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寺中(1) ...

  •   两人进的寺来,却见男女分流,男子多去前面天王殿朝拜,女子多为母女通行,绕过天王殿,朝后面走去,自然便是去求签。
      韩司笑道:“今日可是不巧,偏你要来,却没人陪你。”见阿梨睥睨过来,又哈哈大笑道:“好在里面多是女眷,我却放心。一个时辰后,便在这大香炉前重会便是。”
      阿梨此时好奇心早起,便笑着应了,随着人群向后殿走去。后面却是一片假山园林,又设有小桥流水,虽然花卉已无,但香衣美眷穿梭往来,又是一番奇景。
      穿过这片园子,又看到一座巍峨的大殿,正是大雄宝殿。此殿结构奇特,系八角回廊式建筑。殿内回廊中有大型群像“释迦牟尼讲经会”。阿梨本不欲求签,见一众女女眷多围几处,便绕开行走,去仔细观摩那五百罗汉,就见他们姿态各异。他们或在山林之中,或在小桥流水间,或坐或卧,或仰头,或俯首,形态十分逼真。
      阿梨不由暗叹,这大相国寺果然那不愧天下名寺。转过这罗汉堂,后面却是一偏开阔地带,中间矗立一座两层小楼,匾额隐约见书“藏经阁”。
      阿梨便知,这藏经阁亦是为防火防盗,才如此空旷。

      今日十分晴朗,藏经阁并不对外开放,因此这开阔地带并无女眷身影。
      阿梨也远远观望一阵,便想转身离去,此时,却见一人远远从那藏经阁缓缓走出,走的近了,方看出竟是一位绝代美女。
      只见此女眉若远山,口若悬丹,尤其那一双眼睛,顾盼之间,竟让阿梨想到一句形容玉器的成语:流光溢彩。
      要知道,姚琪儿就是美女,但她的美很亲和,让人忍不住去亲近喜爱,而此女却高傲端庄,甚至眼角微微流露一丝杀气,又让阿梨想到一句话:我花开后百花杀。
      那女子大约十五六岁,头梳一髻曰坠金,只插一根碧玉簪,上身穿浅粉色夹襦,下身穿青色长裙,外罩一条浅粉色印花丝绸鹤氅,步态轻盈,如风摆细柳,直向罗汉堂走来,似乎在想着心事,猛然抬头,却见阿梨痴望,也不免一愣,随后竟对阿梨微微一笑。

      阿梨见状,忙也笑了一下,正想如何跟这女子亲近一下,却从旁边一个罗汉身边,一人急出,竟是一名锦衣少年,向那女子走去。
      阿梨吓了一跳,却不免想,这女子怪不得无人陪伴,原来是跟我和阿司一样,只不过这女子貌美,难免被家人担心,不免撇撇嘴就要走。
      可此时就听那女子早高声喝道:“哪来的狂徒!今日竟然擅闯罗汉堂。”
      “本……本公子素知王小姐貌美,今知小姐前来上香,特来一会,王小姐见谅。”
      阿梨一听,却原来是一位风流公子会佳人的好戏,便不由去看那公子,好品评一番,却只是面色微黑,浓眉大眼的,只是年龄还小,似乎只有十二三岁,倒不由得一笑。

      只见那女子略一迟疑,又微微一笑道:“家人常说,这几日在我家门口窥探的,便是你了?”
      “正是小生。实因求见小姐太难,今日方揣冒昧……”那少年摇头晃脑的说道。
      “公子倒不必客气。公子龙章凤姿,想来不是一般人家,小女子实不敢高攀,公子便请回吧。”
      “小姐,可比距人于千里之外呢。”那少年反而坏笑一声,又向那王小姐靠近一步。
      这王小姐略一沉吟,突然向阿梨笑道:“妹妹!你可来了,倒让我好等。”说完,便向阿梨走来。

      那少年也一愣,适才他躲在罗汉后面,倒也没有注意阿梨,这略一转头,望见阿梨,一楞之下,竟然又笑了一声:“却不知这个小妹妹又是何人了。”
      阿梨见这少年竟然又瞄上自己,不由皱眉道:“陌上谁家年少?空风流。妾若将身嫁与,一生休!”
      这首诗原本是韦庄的诗句,“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本来是以少女心态赞美一个少年的,可现在只改了两个字,又掐头去尾,意思已然完全相反。那少年一愣,旁边那王小姐倒是扑哧一声笑了。
      那少年眼睛转转,正要想二人走来,就见西面快步跑来一个小厮,青衣小帽,到那公子面前轻声回禀几句。
      那少年脸上先是一喜,又是一惊,忙又换上悲戚之色,便转身要走,可又回头对二女轻施一礼,方是去了。

      那王小姐对着那远去的少年楞了一会儿,又轻轻舒了一口气,便对阿梨道:“多谢妹妹。却不知妹妹如何称呼?”
      阿梨这时这便知道,为何自己会被这小姐吸引,并为她强出头,实在是因为这小姐果然行事不凡。
      要知道,在北宋,这与后世明清不同,后世女孩子只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行为端庄即可,而此时,女孩子却可以出外交往的,因此,便有好事者琢磨出一套动作,包含女孩子的喜怒哀乐,行走坐卧,各有规定,整个一套下来便叫做“十八式”。而这套动作却是十分繁琐,竟如舞蹈一般,而此时间,只有大户小姐方才有机会学全。
      这王小姐,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恰到好处,定是下过一番苦功的。

      阿梨不禁汗颜,看女孩子能如此行事,果真美妙。口中忙答道:“小妹阿梨,敢为姐姐芳名?”
      那王小姐果然做了一个动作,双眉一跳,两手相交又分开,动若游凤,此曰惊诧,这时才道:“妹妹可是梨树湾的阿梨?”
      阿梨不由心花怒放,想不到我竟名扬汴梁的,笑道:“正是小妹。却不知姐姐如何得知。”
      那王小姐又转个身作了一个动作,衣袂翻飞,恍若仙子,此曰喜悦,方说道:“果然多智,嗯,我却是看过妹妹的画像。”
      阿梨忙笑道:“姐姐在何处看到?”
      那王小姐却不说明,只微微一笑道:“此事妹妹日后定知。姐姐单名一个‘姬’。今见妹妹来此,必是求签,只是在这大相国寺里,姐姐定要相陪的。”

      阿梨笑道:“看姐姐竟能进出藏经阁,定是佛缘深厚。”
      王小姐笑道:“说起佛缘,却要说起先父。先父本是先太祖皇帝的结义二哥,为人谦和敦厚,信奉佛教,便曾出资修缮这藏经阁。这主持了元大和尚知先父深明佛理,便常邀先父前来此处讲经论法,我也常跟着前来玩耍。后先父去世,家母早故,哥哥远游,我独居汴梁,了元大和尚怜惜孤苦,便常邀我来这藏经阁,开导心事,没想今日竟然巧遇妹妹。”
      两人说着,便转到罗汉堂一角,那小沙弥果然认识这王小姐,便连忙把二人引到大园林里面的一处偏室,十分清幽。
      王小姐笑道:“看来是明觉师傅的做派了。”
      果然,不一时就看门口黄衣一闪,一位中年和尚走了进来,那小沙弥托着一个托盘紧跟其后,那和尚喜笑颜开道:“王施主,你素来不好此道,怎么今日倒有雅兴?”
      王小姐又是一笑,却不说话。

      那和尚又向阿梨打个稽首,便又笑道:“明觉稽首了。却不知道小施主如何称呼?”
      阿梨忙道:“阿梨。”心中却感慨,果然这佛教最是能容,也怪不得这大相国寺能有此等规模,定跟这些混迹红尘,比俗人更懂得红尘游戏的出家人长袖善舞有很大关系。
      那和尚见状,早从身后小沙弥托盘上取下一个晶莹剔透的白玉签筒,里面竹签精雕细刻,又笑道:“王施主,自然知道今日那院儿里有贵客,女眷素爱此道,是以贫僧直到现在才回到这园子里。王施主和梨施主倒来的巧了。”言下之意,甚是自得。
      阿梨不由暗笑,又很好奇,那边贵客却不知道是谁。
      王姬又笑一笑,这才说道:“明觉师傅,我早闻你最会解签儿,今日方带我这妹妹前来,你可要仔细些。”
      明觉忙笑道:“那是自然。”说着把那签筒递给王姬。

      王姬对着阿梨略略推让,便接过来轻摇三下,素手纤纤,拈出一根,递给明觉,明觉忙记了那签的号码,又扔回去,再把那签筒递给阿梨。
      阿梨忙笑着接过签筒来,发觉这签筒异常轻巧,仔细看来,通体浮雕,那所刻之处似透非透,果然是上好的东西。称赏一时,方才摇动,随手也拈出一支,递给明觉。
      明觉又从身后小沙弥手中托盘里,取出签书,恭恭敬敬的放在长几上。又闭目称颂一通,方又取下翻看。
      此时,那小沙弥把托盘也放到长几上,把里面的文房四宝摆在长几上。
      阿梨见此人很会做戏,倒不免暗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