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 未亡心语 ...


  •   常年清寂的荒山野寺因这一人一鬼的到来而平添了几分热闹的气息。

      来的那人名唤赵敏,曾是前朝郡主。不过常年避世的玄通对朝代更迭等凡尘俗世并不挂心,对他而言,更能吸引他注意力的反倒是赵敏背后的那人。

      更确切的说,那位已不能再被称之为“人”了。

      那“人”无形无质,已不属阳间之人,乃鬼魂无疑。若非玄通天生有双阴阳眼,断然是瞧不见的。只是这鬼魂,又实在有些特别。寻常人死后魂魄都会投往轮回井轮回转生,唯有生前执念深重之人才会留恋人间,最后沦为孤魂野鬼。而鬼魂本属极阴,断不能行于日光之下。现下虽是个阴沉的大雨天,也终究是白日里,阳气满溢,绝非寻常鬼魂所能承受。况且,玄通并没有忽略一个细节:先前赵敏所说的话中提到的是“也能看到”。也就是说,除了他,赵敏也能看见她身后一直跟着的那“人”,这便更不寻常了。要知道这世间身怀阴阳眼之人原本便寥寥无几。况且,玄通也仔细端详了一番赵敏面相,并非是命格特异之人。可若当真只是普通人,又怎能看见鬼魂形貌?

      约莫是觉察到了玄通的困惑,又或许是恰巧安置好先前抱在怀中的古琴,赵敏回过身来,又恢复了惯常冷静的模样,向玄通介绍道:“这是在下妻子,姓周,名芷若。”虽触不到实体,赵敏却还是伸出手去,而那名唤周芷若的鬼魂也颇习惯地伸手迎上,同她十指相扣,好像却是握住了一般。二人举手投足间默契甚佳,显然是心意相通的情侣,只可惜年纪轻轻便已阴阳两隔,不免令人叹惋。

      但玄通毕竟是方外之人,不因七情六欲而萦怀。十数载冷眼旁观这俗世离合悲欢,对情深不寿者虽有惋惜,但终也不会过分唏嘘。只是眼前这一人一鬼太不寻常了些,而这世间的诸般异常之事又皆有个中因果执迷,这也正是玄通留存于世的意义。于是他宽了宽僧袍,向二人拱手道:“不知贫僧可否有幸,得二位施主一解心中所惑?”

      仔细裹好的油布被小心地打开,赵敏珍而重之地从琴囊中捧出了那把她视若性命的琴,琴上断纹流转,只一眼便能瞧出不凡。但若是盯得久了,会觉得琴面上的的断纹像是活了一般,仿佛是一道道流淌的暗色的血迹。琴弦带着一股奇异的光,并不是寻常古琴常用的钢弦或是丝弦,看起来更像是某种动物的筋骨。琴面上镶嵌着的琴徽非金非石非玉,却也泛着一股莹润的光泽,看上一眼就让人挪不开目光,当也不是凡物。

      而玄通所能看到的则更多些。久远的古琴大多都带着一股中正平和之气,眼前这琴却不同。外表虽笼罩着平和之气,内里却有一股子凶意自内而外逸散而出,细辨之下甚至能分辨出几丝鬼气与怨念,隐隐与一旁的周芷若气息相合。并且这琴虽然瞧着做工精湛、材质特异,但其上的气息却并不古老,应是近年所制,总之远远没到能养出断纹的年头。也就是说,其上的这些赭色纹路要么并非断纹,要么就是这把琴的制匠用了什么不寻常的方法。总之,玄通觉得这把琴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让人不舒服的气息,而眼前的异相也多半与这琴脱不了干系。

      自取出这琴的那一刻起,赵敏一瞬间便红了眼眶,眼神也顿时变得复杂了起来。不同于先前所展露过的所有情绪,此刻的赵敏,所流露出的,更像是一种含着爱恋的悲伤。

      “这把琴,名曰安息……也是,一只困着芷若的囚笼……”抚过琴面的那一刻,赵敏虽然竭力强忍着不肯眨眼,豆大的眼泪还是不争气地从她瞪大的眼眶中砸了下来,“嗒”的一声落在琴面上。赵敏赶忙用手抹去了泪水,从怀中取出一条丝绢,小心翼翼的将落在琴上的泪水拭去,动作是从未有过的温柔缱绻。周芷若立在赵敏身边,眼底的悲伤宛若实质,却也束手无策。

      做完了这一切,赵敏才抬头望向玄通,眼中闪烁的,是一种将要溺亡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时才会露出的神情:“在下……能否求大师一事?”

      玄通双手合十,向赵敏微微躬身,语带悲悯:“客人既至此地,自有因果缘法,所求之事,贫僧安敢不尽心力。”

      “未亡人所愿,无非是逝者安息罢了。”

      山风微凉,裹挟着山雨的湿润气息,将此刻山寺中酝酿的所有情绪包裹着,让一切都显得温润而冰凉,像是一种带着绝望的期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