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少年意(下) ...

  •   寒风迅猛地袭来,拍上城墙打了个旋儿,城墙上悬挂的灯笼跟着寒流没有章法的晃荡着,阿大双手合十哈了口气搓搓手,估摸着时候不早了便仰起脖子眯着眼镜冲城墙上喊:“小少爷!小少爷!”。
      沈承君抖了抖肩旁把手缩在斗篷里,隔着斗篷扒拉着墙头往下看,半晚升起的白雾令他看不着城墙下的情况,不甘心地瘪嘴转身飞快地拍了拍李长晏的肩膀,一边嘱咐他赶紧回家,一边往城墙下跑,跑的时候从斗篷里伸手将斗篷的左右襟紧紧捏住,不让冷风灌进去。
      明日那个人就要在世家子弟里给他们挑伴读,门楣显赫的世家弟子必定会被安排到太子身边,他们是太子的伴读,日后也将成为太子势力的一部分。李长晏的眼神暗了下去,他只能奢求沈承君不被皇后与太子挑中。往后若是沈承君做了太子伴读,恐怕他便要失去这个朋友了。
      沈承君随阿大回府的路上,听着阿大絮絮叨叨的话,无非就是明日入宫选太子伴读,要守规矩,不要惹事,若是能跟着太子便是最好的。怎么个好法阿大没说,但沈承君心里却清楚得很,母亲是要阿大来嘱咐自己,由着垂髫时的相遇,他同李长晏的感情是在一来一往的街角零嘴的交换上建立起来,起初李长晏只能拿着那块儿扇形的白玉找门口的家丁通传,而后绕半条街自后院儿厨房的小门进来。来的次数多了管家也认得他,沈承君也觉得让自己朋友绕这么远的路从后门进实在不是什么好的待客之道,便嘱咐说不要通传,自大门进绕过正厅穿一道回廊便到沈承君住的小院儿里,能省下不少一起玩儿的时间。
      那日沈朗怀正值休沐在家,沈承君高高兴兴的拖着父亲制的木马蹲在大门口等李长晏来,李长晏来了,却正好让牵着孙淑贤的手预备出门给她买胭脂水粉的沈朗怀瞧见,孙淑贤侧过身子笑着同沈朗怀说:“这是我同你说的,那个追着马车跑了半条街给你儿子送糖葫芦吃的孩子。”
      孙淑贤虽端着世家夫人的姿态,私心里却对李长晏多有喜爱之意,毕竟是自家儿子头一个府外的朋友,平素里见李长晏来找沈承君玩儿,她也些微问过几句,孩子相交孙淑贤重于人品,见李长晏规矩得体,家世便也不再多问,只猜想是读过些书的一般人家,看着孩子们玩得很好儿,夜里也同沈朗怀夸李长晏这孩子心性颇佳。
      故此沈朗怀顺着话头将目光放在李长晏身上,霎时握着孙淑贤的手却是一紧。
      非是宫里集会又或是哪宫的娘娘递了帖子,否则孙淑贤是进不得宫的,李长晏的母亲出身低微,就连李长晏也是一夜荒唐的产物,没有娘家势力的支撑,不受宠的年幼皇子,自然也上不得宫宴,因此孙淑贤不认得李长晏,但沈朗怀却认得,宫里不受宠的皇子不但跑出了宫门还找到了自己家里。
      沈朗怀面上不显,只叮嘱家仆说看顾好两个孩子,说着也伸手拍了拍李长晏的头同他说“早些回去。”李长晏端手作揖以示回应,沈朗怀摩挲着自家夫人的手背,轻轻挑了挑眉,除却孙淑贤平日里的夸赞,此番沈朗怀心下也对李长晏多了几分好感。
      一个不受宠爱与关照的皇子,出身又是那样的不好,在内宫与怕是不太好过,皇帝受了算计同南疆送来的女奴共度了一夜的产物,皇室将颜面看得极重,南疆女奴面容姣好身姿尚算窈窕,对外且称说皇帝一夜荒唐便多了这么个皇子。啧,这事儿要怪自己不小心,怎么能让女人和孩子承担责任。李长晏这小子年纪不大,无人照料教导却半点也没有长歪的势头,却是个好苗子。沈朗怀心里一面不屑于皇家对此事的处置方式,一面有对李长晏多了几分怜惜。
      此后凡李长晏前来寻沈承君玩儿,籍着感激他陪自家小子玩耍的由头,沈朗怀往往会寻些经史子集赠与他,不得宠爱的皇子沈朗怀若是教了,难免落人口实,遂只赠不教,玩耍时李长晏不懂的字句往往都是向沈承君问,沈承君不懂便会来问自己转头再告诉李长晏,算不得沈朗怀亲授,若是有心人找到自己头上,只说不知不晓也能塞了他们的嘴。
      沈承君于李长晏的关系如此也算是竹马竹马了,沈府上下都晓得沈家少爷有个姓李的同伴,关系亲厚极了。

      马车回府已二更,沈承君站在沈府大门牌匾下仰头凝视着那块烫金的匾,脑子里满是李长晏的声音:
      ——你若是入宫做太子的伴读,以后再想跟我玩儿可就难了。
      ——皇帝肯定监视你,你再好好想想呗。
      ——别的皇子可没太子重要。
      沈承君今年已经十一岁了,世家子弟总要比旁的孩子早熟些。
      太子伴读,定是于东宫常住,凭父亲与皇帝那颇为亲厚的关系来看,皇帝中意的伴读想来也该是自己,他曾听过太子的事迹,年纪尚小却已有声名,六岁成诗,七岁成文,前些年皇帝生了一场重病,太子亲奉药汤,甚至亲自尝后溲以识病症,如今十二岁,已经是太傅众口称赞的皇子。
      但是如果明天他果真做了太子伴读,依李长晏的话,他分明与李长晏玩得最好,如今却是为了旁人舍了朋友情谊,他却是舍不得,可事情哪有这么简单,他不能只想着自己,还得为着这个“沈”字细细想想,他知道这是他的责任,尽管他尚且不是很明白这样的责任和自己的姓氏有什么特别的关系
      “父亲,若是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明日瞧不上我,我是不是就可以做别的皇子殿下的伴读,往后也不用时常住在宫里?”沈承君把头低低得垂着,好似要缩进衣襟里,沈朗怀手里举着一本书正瞧着,也不应他,早在沈承君进门来的时候,沈朗怀便晓得他这儿子打的算盘。
      “若是做了太子伴读,儿子可不可以还是每日回府住?儿子舍不得母亲。”
      外头倏地响起一声闷雷,又扯起猎猎的风声,桌案上的烛火闪烁了几下熄灭了,沈承君下意识的瑟缩了一下。
      别是说谎真遭雷劈吧?
      室内尚还有别的烛火打亮,只书案上那盏熄了,沈朗怀啧了一声,“你祖母可曾同你说过,说谎是要遭雷劈的?”
      “其实,我是舍不得父亲……”
      轰隆!轰隆!轰隆!外头的风声更大了,自两端穿进回廊,两道夜风相撞,打了个旋儿又刮了出去,声响好似鬼哭,过沈朗怀窗前又刮开窗户灌了进去,这下内室是彻底暗了下来。
      雷声风声就像被人扼住了喉咙,没了声响,沈朗怀低笑了一声,在黑洞洞的内室格外清晰地传进沈承君耳朵里。
      “你去把正则喊来,将这些灯重新掌上。”
      沈承君还未跨出门去,窗外便有光亮透进室内,持灯的人身形打在窗户上,黑黝黝的影子身形却纤秾合度应当是个女人,那人还未至室内,声音却先到了:
      “做伴读去,无论你跟着谁,都得住在宫里,即望方回,陛下未曾如此要求,是我央你父亲去同陛下求的,陈先生是博识之士,你跟着他多学些东西才好,成天想着玩儿成什么体统。”
      是娘亲。
      父亲向来很能听进娘亲的话,尤其是在管教自己的时候。
      这下真正歇了沈承君玩弄小聪明的心思,他在黑暗里向父亲躬身作了揖退到门口喊正则进去掌灯。
      他同李长晏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李长晏在宫外会有别的朋友,他在宫里也会有别的朋友,他会给别的朋友带糖葫芦糖人儿,别的朋友也会回赠他一些礼物,时间久了他们就不是真正的朋友了。
      沈承君觉得有些难过,却也算不上很难过,他的年纪尚且算不上很大,对朋友里理解不过是常常玩儿在一处,便算得上是朋友了。少年心性,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明日进宫想来又能结交到许多新朋友。
      可皇家,哪有那么多朋友。
      沈承君暂时将那一点点的难过放在了心底,转头喊阿大一道帮他收拾行李去了。
      沈承君住的小院儿外头有棵据说长了千年的梧桐,是皇帝赏给沈朗怀的,千年的梧桐生长于皇城右侧一街之隔的地方,原是前代大儒能臣顾淮安所居之地,皇帝钦赐其居所方圆三街六巷以内“崇仁”之名,梧桐树恰恰长于最外头最靠近皇城外墙的街上,唯恐移植之时出了差错损伤了根部,由是便直接将那长街拦腰截断,向皇城外延展四十亩地给沈朗怀迁了新居,同年沈承君便出生了,长了梧桐那处便置成了沈承君住的院子,沈朗怀虽然不说,但沈承君自记事起便晓得自家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很高。
      “少爷,您捂手的汤婆子呢?”阿大给沈承君打点着行李,却发现今日带出去给沈承君暖手用的汤婆子不见了影儿。
      沈承君往嘴里搁了一颗糖葫芦,裹在暖和的袍子怀里藏了一路,糖霜化了些许,入口甜丝丝的,咬开里头红彤彤的山楂果又多了些酸味,两相交织到一处,酸甜滋味在嘴里蔓延开,他砸吧砸吧嘴而后才说:“弄丢了,爷出去玩儿这么久揣着揣着就丢了。”
      “小祖宗!怎么能丢了?丢哪儿了?那可是皇上赐下来的,可不能就这么丢了。”服侍沈承君的丫头清苗打了水来预备伺候沈承君洗漱,前脚刚踏进门便惊呼出声,忙喊阿大去禀了夫人说少爷的汤婆子丢了。
      阿大瞅了一眼沈承君,见他嚼着糖葫芦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心下便晓得这汤婆子怕是丢在李长晏手里了。
      “想是落到安化门了,明日我去找找便是了。”明天阿大与清苗陪沈承君一同入宫,再回府想是要等上半月了,开春了也用不上汤婆子,皇帝赏下的东西多了,汤婆子却不是甚么重要的东西。
      皇帝赐的还不是给人用的,暖手的东西我又不止这一个,李长晏什么都没有冬天冻坏了也没人管,我丢了,李长晏捡到了,不知者无罪,沈承君越想越觉得就是这么一回事,“行了,不就是个汤婆子嘛,上回我爹不也把皇帝叔叔赏的字画儿乱涂一通丢出去了嘛。”
      清苗同阿大登时没声儿了。有其父必有其子?小少爷小小年纪就这般随性,入宫去了怕是要吃亏的。
      “你们别担心了,若是有人捡到了,寒风凛凛的,暖我也是暖,暖旁人也是暖,总有它的用处。”况且李长晏也不是什么旁人。
      沈承君擦了脸,自个儿拿起盐、茶漱口,水在嘴里咕嘟咕嘟的来回翻滚了几圈,糖葫芦酸甜的味道冲淡了不少。
      “明日再多带一盒金丝蜜枣吧。”
      清苗应了一声,阿大转身去厨房给沈承君拿多带的一盒金丝蜜枣去了。
      几句言语之下,行李几乎已经打点清楚了,沈承君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瘪了瘪嘴,他撩了床边挂着的长衫搭在身上,几步走到书案边坐下,铺平了纸,又拿镇纸压了压,提笔沾墨写下了几个字:李长晏启……
      沈承君在同李长晏道别。
      冻雷惊春,雪化雨落。
      和着雷鸣电闪外头终于下起了滂沱大雨,立春应是不远了,可惜今年不能和李长晏一起去踏青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少年意(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