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小璃 ...

  •   茯苓在人间的这几天里,一直在找凛都的最后一个亡魂。
      鬼域的信息都不全面,他只知道亡灵是个二十岁的少年,叫于昤。还有一张从附近的书画先生那里打听来的画像。俊雅公子,眉目生情。
      他初到凛都时,满目素缟,一片死寂,正巧赶上一场头七,凛都处处是亡魂。凛城中家家户户都挂上白灯笼,拉起素缟悼慰亡灵,很像在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
      好像家家户户都有人在这场灾祸中亡故。
      那场七日宴中,有许许多多鬼魂在自己的灵前飘荡,和前来悼念的人一起,守着自己的牌位哭得伤心。看着家人的泪流干,情绪与躯体慢慢都变得干瘪,送走了自己最后一程。
      总是要回归平静的。
      茯苓见惯了生死与离合,这样大的场面也并未在心中惊起多少波澜。人这一世其实很长,作为人的一世只是开端,往后还要为自己的前生所为继续活着,以鬼或是以神,享乐或是赎罪。
      死亡也不是终点。
      他在于昤出殡那一日来到于府,想碰碰运气。他觉得于昤也是不过是常人而已。还是个死了依然牵挂人间,欲念深重的人。
      在灵堂里转了一圈,没有找到人。灵堂也是平常的灵堂,没有术法的痕迹。
      少年的尸体躺在棺木里,面色惨白,嘴唇青紫,被水泡得浑身肿起来。
      灵堂很安静,两位中年人坐在其中迎送往来前来悼念的客人,流着泪往面前的盆里烧着纸钱。
      茯苓便想等一等。
      应该会回来看一看。
      一直等到了下午,都没有等来于昤的亡灵。
      却等来了一个赤着脚散着发,满脸泪痕又憔悴的女孩儿。
      她急匆匆地跑进来,带来一场骚乱。跟着她的下人也都在后面跑,边跑边喊:“苏小姐,少爷就要下葬了,你不能进去。”
      却没有人拦住了她。
      她没有犹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破坏了灵堂里的安静,只是径直跑到棺木前,直直栽下去,头都险些磕破。
      灵堂里的人都在叹息。
      “小璃,昤儿已经死了,不能陪你了,你还得活着呢,别这样。”于夫人带着哭腔的劝慰在又恢复安静的灵堂里响起来,萧索又沧桑。
      女孩儿却像是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只是手指死死扒着棺木边缘,嘴里喃喃的念着:“昤哥哥,昤哥哥。”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
      茯苓觉得这个女孩儿可能就是于昤不愿意去鬼域的理由。
      情爱刻骨,尤其有回应时。跟着这个女孩儿找到亡灵的机会大些。
      少顷,有人提醒老爷,吉时到,公子该下葬了。
      于夫人起身去拉小璃,力都不敢用,仿佛一碰她就会碎掉。
      她的力气却很大,死死抓住棺木不撒手。
      “好孩子,昤儿很好,一定能上天做神仙,他要走的,天把他带走了,拦不住的。”老夫人一边劝一边想把人往旁边拉,好让抬棺的场面不那么混乱,小璃却只是坐在那里,像没有魂灵,只是句躯壳。
      死也要守着爱人尸体的躯壳。
      老夫人没有办法,退到一旁示意人起棺。
      小璃的手慢慢抓不住棺木,滑落了,她像是突然惊醒一样,想要站起来追出去,却没有力气。
      努力了很久撑着地面起来的时候,棺木已经抬出去很远了。
      她跑着,哭喊着,撕心裂肺地想追上去。
      却被绊倒跌在门口。很多人想过来扶起她,她只是没有表情地流泪,嘴里还是呢喃着:“昤哥哥,你不要小璃了吗?”
      小璃已经不记得这是七日以来她第几次哭到晕过去。
      只是梦中的于昤越来越远,她跑多快都追不上。
      醒过来的时候,她问:“送葬的人回来了吗?”
      像是第一次清醒着说完一句话,嗓子哑得吓人。
      “回来了,小姐,戌时便回来了,现下已经子时了,你这几日都没怎么吃东西,用些饭菜再睡会儿吧。”丫鬟是从小跟着她长大的,日夜相处感情很深厚,看着她这几日的样子,急得也跟着心神不宁地伤心,见人好不容易清醒了,便提着精神征求意见。
      “确实是饿了,这些日子没顾上吃饭,菱角,你给我备些菜吧,清淡些就好。”小璃觉得实在是没精神,便猜应该是太久没吃东西了,饿却早就感受不到了,整个身体里,只有绝望是真实的。
      菱角见她肯吃东西了,又惊又喜地笑起来,想着小姐应该是想开了。急忙跑去厨房让人煮了些稀粥,又做了些清谈的小菜。
      饭菜端到小璃面前的时候,她的手抖得筷子都拿不起来,菱角忙过来端着粥喂给她,她喝了一些,才恢复了一点儿力气。
      吃完了饭,她说想回家。
      “小姐,已经半夜了,路不好走,老爷和夫人也已经睡下了,明天起早些回去吧。”菱角觉得奇怪,她一年来有大半年都随着小姐在于府住着,细论起来,倒是这里还更像自己家些,大半夜的,回去做什么?
      “家里有些东西,是昤哥哥留给我的,我看着安心。”小璃是个倔脾气,虽然不发脾气,但是小丫鬟听得出来她的坚定,便不坚持了,给她粗略收了些衣物,想着回去便回去吧,若是她心里能好受些也没什么。
      “不向于老爷和于夫人告别吗?”临走时她问。
      “天晚了,他们睡下了,不便打扰。”她没有停步,直直地往门口走。
      菱角提了灯笼,却觉得一路上阴森森的,老有人跟着她们似的。
      “小姐,这路太黑了,我怕。”小丫鬟一路走得跌跌撞撞,贴着小璃东张西望的。
      “别怕,没鬼。”要是有,昤哥哥应该就看见她的伤心了吧,怎么没有回来过呢?
      她们一路走得急,后面的两个魇却跟得不紧不慢,其中有一个问道:“那么晚了她们出来干嘛?不怕鬼吗?人不是都怕鬼吗?”
      另一个说:“茯苓大人让你跟着她你就跟着,要是看到了亡灵便抓回去,她们去哪儿你当然也得去哪儿。不过,这个亡灵也太奇怪了,找这么久了竟然连消息都没有。”
      “对呀,连茯苓大人都感应不到他的气息,也不知道躲哪儿去了。”
      “说起来,茯苓大人去给殿下送药,已经有些时辰了吧?一会儿要是他不回来,凭我们可抓不住这个亡灵,不听话又有藏身之处,很难搞啊。”
      “对啊,已经两个时辰了,殿下平时百毒不侵又身强力壮,也不知到这是怎么了,不会出什么大事儿吧?”
      “这个还真不好说,我看茯苓大人走得急,应该是件要紧事儿。”
      “现下还是办好差要紧些,真出了事儿我们着急也没用,就像这凛都天灾一样,谁都逃不掉啊。”
      …………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起劲,转眼苏宅便到了。
      小璃是从角门进去的,开门的小厮也很吃了一惊,结结巴巴地揉着眼说:“小……小姐,你怎么会回来?要去禀报老爷和夫人吗?”
      小璃好笑地说:“怎么,我自己家我还不能回了?我特意走角门是什么意思你不知道吗?”
      小厮讪讪地摸了摸脑袋,菱角便说:“天晚了,老爷和夫人肯定都睡了,我们明日再去禀,现下还是先回房吧。”
      小厮便又点了个灯笼送她们回去了。
      走到院子里小厮便止了步:“小姐早些歇息,我便不送进去了。”
      小璃点点头进了院门。
      快到自己房门口时,她和菱角说:“你回自己房中睡吧,今夜我想一个人静静。”
      “不行,小姐,你这几天都心神不宁的,一个人待着多危险呐,我想陪着你。”小丫鬟还是挨着小璃,贴得紧,被瞪了一眼。
      小璃才进了房门便从里边把门反锁了,小丫鬟拍了一会儿门,又不敢闹大动静又担心,急得团团转。
      “我没事,你回去睡吧,我想一个人待着。”小璃在房中听着拍门声,觉得吵得头疼。
      菱角便知道小姐是让她不要吵。
      要不要去找老爷夫人呢,她在门口纠结了一会儿。
      小璃的房中有一身嫁衣。
      她自己绣的,从知道昤哥哥要娶她那天开始,便捧着红色的丝绸,一针一针地缝出了金凤凰,拖着长长的尾巴,占满了整个裙面。
      后来和昤哥哥一起学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她轻咬着字念:“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昤哥哥便望着她笑,打趣道:“你小小年纪的,羡什么鸳鸯?羡慕人家好看?
      还是羡慕人家成双?”
      她拿书遮着红了的脸,在心里说:“昤哥哥比鸳鸯要好看的,我不羡慕他们。”
      后来又自作主张在裙摆绣了对鸳鸯,金灿灿的,太阳底下看着能弥漫出暖意。
      苏家与于家是世交,小璃还在娘胎里时她母亲便和于夫人说好了,若是个男孩儿,就放一起养,做异父异母的亲生兄弟,将来一起科举,都会是有大出息的孩子。若是女孩儿便先订个亲,要是长大孩子都相互喜欢,就把女儿给于家做媳妇儿,要是孩子另属意了他人,亲事也算不得什么凭据,两个小孩儿做朋友就好。
      小璃才五岁时,有一天于昤跟着妈妈来苏宅作客,大人要谈大人的事,便把两个孩子扔到一起玩。
      小璃说要带着于昤去捞小蝌蚪。池塘的水面矮,两个小孩儿的手都够不到水中游来游去的蝌蚪。于昤便让小璃拉着他,整个上半身都探到池塘里去,小璃蹲在地上拽着他的手,紧张的看着于昤的手伸到水里去,大气都不敢出。
      小少年等了一会儿,回头对她笑着说:“捞到了。”
      小璃一开心,手滑了。
      于昤直直地栽到池塘里去。砰地一声吓得聚来了好多人。
      “于小少爷落水了,快救人呐。”
      “有人落水了。”
      “救人救人。”
      …………
      池塘只是个小池塘,只有大人半个多个头高,淹死个小孩儿却是容易的。
      于昤在水里扑腾了一小会儿,就被个眼疾手快的大人捞上去了。
      呛了好几口水,差点淹完了他和小璃的友谊。
      一直在岸上的小璃松了手时就开始慌,看到周围的人忙着乱着救人,吓得哇哇大哭。
      于夫人听人来报说自家孩子落水了差点没晕过去,缓过来想去看看的时候,又有人来报说救上来了,人没事儿,就是吓着了。
      小璃娘赶紧差人去找了郎中,来看了说没大碍,就是受了点儿风寒。
      等小璃爹办公回来,听说自家孩子闯了这么个祸,用竹条打了八下小璃的手心。打一下小璃说一句:“我错了。”
      打到第八下的时候小璃没忍住,哇的哭出来。苏大人更生气了,大声说:“哭,你还有脸哭。你差点儿就害死人家,明天跟我亲自上门去赔礼道歉。”
      第二天和父亲去于府,她躲在苏大人身后,委屈巴巴地探出头来,结结巴巴地跟于昤和于大人说:“对不起,我不该和哥哥去池塘边玩,也不该放开他的手,更不该他落了水我还只知道哭,错失了救他的先机。”
      于大人笑呵呵地摸摸她的头,转过头对于昤说:“妹妹特意来道过歉了,以后还是好朋友,不能再怪他了,好不好?”
      于昤还病着,在床上侧过头不说话。
      小璃委屈的眼泪便蓄满了眼眶,差点又哭出来。
      “人家这是不原谅你呢,你得自己再想想办法。你这孩子,又毛燥又粗心,我要是昤儿,我也不搭理你。”苏大人平时和女儿朋友一般处惯了,觉得自己家女儿书也读不好,字也写不好,大家闺秀的品性又一点边儿都沾不上,就放养了,平日也不怎么管。
      但于家的小孩儿很和他的眼缘。小小年纪,诗书都很有自己的见解,字好画也好。性子也静,拿着论语在书房里,一抄能抄到天黑。
      这么好的读书人才,差点栽在了自己女儿手里。
      冷水得浇到透心凉才能保护好于昤这课好苗子。
      “苏兄,孩子的事儿让孩子解决就好,很久没一起下棋了,移步书房对弈一局?”于大人觉得这爹跟孩子老过意不去这种行为有些着实不着调,便寻了个由头把人给移到书房去了。
      屋里就剩下小璃和于昤两个人。
      “真的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放手的。”她站在床边,刚刚泪才憋回去,这会儿又有些控制不住。
      “我带了礼物的,林婶铺子的桃花糕。平日爹爹都不给我买,今日还是我说要带给你他才同意给我买了。”说着把纸包好的糕点献宝一样拿到于昤的面前。
      于昤还是不理他。
      她就恼了,鼻子眼泪一把一把的流:“你这人怎么这样小器,我都已经道了三回歉,还被打了一顿,你却一句话都不同我说。我爹常说于家公子很有器量,以后能成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我看你真真是心眼比针眼儿还小,别说大丈夫,小丈夫都成不了。”
      说得难过又哭得伤心,让于昤一下慌了神。
      “你别老是哭啊,我就是看你那么爱哭,想着还是不要理你了,他们都说爱哭的女孩子最麻烦了,我虽不是很想交你这个朋友,但娘说要以礼待你的。”于昤递给她帕子,她接过去擦干了鼻涕眼泪。
      “那便说好了,以后我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给你,你便不要生我的气了,以后就是好朋友。”收了眼泪的小璃又喜笑颜开,花猫脸上一双眼睛亮晶晶的。
      于昤不是很情愿地点了点头。
      于是以后小璃就常来找于昤了。娘亲跟她说哪里的什么好吃的时候,她在集市上看到了有趣的小玩意儿的时候,她跟着父亲出去,看到了什么她没有见过的物件的时候,她的第一个想法都是,带给于昤,他也许会喜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