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往事重提二 ...

  •   元吾光登时急火攻心,凝气聚力,一掌拍在木桩上,木桩竟登时断裂。一名侍卫眼疾手快,从城门出夺来一匹骏马,让元吾光与太子骑上。

      城门已开,敌军冲了上来,侍卫们皆挡在将军身前,为他争取时间。

      元吾光回首,见跟随自己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亲信,一个接着一个倒下,皆是遍体鳞伤,触目断肠。

      片刻,肃王的军队已经追了上来,身后是铁蹄飞扬之声,耳旁有万箭飞过。元吾光来不及感伤,将太子护在身前,纵马飞驰,奔如迅雷。

      汴京城三十里外的靖王府,是他的目标,也是他与太子唯一生还的希望。

      靖王是延安皇帝的亲弟弟,颇有才干,当年延安皇帝还未当上太子,曾有不少大臣举荐靖王当选太子,但佑成皇帝遵循了立长不立贤的传统,并未同意此事。

      延安皇帝登基后,靖王为令兄长安心,更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主动请求迁至汴京城外的幽都。延安皇帝感念皇弟用心,将幽都交予靖王治理。

      如今只有靖王离得最近,且能在短时间能集结幽都所有兵马,与肃王抗衡。

      元吾光极力甩开身后追兵,见到靖王是,已经面色苍白,气若游丝。靖王绕身一看,原来元将军肩上早已中箭,鲜血染透衣衫。

      靖王赶紧命人寻医师,元吾光称时间紧迫,不要浪费时间在自己身上,解救皇宫困局,才是当务之急,遂将京城之事快速讲了一遍。

      靖王心中大惊,立刻召集兵马,命元将军与太子在府中暂时歇下,自己带领军队解救皇兄。

      眼看着靖王的人马浩浩荡荡踏向汴京城,元吾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

      靖王虽然带了能勇善战的杨家军,但能召集的兵马不多,仅仅三千五百人。

      此番前期去,不知能否在皇帝遇害前赶到。就算能赶到,与肃王的军马实力相比,并不能稳操胜券。

      更何况...靖王这些年看似无谋反之心,但面对诱惑,人心最是不牢固。

      此时是夺权的最佳时机,此番若肃王谋害皇帝,靖王再将肃王之党剿除,便可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坐收渔利,到时候太子性命堪忧。

      只怪当时自己一时心急,并且也想不到其他人选,便一路飞奔至靖王府,现在细想起来,却是越来越难安心。

      思来想去,觉得太子安置在靖王府,实在不算明智之举。元吾光咬牙忍着肩上的剧痛,趁
      家丁不注意,抱着太子,越过隔墙,逃了出去。

      元吾光骑着马,又行了五十里路,见一人烟稀少,有一邸宅府,灯笼上皆写着“魏”字。

      未经过大门,元吾光直接跃进府中,步行至内宅,见屋内一妇人穿戴考究,猜想应该是当家主母,便闯了进去。

      见陌生男子闯入,夫人与身旁的丫鬟皆吓的花容失色。

      元吾光屈身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将瑟瑟发抖的太子送到妇人面前,只道,请求收留这孩子最快两天,最晚一个月,他必将孩子接回去。

      言罢,便递上一锭黄金。

      说来也巧,妇人正好膝下无子,看着太子眉眼清秀的模样,心里喜爱的紧,便答应收留。

      元将军跪在地上,千恩万谢。临走前,将延安皇帝交给他的飞龙黄玉,挂在了太子身上,叮嘱他,这是他身份的象征,万不可丢失,自己会尽快来接他。

      太子懵懵懂懂点了点头。

      出了宅门,元吾光又再记了记府邸的位置,虽然心中仍惶惶不安,但太子在这里,起码可保证性命无忧。

      一路艰险跋涉,已经耗费两个时辰,不知城内是何局面,元吾光即刻掉头,策马回京。

      待他赶到之时,城内已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靖王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势如破竹,已经攻打到皇城内,与肃王的军队搏杀。

      元吾光一路浴血奋战,刚杀到前殿,却见肃王已拉满手里的宝麟弯弓,尖锐的箭头闪着寒光,锋芒直指延安皇帝心口。

      自己距其十步之遥,无法及时营救,只能眼睁睁看着离弦之箭“咻”地飞去,延安皇帝双目圆睁,避之不及。

      千钧一发之际,一直坚守在一旁的皇后,挺身而出,挡在皇帝身前,应弦而倒。

      肃王见此情形,似乎有些出乎预料。

      元吾光趁他分神之际,立即与靖王合力,将其拿下。

      并且,元吾光一直担心的事情,也并没有发生,靖王并无谋反之心,而是与自己一同剿灭余党。

      直到夜色渐浓,黑暗笼罩了整个皇宫,一场声势浩大的举兵谋反计划,终于画上句号。

      元吾光欲接回太子,却不料伤势太重,精力耗尽,竟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醒来已是三天后了,肩上的伤口已经被包扎好,床边的内监见自己醒来,又惊又喜,急匆匆跑出去禀报。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皇帝匆忙赶来,客气地问候了两句伤势后,便忙问太子下落。

      皇族血脉,事关重大,元吾光也顾忌不得还未痊愈的伤口,强撑着身子跪下,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并请命将太子带回。

      皇帝虽不忍身受重伤的元将军奔波劳苦,但自己的血肉更不能留在民间,何况太子生母——元慈皇后为自己,为江山,已经珠沉玉碎,太子决不可有任何闪失。

      元吾光领命后,骑上西塞进贡的赤金悍马,一路飞奔至幽都边境的魏府。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府内竟早已人去楼空!

      冷汗瞬间沁了一身,烈日当头,元吾光心里却是一片冰凉,几乎再度晕厥过去。若是叫皇帝知晓自己竟将太子遗失,莫说自己,整个家族怕都要难逃死劫。

      元吾光极力保持理智,挨家挨户出示军令,打探魏府踪迹。

      魏府的人似乎很少与人交际,方圆十里问遍,也没人知道其踪迹,只知道魏府老爷原是南郡之人,其余一概不知。

      毕竟南郡是唯一的线索,元吾光来不及细想,更来不及休息,当即跃上马背,一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飞奔了三天三夜,终于赶到南郡。

      没有魏家确切地址,更不能声势浩大地请当地官员一同搜寻,元吾光正想着如何是好,却收到皇帝的飞鸽传书。

      事到如今,太子下落不明,欺君瞒上更是死罪,元吾光只能搏一搏,咬牙将事情如实托出。

      许是元家世代忠良,其父又是开国将军,许是皇帝感念他及时搬来救兵,护驾有功,竟没有下赐罪的圣旨,而是派了二十名暗卫来南郡,与他一同搜寻太子下落。

      但元吾光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一行人暗暗调查了一月有余,将南郡地毯式搜寻个遍,也没能打探出太子的消息。虽打探到魏家人的祖屋,却被告知魏家夫妇并没有回来。

      如此一来,太子行踪的线索,彻底断了。

      从那一年起,元莘的父亲便开始了漫漫寻太子之路,但岁月如流,转眼已过十四载,依然没有太子的消息。

      这些年,延安皇帝虽然没有降罪于元家,但若说心底没有不满,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借口让他卸下御林军首领一职,赐了个更为轻松的武散官——骁骑尉,命他继续寻找太子。

      虽官职大降,但起码保住了性命,元吾光感谢皇恩浩荡,发誓一定找回太子。

      元莘记得,上一世,太子如同人间蒸发,直到延安皇帝病死,父亲也未查到太子身在何处。

      而这一世,她竟然误打误撞寻到了失踪多年的太子!

      元莘可以肯定,自己没有看错。当时虽然屋内光线暗淡,那男子伸手之际,自己无意之中瞟了一眼,心中便是一惊。

      待她拿了烛台,仔仔细细查看一番那男子腋下,那六颗芝麻大的青痣的位置,呈六芒锐星之像,与父亲书中记载,一模一样!

      自从她知道家族落魄与太子失踪有着莫大的关系后,便开始偷偷帮父亲寻找太子。她曾在父亲的书房里找到一间暗格,打开暗格,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了十本书。书里详细记载太子的生辰、样貌、特征、及数十年来,父亲寻找的记录。

      元莘清清楚楚记得,父亲书中写道:太子,名赵言渊,丹凤眼,羽玉眉,鼻挺唇薄,肤色如玉,面容圆润,左侧腋下有六颗青痣,呈六芒锐星之像。身佩飞龙黄玉,以证其身份。

      元莘看过那那男子样貌,剑眉星目,轮郭分明,与书中有些差异。但十四年已过,面貌皆可能有所改变,只是那六颗青痣,是不可能经过时间磋磨而改变的。

      原本以为,找到太子一事,自己必定要耗费巨大的心里,却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工夫,那人就在沈府之中。

      看来上天派自己重生,命运早已安排妥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