有不认他的道理。
      那一年,刘景十三岁,王二丫十二岁,两小无猜。
      夏日炎炎,知了嘶鸣。刘景蹲在学堂后面的荷花池旁看着王二丫摘莲蓬,嘴里大嚼着王二丫给买的糖葫芦。几个路过的学生你推我搡,其中一人挠着脑袋走上前来,手心攥着一把精巧的木梳。
      “……王二丫,你今后跟了我吧。过两年我就让我爹上你家提亲,我沈家定然不会亏待了你。”
      王二丫吓了一跳,不知所措地看了看吃糖群众刘景,半晌才答道:“二丫年纪尚小,婚姻大事不敢妄自决定。”
      沈家公子听后仰天大笑几声,似乎成竹在胸:“这你不必担心,我娘十四岁就嫁进了我家,你年纪也不小了。与我沈家结亲可是你王家的福气,只要你答应了,咱俩的婚事就算成了。”
      沈家公子上前一步,王二丫就后退一步,踩了池塘边的淤泥,猛地向后仰去。
      刘景大惊,心想我的姑奶奶,你出事了我这几个月可就白忙活了。少年纤细的臂膀距离少女的肩膀越来越近,还未触到,少女却已进他人怀抱。
      刘景重心不稳,自己栽进了池塘,起来时上半身已沾满了泥污。刘景摸着被糖葫芦核硌着的后槽牙,看着池边相拥的两位佳人才子。
      “其实还挺般配的。”刘景这样想着,嘴角缓缓滴着血。
      “可是我,对沈哥哥并没有男女之情,恕我,恕我不能。”
      沈家公子一愣,轻轻放开怀中佳人,拱手作揖:“是我唐突了。”
      沈家公子怅然若失地跑掉了,倒也不愿胡搅蛮缠,可他的几个小跟班七嘴八舌地讥讽了王二丫一通。
      真是不识抬举。名字也太难听了。瘦得跟个柴火棍一样将来肯定生不出孩子。天天跟刘景那个穷小子混在一起真是不要脸。
      王二丫一句也没搭理他们,只是一边掉眼泪一边帮刘景擦去了嘴角的血迹。
      “哎你别哭啊”刘景低头不好意思地抠着背心上结块的泥巴,又道:“他们都是胡说八道的。”
      王二丫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我不是为他们伤心的。”
      刘景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看到王二丫笑了,自己也笑了。他转念一想,安慰道:“其实柴火棍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还可以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王二丫目不转睛地盯着刘景的眼睛,瞳孔微微颤抖着:“那你,喜欢柴火棍吗?”
      “柴火棍?你是觉得王二丫这个名字不好听吗?的确,你家给女孩子取名是有些随意,但柴火棍似乎也不太适合。我倒觉得……烛天很适合你。你虽为女子,功课上丝毫不输男子,我不是说女子不如男,但你确实比那些在家绣花的姑娘更有胆识,我相信你如灯月交辉,能照耀天空。”
      学点东西还是有用的,说完这番话的刘景觉得自己很有文化。
      王二丫脸红到了脖子根,要知道,在北云只有丈夫才能给妻子改名。“烛天这个名字很好听,谢谢你。那你,喜欢我吗?”
      刘景掷出一颗石子,正中一只癞蛤蟆,心不在焉答道:“他们瞎说。咱俩身正不怕影子斜。”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刘璟(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