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一轮骄阳 ...
-
洗了澡早早睡下,竟然一夜无梦。第二天早上醒来,睡眼朦胧翻手机,一眼看见他的消息提示,在早上六点十五分:“随时问。”
隔了十分钟,他又发来一条——“有任何要帮忙的地方,都随时找我吧。”
这是在回复我之前的问话。
我握着手机,睡眼朦胧地盯着屏幕看了很久。
那句被语音通话遮过的消息,怎么又在这个清晨被他看见了?
我有点开心,又有点担心。
我知道他对我亲近了一点,我肯定要越陷越深了。
可是我还不知道,这亲近中,感恩之外占了多少?
“谢谢学长!发烧好了吗?”
心情有点复杂,但总归敲着屏幕回了消息。还准备再睡一会儿,手机的轻微震动却让我瞬间清醒,收到他的回复——“已经好了。”
虽然这样轻描淡写,但是,那就好。
我侧头,正好看见床头柜上的温度计。昨晚回了家,心里还是放心不下,把温度计找出来,想着今天如果他还请假,就送到他家去呢。
看来用不上了。我的确有点草木皆兵。
这时他又发来一张照片,是对着三号线的车窗拍的,窗外是破旧的楼房,还有一轮骄阳。光线四散,横向撑满整张屏幕。
我把图片放大,一直到能隐约看见车窗上他的倒影。他一定是完全没注意到自己,动作随意又笨拙。
我捂着被子笑,盯着照片上他的头顶发梢好一会儿。
他又穿上带领衬衫了呀。
隐隐睡意之间,好像半梦半醒,好像昨夜的月光延续至今天的早阳。阳光还似微风般轻柔,残余几分温柔的气息。
秦宇在我心里一直如一弯月亮。
他是我偶尔的夜不能寐,偶尔的辗转反侧,也是我藏在夜晚的秘密。他是清冷的、遥远的,又是缠绵的、缱绻的。
可是,这样一个人,在今天早晨给我发了一个太阳。
这般日常,又这般漫不经心,像骄阳直射进我的心里。
是一股喜悦之情蓬勃生长,如激流带着强大的冲力浇灌在我的心上。只是这么小的一件事情,可是我拿被子蒙着头,脸颊发烫。
我还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这样的心情会持续多久?
大二那年认识他之后,偶然重读过一遍太宰治的《人间失格》,里面说——“懦弱的人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会受伤”,我深以为然。也正因此,快乐的时候,我总是计算着何时失去的。
好多年前,把伞借给他的那一次,他一周之后还是忘了把我的伞带来。
那天我第一个到教室,等了一会儿他也背着包进来了,我和他打招呼:“秦老师好。”
眼见他走向讲台的脚步却明显停顿了一下,而后有点尴尬地告诉我:我忘记把你的伞带来了。
我没有多想,只是怕他尴尬,毫无技术含量地开玩笑:“怪不得你说你老是忘记带伞呢。”
因为那天我课很多,他也很忙碌,所以约好晚上的时候图书馆门口见面,他再把伞还给我。
他提议干脆直接送去我的宿舍楼下,被我拒绝了。宿舍就像我的家,哪怕不会碰见别人,他也不该靠近。他坦坦荡荡,我却心怀鬼胎。
于是那天,我在闭馆铃声刚响起时就赶紧收拾好书包,站到了图书馆门口。
图书馆里学生们鱼贯而出,许久他仍然没有出来。可是我很耐心。
我找了根柱子靠着,在心里想,他应该没有那么在意我吧,不然又怎么会忘记把我的伞带出来?
微微有点失望。不过,也因此多见了他一面,不算太亏。
当然,到了今天,我已经不会再钻这样的牛角尖。成年人的世界里琐事繁多,即使最重要的事也常会遗忘,只是当时我在意得用力又笨拙,每一件有关于他都恨不能刻进心里,真心用错了方向,对他的想法也尚且不甚了了,只好用最悲观的猜测顾影自怜。
我是洗完了澡才去的图书馆,睡衣外面套了外套,素面朝天,还带着很土的黑框眼镜。毕竟要见他,便把眼镜摘掉了,还糊上一张口罩。
隐隐难安中暗含期待,我不敢明目张胆把视线投向图书馆门口,只垂着头,看人影绰绰,四散各方。
我能通过影子认出他来吗?
大概不能吧,因为那天是他走到我面前来的。
“竟然让你等我。”他开口不是寒暄,反而透出几分熟稔。
因为太专注看人影,听见他的声音,竟悚然一惊。抬起头来,地上模糊的一团团影子幻化成他的轮廓,逐渐变得清晰。
他从包里取出我的伞。淡蓝色的伞面衬得他的手格外白皙。
“我也刚出来……”我轻轻地说,看见他不自觉地他伞扣打开一下,又重新系紧一点才还给我。
“谢谢你了。”他的声音微微有点喘。他也是着急着出来的吗?
“没事,没事呀。”
“你往哪边走?”他又问。
我指了指回宿舍的方向,听见他说:“那走吧。”
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到了一个分岔口就停一下,看他往哪里迈脚步。过了第二个岔路,他索性告诉我:“我住在十三舍,在逸夫楼后面。”
我盘算一下:“那过了思源桥,我们方向就不一样了。”
我顿了一下,才想起来补充一句:“我在六舍,第一食堂边上。”
有挺长一段路,可还是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候。
“快回去吧。”他向我微微点一下头。
“好,秦老师,拜拜。”因为没有戴眼镜,我连他的脸都看不清,只有一个隐约的轮廓。
“真是麻烦你了,下次换我等着你。”他姿态闲适,很像是随口说的。
可我还是心跳得很快,垂在身侧的手掌有种脱力的感觉,就好像攥不紧拳头,也握不住他说的这句话。
他还会有等我的下次吗?
一直到他的身影远远消失不见,我才往宿舍的方向走。
越走越快。深夜的校园里,行人已经寥寥无几,路旁有柳树弯着枝丫,几乎掠过我的头顶。
我的呼吸开始粗重,迎面的风吹在我的脸上。四月中旬,我穿着长袖的外套,几乎顷刻出了一层薄汗。
可是,还想再快一点。
我那时才发现,自己一直对速度很着迷。
我回忆起他说“竟然让你等我”时的语气,好像耳边又响起图书馆闭馆的音乐。
他怎么能这样说呢?偏偏用了一个“你”,好像把我和其他所有人分开。
我知道他没有这种意思。可还是有点开心,一点点而已。
偶尔会回忆起那个晚上。
我一直觉得,关于心动的问题是一笔烂账。我不会毫无缘由就喜欢上一个遥不可及的人,吸引我的总是那些“好像我们可以更亲近一点”的念头。
虽然,我依然总是在担心,一如现在——每次我觉得我们亲近一些的时候,会不会就是我们戛然而止的时候?
可依然一如当时,我决定放任自己想念。
认识秦宇之后,这么漫长的好些年,我总是在思念中度过。对他的想念有时是我们之间唯一的联系,自然,我也倍加珍惜。
我也会安慰自己——想念终有终结的一天的。既然如此,不如任想念生长吧。
很多时候,我是享受思念的感觉的。我会反复把这种心情加以揣摩,牢牢记在心里。我会不自觉遥遥呼应他在我生活中的痕迹,和他吃一样的菜,读同一本书。一个地方、一阵香气,都会让我想起他来。
他成了我的一座象牙塔,我感觉自己正在慢慢变成他的模样。比如,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如果是秦宇的话,他会怎么处理?
或许我不是在想他,只是以他为由头,思索出一个最优解罢了。可是,有了这个习惯之后,他好像就变得无处不在。
他的生活也是我所能想象的、能窥见的最好的一种。虽然在外人看来千篇一律,毫无波澜,但我明白,这是他真正向往的生活。
曾经正是他让我重拾对平凡生活的信心,也让我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我得承认,这些年我活得越来越寡淡,也不再热衷于社交,新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少,更不刻意与旧友保持联系。这样不一定好,我的生活或许变得狭窄许多,也颇为单调。但我却不会因此焦虑,反而觉得很安心。我感觉我在慢慢进入我的生活。
所以不怪我常常、常常想起他,也不怪我今早为一句回复这么激动。
是因为他,我开始接纳自己所有的笨拙、踌躇、难堪与思念。
而今天,我又看见了他生活的另外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