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二章.幸闻市陌 ...
-
碧落像是撞着了腿,她弯着腰,吃痛地皱着眉,却是不曾吱一声。这倒是使得我有些惊奇,毕竟在我眼中,她大小也不过是一个女娃罢了,虽说也小不了我多少。
我搀着她想去一旁的檐下坐下休歇一番,但我的手刚触及她的臂膀,她便似触了电一般连连退着:“姑娘,主仆有别,这可使不得。”
但我瞧着她额间的汗珠,知晓她定是疼痛不已,心中生起了一丝怜悯,便也顾不得她的推却,硬是把手放在了她的臂膀,搀着她缓慢向着檐下走去。
先前开口的男子见我对他不予理睬,心中不甚舒坦,快步走到我跟前:“她既唤你作姑娘,那你定是商家女。既是如此,那便赔我们些银两便就此了罢。”
我看也不看他,兀自扶着碧落坐下,又将白氅解下搭放在她身上:“我确是有些银两,却不欲将它交于你。”
他急了,忙到我跟前蹲下,一只手搭在同侧的膝盖上看着我,问:“为何?”
“没有缘由,只因我不愿。”
见我起身,他也便跟着起了身,语气甚是不悦:“你不过一介商女,却是如此傲慢无礼,你可知我家少爷一番话语便能取你性命?”
我转身看了看字画摊子前站着的那个一袭青衣的男人,恰巧他也正望向这边。但隔得有些远了,我看不清他的模样。他既被唤作少爷,那必是官家子弟。只是瞧着这一身的素净,又瞧着这面前的笔墨,想来也不过是一介书生,却不知是落魄没落魄。
若是未曾落魄,那应当在家享清福,今日虽是新朝,却也不应当在此卖弄字画。可若是落魄了,我生平却也是第一次听闻这落魄书生还请得起家仆。想到这,我不由得嗤笑一声。
见我对着他家少爷掩面半笑,那人忙冲到我跟前:“姑娘,你万不可无礼到这般田步,不若何时,这尊卑始终还是有别的。”
“这规矩我自然是懂得的,毕竟这规矩摆在那,是条例,”我把玩着我的手指,这手有些脱皮了,回去还得再饮一副药,只是这药苦口得很,不好入口,“不过你这摊角撞伤了我的婢子,这一去二来便相抵,所以我不必予你银两。”
“真是好大的胆子,你可知我家少爷是何人,岂容你一介商女在此放肆?”那男仆嘴皮子动不过我,便想着搬出权势来,但好在他家少爷是个懂礼数的人及时唤住了他。
“靖迟。”
我抬头望去,只见那个穿着青衣的斯文书生正缓步向这儿走来。待走近了些,我才看清他的模样——一头长发高高挽起,一支木簪子从中穿过,额前还余有几根碎发,倒衬得那张脸愈发清秀。一双细长单眼,鼻微挺,唇薄。如此瞧来倒是生得一副好面孔,只得脖颈间挂着的那一条坠饰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本以为他是前来向我赔礼以展现其气度的,毕竟我所见的那些男人皆是如此。却不料他一把扯过那个叫靖迟的男仆,并为他整理了一番衣领:“靖迟啊,我先前便同你讲过,这人呐,有的可接触,有的你便要离得他远远的,毕竟若是遇着些许不懂规矩的,那咱们可就碰了一鼻子灰了,这时,便也活该咱吃亏了,你说是吧?”
那个男仆一脸得意地回过头来冲我扬起脑袋,虽说不甚欣喜,但我还是强压住自己的怒火陪笑着,这气也只得受着,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回头看了眼碧落,有些劳累,她已躺在那闭上眼休歇。
“明日正午,城中八斋楼来取银两。”碧落那确还有些金叶儿,但我心中不悦,便想着再拖上一拖。
可这仆确是不懂规矩得很,他且走上前来一把抓住我的手臂,突然抓着,还抓得紧得很,手臂疼得厉害。我皱眉瞧了他一眼。他这才反应过来,悻悻地松了手,心虚地说道:“姑娘你可听闻一言?”
我看着他,不做声,且看他要说些什么大道理来。
他继续说道:“古人曾言今日事且今日毕,所以这银两,姑娘你需今日交与。”
我问他:“便是哪位古人的圣言,说与我听听,我好去拜读一番。”
他偏过头去看他家少爷,他家少爷偏过头去看月亮。
着实有趣,我扯出一个笑来:“今日出门匆忙,身上未曾携带银两,若是你二位执意要取,还劳烦明日移步我八斋楼拿取,届时只要您二位报个价,八斋楼定会双手奉上,定不多言。”
我既已报出我八斋楼的名号,想必他二人心中定是有一个亮堂。腰盘千金,这地位早已同那书生相匹及,也自是高那靖迟一等,这尊卑如何,明眼人一看便是有些分寸。但我瞧着那书生的行止,似是未曾明了半分。
“姑娘这话可是有推却之意?”但见那个书生快步走到碧落身旁,取下挂在腰间的钱袋,站起身来走到我面前颠了颠。
果真是奴才随主,我抿嘴一笑,一把夺过他颠在空中的钱袋子,扯开袋口,朝着拥挤的人群大吼一声“赏金叶子”后便将钱袋自空中散去,一片片金叶子便依次落入人群中。一时间人群轰动,众人皆弯下身子拾捡,更有甚者为了抢夺钱财互相打斗了起来。
场面确是壮观,我却感无趣,瞟了一眼人群便转过身来看那位主子:“那依少爷所见,现下可仍是推却?”
“当然不是。”他有些不悦地抿了抿嘴,而后顺着抿嘴的弧度强扯出一个笑来。
我笑着侧着身子微微行了个礼:“那少爷若是没有旁的吩咐,我便先行回了,便不叨扰你二位的雅兴了。”话罢,我便穿过人群向着阁楼走去。
这世上的男人我见得多了,有温文儒雅的,有侠肝义胆的,无一不对我毕恭毕敬,但如他二人这般胡搅蛮缠的,我这半生倒是头一回见。这人呐,空活那么些年总该见些新鲜东西。
夜晚了,但这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仍是不少。抬眼望去,这各家的红灯笼依次儿挂着,透着朦胧的红光。一两家的灭了,便有衣着整洁的女子站在阁楼上弓着身子添些新的上去,以确这喜庆不断。
我敲了敲门,过了好久,才有小厮睡眼惺忪地走上前来替我开门。见着我,含了含首以示礼仪。
“叫上几个伙计去街东瞧瞧,若是见着了碧落便请她回行。”我以袖掩面打了个呵欠,时辰有些晚,我有些倦了。
他行了行礼便弓着身子退下了,想来这伙计也确实不易,也只得待明儿个唤人给多添些饭食了。但今儿个实在是倦得厉害,只得先行上楼休歇去了。
我起步踏上盘旋而上的木梯时,一直不敢下重脚,虽不惧谁,却也要秉着和气生财的念头。四下里一片漆黑,只得远远瞧见四层的那个角落仍落着灯,但隔得远了,这处便什么也瞧不见。
八斋楼共有五层,其一层为宴食,其下三层为客房,并以尊卑之别以示住房。四层便是身份极为尊贵的人住着,常有王侯相臣,三层二层依次次之。不过,这五层的单方却由我住着。在昆仑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这客栈的最上端和最下端不住贵人,由身份低贱的人上抵妖魔,下抵邪祟。
先时,昆仑而非昆仑,而是被唤作源日,若是所记不错,那便是如此了,毕竟我也是闲时听得一些老先生唠的嗑。源日寓为太阳的源头,后觉着天比太阳还要高,而境内的昆仑山便足以高到直冲云霄。圣上便听取了占师的提议,更名为昆仑国,以向外邦展示国之强。不过,那都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具体是哪位圣上无人说的真切。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有各的说辞,而史书上也未曾记下,这一来二去也便成了谜。
传言道,这昆仑山顶之上四季若春,终年草茂水潺。其上一只麋鹿居着,护着一件宝物。这宝物唤作时卷,谁得了它便可于古往今来任意行走,但传言终究是传言,谁也不曾见过,毕竟谁也没能真的攀上那峭壁悬崖过,久而久之,便传得神乎其神。
“这么大晚上的,谁呀?”
我刚把一盏灯捧在手上,那只刚抬起来的脚还未落下,便见得三层正中的屋子映出一人的影子,我忙压低嗓子应道:“袁二爷,未曾想您还未歇息,扰了您老的休歇,实在对不住。”
“想是这新朝节太过热闹,竟也迷住了闻老板的眼。”
我伸手点了梯上的灯盏,灯火渐渐亮了些,也微微有些热意,回笑道:“袁二爷,您先行休歇,有些话等到明儿个我再同您唠。”正想着等他回些什么话语,话音刚落,便听得隐隐一阵鼾声。
却也不知是谁这般心细,早早盛上了一盆热水放在房中,我掀开被褥,用手探了探,还是热乎的。坐在窗柩旁,我望着,街道已渐渐有些空了,人群也渐渐散去,但这阁楼之上的红灯笼却不曾断过。月亮高高地悬在空中,透过那棵老树,却也只见着一丝残影。远远望去,这月倒像是嵌在树的枝叶上一般。却也不知道是什么树,终年不衰。
树枝猛地抖了一抖,一个黑影从眼前闪过。我望着,微微打了声呵欠,瞧着镜中的模样兀自取下髻上的簪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