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8章 ...
-
这天下午李豫没有在图书馆呆太久,尽管有风扇,室内的闷热依旧不能让她静心来阅读文字。
她收起电脑,背着书包出图书馆。室外居然有微弱的风,上午还是晴朗的天空这会儿铺满了厚重的云层,一场大暴雨在酝酿。
她回到招待所,一层大堂南侧摆放三张简易桌子,凳子像是学校会议室淘汰下来的。靠门的桌子还没人坐,她把书包放下后,在简陋的大堂吧,点了杯咖啡。
咖啡很快被端上来,一次性杯子盛着,她喝过一口,速溶的。
这里的一切,还真有她本科时的感觉,硬邦邦的凳子配上提神的速溶咖啡,陪她度过四年时光。
如果没有后来,她可能会喝完这杯咖啡。
可惜,她喝到过最好喝的手工意大利咖啡,Larry大师出品必属精品。
老头真是把意大利的咖啡品味和红酒品味传承给他的每一位博士生。
外面开始下雨,她开着电脑开始阅读一组以“Governance and the Law”为主题的系列文章。这是最新出炉的报告,Larry前天发送她邮箱,希望她阅读后对她的研究能够有所启发。
整个下午乃至晚上,她都在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问题。
不同类型的发达地区、资源集中的半发达地区和贫困的欠发达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政府治理水平,带来不同的发展效果。有些地区的先发优势明显,有些地区的后发优势显著,还有些地方的后发优势后劲不足,这些现象背后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欠发达地区看得见的手需要借鉴发达地区什么经验,怎么来平衡两只手的力度,才能避免过度干预带来的资源浪费。
这个系列文章与她之前阅读过的关于“公平与发展”、“改善政府监管”等报告结合起来,给她将要研究的四个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很多启发。
低开高走,很有收获的一天,这天晚上李豫非常兴奋。
再次看到唐宋的消息时,她决定施舍一点她开心的情绪。
这点施舍很快被唐宋抓住。
这人除了擅长无孔不入外,还擅长打蛇随棍上,他拨了视频过来。
李豫一开始没看清,以为是语音电话,就点接通。
当她在手机屏幕上看到唐宋的大脸时,慌忙把手机丢在床上,她这会儿穿着睡裙。
她跳下床,从行李箱取出T恤罩在身上,“你干嘛拨视频?”
视频对面的人也把镜头放在适当的位置,“李豫,我想你了。”
李豫把视频挂断,然后把室内空调调到睡眠温度,夜里睡了个好觉。
次日上午,李豫在孙敏办公室见到她。
孙敏比她高三届,性格爽朗大方。
她爽快地向李豫介绍俞城这些年的发展,她的墙上挂着西部地区的地图,她一一向李豫介绍这些地区的资源禀赋以及近些年政府对于这些地区的区域功能定位。同时,她建议李豫租辆车,实地走一下这些区域的县市。
“西部的路网这几年建设的很快,几乎每个县市都被高速路网覆盖。如果还是以前的省道或者盘山道路,我可不敢推荐你实地走访。现在有高速路,路况好,还很便捷。”
这天,她们在办公室交流了一整天。
晚上,孙敏请她吃地道俞城菜。
李豫望着有点江湖式烟火气的街道,觉得这个城市很有趣,也很时髦。
孙敏笑着说,“我们西部地区起步晚,需要打些不一样的牌,比如文化牌,时尚牌,还有你说的江湖牌。这几年,西部几个城市高铁不仅和外面连起来,内部城市也都连通起来。高架桥一座座架,高速路修得四通八达。另外,为了吸引你们东部人来旅游还专门打造了城市IP。怎么样,不比你们江城差吧?”
李豫也笑起来,“我觉得俞城更热闹。人哪怕不说话,仅仅升腾的水汽都让人觉得热闹非凡。”
孙敏继续安利自己的城市,“你们江城周边有的高端民宿,我们俞城也有啦。今年春天开业的西山居,是一帮澳洲留学回来的90后们弄得,风格时尚,服务品质不输五星级酒店。现在那里一房难求。”
李豫笑了笑,“等我正式入职后,一定拿出一个月的工资做预算来你说的西山居住一晚。”
孙敏扑哧笑出声,“可怜同是天涯沦落人,来青椒们握个手。”
她们握手时,左手边的隔壁桌开始唱生日歌,原来有人过生日。
寿星是个很年轻的姑娘。
她的朋友唱完生日歌后,跑到收银台,取出藏在后面的吉他,边谈边唱着都到姑娘身边。
服务员也送来一束玫瑰花,男孩单膝跪地拿出戒指。
这是一场生日聚会也是一场求婚宴。
店里从刚刚热闹的气氛一下子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直到姑娘点头,店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她们隔壁桌的隔壁桌,一位大哥对老板说为了祝贺小年轻求婚成功,他们桌今晚的账单他买了。
孙敏笑着对李豫说,“我们俞城的江湖气,如何?”
李豫默默地竖起大拇指,点了个大大的赞。
晚饭后,孙敏开车送李豫回学校,车上俩人继续聊待遇问题。
孙敏说,“我爸妈在学校附近提前给我买好房子。现在开的车子由我供着。
我日常花销也大,时常需要我妈来接济。
现在我爸妈他们只要催婚,我使出杀手锏,就会说:别人跟我结婚是扶贫,你们单位点对点的扶贫还有结束的那天呢,难道希望我结个注定要离的婚。”
李豫听得咯咯直笑,然后问道,“叔叔阿姨真就不再催啦?所以,你现在是什么状态,去应付着见见相亲对象,还是索性就拒绝见面呢?”
孙敏说,“该催还是会催的。老两口的口头禅:老大不小啦,我们像你这么大时,你都要上小学了。
他们和身边人还是会时不时介绍相亲对象。至于见不见取决于相亲对象提供的照片质量如何。颜值高的面孔,我去见见。不高的,找借口推掉。我这个该死的颜控。你呢?”
李豫笑得更开心,“颜控又没有错。审美总比审丑强,毕竟要日日相对呢。
我这才回来,你遇到的情况还早呢。不过,我爸说我们小区的叔伯阿姨们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要给我介绍了。”
她没提起唐宋,实在是她并不觉得她可以和唐宋发展一段稳定的关系。
她继续说,“不过,这一切都要等我入职后,适应了学校节奏再考虑。如果我适应不了,可能会跑路。所以,并不想现在发展一段关系。”
孙敏点了点头,“也是。怎么说呢,大学教书这份工作适应还是能适应的。我觉得教书后比读博时多了很多烦心事,也会多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很喜欢和学生们交流,所以给本科生上课一般是我最开心的时刻。最烦心的是学院会有各种各样的行政类要求和事务。
压力也是有的,我们学校的论文要求算是比较低的。你们江大的应该是最高标准那一档,你比我晚三年,压力是会有的。青教这个岗位,晚一年就是另一番天地。”
李豫点点头,“是呀。我下学期才带课,这学期先适应学院的工作氛围。趁着有大把时间,赶紧做些课题,写些文章出来。”
回到招待所的李豫,打开电脑整理白天与孙敏交流的资料和心得。孙敏给她分享了不少政策资料,这样就帮她节省很多搜索的时间。她一边整理,一边想着回到江城后一定给孙敏准备一份谢礼。梳理完资料后,已经十二点,她果然又收到唐宋的信息,除了午餐照片外,还有他文字描述的波士顿天气。
今天依旧是阅后即焚。
她收起手机准备睡觉时,想起来了孙敏让她租车的建议。她最初的打算是乘坐大巴车赶往各区县,不过如果租了车,会减少路途的时间,行程上会更加自由。
她重新打开手机,预定了高铁站旁边的租车行的车辆,明天早上取车。
就这样,她带着份地图,开着租来的汽车,开始俞城十几个区县的实地走访。
她花了十二天时间,从高校所在的文教区开始,走访工业和制造园区,参观西部最大物流园区以及大数据中心,走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郊县和发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
期间,她见到了俞城的发展奇迹,也看到了资本盲目投资一哄而上留下的烂尾工程。
这里有大片的山区却因为缺乏特色无人问津,也有因招商引资不利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
俞城的产业政策在政府定位和后发优势上,发挥了看得见手的力量,也激发了看不见手的活力。发展过程中有公平和效率之争,不过这些负效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福利政策弥补。
在离开俞城前往川城的高铁上,李豫把自己十几天的启发和心得整理成简单文稿,为以后正式成文做准备。如果最终得以发表的话,孙敏会是她文章的共同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