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惨遭贫困难题 ...

  •   叶竹笙这几日几乎连轴转。三个孩子刚从风寒里缓过劲,身子还虚着,他便每日熬了温补的粥,看着他们小口小口喝下,又用温毛巾给他们把脏兮兮的小脸蛋擦得干干净净。

      闲暇时间还教他们读书写字,三个孩子学得很快,可以写出了自己的名字和叶竹笙的名字。

      眼看着三个孩子面色渐渐红润,叶竹笙计划走是时候该把三个孩子送回家了,于是用剩下那为数不多的灵石买了一份最便宜老旧发黄的地图,一些路上的干粮。

      回到破庙,小山和芽儿正在玩游戏,烧饼则着蹲在角落里认真的用一根小树杈在地面上写着字。

      叶竹笙没有打扰玩游戏的小山和芽儿,放下了手中的东西,走到烧饼面前展开了地图轻声道:“烧饼,你最细心了,你来看看你们村子在哪个地方。”

      烧饼接过地图沉思了一会,手指着一座名“熙城”的城池说道:“我听阿爹阿娘说我们生活在熙城边上的一个小村子,叫夕阳村。”

      叶竹笙看了看距离,熙城和现在所在的坊市距离了十万八千里。

      叶竹笙:“……”

      又向小山和芽儿确认了一遍地点无误。

      叶竹笙沉默:“……”

      不是,怎么会跑到怎么远的距离啊!

      芽儿咬着手指头问:“大哥哥,我们多久能回家啊?”

      叶竹笙尬笑:“有点远,我们走过去的话可能要很久很久。”

      芽儿疑惑:“大哥哥不会飞吗,带我们来的那个仙长就是飞过来的,飞的可高了!”

      烧饼看过地图,虽然看不懂,但是他看得懂熙城离这里隔了好几个城,许是看出了叶竹笙的不容易,他扯了扯叶竹笙的衣袖:“大哥哥,我看哪些修仙者都是坐的传送阵,我们也可以坐传送阵过去,但是……要石头,我们没有石头。”

      叶竹笙当即就明白过来烧饼说的是灵石。

      数了数自己手中剩下的下品灵石,还剩三十八颗。

      叶竹笙的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起来。他走到破庙角落,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心中盘算着。这三十八颗下品灵石,是他目前全部的家当。短途传送应该便宜些,可他们要去的熙城路途遥远,跨越数个城池,传送阵的消耗恐怕远不止。

      叶竹笙咬咬牙,不管了,先去再说。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三个孩子收拾好东西,一路打听传送阵的位置。

      叶竹笙带着孩子们在坊市中穿梭,四周的喧嚣声如潮水般涌来,各种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法宝、丹药和灵材,五彩光芒交织闪烁。

      孩子们紧紧拽着叶竹笙的衣角,小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突然小山兴奋地指着前方不远处,那里有一道隐隐散发着淡蓝色光芒的拱门 ,正是传送阵所在。

      走近后,叶竹笙看到在传送阵旁,有个身着蓝色道袍的中年人正懒洋洋地坐在一张石凳上,面前放着一个记录用的玉简和一个盛放灵石的玉盘。

      叶竹笙快步上前,恭敬地拱手行礼问道:“敢问前辈,此传送阵可通往熙城?费用怎么算?”中年人抬了抬眼皮,打量了一番叶竹笙和他身后的三个孩子,语气平淡地说:“能去周边城,去熙城可不成。

      叶竹笙闻言心中一紧,脸上露出疑惑之色,忙追问:“为何去不得?还望前辈解惑。”中年人轻叹了口气,神色略显凝重,解释道:“熙城那边瘟疫严重,已经封城了,现在传送阵根本没法连通那边。”

      叶竹笙心中满是失落,但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再次问道:“那去最近的周边城费用如何?”中年人伸出一根手指,说:“十块下品灵石一人,你们四个就是四十块。”

      “四十……”叶竹笙的心瞬间沉了下去,他紧了紧攥着灵石的手,自己手中只有三十八块下品灵石,还差两块。小山似乎察觉到了叶竹笙的为难,小声说:“大哥哥,要不我们再想想办法?”芽儿也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满是担忧地看着叶竹笙。

      就在叶竹笙愁眉不展之时,中年人又看了看这四个相依为命的身影,微微皱了皱眉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片刻后,他轻轻叹了口气,从自己怀中掏出两块下品灵石,放入玉盘之中“看你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也不容易,这两块我帮你补上了,赶紧带孩子们上路吧。”

      叶竹笙先是一愣,随即眼中涌起感动之色,他连忙再次拱手,深深弯腰行礼,声音略带颤抖地说:“前辈大恩,叶某铭记于心,他日若有机会,定当报答。”中年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们无需多言,催促道:“快些进去,传送阵马上就要启动了。”

      传送阵一次只能传送一个,先是小山,再是烧饼、芽儿,最后是叶竹笙,在光芒闪烁间,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而那中年人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而后又恢复了之前那副懒洋洋的模样,继续等待着下一批传送的人。

      ……

      当传送阵的光芒渐渐消散,叶竹笙只觉一阵天旋地转,紧接着,脚下的地面不再晃动,眼前刺目的光芒也逐渐变得柔和。他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和三个孩子已经身处一座陌生的城池之中。

      这座城池乍一看,都是普通的凡人,没有修仙者身上常见的灵韵波动。街道上冷冷清清,原本应该热闹的商铺大多紧闭着门,只有寥寥几个行人,也是脚步匆匆,神色慌张。

      小山好奇地张望着四周,小声说道:“大哥哥,这里怎么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呀,人都好少。”芽儿也紧紧拉着叶竹笙的手,眼中满是不安。

      叶竹笙皱了皱眉头,心中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他看到不远处有一位挑着担子的卖菜大叔,正准备离开,连忙快步上前,拱手问道:“大叔,打扰您一下,请问这座城怎么如此冷清?”

      卖菜大叔停下脚步,警惕地看了看叶竹笙和几个孩子,见他们衣着朴素,面容饱满,不像是被感染的人,才叹了口气说道:“你们是从外地来的吧?隔壁熙城瘟疫肆虐,死了好多人,咱们这座城离得近,大家都怕被传染,人心惶惶的,都不敢随意走动了,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叶竹笙心中一紧,脸上露出担忧之色,他又问道:“那这瘟疫严重到什么地步了?可有办法医治?”

      大叔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听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怪病,染上的人先是高烧不退,然后浑身慢慢发黑,然后迅速消廋,直到最后没几天只剩下骨头变成干尸。那样子恐怖死了!城里的郎中们都束手无策,大家现在只能尽量减少外出,祈求不要被传染上。”

      芽儿听了,小脸变得煞白,忍不住往叶竹笙身后躲了躲,小声说:“大哥哥,那我们怎么办呀?”

      叶竹笙蹲下轻轻拍了拍芽儿的背,安慰道:“别怕,我们小心些,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他转头再次向卖菜大叔拱手道谢,“多谢大叔告知,我们会注意的。”

      买菜大叔边走叹气:“要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谁想冒险出来卖菜。”

      叶竹笙带着孩子们在城中寻找落脚之处,一路上,他心中暗自思索着应对之策。一方面,他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避免他们染上瘟疫;另一方面,他还得想办法打听熙城的消息,看看何时才能将孩子们送回家。

      叶竹笙抖了抖行囊,除了买一点干粮外再无他物。指尖攥得发白,他低头看了眼身边三个孩子:小山正抿着干裂的嘴唇咽口水,芽儿望着远处炊烟直出神,烧饼正在发呆。

      他喉结滚了滚,哑着嗓子说:“走,咱们找个地方歇脚。”

      沿着城墙根走了半里地,荒草没到小腿肚,石子硌得脚底生疼。直到在一片颓圮的矮墙后,他才发现那间被藤蔓缠了半扇门的破屋。

      推开门时,朽木发出“吱呀”的哀鸣,惊起一群蝙蝠扑棱棱撞向漏光的屋顶。墙角结着碗口大的蛛网,地上积着厚厚的灰,但好歹有四面墙,能挡住夜晚的凉风。

      叶竹笙扯下墙上挂着的破草席,扫了扫墙角的碎砖,勉强腾出块能坐的地方。“今晚就在这儿凑合一晚。”他说着,把芽儿搂进怀里。

      现在像是初秋。

      小姑娘的手已经冻得冰凉,正怯生生往他怀里缩。

      烧饼从怀里摸出用油纸包着的几块干硬的饼,小心翼翼地分给大家。芽儿咬了一口,饼渣掉在衣襟上,她连忙用指尖粘起来塞进嘴里,小眉头皱着,却还是小口小口往下咽。小山吃得最快,嚼得腮帮子发酸,也舍不得多嚼几下。

      叶竹笙还是没有吃,反正自己不会饿,就没必要和小孩抢吃的了。

      看着孩子们蜷在墙角渐渐打起哈欠,便把唯一还算完整的破毯子盖在他们身上。芽儿的呼吸很快变得均匀,小山还攥着没吃完的半块饼;烧饼靠在小山肩头,睫毛上沾着灰,睡得并不安稳。

      夜渐渐深了,破窗棂外漏进些月光,照见地上的裂缝和蛛网。叶竹笙靠着冰冷的土墙,一点睡意也无。他摸了摸怀里空瘪的钱袋,指腹蹭过粗糙的布面,心里像压着块石头。

      孩子们后面吃什么?这破屋漏风,要是下起雨来怎么办?熙城封着,他们总不能一直耗在这里……念头像野草般疯长,他翻了个身,怕压着地上的碎砖,又轻轻挪开些。月光落在孩子们脸上,他盯着那几道瘦弱的轮廓,悄悄攥紧了拳头——总得想个法子。

      后半夜起了风,从屋顶破洞灌进来,卷着细碎的尘土打在脸上。叶竹笙把自己那件洗得发白的外衫脱下来,轻轻盖在芽儿露在外面的小胳膊上,指尖触到她冰凉的皮肤,心里又是一揪。

      他索性站起身,走到破门口望着外面。城墙的阴影在月光下像条沉默的巨蟒,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显得这城边荒寂。他想起白天在街上看到的景象——紧闭的店铺,行色匆匆的路人,每个人眼里都裹着惊惧,仿佛空气里都飘着看不见的毒。

      “大哥哥,你怎么不睡?”身后传来烧饼迷迷糊糊的声音。叶竹笙回头,见那孩子揉着眼睛坐起来,小脸上满是倦意。

      “我守着,你们睡踏实些。”他放柔了声音,走过去蹲在烧饼身边,“饿不饿?我里还有点饼。”

      烧饼摇摇头,往他身边凑了凑:“大哥哥,我们会不会一直住在这里?”

      叶竹笙沉默了片刻,伸手摸了摸他的头:“不会。等天亮了,我就去城里看看,找些活计,挣了钱咱们换个好点的地方,还能给你们买热乎的粥喝。”

      这话像是给他吃了颗定心丸,烧饼重重点头,又靠着墙睡了过去,嘴角还带着点浅浅的笑意。叶竹笙望着他,心里却没底。这城里人人自危,谁家会雇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外乡人?可他不能露怯,哪怕心里慌得无比,在孩子们面前也得挺直腰杆。

      天快亮时,他靠着门框打了个盹,梦见自己找到了份劈柴的活,挣来的铜钱沉甸甸的,能给孩子们买肉,还能买块厚实的布,让芽儿不再冻得缩脖子、小山不再挤在小小的角落、烧饼不再饿肚子。醒来时,天边已泛出鱼肚白。

      叶竹笙是被晨露浸得发冷的袖口冰醒的。他猛地睁开眼,还没来得及舒展僵硬的脖颈,目光就被手边的东西攫住了——一个灰扑扑的钱袋,正安安稳稳搁在他手腕边,袋口松松垮垮敞着,露出里面堆叠的碎银,在晨光里泛着细碎的光。

      这是可以在普通人城池流通的货币!

      他心头一跳,几乎是弹坐起来。钱袋旁的泥地上,不知用什么东西浅浅划了个“用”字,笔画歪歪扭扭,像是匆忙间留下的。

      谁放的?昨夜他明明守到后半夜,连只野狗都没靠近过。叶竹笙捏起钱袋,沉甸甸的分量坠得指节微弯,晃一晃,里面银角子碰撞的脆响清晰可闻,足够他们宽裕过活许久。

      三个孩子醒来显然也发现了,纷纷跑过来看。

      芽儿惊喜的欢呼:“哇,好多好多钱啊!”

      小山凑近钱袋,也跟着感叹:“这么多钱,我从来没见过!”

      烧饼一脸疑惑的问:“大哥哥,这钱是哪来的?”

      叶竹笙摇摇头:“不知道,一醒来就在这了。”他看着三个孩子满眼期待的神情,无奈道:“我们先在这等,看看有没有人来认领,没有的话就给你们买好吃的。”

      叶竹笙抱着钱袋和三个孩子在破屋里等到日头正中,眼皮都不敢多眨,可除了风吹过杂草的沙沙声,再无半分动静。孩子们饿得直咂嘴,芽儿小手揪着他的衣角,小声问:“大哥哥,我们什么时候能有吃的呀?”

      叶竹笙摸了摸她的头,把钱袋往怀里紧了紧。

      罢了,不管是谁留下的,眼下先顾着孩子们要紧。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走,咱们去买热乎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