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你们想回家吗 ...
-
叶竹笙沿着青石板路跑了半条街,两侧的店铺不是售卖法器符箓,便是陈列着灵草矿石,偶有几家茶寮酒肆,进出的也都是气息沉稳的修仙者,哪有半分寻常市井里药铺的影子。
他脚步渐缓,心头那点急切被现实泼了盆冷水。是啊,修仙者吐纳灵气淬炼肉身,寻常病痛早已不侵,便是偶有损伤,也自有丹修炼出的丹药或是医修的灵力疗愈,谁会需要卖草药的铺子?
方才情急之下只想着寻药,倒忘了这是修仙者聚集的地方,规矩早已不同。他望着前方岔路口,眉头紧锁——看来要救人,只能想办法找到丹修或医修才行,可自己根本不知道哪里有丹修和医修。
怎么办?
叶竹笙咬了咬唇,目光在来往的修仙者身上转了一圈。这些人要么行色匆匆,要么神情倨傲,看他一身朴素的白衣,连点灵气波动都无,多半懒得理会。
正犯愁时,眼角瞥见街角有个摆摊的老者,面前摆着些泛黄的玉简和旧符篆,不像旁人那般张扬。他心念一动,连忙朝他走过去。
“老丈,”叶竹笙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恳切,“敢问这附近哪里能找到丹修或是医修?我有急事求他们相助。”
老者抬眼打量他片刻,浑浊的眼珠里闪过一丝了然,慢悠悠道:“往前直走,过了石桥,那边有座‘百草堂’,虽是医修坐馆,却也常与丹修打交道。只是那处门槛不低,非亲非故的,怕是不好进。”
叶竹笙连忙道谢,转身就往石桥的方向跑。门槛高也好过无处可去,只要能找到人,总有法子求他们出手。
那石桥却不是普通的石桥,桥栏上雕刻着灵纹,走在上面能隐约感觉到灵气流转。过了桥,果然见着一处雅致的院落,门楣上悬着“百草堂”三个字,笔墨清隽,透着股药草的淡香。
叶竹笙连忙跑上前,一只脚正要踏人其中的时候,门旁两个青衣弟子眼疾手快的拦住了。“此处非闲人可入,道友请回吧。”其中一人面无表情地说道,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
叶竹笙急道:“我不是闲人,我是来求医修救人的!他病得很重,再拖下去怕是……”
“求医?”另一个弟子嗤笑一声,“可知我百草堂问诊需得持玉牌?要么是宗门引荐,要么是拿上品灵石来。你这般模样,能拿出什么?”
叶竹笙闻言急忙扯下顾清黎给自己的钱袋递上前去:“我有钱的!”
两个弟子扫了一眼,见里面只有几十块下品灵石,不经更加鄙夷的挥挥手:“拿几块下品灵石就想请我们的医修?去去去,别来捣乱了。”
叶竹笙一想到躺在客栈里气息奄奄的人,咬着牙不肯退:“我……我没有那么多钱,但我可以做工抵债,无论什么活我都能做!只求医修可以救救我的同伴,再不济给我一点草药也可以!”
两个弟子对视一眼,显然没把他的话当回事,正要驱赶,院内忽然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何事喧哗?”
叶竹笙抬头,只见少女穿着一身鹅黄色的纱裙,裙摆在走动间簌簌轻晃,像是初春枝头刚绽的新蕊沾了晨露,明媚得恰到好处。领口袖缘绣着几枝银线勾勒的兰草,针脚细密,指尖还沾着些许药粉,身上萦绕着温润的灵力。他看了看叶竹笙,又扫过两个弟子:“这位公子是来求医的?”
两个弟子急忙供手行礼:“少谷主,他没有玉牌和诊金,我们也不敢放他进来。”
叶竹笙也明白了眼前这位女修不简单,急忙上前双手合十:“是!这位姑娘,我同伴感染了风寒,昏迷不醒,求您救救他们!”
少女沉吟片刻,看着他急切的眼神淡淡道:“带我去看看吧。”
两个弟子面露诧异,却不敢多言。叶竹笙又惊又喜,连忙引着少女往破庙赶去,只盼着还来得及。
……
破庙的木门早已朽坏,轻轻一推便发出“吱呀”的哀鸣。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尘埃在光柱里簌簌浮动。
叶竹笙刚跨进门就急声道:“姑娘,就在这儿!”
角落里,三个孩子挤在一堆干草上。烧饼依旧昏迷着,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起皮,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旁边的小山和芽儿靠在一起,两人都蔫蔫的,鼻尖通红,时不时咳嗽两声,见叶竹笙回来,小山强撑着要起身,却被一阵眩晕晃得又跌坐回去。
少女目光扫过三个孩子,没想到居然是三个小病患。
少女先走向昏迷不醒的烧饼。那孩子小脸烧得滚烫,睫毛上还挂着细碎的汗珠,呼吸粗重,鼻翼微微翕动。他伸手探了探烧饼的额头,又轻轻按住他的腕脉,闭目凝神片刻,眉头缓缓舒展。
“是风寒入体,烧得有些急了。”少女说着,从药囊里取出一枚莹白的丹丸,又倒了些清水,小心地撬开烧饼的嘴喂了进去。指尖凝起一层温润的白光,轻轻覆在孩子的额头,柔和的灵力如春日细雨般渗入,慢慢驱散体内的寒气。
不过片刻,烧饼额上的热度便降了些,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少女转向一旁的小山和芽儿。两个孩子依偎着,小脸同样泛着不正常的潮红,见有陌生人看,芽儿怯怯地往小山身后缩了缩,小山则强撑着睁大眼睛,喉咙里发出沙哑的咳嗽声。
“你们也觉得冷?”少女声音放得温和。
小山点点头,刚要说话,就被一阵咳嗽打断。少女抬手在两人头顶轻轻拂过,一股暖意顺着指尖流进他们体内,两个孩子都舒服地眯了眯眼。
“都是风寒,只是比他轻些。”少女从药囊里拿出两个小小的纸包,递给叶竹笙“这是驱寒的药粉,凡人身体脆弱,可以留着生病备用。”
叶竹笙接过药粉,紧紧攥在手里,感激的道谢:“多谢姑娘!真是……真是太谢谢了!”他看着三个孩子脸上的潮红渐渐褪去,悬了一天的心终于落回了实处。
少女摇摇头:“不必言谢,救死扶伤本就是医修分内之事,只是此处是修仙者聚集的坊市,我看这三个孩子都是普通人,身上并无半分灵力,在此处生病也多有不便,不如送回凡人生活之地。”
叶竹笙略微沉吟:“这个还是要看三个孩子的意向。”
少女也并未强求,问诊完毕便要离去,叶竹笙急忙掏出钱袋递向少女:“姑娘,多谢你,这是诊金,虽然远远不够,但还请你收下!”
少女抬眸对上了叶竹笙感激的目光,接过钱袋取了其中一块下品灵石后将钱袋还给了叶竹笙,微微笑道:“一块便好。”
叶竹笙感动,“姑娘今日大恩,实在无以为报。”叶竹笙先向少女深深福了一礼,转而看向那少女,目光诚恳,“不知姑娘芳名?日后若有机会也好让我好报答你。”
少女闻言,唇边笑意更深了些,声音像檐角滴落的清泉,清润悦耳:“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我叫温知意。”话毕,转身走出了破庙。
叶竹笙望着温知意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还是好人多啊。
但是好像忘了什么。
啊,想起来了,忘了报自己名字了。
叶竹笙回到三个孩子的身边查看情况,见他过来,小山立刻抬头,眼里带着期待:“大哥哥,温前辈说……烧饼会好起来的吧?”
叶竹笙摸了摸小山和芽儿的头,又看向草堆上还在昏睡的烧饼。那孩子虽然还在睡,但明显精气神好了许多。
芽儿睁着乌溜溜的眼睛望着叶竹笙,小声道:“大哥哥,你好厉害,竟然真的能请来医修,还是那么漂亮的医修姐姐!”
叶竹笙笑笑:“也是运气好,恰好遇见一位心善的医修。”
芽儿摸着小肚子,瘪瘪嘴,一脸难为情的皱着眉头,叶竹笙询问才知道是饿了,当即就要去街上买吃的。
芽儿拉住他的袖子,摇摇头说:“大哥哥,我们不饿,你刚刚还帮我们治好了病,我们不能在吃你的东西了。”
叶竹笙心中只觉可爱,抱起芽儿轻声哄着:“没事的没事的,芽儿要吃的饱饱的才有力气养病,不然身体不好还要生病。”
芽儿害怕的缩到叶竹笙怀中:“我不要生病!”
小山在一旁也摸着饿得咕咕叫的肚子,男子汉般的说道:“芽儿不怕,哥哥去多乞讨,给你吃多多的饭,不会生病!”
叶竹笙把芽儿放在了小山的旁边,让他们好好照顾烧饼:“你们都乖,我去买的吃的,不然烧饼醒了饿肚子又要生病了。”
……
不久后,叶竹笙提着三份荷叶鸡、三份香酥糕回来了。
小山和芽儿见叶竹笙满载而归,急忙跑上去迎接,烧饼则是坐在角落休息,看样子醒来有一会了。
叶竹笙拆开吃的分给了三个孩子,小山和芽儿大快朵颐,只有烧饼捧着美食不吃,时不时的悄悄看一眼叶竹笙。
“怎么不吃,不喜欢么?”叶竹笙坐到了烧饼的旁边。
烧饼摇摇头,看着手里空空如也的叶竹笙,轻声开口:“你都给我们吃了,你怎么办?”
叶竹笙一怔,看着孩子认真的眼神,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瞬间涌上一股暖流。他对这里的一切是多么的陌生。
不知自己是谁,要到哪去,可这短短两天,他遇见了捡回自己的小孩们、关心自己吃没吃的烧饼、遇见了善良的温知意、遇见了给自己的钱顾清黎,虽然他给自己的鸡腿有问题……
突然觉得这个世界,还是有点盼头。
回过神来时手里已经被烧饼塞进了一整个荷叶鸡,烧饼认真的说:“你是大哥哥,你要多吃,我是小烧饼,可以少吃。”
叶竹笙把荷叶鸡重新放在了烧饼手中,伸手揉了揉烧饼的头发,语气轻快:“大哥哥吃过了,在买包子的铺子旁边,我还喝了碗热汤呢。你看,我有力气得很。”说着,自己还故意扬了扬胳膊。
烧饼将信将疑地看着她,迟疑了一下,掰了一大块肉递到叶竹笙嘴边:“那……哥哥大再吃一口?
叶竹笙只得低头咬住,含糊不清的道:“好吃,快吃吧。”
烧饼见状终于不在犹豫,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其实自己就很少吃东西,食欲不强,但是该有的饥饿感还是会有,但至从穿进来后到现在都没有感受到饥饿感,他以为自己会饿,可是没有,难道原身已经辟谷了吗。
难想。
不想了,关自己什么事。
叶竹笙转头撑着下巴看孩子们吃东西。
三个孩子的吃相带着一种近乎狼狈的迫切,那是长久饥饿留下的印记。尤其是烧饼,明明已经吃得脸颊泛红,额角渗出细汗,却还是不肯停,直到把最后一点肉都塞进嘴里,才满足地喟叹一声,捂着微微鼓起的小肚子,眼神里终于有了点属于孩子的光彩。
叶竹笙若有所思,孩子们和这满是修仙者的地方格格不入,始终不是个长久之计。
小山肚子吃得圆滚滚的,正揉者肚子感叹着:“好饱啊,好久没有吃这么饱过了。”
芽儿点点头:“和娘亲做的一样好吃!”
叶竹笙问:“你们说之前有一个仙长把你们送到这里来就不见了,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回去。”
小山点点头:“那位仙长让我们在这里等他,可是我们都等了好久好久,久到我们没有东西吃,他都没回来。”
芽儿一边吃着香酥糕,一边委屈的的说“爹娘不要我们,仙长也不要我们了,我想回家……”
烧饼则淡定许多:“我记得已经过去一两个月了,我们试着走回去,可是我们不认识路,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只能回来继续等。”
叶竹笙问:“你们想回去吗,我送你们回去。”
话音刚落,三个孩子像是被施了定身咒,瞬间都停住了动作。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小山,他猛地抬头,眼睛瞪得溜圆,声音因为激动而发颤:“回、回家?我们能回家吗?”
芽儿也一下子坐直了,小手紧紧抓住叶竹笙的衣角,怯生生却又带着无比的期盼:“真的可以吗?我想见到爹娘。”
烧饼紧咬牙关:“可是……家还在吗……”
是了,他们之前说村里有瘟疫,有的被火烧了。
小山跳起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回家看看!”
芽儿附和:“大哥哥,我想回家……”
叶竹笙伸手把三个孩子都揽进怀里,轻轻拍着他们的背,柔声道:“想就好,我们慢慢找,总会找到回家的路。”
怀里的小身子还在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可那股子鲜活的劲儿,却比刚才吃饱了饭时还要旺盛。叶竹笙望着破庙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心里默默打定主意——无论多难,都要帮他们圆了这个回家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