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序章 连山有寺 ...


  •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

      山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座无名山,庙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座小破庙,和尚,也只是一位藉藉无名的野僧。

      山间阴晴总是难测。晨间还是晴空万里,一过晌午,阴晴便失了定数。即使是艳阳高照的大晴天,须臾间也可大雨倾盆。这在寻常人听起来或许匪夷所思,但在山中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在这无名山中也是如此,未见得有什么稀奇。

      但这庙,属实是个奇怪玩意儿。

      山虽无名,这破庙却是有名字的。

      庙名连山。据说,是取自上古谶书《连山》,为“山之出云,连绵不绝”之意。一座佛寺却从谶书中取义命名,未免有些不伦不类。而更为诡异的是,在这破庙的大殿之中,原本应该摆放佛像的位置却是空空如也。好好的佛寺,捯饬的却不是敬神拜佛的营生,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香火,衰败也在情理之中。而那野僧日日居住在此,却也是一幅不以为意的样子,对这日渐倾颓的庙宇并不挂心。

      说起那野僧,法号换作玄通,命中虽有佛性慧根,却是个可怜之人。虽说是僧人,却并未正经受戒,故而算不得真正的出家人。只因为其授戒的僧人每每在仪式前便猝然圆寂,辗转了几地皆是如此。后来,还是碰巧遇上一位游方的高僧,点出了玄通命中虽有佛缘,却也伴着极重的凶煞之气。也正因此,玄通命格介乎阴阳之间,可以通达死生之际,倾听亡者心语。除非是有着累世功德的大能,难以镇住他一身凶戾。唯一的化解之法便是去荒山野寺中独自修行,远离尘世,度化九九八十一人、修满八十一件功德后,方能洗去戾气,明心见性。至于所度何人,冥冥之中自有缘法,不可强求。

      就这样,玄通来到了连山寺。没有人知道他是何时来到此地的,连山寺也仿佛被旁人遗忘了一般。它就那样静静矗立在山间,仿佛这熙熙攘攘的俗世凡尘都与之无关,管它世事变迁、朝代更迭。

      连山寺中鲜有外客。再者,寻常人也并不会到这荒山野寺中来。

      也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但玄通自己心里记得清楚:该来的,总会来,强求不得,也躲避不了。故连山寺虽远僻,玄通也断断续续地做了许多件功德,只差三桩便可臻圆满。

      这天又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天,午后的山雨也如往常一般落下,一切看起来都再平常不过。但这又确实是不寻常的一天。

      交织的雨幕笼罩下山景都变得模糊,浑身湿漉漉的琴师将自己的琴囊护在怀中,叩响了紧闭的寺门。

      玄通开门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番景象。

      门外的琴师面容清癯、身量不长,一身落拓麻衣皆被雨水浸透,湿淋淋地贴在身上,更显得形销骨立。也正是如此,仔细打量,依稀能分辨出是女扮男装。唯有怀中的琴囊用油布妥善裹了,又被小心地护在了怀里,瞧着应当无碍。虽然怀抱着琴囊多有不便,但在瞧见玄通时,那琴师还是勉强地躬了躬身,算作行礼:“在下行经此地,突逢暴雨盼祈借贵刹宝地暂歇。冒昧前来叨扰,如有失礼之处还望大师见谅。”

      岂料玄通见此却后退了一步,竟是拒收那琴师的礼,只上下打量了来人一番,双掌在身前合十,让到了庙门一侧,温言道:“大师谈不上,荒山野寺,左右不过是行个方便。鄙寺荒僻已久,客人若不嫌弃,自便便可。”

      许是玄通的声音过于低沉,听到耳中总让人无端联想到沉郁的叹息。那琴师闻言微微怔愣了一瞬,方道谢向内行去。在那琴师进庙后,玄通却未动作,而是如先前一般站在庙门边,对着寺外细碎的雨幕下阒无人迹的山景,平淡开口道:“外头的那位客人也请进来吧。山雨湿寒,无谓在外久立。”

      听到这话,那原本已走出数步的琴师却像是瞧见了什么极骇人的鬼怪般惊惧回头,再无先时的平静守礼。一双充满惊惶的眸子直直看向门边那人,颤声道:“大师……您……您能看见她?”

      彼时四下寂然,有些微的山风穿堂而过,带起了呜咽的风声。

      好似,鬼魂低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