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谢宅 ...

  •   我是被山雀呖呖的叫声给吵醒的。
      浑身痛的跟散了架一样,挣扎时发觉身上盖着一床锦缎面子的厚被子。

      我登时就怔在那里。
      “哎呀,小姐醒了!”一小丫鬟凑到床边,“小姐莫要乱动了,当心伤口裂开。”

      “……这是投胎转世了?”我呐呐道。
      小丫鬟乐了。

      在这名自称为“荷香”的丫鬟口中,我得知这里是谢家的宅子。

      家主谢老爷原是在泉州的大海商,去年才迁到京城,还没站稳脚跟,整日里东奔西走,很少回来。
      妻子早些年在一次海难中身亡,之后跑商日夜操劳,谢老爷也就并未续弦。膝下原本有一小女儿,可惜体弱,未活到十岁就病逝了。

      而救了我的,则是谢家的老夫人。

      再过个把月就是祭典,举国上下信奉道教的人都会赶来京城,在这三年一度的盛事上凑个热闹。
      老夫人早早从泉州出发,一路上走走停停,谁知快到京城时竟下起了雪,声势浩大绵绵不绝,只得连夜抄乱葬岗边的近道。

      老夫人不惧鬼神,只是没料到路中央躺着一个血淋淋的女娃,看着可怜便捡回了宅子。

      “几个丫鬟在换衣服时看到了您领口缝的缨字,”荷香将我扶到软枕上,“早逝的小姐名唤璎璎,与您年纪相仿,老夫人直叹有缘,便把您收作谢家的继女。”
      “————如此,您便是谢家的小姐,谢璎了。”

      我听的瞠目结舌,“可,可我如此身份……”

      “老爷神通广大,小姐莫要担忧了。”
      荷香抿嘴一笑。

      荷香比我大上三岁,脸颊饱满,穿戴更是整齐雅致,倒比粗手粗脚的我更像小姐。

      我有些局促地捏着衣角,一看是上好的料子赶忙松了手,转去摸腕上的如意结。

      单薄的红绳在明晃晃的被褥衣物间衬得像条破布。

      我脸上烧的慌,又拉下袖子将它盖住。
      看了一圈,我抿抿唇,抠起手指来。

      善良的荷香端来一碗热腾腾的药汤转移话题。
      “小姐快趁热喝吧。您伤势虽重,但也只是些皮肉之苦,并未伤及根本,静养上几月便好了。”

      离开杨府时近乎浑身上下都被打散了,怎能未曾伤及根本?又怎会被丢到路中央拦过路的道?
      我心下震惊,又怕显露出来漏了馅,看也不看便把那苦涩的药汁一口吞下。

      “小姐……”荷香端着一碟蜜饯,愣愣看我。

      “这……这是做什么的?”
      “这是给小姐佐着药汤吃的。”

      一碟红艳艳的果肉端到我手边。
      我有些恍神。

      原先在杨府,也听说过主子们喝药要佐些甜果吃,只是未曾想到我也有今天。

      我从未吃过这些,只觉得甜的腻人,手里却未停,捻起一粒又一粒,接连送入口中。

      我觉得有些上瘾了。

      接下来一个月,我整日里不是睡觉就是敷药喝药,偶尔被几个丫鬟抬到床边的小榻看风景。这冬日的景致虽贫瘠,对现在的我而言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往日里这个时候是最难打扫的,雪铺的厚厚一层,踩的硬邦邦,得拿铲子敲上半天。杨府的贵人们即使不出门,院里都得铲出一片光洁的地来,如此这般,下了又扫,扫完再下,简直没完没了。

      从来都是我冻的发抖在铲雪,哪有坐在火炕上看别人洒扫的架势?
      矮桌上摆着切好的果子,腿上盖着软被,手里抱着炭炉,炉里熏着清淡的香。

      要是娘也在就好了。
      我难过极了,往嘴里塞了一块瓜。

      窗外的丫鬟冻红了脸,蜷着手脚去撬一块冻雪。
      她弄了半天,就差伸手去挖,我不免看的有些心急。
      要先拿铲面拍三下,再竖过来敲五下,从高往低铲,才能又快又好。那雪铲也不行,手把太短……

      屋里响起一片轻快的笑声。
      我才反应过来自己说出了口。

      荷香训斥了那群丫鬟,温声对我说:“大家都是刚从泉州过来,没见过这样大的雪呢,多谢小姐指教,奴婢这就去转告她。”

      我有些高兴:“还有胸前,手肘和小腿上,都要多做一层布料,厚实一些,这样保暖!”
      荷香也笑了。

      我总问荷香,老爷需不需要我做些什么,要不要给老夫人请安,她都笑着安抚我只需把病养好。

      每日里好吃好喝不说,她还捧了些海运过来的稀奇小玩意给我解闷,琉璃做的小人,表情有哭有笑,大大小小套在一起,还有云香木雕的首饰盒,打开来会唱歌!

      我没见过这些好东西,玩的不亦乐乎。因着我不识字,荷香还时常念趣味的话本给我听。

      有一个故事,我记得最深。
      讲的是四个人一路结伴去京城考试,途中救了一位老爷子。老爷子是神仙,询问四个人有何愿望。

      甲说,希望自己能官拜扬州刺史;
      乙说,自己的愿望是发财,腰缠十万贯;
      丙无意于人间繁华,只想有朝一日骑着仙鹤升天当神仙。

      最后一人一直不说话,老翁问他,他张口来一句: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几个丫鬟都听得乐不可支,说这人贪心不足蛇吞象。
      我倒觉得十分有理,这一辈子只遇上一次的好事,自然是愿望愈多愈占便宜。

      其余的故事例如海里的精怪爱上纤夫,长公主招七个驸马,我也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我从未拥有过如此轻松自在的日子,简直和神仙一般畅快。

      “荷香,我不想听《许三娘破镜重圆》了。”
      一日,我犹豫道:“能不能……能不能给我念……《道德经》啊?”

      荷香愣了。

      我有些不好意思。
      往日还在杨府时,大少爷每日里念的就是这个,说是每个学子都要读的。
      难道是我记错了?

      “小姐,奴婢也不懂。”荷香为难道,“您要是想听,奴婢去找人。”

      会读道德经的仆从没找到,但没过几日迎来了老夫人。

      我吓得就要跪下,一时之间扯到伤处,呲牙咧嘴地歪在那里,好在被老夫人阻止了,几个人把我扶起来端上塌。

      “我听闻,你要学《道德经》?”
      老夫人一头白发,慈眉善目,言行间不怒自威。

      “奴婢……”我慌乱改口,“小女见识少,想学些东西。”

      “你可识字?”

      “小女不识。”
      我羞愧极了。

      老夫人静静打量我。她周身萦绕着一股温和的道香味,让我稍稍镇静下来,仿佛没那么难堪了。我不知我的祖母长甚么模样,我觉得也许就是这样的。

      莫名生出的亲近感让我松了肩头。

      “为何想学《道德经》?你可知何为道?”
      老夫人利索的一双眼看的透彻。

      我支支吾吾了半天。
      “小女不知什么是道......小女只求过上好日子......世间万般好的东西,都想尝一尝滋味。”
      我自知这番话太俗气,拿不上台面,头都要埋进衣领。

      “为学日益,情理之中。”
      “无为而无不为,更是处世常态。”
      “你为何而低头?”

      我接不上话来。

      “只是你且记住。求得所未得,即所有者亡,循其所已有,即所欲者至。”

      “好生养着病。待身体好些了,便开始识字吧。”
      临走前,老夫人宽和地留下这句话。

      我大喜过望,每日里按部就班的调养身体。待到可以下地的时候,老夫人请来的夫子也登门拜访。

      我从小没握过笔,干活手又粗,下笔控制不住急缓,墨汁洇成一团,虫似的趴在那里,丑兮兮的。
      眼见毁了一张张好纸,我急直哭,桌案就更湿了。
      教书夫子是个青年人,好声好气的,一个字手把手教上十几遍也不恼,还递给我帕子擦眼泪。这教我更羞惭了。

      自从被乱葬岗捡回来,种种机遇是我想都不曾想的,我花了十二分气力,练字都要练到手发抖为止。

      习得“谢璎”二字,再到落笔成文不过几日,我却觉得抵过了杨府的一切岁月,将那昏昏沉沉的九年也牢牢扣在镇尺下,在笔洗里化做一团,泼出门去,再没了影。

      墨汁无意溅上了腕间的如意扣,搓了好久才干净,颜色也泡掉了,蔫蔫的发红。
      后来我索性置于一锦盒里,不再戴着了。

      “小姐如此用功,想必是真心喜爱读书。”荷香给我添茶时说。

      我知道并非如此。
      我不过是急切地想要掌握这项殷实人家才有的特权罢了。

      好比一条饿久了的狗。
      往日里担饥受冻,人人喊打。
      一旦有了吃食,自是狼吞虎咽,荤素不忌,填饱肚子再说。

      只是我未曾料到老夫人的话竟一语成谶。

      【求得所未得,即所有者亡,循其所已有,即所欲者至。】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正是这个道理。

      这话对我,既是至理名言,更是摆脱不去的咒。

      于人而言,欲望如何能够止得住呢?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后来的二三十年间,我常反反复复地想。
      若是那时的我懂了这般道理,安定知足,末途又会是何种光景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谢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