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湖神(四) ...

  •   胡母在一旁看到,说那是胎记,因长在额头上不好看,故而一直都用头发遮挡住。
      “原来如此。”少年抬起头,双目精芒灼灼,从竹箱中取出一裹布袋,展开,从中挑出一支细细的金针。只见少年双指捏着针尾,一点一点捻转着将针尖刺进少女额头的胎记中。
      少年松开金针,沉着气,手指轻轻弹了下金针针尾,只听“嗡”的一声,金针剧烈晃动起来,胎记四周立即暴起数条红色筋脉,犹如树根,盘根错节,全都紧紧围绕着少女的双目。
      忽然,睡梦中的少女双目圆瞪,一团红光从眼眶中一跃而出,在空中悠悠然地翻了个身,甩动裙子般花俏的尾巴,扭身跃进另外一只眼睛里,水花扑腾,犹如化入清水也似的,消失不见了。
      房中人无不目瞪口呆,怔怔地呆在原地。老半天,胡成才反应过来,吃吃地问道:“这、这是金鱼?”
      “非也。”少年拔去金针,少女双眼缓缓闭上,那暴起的血丝也消退不见。少年问众人道:“可知‘心有灵犀’一词何来?”
      胡成答道:“此乃山海经中的典故。相传有一种犀牛,头顶、额头、鼻子各长有一角,其中头顶的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首尾,可感应灵异,即使两犀遥遥相隔,不曾嚎叫,也能知晓彼此的心意。”
      “公子博学。”少年道,“其实世间心有灵犀者何止这一种。在下曾经听人说过,在深山中,生长有一种名为‘赤’的蝶虫,其幼年时生活于冰凉的泉水中,个头不如孑孓大小,肉眼难辨,常聚群而游,乍看似一尾红鲫鱼。偶尔有行人看见,如果下水去捉,赤便会受到惊吓一哄而散,眨眼之间,一条大‘鲫鱼’便消散不见,把人吓到。所以有经验的人都能很快将它和普通鲫鱼分开。据说这种赤的幼虫便是心有灵犀,能视觉相通。一之所见,即是二之所见,二之所见,即是三之所见,三之所见,即是众赤之所见,反之亦然。幼虫生活在水中,这种联系要有水为媒。在下以为,在小姐眼中的,便是赤的幼虫。回想先前小姐每当见到画影,无不正值雨时。因下雨之时,天地间为水雾贯通,小姐眼中的赤故能感应到湖水中的赤,视界得以贯连,身在闺中,也能看到湖上景物。等天气放晴,联系便断开了。小姐不知道天晴时花船失火,却能看到下雨时公子渡湖,就是这个道理。”
      “先生把我说糊涂了,”胡成道,“既然赤生活在深山幽泉里,怎么会跑到明湖来呢?”
      少年唇角勾起一抹笑容,“因为龙。”
      “龙?”房中人无不惊愕。
      “准确来说,应该是‘龙吸水’。”少年道,“‘龙吸水’实际上一种风,海边多见,偶尔内地也会出现。它能携带某地的东西到另外一个地方。曾经某县河边出现‘龙吸水’,随之而来是一场果子雨,而这种水果只有千里之外的山中有生产。数月后得知,就在‘龙吸水’出现的数日之前,那山中曾有‘天外龙挂’,山中树木毁去大半,满山待熟水果半日间悉数被‘狂龙’吸去,损失惨重。两地之间相隔遥远,‘龙’却能相连彼此。而小姐眼疾正是自见‘龙’之日起。”
      “可那日围观者无数,连我眼中都落入了不少雨水,怎么偏偏只有小妹得了眼病?”胡成还是觉得不解。
      “昨日听完公子讲述,在下便怀疑是赤,只是赤只能在清凉的水中生活,人体温颇高,赤应当难以存活。直到见了小姐,才得以释惑。”少年将目光投向众人,“小姐天生患有寒眼疾。”
      胡家人都有些惊讶,窃窃私语。
      胡母点点头,说:“先生果然明察秋毫。小女确实患有眼疾,冬日到了天气寒冷的日子,小女会觉得双眼冰寒,看东西模糊,眼圈微微有些许发紫。也曾请名医看诊,却都未能治愈。犯病时用热毛巾敷一会儿,也就自然好了,平日里倒也没大碍。今年冬天不大冷,还未曾犯病。”胡母望向少年,“大夫,这与小女此次害病,有联系?”
      少年颔首,道:“小姐的双目温度远低于常人,平日无碍,冬日低温,所以明显,赤正是因此得以在小姐眼中幸存下来。只要治好了小姐双目天生的眼疾,眼中的赤自然会被逼出体外。这几日小姐每每见到画影,便感觉双眼疼痛,应是赤羽化的时日将至,幼虫之间互相召唤。明湖本来便不适宜赤的生存,它们随风雨而来,羽化后便会化蝶飞回深山。现在只是感应,小姐已是痛苦万分,如果等到赤羽化飞出,只怕小姐会承受不住。”
      胡母急忙问:“那来得及治吗?”
      “眼寒疾,乃是眼周活血不通,寒血淤积所致。血液淤积最多的地方,皮肤上会凝出红斑,此处便是症结之所在。小姐的眼疾由来已久,若要根治,还需长期调理。不过若是要短期内控制病情,只需将双目周围淤积的寒血放去,让新血流入,眼珠温度上升,便可驱逐赤虫。”
      少年从竹箱中取出一个红木盒子,打开后,里面有数块拇指大小的碧玉。少年捡出其中一块,走到床榻边,用金针在少女额头红印上轻轻一点,立即有血珠沁出,少年将碧玉放在血珠上,眨眼之间,血珠已经被碧玉吸入。那红印附近的血脉再次暴起,少女朱唇微启,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只见从她的眼角开始徐徐流出泪水,水中带有缕缕血丝。
      少年说那血丝便是赤的幼虫。
      这时,少女苏醒过来,呼唤母亲。胡母急忙过去握住她的手。少女说双眼感觉酸痛,又问大夫还在吗?胡母回答说还在,正在为她治病,驱逐眼中害虫。少女一听,脸色大变,问如何驱逐?于是胡母把原由简短地告诉她。
      少女听完,猛地伸手将额头上的碧玉抓下,紧紧握在手里。
      包括少年在内,屋里的人都被这变故吓了一大跳。
      只听少女恨恨道:“你就打算在这小屋内治愈我的疾病?那我和家人的污名,如何能够去除?满城百姓今后又该如何看待我们?”
      胡母骂道:“你这丫头,又想要做什么?你害得我们还不够吗?”说罢忍不住袖帕捂面,低声啜泣起来。
      少年向少女施礼道:“不知小姐有何提议?”
      少女遂即向少年问了几个问题,少年均一一耐心解答。房中人听着两人问答的内容,都感到非常惊讶。
      少女思忖了良久,说:“可请空竹法师。”
      胡成解释空竹法师是青峰寺住持,乃一位得道高僧,江城中没有不敬仰他的。少年恍然大悟,说:“如果请他前来,那此事自是成功一半。好在小姐先前助佛寺寻回了佛头,与其算是有恩,请他来不难。其它的,倒也好办。”
      少女有些不信,问:“你真知我所言何事?”
      少年说了六个字:“大楚兴,陈胜王。”少女听罢立即从床上爬起来,道:“不错,正是如此。”
      胡成知道此六字是出于太史公《史记》中的《陈胜世家》,此篇讲的是揭竿起义之前,陈胜吴广利用鱼腹藏书和夜半狐鸣的办法制造鬼神之说,笼络军心。
      少女将自己所想到的办法对众人说了一遍,胡成与胡母听罢瞠目结舌,均觉得此事太过重大,让婢女请来胡父一起商议。胡父抚须听到一半,便明白了女儿的用意,反倒很是欣赏。
      少女却说道:“此法虽好,无论如何都需要一个人的帮忙?”说完这话,少女便走下床榻,赤脚踩在地上,向少年跪拜。
      少年有些为难,说:“在赤羽化的同时,将其驱逐出小姐体外,此举虽能救小姐,然而过程异常痛苦,极可能害了小姐性命。望小姐三思。”
      少女道:“事到如今,也没有更合适的办法了。”请求的态度非常坚决。胡母见劝说没用,只是掩面哭泣。胡成在一旁安慰母亲,他心里明白小妹的方法可以一试,于是也请求少年帮忙。胡父耐人寻味地站在一旁,手不停地抚着须,默默不语。
      少年叹了口气,回答道:“既然如此,方才在下观察盆中的赤虫,预计两日后的破晓前时分,赤便会开始羽化,那时候行动最为合适。届时还请小姐手握帕子,一旦疼痛难忍,帕子落下,在下无论如何都会以小姐性命优先,至于名声之类的其他,也就顾不得。江城阴晴不定,这两日要是再下雨,小姐双眼疼痛会比之前更加剧烈,在下会给小姐开两副止痛安神的药,但无法完全消除疼痛,还请小姐忍耐一些。”
      少女见少年答应帮忙,自然欢喜,其他的话也不知听进去没有。胡成急忙把少女扶起,胡母在婢女的搀扶下惴惴不安地离开房间。胡父感慨万千,立即传令招来众亲信。众人在房间里商讨了数个时辰,直到掌灯时分,才匆匆散去。
      破晓前的夜总是格外黑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