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5、第95章 ...
-
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天累死累活一整天,把学习都往后挪了,得到的收入确实很可观。
原本随着蜜糖甜品店开的时间越来越久,知道的人和吸引的新老顾客越来越多,每天的纯利润也早就上了百,一百一、一百二的样子,今天算一算利润有一百七十多。
“小鱼,你是缺钱了吗?”唐奶奶也不是空穴来风,自家孙女自己知道,赚钱的手段一直不缺,但从来没有为了赚钱特别拼过。
“奶,我想买大城市的房子。”唐蜜把叠好的钱收好,留出一些明天用来找零的。
“大城市的房子啊,多贵呐?应该比我们这多很多吧,一万能买一套吗?”唐奶奶知道每个地方的物价都不一样,纯就看白水县和安城,两地离得那么近的物价都不一样。大城市发展的好,肯定更贵,她往高了猜道。
“哪能呢,现在大城市都有了商品房。”唐蜜想奶奶解释道,“就是商人买了一块地在上面专门建来卖的房子,有点像筒子楼,但是条件比筒子楼好。一套房子里面有房间、客厅、厨房和卫生间。”
“我们这儿没有这种房子吧?”唐奶奶长见识了,现在人花样多脑子活,房子这种东西都可以做来卖。想想成本就高,那些人胆子也够大,就不怕都砸手里。
“还没。现在首都松市深市那些地方的商品房,都是按平米算价钱,一平米卖出了上千块钱。就我们现在住的大小的房子,买一套得六七万、八.九万。”
“乖乖嘞。”唐爷爷唐奶奶都受到了惊吓,“万元户都买不起这种房子吧。”
唐蜜笑了一声,在改革之初,万元户是算是顶尖的水平,到了现在,改革过去八年多,做生意都已经渐渐普及,万元户大概也就是中产偏上。真正有钱的,都已经累计了百万千万之多。不过有钱人还是少数,周围见得多的依旧是靠厂子过活,拿几十上百块工资的人民大众。
“那种房子,我们家也得存八.九年的钱才能买得起。”唐奶奶觉得不值,“花那么多钱,买那么小一套房子,还不如就在我们自己省会买,在安城买。”
唐爷爷沉默,又有些失落。不去了解永远不会知道那些伤人的事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犹如天堑。他们可能一辈子只能给儿孙留下一座村里的老房子,值个几百块,人城里的,买个房子都要几万块钱。
惆怅了几秒,唐爷爷不去想那么多,和不该比的人对比本来就不对,自己找苦吃。
“奶,我还是想多赚点钱早点买上一套房子。不然房价越长越快,我赚钱的速度一直跟不上,这辈子就买不了了。”唐蜜只想早点买完早了事,越晚买越难买,而且她不想以后常年为买房而苦恼。
“赚钱赚钱。”唐奶奶没办法,只能支持,“咱们想办法多赚钱,以后不仅周末,平常晚上我去夜市摆摊,正好跟小芳搭个伴。”
“奶,这样赚钱又累赚的也不多。”唐蜜今晚在夜市的时候,也一直在想方法。她觉得自己亲自去买不是办法,浪费时间又累人,赚的多是多,但是和买房的钱比起来太少了。
“你想怎么办?我和你爷爷都听你的。”
唐爷爷唐奶奶都看向她。
唐蜜此时坐在爷奶的床上,盘着腿,说道:“我还会做一些别的吃食,就像之前叫给嫂子那样,想找几个跟我们家关系好人厚道的亲戚,我出方子,他们出人力,让他们帮我赚钱。不过毕竟关系没那么近,肯定不能跟当初教嫂子那样轻易教给别人。”
“你仔细说说。”
“就跟他们谈好来,前一年相当于我雇他们帮我干事,做那些吃食去卖,赚的钱归我,我每月给他们发工资。一年后他们可以自己拿着这个手艺去开店摆摊,但是得给我一笔买断的钱,而且这个钱至少要好几百。”唐蜜要教虽然不是技术含量很高的秘方,但是现在去卖也能占先机,所以她不可能凭白教给别人不收钱,她没那么善良。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俩老需要时间消化一下。他们唐家三家店都是卖的吃食,自然明白好的吃食能做赚钱,小鱼这样做无可厚非。甚至还算是扒拉被选中的人一家。
唐爷爷:“我们想想有哪些人合适。这个人选千万得选厚道的,小心思多、有问题的人不能选,不然你一教完,他就跑外地去自己赚钱。”
唐奶奶扫他一眼,“挑那些家里负担重的人家,让老一辈的来做个见证,人能跑到哪儿去。有心思不怕,只要能照小鱼说来的做就行。不然尽挑些本分到蠢的,也不适合做生意。”
唐蜜狂点头,“其实佳丽表姐要是不用上学就很适合,但她要上学。”
唐奶奶也觉得。
佳丽这孩子懂得知恩图报,还能吃苦,整个暑假为了赚钱不怕苦不怕累,楞是把自己晒成黑炭,人也消瘦很多。
唐爷爷问道:“小鱼,你教几种吃食?要多少人?我先跟你奶选出几个人,再回去村里找那些人问问。”
“爷爷,三种,可以一家来两个人吗?我觉得还是到时候一家教一种吃食,两个人去不同的地方卖更好。”安城那么大,光学校厂子加起来就几十所,市场很大,一种吃食一个人,她还是嫌赚得少了,两个人吧。
“整个落海村大部分都是唐家大家族的人,跟我们关系近的,就从你那些个堂叔堂伯家里头找,几十家呢,还会找不出三家?”唐爷爷有这个自信,老唐家,他的那些兄弟们家没那么不争气,想找几个敢拼有人品过关的都没有。“只是,你不去跟你妈那边问一下?你舅舅他们专心打理茶园,儿子们都去了深市打拼不会来,但是你几个姨娘家都还在村里种地,说不定这个机会她们也想把握住。”
唐蜜也犹豫了,其实她的这个条件对村里人来说不算苛刻,每个月有工资拿,比下地还轻松。可能就是之后的买断费对他们来说很多,但勤快点一年内怎么也能挣回来。
这个事在唐爷爷唐奶奶看来也是好的,能扒拉一下那些家庭条件较差的人家。所以他才会想要问大儿媳的意见,这也是对大儿媳的尊重,不然这等好事就直接划归到老唐家了。
“我也不知道,明天我去问一下我妈吧。”唐蜜没想公不公平这种复杂问题,只是想找几个劳力帮她挣钱来着。
“嗯。”唐爷爷和唐奶奶两人开始一个个地想家里有哪些亲戚适合。
唐爷爷那辈有八个兄弟,大哥家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是村里的支书,二儿子小儿子一家都是出海打渔为生,平时看着也有礼、敬重长辈,就是性格木讷些。二哥家独苗苗当兵,剩下的五个都是出嫁的女儿。三哥家……
唐蜜见爷爷奶奶讨论这个还经得时间,就上楼回了自己房间,今天的学习任务还没完成,多学少学好歹得学点,这个习惯不能断了。
周日,店里要招的人还没招到,要找的亲戚也还没找来,唐蜜依旧只能自己上阵。上午做甜点,下午学习,晚上去摆摊。
这个周末下来,感觉比之前刚开店那会儿还累。
“别人的学校里竟然还有外语社团可供大家一起交流学习,还有外教带着。咱们学校啥都没有。”刚下课,乔语就拍了张报纸在唐蜜桌上,指着她看。
上面是一则报道,G市一所中学的英语社团某某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该社团不仅请来师范大学的外教,有学校爱好英语的学生,还有社会上一些英语爱好者,是该市最活跃的社团,还列举了数个他们举办的趣味活动。
相比之下,安城一中没有一个社团,是有点落后了。
“好羡慕他们有外教啊,我这辈子还没见过外教呢。”乔语感叹一句,上面活动的图片她已经仔仔细细看了十来遍。
“我们这里没有外语大学,外语系也不出名,没招聘到外教。不过社团的话,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自己去创办一个。”
“算了吧。”乔语只是羡慕人家学英语的氛围好,可没自己搞一个社团的想法。
“行了,我们来对话吧。”再看也是别人的外教别人的社团,乔语把报纸叠好,眼不见为净。
唐蜜:“嗯,就以外语社团为主题吧。”
上语文课的时候,小羊老师通知大家学校要举办绘画比赛,“想参赛的同学下课到我这里报名,一个星期内交上一张自己的绘画即可。注意,千万别找别人帮你画,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学生。”
唐蜜记得她同桌说过跟着家里人学过国画,“你要参加吗?”
“对呀。”同桌姑娘脸红着点点头,可以看出有点激动,这是她能够好好表现的机会。
小羊老师拍拍手示意大家安静,说:“运动会过了好几天,大家要好好收收心。下个月中旬就是期中考试,大家也想考个好成绩拿回家吧?”
“怎么这么快啊。”众人哀嚎。
平时考试也就算了,期中期末绝对是大家所不想要的。
“什么这么快,我们课程已经学了不少,是时候检验成果了。这次期中考试有关这学期的奖学金评比,有心的同学好好复习,力争上游。”小羊老师视线扫向班里几个班干,鼓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