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献犁(2) ...

  •   从第二日起,王远之早出晚归,终于再第三天的傍晚,用牛车拉回一些木料,直接搬到自己房里,然后王远之就闭门不出,旁人只听得里面敲敲打打,却连桑迪若也不能进入。
      阿梨却再帮不上忙,便白天和桑迪若看看书,练练字,晚上再找王远之仔细商量,琢磨细节。
      就在腊月二十八的晚上,第一个产品,一架曲辕犁原样造好,只第二日去铁匠铺把那铁犁头取回装上,就可使用了。
      阿梨用手掂掂分量,果然沉重,只是比那农家用的已经轻许多,不由笑道:“王大哥,此物关系民生,别人不理,我们自己却不能放弃。”
      王远之神情肃穆说道:“我师傅若见我所做之物,定也心生欢喜。”
      阿梨见状,忙问道:“王大哥,你师傅何许人也?”
      王远之楞了一会儿,方笑道:“我师傅姓黄,是个木匠。”

      “哇!那能教出王大哥这样的高徒,那定是赛过鲁班了。估计跟鲁哥鲁嫂有的一比。”阿梨满是倾慕。
      王远之见阿梨口无遮拦,但说话甚合心意,忙连连摆手道:“不可乱拿祖师爷玩笑。能得巧匠收徒,何其难哉!我虽随他学艺,却没能满徒。”
      “这我却知道。鲁哥说过,这鲁班绝学,选徒为重。要从小培养,而且还要每三月一考,手力雕刻,数学计算,地脉风水,天象星学,经济学问等等,颇为繁杂,除了学习掐指神算之外,其余各项都有涉猎,出师甚是艰难。”阿梨笑道。
      “这阿鲁确实不俗。世人都说木匠不过是养家糊口的勾当。但却不知,要承继鲁学一脉需要人情练达,通晓各地风俗,事到临头,方能有奇思妙想,化腐朽为神奇。师傅常说我机敏有余,手力不足。”
      阿梨当下嘻嘻笑道:“黄师傅太挑剔了,这样也会被骂眼高手低!。”
      王远之见阿梨此状,也不由莞尔道:“为兄幼时实在顽皮,让师傅甚是头痛。”

      阿梨见王远之少年老成,不想也会有如此情态,哈哈大笑一通,突然十分好奇,不禁问道:“王大哥,你既然常说自己家贫如洗,却为什么不进书院读书呢?”
      需知这大宋官办书院都是朝廷付费,只不过时要需要当地著名乡绅名家推荐。因此要读书进学,则需要拿自己的文章先去头名帖,求的推荐才可入馆读书。
      “我何尝不想去赚那每年二两银子的学俸。可家严早逝,家慈一直卧病在床,小妹也还幼小,我自然一日不能离家。而且,像大哥这种贫苦人家出身,这名帖可如何一投便进,实在没钱上下打点。”王远之苦笑道,“再后来,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在乡邻间已略有薄名,学院乡绅对我入学之事仍不肯通融,却是源于我这位黄师傅。”
      “哦,这是为什么呢?”阿梨觉得甚是奇怪。
      “我那师傅虽然只是个木匠,但他一向对那些自诩为名流的乡绅极为厌恶,经常当面揭人短处。”
      阿梨哈哈笑道:“果然是个妙人。”
      王远之也想起当时那些人物被黄师傅骂的面红耳赤,却无力回嘴之情状,也不觉好笑。
      “于是竟然迁怒到王大哥的头上?”
      “那些乡绅让我必须与黄师傅脱离关系,方允许我进四明书院读书。”
      “黄师傅为人正直,王大哥自然是不肯做这等事的。”阿梨点点头说道。
      王远之黯然道:“其实不光如此。我七八岁的时候,小妹被人拐走,家慈一时气急便撒手而去。黄师傅见我孤苦,倒经常资助我读书,我与黄师傅情同父子,那些乡绅也不过是想借此报复黄师傅了。不过在我十四岁的时候,黄师傅说要出门远游,后再也没有见过。”
      阿梨这才知道这书生背后竟如此故事,不由连连叹息,只说道:“王大哥,莫要悲伤,你好歹还有一个妹妹牵挂,我在这世上可是真正的孑然一身。”
      王远之见阿梨悲伤,忙勉强笑笑说道:“倒是伤心人对伤心人了。”
      两人相对一时无语,都觉得对方身世也如此悲凉,不觉更是亲近。

      过了半晌,阿梨方笑道:“那王大哥是怎么遇上黄克和韩司的呢?”
      王远之忙也笑着说道:“天平兴国二年,县里秋试,为兄倒谬中头名,原本年前要随县里的送考的车子一起赴京考试。偏那冬四明院书院突发大火,取中的十个生徒竟被烧伤六个,县上觉得甚是不安。又有那乡绅联名道,此火是上天示警,这次若强送考生,怕给县上召来大祸。”
      “我看那些乡绅是这书院的董事吧?”阿梨小声叨叨几句,又大声说:“这书院可是乡绅联办?”
      “是啊。”
      “那就对了,那乡绅看此次他们书院竟没有县里考试取得头名,又惨遭大火,便不想使你们这些举子出头,才出这样的主意。什么上天示警,我看是仗着山高皇帝远,这些人为富不仁,居心叵测而已。”那阿梨愤愤的说。
      “地方上倒也有此风传。不过最后县上和乡绅商议,每人发三两路费银子,自行赴考了事。我只因筹不到进京路费银子才单等那牛车送考,但路途迢迢,只这三两银子,确实有点难为,因此便误了这次春闱。”
      “那王大哥竟没有些亲支近派吗?好歹你也是头名举人了啊?”阿梨惊异道,心中暗道:“这举人不是在乡里已经算是厉害的了吗?更何况是头名?那范进中举,不是都乐疯了吗?”其实在宋朝,倒不像明清,中了举就可以为官,现在这举子倒真是一个虚名,也远远没有那些学院派考生势力大。
      “阿梨妹妹说笑了,这举人也不过是个虚名罢啦。”那王远之笑了笑说道。“我当时因为无法进京,一直郁郁不乐,可过了元旦不久,黄大哥和韩司便寻上门来,言道要资助我出川,我自然大喜过望,当下就同意了。”
      阿梨摇头笑道:“王大哥对人太过轻信了。”
      王远之却笑道:“不过同此次一样,背水一战罢了。后来黄大哥和韩贤弟会待我如此亲厚,倒是意外之福了。”
      阿梨猛地一击掌,笑道:“我看王大哥倒是有大福之人。往往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中。此次,我们定能成功。”
      王远之哈哈大笑道:“就借阿梨吉言。”

      此时,外面隐隐传来鞭炮之声,王远之一愣,方笑道:“这几日只顾埋头,却不知何时了?”
      阿梨笑道:“还有三日,便是除夕夜了。”又不由微微撇嘴道:“韩司却没来过。”
      王远之笑道:“年前这一月最是忙碌,他定是和黄大哥忙的不可开交呢。”
      阿梨见他说话极为坦荡,不由暗自惭愧,看来自己终究不是什么君子,常作戚戚之状,可心里着实气那韩司狠心。
      王远之见她神情低落,忙笑道:“阿梨,新衣可曾置办妥当?”
      阿梨忙打起精神说道:“前日梁小七送来两大包衣服,说是绿蕉姐姐托他送的,我见你繁忙,便没跟你说。今日太晚,小妹便告辞了,明日取来给王大哥试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