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7章 ...

  •   第二天,李豫没能送成老李上班。倒不是她想偷懒,而是她夜里在书房做计划看文献到凌晨三点。早上起床后,老李看到她红肿的眼睛,自己拿起车钥匙出门上班去。

      回国之前李豫联系过俞城大学的一位青年教师孙敏,她是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毕业回俞城教书的。孙博士的研究课题与李豫有一定相关性,过去的两周,她们一直通过邮件讨论相关文章。
      白天,坐在书房的李豫邮件问询孙博士下周的时间,想在俞城时能与她当面交流。
      孙博士很快回信,表示她假期时间自由,可随时与她面谈。
      当得知李豫西行目的后,孙敏提前通过邮件给她发送一些关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材料。这让李豫更加期待下周开始的社会调研。

      与孙敏敲定时间后,李豫开始预定机票和酒店,看着支付出去的账单,心底在滴血。还没入职领到工资,就已经开始自掏腰包做科研,她是多么热爱学术呀。
      钱花出去后,她盘起双腿,身子靠着座椅,头向后微仰,目光停留在书房对面的书架上。然后,她环视一圈书房,想到自己在江城能有房子住,出行有车子开。虽说房子和车子都是老李的,但是她的物质起点已经比许多同行高很多。

      知足吧,慢慢熬吧,李豫这么劝自己。
      早日做出研究成果,升教授后她也要像Larry一样去帮助脆弱体制国家进行经济制度建设。
      她继续盯着天花板,心里开始做起功成名就的美梦。
      她想,意大利就算啦。Larry和他的同行都拯救不了,自己还是去非洲吧,实在不行,拉丁美洲和南亚国家也可以。斯里兰卡和毛里求斯不也整天在国家破产的边缘徘徊嘛。
      如果自己可以和世界银行或者亚投行的同行们一起帮这些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话,该从哪儿入手呢,经济制度又要如何建设,每年的贷款项目给予多少合适,技术援助项目的话选哪方面的技术合适呢……

      李豫思绪乱飘,想得有些入神。直到盘起来的双腿被压麻,她才扶着座椅把手,轻轻伸展开双腿。
      目光回到银行卡和手机上,她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吐出浊气,白日梦果然是最美好的。
      现在的她,还是想想发论文的事情吧。
      六年后万一被母校扫地出门,那就太丢人了。
      就这样,工作之后没有寒暑假,她原本给自己一周的假期也提前结束。
      白天她在书房查资料读文献,傍晚去公园跑步,夜里回来继续工作到十点。

      临出发的前一日,老李严肃地对她说,“出门在外,千万别一个人去夜跑。虽然现在社会治安好很多,但是女孩子保持一颗警惕之心很有必要。”
      李豫安慰他说,“放心吧,我订的都是大学招待所,在校园里面。如果跑远郊县去调研,也会争取当天往返。您实在不放心的话,每天晚上和您视频半个小时,好么?我翻过年都二十八岁,不是小孩子啦。您就甭太担心我。”
      老李笑笑说,“你去美国的时候,我比现在还担心。那段时间整夜想着美国枪□□么泛滥,一不小心被误伤到怎么办。”
      李豫把他扶到沙发上坐好,“这次不是去美国。咱们国家有无数像您一样敬业的人民警察。国内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没有之一。您放心吧。”

      第二日上午老李请假送她去机场。虽说她这次只是不到一个月的国内出差,老李还是像之前送她去美国那样,在机场叮嘱她要好好吃饭,少熬夜,别一个人夜里在外面溜达,别为了省钱节约……
      在国内出发处,她抱住她家无比可爱的老李,千言万语都在拥抱里。
      片刻后,老李松开她,他不太习惯在公共场合感情外露,哪怕只是亲情。
      他把手里的行李箱递给她,说进去吧,别误了航班。
      李豫接过行李箱,挥手拜拜,然后转身走进安检区。

      坐在飞机上,她想起当年去美国上学的场景。
      那天也是这个机场,在国际出发区。老李随她办理好行李托运,再三打开她的背包检查入学资料。入关前老李叮嘱完吃喝睡觉后,还酷酷地说,“一个人在外,别哭鼻子呀。”后来她在美国的五年,一次也没哭过,倒是那次转身入关时哭了鼻子。
      在登机口她接到傅从玉的越洋电话,他在电话里告诉李豫,唐宋和他稍后会去机场接她,让她别紧张。她带着轻微哭腔说,“我没紧张。”
      傅从玉在电话那端笑起来,“李叔刚刚打电话说你入关前紧张地抹眼泪。”
      电话很快被挂断,因为机场广播通知开始登机。
      她其实撒谎了。
      那时候,她很紧张。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关系。

      她忘记在哪儿看过一句话,大意是我从不回忆过去,对我来说,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永恒的现在。
      李豫读书不多,也不喜欢带有文艺腔调的书籍,偶尔买一本也只是在飞机上消磨无聊时间。
      曾经她觉得自己做过最文艺的一件事情是暗恋傅从玉。后来,她决定从单恋中抽身。她再与他通电话见面聊天,也不会觉得自己还想和这个人建立超越友情的关系。
      就像此刻,她刚刚回忆起他,心里已经主动把回忆里的人和现在的人做完切割,两个傅从玉和两个李豫。

      现在的李豫能迅速从情绪中抽离,一分钟进入工作状态。
      飞机上,她开着电脑阅读近期发表的论文,这几篇文章主题都是关于“西部地区政府定位和区域后发优势”。
      这是经济学上经典的话题,如何处理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关系。
      可惜,文章的观点没有写出任何新意,甚至文中采用的支持性数据与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有些偏差,相当于论据与论点没有太大相关性。
      她不晓得这些文章是为了发表而发表,还是什么地方智库骗取经费的定制文。
      她草草浏览完合上电脑,说实话,内心有些失望,尤其是其中一篇文章的第一作者还是她师兄。

      李豫脑袋里此时蹦出一个灵魂拷问:如果自己写不出有价值的文章,会不会也水一篇或者水多篇来应付了事呢?
      她想不出来她的真实选择会是什么。
      她可以信誓旦旦地说,不会,肯定不会。
      那么未来呢,她还会如此坚定么,她不知道。

      带着这样的疑惑,她来到此次西部之行的第一站,俞城。
      下飞机后,更加燥热的气息扑面而来,果然七月份来这边不是好时机。
      李豫在窗口买好机场大巴的汽车票,坐上前往俞城大学方向的车。
      这个西部城市的基建正在热热闹闹的开展,顺着车窗向外看,随处可见的在建楼房、脚手架和土方车。不过这会儿正值中午,一线建筑工人们应该在休息。
      她靠着车窗玻璃,心想,俞城城市核心区和周围区县的政府定位和后发优势,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课题,她一定能写出新意。

      她在招待所办理入住后,去学校食堂吃午饭,然后来到大学图书馆。
      在这里,她办了一周的图书馆临时出入证。刚在二层借阅室坐下后,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
      唐宋发来的照片,一个三明治和一杯美式,他的熬夜套餐。
      自从那天她回复唐宋消息后,他开启微信汇报一日三餐的节奏,早餐、午餐、晚餐,甚至还有熬夜套餐。
      对于这些照片,她大多数时候保持阅后即焚的好习惯。
      当然了,在她心情好时,也会回复月亮或者太阳的表情包。

      但此时李豫的心情并不美好。
      俞城大学已经放假,图书馆借阅室居然关闭空调制冷功能,仅保留换气功能。
      她环视一圈,借阅室的四个角落里倒是分别立着落地风扇,陈旧的叶片在嘎吱嘎吱转悠着。
      室内闷热的空气使她烦躁,她还是选择回复这条信息,“一天三杯咖啡,你是觉得你们实验室离医学院太近吗?”
      凌晨加班中的唐宋并没有那么忙,他的新消息来得很快,“我实验室里有三位医学博士,真有事不用去医学院,她们就能搞定。”
      李豫更加烦躁,觉得自己有病才会开启和唐宋的文字对话。
      她收起手机,准备换个靠近风扇的座位。
      手机在桌子上持续震动,不出意外还是唐宋。
      为了避免震动声惊扰到图书馆寥寥无几的人,她把手机攥在自己手里。
      “这是你第一次关心我,有点受宠若惊。”
      “咖啡我没喝,换成果汁啦。”
      ……
      “现在这个研究课题是与医学院的教授合作,所以我需要加班学习很多医学知识。放心吧,我每天还是可以保证睡眠和适当运动的,不会发生你担心的事情。”
      “开始干活啦。明天早上见。”

      李豫心想,人与人的个体差异真的很大。
      她的大学室友喜欢一个人时,给对方织围脖。
      她的博士同窗喜欢一个人时,带对方买买买。
      她喜欢一个人时,是默默观察对方,然后自己躲在一旁努力发育后再靠近。
      唐宋说想做她爱的人之后,是全方位向自己展示他的生活,他的工作,他的一日三餐。
      这有点像是雄性初级版本的秀肌肉,或者说像是雄孔雀在开屏。
      她被自己的类比逗笑了。

      刚好这时候,她在大学同学群里看到有人发来一个小视频,标题是:千万不要看开屏孔雀的背后,前面有多光鲜后面就有多可怜。

      可恶,看完小视频的她居然被标题洗脑,她开始觉得唐宋有些可怜。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7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