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一根银针 ...
-
“所以你就一路跟下来了?哈哈,七杀呀七杀,没想到你也有今天。还是红烛妹妹你心思巧妙,也唯有这个法子才能将这根木头从山上拉下来了。”说完似是忍不住,吟花又大笑几声,手中折扇轻敲手心。
红烛看着对面大笑的吟花,又看向旁边似乎已经习惯吟花做派的七杀,心中翻过几番思量,眉头轻轻皱起。
坐在一旁的敖霜霜好奇的望着吟花,她自小没怎么接触过外人,像吟花这般性格的更是一次都没有遇到过,而且看样子,他似乎和七杀哥哥是好友。
吟花感受到对面投来的目光,轻笑问道:“霜霜妹妹以前可曾听说过我?”
看到敖霜霜轻轻摇头,吟花佯怒道:“这都怪你哥哥,他自小就拦着不让我见你。”话毕,突然想到若是敖牧野知道自己见过他妹妹了,一张脸不知会黑成什么样子,心情愈发舒畅,复又大笑道:“拦着有什么用,还不是让我见着了,哈哈。”
“来,几位爷,这是您要的寒潭香、凤尾鱼翅、爆炒田鸡、如意卷,还有最后一道熊掌豆腐,小的一会儿就送来。”
“小哥儿,那熊掌豆腐可是用黑石熊的熊掌做的?”敖霜霜问道。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都轻笑出声,敖霜霜明白是自己闹了笑话,脸上有些难为情。
“这位小姐,熊掌豆腐是咱们这儿的特色菜,因为这道菜中的豆腐看上去像熊掌一样,所以才起了这个菜名。这名字不知起了多少误会,来这儿的客官中少说也有八百个问过,您要不问,小的才不习惯咧。”
小二寥寥几句,便化解尴尬,敖霜霜也轻笑起来。
“算你会说话。”吟花朝小二扔去一块碎银,接着道:“再拿两壶寒潭香来。”
酒肆中忽闻一曲琵琶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酒香与琴音缠绕,似冷泉似莺语,众人渐渐沉浸在这美妙中,细品心中无限事,心头或甜蜜或酸涩或疼痛。
恍惚中,似乎又看到那藤鞭高高扬起,又重重落下,女孩瘦弱的身体一阵哆嗦。喝声夹杂着抽打声,哭声夹杂着求饶声,声声如泣,鞭鞭如雨,道道红痕遍布在瘦削的脊背上,旧伤未去又添新伤,慢慢的有血丝渗透出来,女孩一遍一遍的喊着我不敢了,我真的不敢了,可是有什么用呢,鞭子仍然狠狠抽下,又带着鲜血扬到空中,渐渐的,女孩的哭喊声消失了,只听她喃喃道,好疼啊,真的好疼啊,谁能来救救我,谁能来救救我……
屋外烈日炎炎,红烛却觉得有一股冷意从后背窜上心头,已经结疤的伤口似乎又隐隐作痛。
世间有一处地方,是阳光无论如何也到达不了的,那地方就是人们心中的阴影。
阳光帮不了你,能够驱散阴影的,是勇敢的自己。
“熊掌豆腐来咯,各位客官赶紧吃,这豆腐趁热吃才香呢。”小二道。
小二的声音将众人从琴声中拉回,如梦初醒便是如此了。
楼下这时传来吵闹声,四人闻声朝下望去,正好将情况看的一清二楚。在酒肆对面有一个茶摊,茶摊前围着几个黑衣人,看样子是要强行将一位少女带走,那少女的父亲一手拉着女儿,一手抱住黑衣人的小腿求饶着。
“真是作孽呀。”小二道。
“这下面出了什么事?”红烛问道。
“哎,还不是为了咱黑石城的少主,少主爱美人人尽皆知,他手下爪牙每年都会搜刮一批美人进献。听闻前阵子,少主不知在哪受了伤,性情愈发暴虐,那些爪牙们为了讨好主人,四处强抢民女,听说被送去的少女好好的进去,血淋淋的被抬出来,麻袋一套,扔到那乱葬岗了事,这可不是作孽吗?哎,楼下那些杀千刀的瞧上了那王老头的女儿,王老头早年丧妻,好不容易将女儿拉扯大,怎舍得被人拉去糟蹋呀。”
“哟,想不到这黑石城竟还有和我志同道合的人物,有机会倒是要见一见,不过我可不像他那样不懂得怜香惜玉,美丽的花朵自是要……”
吟花剩余的话被霍然站起的红烛打断,红烛拿起玉箫转身朝楼下奔去,众人反应不及,只看到一片红色衣角消失在楼梯处。
孙三子本以为事情会很顺利,没想到这王老头却死活不松手,被拖的不耐烦了,正欲扭断王老头的手臂,一只玉手横空握住自己的手腕,力道之大,自己竟是动弹不得,顺着玉手向上望去,只见一位红衣少女正一脸寒霜的看着自己,自己也给少主抓过不少女人,各中姿色却无一比得上眼前少女,当下惊喜不已。心想,如此绝色,我还抓这王家女干什么,将她献给少主,升官加爵金银珠宝就在眼前,老子他妈的还愁什么。
楼上三人,看到孙三子带领众人将红烛团团围住,敖霜霜有些担心道:“红烛姐姐会不会有危险,七杀哥哥你下去帮帮她吧。”
“她不会有事。”七杀道。
果然,片刻后,三人只见孙三子一群人像王八一样爬在地上四脚朝天龇牙咧嘴的乱叫。
红烛注意到孙三子胸口衣服处有一个黑石标记,心里一动道:“我一会儿要去珍品阁,你们若想报仇,尽管过来找我。”
红烛眸光直直的盯着孙三子,似是想要让他把这句话刻在心里,道:“你若想报仇,记得让你的主子多带些帮手去那里找我,记得最好带上你的主子,否则你会死的很惨,我就在那里等着你,你记住了!”
孙三子心想这人脑子有病,竟提醒仇家去报仇,三角眼眼珠一转,只要我与少主描绘她的美貌,少主定会忍不住带人前去,哼,一会儿我定要看着这个贱人被少主折磨的生不如死才罢休。孙三子不知道,他的主子石磊,本就是要去那珍品阁拿黑石丹的。
王老头拉着女儿正要对着红烛磕头谢恩,红烛连忙躬身阻止,从怀里掏出一袋银子递给对方道:“王大叔,你们今日得罪了这群歹人,想必日后麻烦不断,恐有性命之忧,你拿上银子带着女儿离开这黑石城吧,另寻他处安家总好过在这里日日担惊受怕。”
王老头开始不收银钱,在红烛的坚持下,双手颤抖着接过钱袋,拉着女儿非要给红烛磕头,口中念叨着:“苍天可见,姑娘真是观世音菩萨转世……”
此间事了,红烛转过身去,只见身后吟花三人正看着自己。
敖霜霜上前一步挽住红烛,笑嘻嘻道:“姐姐,我以后叫你木兰姐姐可好?”
红烛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扬,两边梨涡清浅。
“红烛妹妹心地纯善,真如梅花一般高洁可贵。”吟花在一旁赞扬道。
七杀看着红烛没有言语,眼含探究,不知在思索什么。
天色渐渐暗下来,卯时已到,交易会正式开始。珍品阁不愧是黑石城第一大商所,光看这交易场地便有千丈之大,此时场地上一圈套一圈摆满了摊位,越是靠近中心,交换的物品越是珍贵,每个摊位上的左边写着要交换的物品名称,右边则写着摊主诉求。
四人除了吟花,都没见过这种场面,随即慢慢逛了起来,各种奇珍异宝,目不暇接。
红烛在一个摊位停下来,一只发簪横躺在红色绸缎上,发簪通体白玉,簪尾刻着一朵兰花,只在花蕊处有一点蓝,摊位左侧写道,九曲簪①,簪中有九曲,遇箫声,花蕊显五云之色。摊位右侧写道,寻阴阳石②一枚。
其余三人见红烛盯着玉簪似是不舍,吟花对着摊主道:“老丈,我这里有一株九穗禾③,食之有养颜之效,用来换你这九曲簪可好?”
对面摊主摇头不语,红烛见状不再停留,继续朝圈内中心走去,不多时,四人便看到一个摊位上左侧写道,黑石丹,黑石熊内丹炼化而成,内伤圣药。摊位右侧写道,寻可在冲阶之时,平人心境之物。
“太好了,阴冥石正好有此功效。”敖霜霜道。
七杀看着雀跃不已的背影,心中涌过一股暖流。摊主看清敖霜霜手中的阴冥石一脸惊喜,双方正要互换物品,“慢着!”
众人闻声转头向摊位右侧看去,一个身穿明黄锦衣的青年被几十个黑衣人簇拥而来,孙三子就龟缩在人群之中,一双三角眼望向红烛时露出愤恨之色。
摊主看到来人满脸惊恐,黄衣青年走到摊位前道:“你好大的胆子啊,全城的人都知道我要这黑石丹,你竟敢拿出来与人交换。”他的声音与整个人一样阴恻恻的,苍白的脸上带着乌青,削薄的嘴唇泛着黑紫。
那摊主听得黄衣青年的话,额头冷汗涔涔,身体愈发颤抖起来,哆嗦道:“小人实在不知少主要这黑石丹,如若知晓,就是给小人一万个胆子,小人也不敢私自换取他物,小人该死,小人该死……”
“你这人真是蛮不讲理,他要这阴冥石,我要那黑石丹,两厢各换所需,你怎能要横插一手强抢他人东西?”敖霜霜气愤道。
黄衣青年便是这黑石城的少主石磊,他心想,今日想捏死的蚂蚁可真多啊,阴鸷的目光望向敖霜霜等四人,在看清两女的容颜后,双目露出残虐与火热之色,只见他走到敖霜霜身前,深深吸了一口气道:“好浓烈的女儿香啊,不知道压在身下是什么感觉!”说罢,右手化作鹰爪闪电般朝敖霜霜肩头抓去。
敖霜霜吓的立在原地,摊主不忍看眼前的鲜花被碾做泥土已闭上双眼,耳边却突然传来杀猪般的嚎叫。
七杀迅疾上前,右手抓住石磊右臂一把扭断,左手成拳,一拳击在石磊胸膛之上,石磊口喷鲜血倒飞回黑衣人群中。
在场众人看着眼前一幕,一个个呆若木鸡。
倒地的石磊怒喊道:“你们还等什么,给我杀!给我杀光他们!”
数十个黑衣人立即冲向七杀四人,只有一个老者留在原地,扶起石磊。
看着迎面杀来的黑衣人,七杀对吟花道:“你护着她们。”言罢,七杀从背后抽出黑刀,整个人化作一道黑影冲进黑衣人群中,所过之处刀光剑影、鲜血横飞,但却没有人能阻挡他一分一毫,七杀不断向前,孙三子温热的鲜血洒在他的鞋尖,石磊看在眼里,好似看到一个从地狱而来的索命恶魔,身体不由自主的痉挛,眼看那恶魔举起黑刀迎头劈下,石磊吓得尖叫起来,一个苍老的身影挡在自己的面前,老者单膝跪地双手握住头上刀刃,额头青筋暴起,道:“老朽有眼无珠,竟不知是贵客架临,不若现下我们两方罢手言和,我定请主人设宴款待!”
七杀恍若未闻,刀势愈重,老者眼看就要支撑不住,只听他低吼一声,道:“阁下可要想清楚,这里是黑石城,我身后之人是城主独子,你若敢杀了他,纵然你虽武力超群,但双拳难敌四手,你便是插翅也难逃一死!”
七杀想起身后女子,迟疑一下,缓缓收起黑刀。老者顿时松出一口气,正要回身探望少主。
就在这时,有一根银针无声无息,在空中越过七杀和老者,就像在阴鬼山上一样,带着幽幽蓝光在空中一闪而过,石磊不是七杀,他挡不住红烛的银针,那老者也来不及阻止。
银针瞬间刺入石磊额头中央,留下一个血点。
咚的一声,石磊身体僵直,倒在地上。
整个大堂鸦鹊无声。
-------------------------------------
注:
①九曲珠:《广博物志》,时代:春秋,珠中有九曲,使蚁通之。这里借名写成九曲簪。
②阴阳石:《水经注》,石名,可预测天气。
③九穗禾,《拾遗记》,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