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落魄学子 ...
-
如此,四人便前往前方的食色斋,在二楼的临街的雅阁中坐下,白元对此甚为熟稔,问也不问,快速地点了酒菜。
小公孙正与白元道:“我听闻下月,父亲与公子胜将各出富国之策,公子胜设了这贤谈居,但父亲这里并无什么大动静,不知有什么打算?”
“公子与隶师向来筹谋甚多,听命就好,我可不操心这些个费脑子的事,更何况有隶师在,就算不费这些功夫,也能在庭上辩得那些个人心服口服。”白元不以为意道。
“多次听你们提起隶师,他还是保我之人,但我记忆中却从未见过他,他如此厉害吗?“忘戈开口问道,小公孙平时读书习武,虽有耳闻,但不知详情,也附和问了一声,见两人好奇地看着他,白元话多的性子冒了出来,解释起一些列国世情。
若论当今列国赞誉最高的谋士,便是璃国杜衡,羲国隶然子,禹国安礼,幽国百渠四位,璃国杜衡年纪最长,已五十多岁,但仍饱受众人钦佩,其原因是璃国在各国中论兵强比不得禹国,论疆广比不得羲国,论人才比不得幽国,却是列国中最富饶的国家,然而如此富饶之地,却能在列强虎视眈眈下长存,连开战都不曾,这便离不开璃国杜衡子的筹谋经营。
再论隶然子,曾是荆国世家贵族嫡子,却因休国国君昏庸佞臣陷害,全族被逐出休国,又因战乱,盗匪横行,于迁族途中遇盗匪家破人亡,孤身漂泊,后拜入百渠门下,与禹国安礼曾为师兄弟,百渠是与风行子齐名的学士,学贯古今,桃李满天下,隶然子学成后入枢国为枢国臣,在枢国与羲国关系僵化时,助枢国抵抗玖国与禹国的联手攻伐,后追随公子域到羲国,与公子域南征北战,多次奇计退敌,又在短短三年内,为公子域在羲国站稳根基,且至今不过而立之年,是上述四位中年纪最轻的谋士,故在列国也享誉盛名。
正说着,听见一阵孩童的欢笑声,忘戈往窗外一探,窗临一条小巷,此时小巷中的人竟是之前在贤谈居那被拒的年轻学子,他正与五个童子在嬉闹什么,六人在小巷中互相追逐,细看才知,原来是五个孩童捡了那学子掉落的竹简,互相扔着玩耍,而年轻学子四处追着竹简,但每次追到一个小儿面前,竹简又被扔到另一个小儿手里,年轻学子个子高大,笨拙地在几个小儿间来回跑动,场面好不滑稽。
忘戈觉得这学子也着实太好欺负,连小儿都能捉弄他,正看下去,便见那学子停了脚步,叹了口气,然后伸手抱住旁边一个最为年幼的小儿,小儿被抓又挣扎不动,眼中含泪喊道:“大兄,大兄救我!“
一个穿着黄色衣裳得小儿立即喊道:“快放开我小弟!“说着要上来救。
学子抱着年幼小儿退了几步,道:“请众位先归还在下的竹简!“
另一个年龄最大的青衣小儿道:“这是我们在路上捡的,怎成你的了?“
小公孙听闻此言,乐了:“这话,这气势真是熟悉,忘戈,原来你是从小儿身上学来的。“小公孙与白元见她看了许久,也凑了过来,两大一小三个脑袋聚在窗前看着下方这个闹剧。
只听那学子道:“这竹简是我所写的策论,其中还有我的署名,圣人言:路不拾遗,小儿应遵圣人教诲,将竹简还我。“
小儿却是半点不给面子:“圣人是谁,我不识,为何要听他的,不还!“
学子无奈,道:“那这位小儿,要怎样才能将竹简还我?“
几个小娃背过身去,聚了一圈,叽叽喳喳地说了一会儿,而后领头的青衣小儿道:“既然你说这竹简是你写的,读书人必然是聪慧的,你先闭上眼,我们将竹简藏于我们四人中的一人手中,你能猜出竹简在谁手中,我们便将这竹简还给你。“
学子想了想,摇了摇头,“若我闭上眼,你们跑了又当如何?这样,你们站成一排,将竹简在背后四手传递,确定好竹简在谁手中,分开站好让我猜如何?“
几个小儿又背过身去,聚了一圈讨论了会,黄衣小儿道:“可以,若你猜不中,就放了小弟,这竹简也归了我们!“
忘戈看了大觉有趣,“原以为这学子是个不知变通的呆书生,现下看来倒是个趣人。“
白元却一脸嫌弃:“跟几个小儿讲圣人之言,这不是可笑吗?都已经抓住一个小娃了,不趁势威逼,还玩这些个把戏,必然只能瞎猜。“
忘戈歪了歪头,笑道:“白管事,不如我们打个赌如何,他必然猜得中。“
白元不屑:“你有什么可赌的?“
忘戈:“若他能猜中,便是你输了,你身上的钱袋归我,猜不中则算你嬴,我再予你一坛酒。“
白元听到酒眼前一亮:“好!赌!“
这时下方四个小儿已经藏好竹简分开站好,学子放开了手中的小儿,似是认真地左看右看,忽然指着最右边的小儿,“就是你了!”
四个小儿看了看对方,确实竹简就在最右边的小儿手上,最后只能将竹简还给了他。
青衣小儿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学子拿回竹简,大笑:“是圣人告知与我,故尔需多听圣人之言。”
这时楼上的忘戈也开心地从沉着脸色的的白元手中拿到了他的钱袋,白元不愧是一府管事,这一袋,足足有十金。
“定是那些小儿藏得不严实,让他给发现了”白元嘀咕道。
“看,是那个小儿!”小公孙叫道,只见下方几个小儿已经离去,但那个被学子抓到的人质小儿却去而复返,那学子不知给了他什么,然后那个小儿也离去了。
“我明白了,那个学子定是给了人质小儿什么好处,于是在猜时放开了那个学子,人质小儿站在有竹简的小儿身后,便是告诉了学子竹简在何处,这去而复返,是来讨要好处的,可是……忘戈你怎么晓得?”
忘戈道:“初时我并未猜出什么,只是见那人质小儿并没有与一众小儿戏弄那书生,而后又见那学子抓了他,学子又主动与那四个小儿谈条件,想必是有主意的,又见他在四个小儿转身商讨之际,与人质小儿说话,就猜到了。”
小公孙赞道:“忘戈真是聪慧!”白元哼了一声,正好此时酒食已上齐,他们回到案桌前进食,食毕后这白元记恨着她套了他的十金,也不给忘戈继续闲逛的机会,让马车径直回了公子府。
府中,黑汲正在听暗卫报告今日所查事项,白元翘着二郎腿,半靠在茶几上,与黑汲道:“果然不出隶师所料,这些探子是冲这女刺客来的,我才带她上了街,就露出了几伙欲打探消息的人,若不是意外遇见了公孙,怕有什么变故伤及公孙,我还真不想那么快带她回府。”
黑汲:“目前的这几个不过是公子胜一派的细作。”
白元:“再把那女刺客带出去几次,说不定就有大鱼上钩了!”
这日晚上,忘戈很兴奋地把赢得的十金给木羽看,木羽有些惊讶,听完忘戈说完白日的事,又是惊奇又忧虑道:“女郎,你好不容易用酒哄得白管事不计前嫌,这般嬴他,岂不是又让他不快?且这酒是彭老与你喝的,你给了白管事,彭老晓得岂不是要生气?”
忘戈不以为意道:“白元那不必忧虑,若他真的要与我生气,纵然我百般讨好也是无用的,至于彭老,确实只能去请罪了,不过这还有一坛酒,待喝完再说罢!”
木羽幽幽地叹了口气。
三日后,天工阁遣人来告知样式已好,请忘戈过去一观,白元吩咐马车送忘戈,他有要务在身,不与她同去,于是次日忘戈早早地独自前往天工阁。
还是上次的隔间,忘戈见到了方璧和她带着的两座木质样灯,一座是狼尾灯座 ,狼身灯柱,上方架着圆形开口布罩,另一座灯座低,灯座上是整个方形布罩,罩面绘着狼形图案,两座木质样灯没有细雕,只是给忘戈看个大小和样式,最后定好再打造青铜灯,方璧一见她就极为热络地向她详述了这两盏灯,圆灯则适用于桌案上习字读书,灯光柔和,而最妙的是方灯,油火旁置有有四个奔狼剪纸,点其灯火,剪纸竟能自行旋转,映在灯罩上,恍如狼奔图,真是巧夺天工,令忘戈大为惊喜,两人聊了两个时辰,直至午膳,忘戈与方璧或是十分投缘,便相约一起用膳。
用膳间竟好巧不巧地,忘戈又遇见了之前的学子,而此时他已是发丝缭乱,衣衫褴褛,竟比当日更加落魄,他被小厮推拉着出了门,小厮边推边嚷嚷:“走走走!你已欠了一日房钱了,再不走便抓你入狱。”
那学子作揖道:“店家,可否通融两日,在下定能付清这房钱。”
小厮嗤笑:“得了得了,你都被贤谈居赶出来了,连简书都被撕了,别废话!快走!”
忘戈感慨:“竟是他。”
东璧见了道:“你认得他?”。
“认却是不认得,不过他让我赢了十金!”忘戈便将与白元打赌之事说了。
东璧不禁挑眉,“竟还有这事,那这人倒是有点意思。”
“不过没想到,三日不见,这人竟落得这般田地。”
“这我倒是有所耳闻,他进不去贤谈居,便持着简书在食客间自荐,昨日遇见一位颇有名气的门客,据说极得公子胜青睐,阅了他的简书,嗤笑不过是些粗浅言论,让他莫来自取其辱,那学子十分恼怒,欲与之争辩,惹怒了那门客,竟取剑劈了他的简书,又刻意刁难,这才落到如今境况。”
“原来如此。”忘戈心想是否要助他一把,毕竟有缘,东璧见她若有所思的模样,推了她一把,问她在想什么,她反应过来,转了话题道:“且不说他了,东璧你是如何想到那旋转之灯的?”
“这个嘛,见到这灯罩,想到家兄所做的水转马戏,便试了一试,能如此有趣,我亦是十分讶异。”
“水转马戏是何物?”忘戈问道。
据东璧所说,这水转百戏是她兄长所创,与水轮车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水力为驱动,转动圆轮,使得一干百戏木雕自行动作,她在试罩布时见布因火鼓动,便突发奇想在灯火中置了剪纸,做出这旋转灯。而后东璧又多次说了她兄长的种种趣事,因爱制这些技巧玩物,被父亲多次训斥不务正业。谈及她的兄长,忘戈才知这东璧家传技艺之多,东璧与其兄长自小便学这工器技艺,小至木梳灯具,大至耕具纺器,无一不精,甚至有许多她闻所未闻的器具,两人进食后又谈了近一个时辰才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