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戚府内,主子平安归来又得赏赐,府里上上下下终于喜笑颜开。
      陈化雨登门告白,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採芝姑娘羞得躲在屋内不肯见人。
      若不是要随许大人回去办差,只怕当场就要论起婚期。
      喜色之中,瑶音却有隐忧。
      端王妃死在太后的寿康宫,端王悲痛欲绝。
      太医院与尚方司各执一词,争执的却是死于心悸还是本虚邪实。王妃乃太后娘家侄孙,谁也不敢怀疑到太后身上。若是有人借刀杀人,这事就更大了。故而,端王妃之死只能是个意外。
      只是,当真是个意外?
      容不得三小姐细细思量,如意坊的娘子登门,来送嫁衣。
      试穿一番,若有不合身的地方再做修改。因在孝期,头面首饰比着常人减去三分。
      娘子巧手,换过装束的瑶音称得上“国色天香”。
      採芝略略数笔画出一幅小像,封存放入匣内交与门前值守的兵丁,一路呈与指挥使大人。
      护少爷一声令下,嫁妆开始装箱。

      板桥胡同拈花寺。
      寺中梅花盛开,文殊殿内诵经声不绝于耳。
      九娘从日出站到日中,小沙弥出出进进,仍是摇头。
      “本是道家弟子却来佛家忏悔,何来诚心?”
      “若想死不必苟活到今日…”
      “连见我都不敢,修的哪门子道!”
      “我救你一命,你拿什么来还!懦夫!”
      九娘一声一泣,好似琴音哀婉。
      忽天边响起几声曲乐,竟是苍凉的筚篥之声。
      泪痕未干,九娘转身奔至山门,吹起哨子。
      小半炷香,远处飞来一人,容貌平平无奇,一身短打装扮:“可是青门沐九娘?”
      “你是谁?”
      那人略扬手,一块玉牌朝九娘袭来。“此物,你总该认得。”
      羊脂白玉温润无比,握在手心暖暖的,正刻一支梅反刻一个“燕”字。
      九娘观之暗吃一惊。
      “我家先生有要事,沐姑娘,请罢。”来者抱拳拱手,神情言语却是倨傲。
      九娘回首,文殊殿内经声遥遥,一声一声扣在心门。也罢,终是自己一厢情愿而已。她对着小沙弥放声道:“替我折一支梅花供在沐家长生牌位前。九娘,走了。”

      纵有诸多猜测,九娘万万不曾料到,自己又站在皇宫北门厚载门前。此时,她头带人/皮面具,扮作内侍,腰挂木牌“十三监林贵宝”。
      日头偏西之时,九娘再次踏入皇宫。许是心境不同,总觉宫内多了几分肃杀之气,全不似清晨离开时的那般祥和。
      二人走西路进一处偏僻院落,方踏入堂屋,九娘眼前一黑昏了过去。合眼前,她心中闪过念头,若自己身处凇月楼,那人可会救她?……不会。
      再睁眼,已身处密室。屋内空空如也,唯墙上悬挂一幅美人画像,画前站一位清瘦老者,年约半百,面色白净却无胡须,身着青布直身。
      “老夫吕半耕。”
      “我师叔祖的义兄不是这个名字,先生信不过眼前之人就是青门小九。”
      “原来,燕子的手札落在你手。”男子道,“老夫吕半拙,丫头唤我一声师叔祖,也不为过。”
      九娘行大礼:“先生于仵作一行有大恩,小九有礼。”
      “将仵作一行改为良籍,准后人读书科举,这是你师叔祖的功劳,你谢错了人。”
      “青门的规矩,小九不敢不从。玉牌既在先生手中便是凭证。”
      吕半拙抬起大袖,手中玉牌再现:“玉牌是你师叔祖亲手雕刻,青门、武靖侯府、老夫这里各存一枚。这件事,青门之中还有几人知晓?”
      “回先生,只家父与小九。家父交代,下一代,不会再有人知。”
      先武靖侯夫人燕氏曾为仵作,也曾入宫助太后连破鬼案,其间与武靖侯许程情定终生,太后为她改换门庭,青门知情者从此守口如瓶。青白二门内斗,门主沐京昇自断一臂都不曾找上门去,此事已烂在肚里。九娘见许沉,绝口不提师门之情。
      “沐家向来信守诺言,老夫信得过。”
      “先生召见小九,所为何事?”叙完往昔,也该说正事了。
      吕半拙微微笑着:“你说话的样子,有些像她。”
      九娘不语。
      “找你来自是来验尸的,老夫要一个答案。”吕先生敛起笑意。
      “先生想要怎样的答案?”
      “真相,老夫只要真相。”

      北风渐止,九娘随吕半拙走进灵堂。
      正中一口硕大棺木,四名内侍联手方抬起棺盖。
      吕先生挥手,众人退到门外。“还有三个时辰。”门外四周落下黑布,远处望来,只当屋内一片漆黑。
      棺内是位华服少妇,不,确切而言是将将嫁做人妇的少女。“她是谁?”
      “端王妃。”
      九娘皱起眉头。宫中自成一体,有太医有尚方司,还要寻一个外人验尸,可见事有蹊跷。
      吕半拙打开木盒,上下三层满是仵作惯用的器械:“你师叔祖当年用过的,送你。”
      “先生可否答应小九一件事?”
      “说。”
      “保戚家三小姐平安嫁入武靖侯府。”
      “不为自己求个前程?”
      九娘俯身,与棺内之人面对面:“小九,没有前程。”
      “好,老夫应下了。”吕半拙转身,进到内室。

      天亮之时,九娘变回内侍林贵宝,走出厚载门。
      出了宫,随人到一处无名小院,九娘换回木兰装、拿回青门腰牌。昨日迎她的内侍奉上银子一封:“姑娘辛苦。”
      五十两,她两年的俸禄。“老先生客气了。”
      “日后若有急事可来此处寻人。先生吩咐,十三监能帮的定帮。”
      “谢过先生。”
      “院外有人盯守一夜,似是太傅府的人。”
      “九娘的私事,但愿不会连累先生。”
      “无妨,这地方原也不是机密,各为其主而已。”
      彼此道别,九娘出角门,没入人群。
      辰时,各家铺子陆续开张,九娘一路逛一路买。笔墨纸砚给爹爹与侄儿,一对金耳环给娘亲,至于瑶音的添妆,她却犯了难。
      算了,改天再说。
      日头渐高,街上熙熙攘攘。
      街口站一人,“伯贤问沐姑娘安。”
      九娘咬一口糖葫芦:“何事?”
      “姑娘安危,有人挂心。”
      “到底何事?”九娘似是没了耐性。
      “姑娘昨日去了何处?”
      口中糖葫芦掉落,九娘瞧着心疼:“年终岁末,我家要忙年。你家公子,我便不送了。”
      “姑娘可是遇到了什么人,什么事。”伯贤微皱眉头。
      “师门之事不便说与外人。”
      “拈花寺的绿萼梅,昨夜,开花。”
      九娘凉凉笑着:“去冬未开今冬却开了,想来是送别你家公子之意。一路平安,告辞。”
      见九娘远去,伯贤打开手中长匣,一支梅山绿萼赫然在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