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太师庙 ...
-
文长:只听闻红票用钱买,却不知道要买多少,我现下银票带了却不知够不够,若不够,我再去钱庄取。
那人说:先不急,我当你的引荐人后,你钱给我,后面我替你办,你拿了红票回去给你表兄,他拿了红票去自然就能上任。以后要是有人问,定不能说。
文长:我知道,有劳了。
文长在樊城呆了将近半月。这半月里京都也不太平。
文长曾建立一个消息库,手下人都受命于他,他在离京前让人在膳房里做了手脚。
李禾州依然被铐在椅子上,身边已经有了一人伺候。
小震:季公子,该洗手吃饭了。
李禾州被推去洗手,又推了回来。
李禾州拿起那只很好看是银针,这是他吃饭前的习惯。
李禾州也没想到,这半月来,竟然有三次被投毒,他就是很想笑,他都这样了,竟还有人要来取他性命。
小震:呀,又有毒,季公子,这回我真得去禀告圣上。
李禾州却说:你站住,小震,回来。
小震问李禾州:季公子,你越容忍,那人就越放纵。
李禾州笑:小震,你看那人也不是故意要我死,怕只是想警醒我。
小震搞不懂:警醒什么要不是你日日试菜,你早死了。
李禾州:你不懂。
小震糊涂了:我是真不懂!圣上看中你,让你帮他处理奏折,却有人要在背地里毒你。你却不肯让我与圣上说。
李禾州说:不是还有两个菜可以吃嘛。去帮我把那个菜倒了吧。
樊城
小胖子:红票已办好,小心收好。
文长:谢谢先生,想问先生,附近可有游玩好去处
小胖子:西边有个园林,……
小胖子反应过来说:你还真是心思缜密。
文长:总不能来一次却也什么都没游玩,什么都没带回去吧。
文长带着小厮四处游走。这一次却有意外收货。在樊城一山上,有一座占地极大的庙,其名太师庙。
有很多的人来这儿跪拜求签。
文长:不知道樊城这太师庙是指哪位古代太师那么有名,我们去看看。
庙里墙上图腾特别艳丽,看着挺金碧辉煌的。到处都是烛火。
而当文长看到那约五米大的石像。他着实震惊。那是当今太师的石像。这座两层楼大高的香火庙里,藏着不为人知的事情。
可他从来没有查到任何和太师建庙相关的事情。并找不到任何太师有涉嫌贪腐的证据。
而这大庙里发生的事情,太值得推敲了。且太师庙的香火钱也是很可观的一笔数目了。那么这些钱往哪去,又是从何而来一大笔钱建这么雄大的一座庙的,是谁所建呢。
文长后面几天就一直在研究这件事。
太师庙是在五年前开始建的,那时候李禾州还没有登位,是李禾州父亲在位时。
文长查到,这座庙主要是来自民间自发建设,有富商投钱,历时三年,方建出此气势磅礴的太师庙,一开始没有什么人来上香。不知道是李禾州上马的第一年,还是第二年。那时候百姓对太师十分敬仰,新皇帝李禾州的名声及坏。
富商名为连田。
文长心里咯噔了一下,这个人他这半年多来可是熟的很。
文长利用自己的消息库,发现连田确实是名下建这庙的人,可是他无缘无故,为什么要去建这么大的一座,别人的庙。由此可见,连田必然和太师有着某种关系。而且这庙也及可能是太师所钦授的意思。只是眼下要尽快查到第一富商的暗铺在哪里还需要一些时间。文长还得再理一理。
半夜文长写下一封信与赵赫楠。
连田正是当初出资给赵赫楠钱建消息库的人。
清早皇宫里
连田被带到大殿
赵赫楠一夜未眠:今日叫你来,有事问你。
连田:皇上请说。
连田大概也猜的到是什么事情。
赵赫楠:今日我在查一案名红票,不知,先生竟然也参与其中?
连田笑:皇上,不知您当将军时说的话,现下可还算数?
赵赫楠:只要你如实禀告
连田:皇上想知道什么?
赵赫楠:红票一事,你知多少,都说与我听。
连田:红票是官员里流通的一种票据,可以折合成一定比例钱财,用于官员买官买地贪污的中转,里面细碎,不知道是谁创建,只知道是现在富商许闽端经营着,他开了一种名为暗铺的钱庄用于走贪污的钱财,就是皇上说的红票。
赵赫楠:你在其中是什么角色?
连田下跪:皇上明鉴,我并未加入此勾当。
赵赫楠:可我听闻,你在余州樊城,建了一座很大的太师庙。
连田:太师庙,那些建造钱财,并不是出自我的口袋,我当时有求于许闽端,他让我着手此事,我才照办。
赵赫楠问:为何建的不是别的庙,是太师庙。连田,你要再不如实说话,今天我可不敢保证可以留你一命。你当时经手那么多钱财事物你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为什么许闽端愿意让你去办!
连田:皇上息怒。
赵赫楠:一五一十的说。
连田:您知道我是做漕运,沿海大部分货物粮食盐都是我在供给。那年赋税很重,我钱财运作不过来,找许闽端借钱。他答应借钱,但他给了我另一个提议。让我买红票,可以减少赋税。我当时不相信,后来以许闽端的名义,他帮我做了一票。我欠了他一个大人情,还欠了他一堆钱。也就是在那年,他请我帮了个忙,钱是他给我的,他说是别人要求的,我们都心知肚明是太师。因为钱庄是许闽端开的,所以钱都是他那边直接通过钱庄拨给我的。我也就是个挂名的出钱人,实际上那些动工动土的事情,也不归我管。我也就完工后去看了看,感觉那石像特别高大,跟真佛一样。我当时就想也许人家就这点癖好。
皇帝冷眼看他,他闭嘴了。
赵赫楠:抓许闽端,他会供出原委吗
连田:难。他软硬不吃。
连田又说:红票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那些受贿官员。我们跟官员勾结是求利。拿人钱财,自然是得替人消灾,不能惹是生非。除非您有足够的证据。
连田知道皇帝想要太师贪污证据。
连田忍不住问:皇上查丞相了吗?
赵赫楠:已经查过了,两人关系要好,却没有太多钱财来往。
连田:皇上就不觉得好奇,有较多钱财来往才算正常。
这话点醒了皇帝。
他们一直在查太师,却忽视了本质上,丞相才是那个有权有势的人。如果这个人也参与红票。那满朝还能有几个干净的官员
有些事情容不得深思。
文长其实早就想到了,探子也派出去查了,但是探子暂时还没有查到红票和丞相的证据。这就是红票的高明处。探子只查到丞相买过一批廉价玉,很是稀奇。那时候在古玩街,一个商人卖给他的。文长还想查查这玉,买廉价玉实在不符合丞相的地位,应该是一批好玉,商人贿赂他的。
两天后,文长又写了一封信。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只有找到账本,才能找到受贿人,才能缴平这些隐藏的贪腐。
他们的暗铺总铺在樊城。设立的据点遍布八方。要找这些点也并不容易。
赵赫楠在暗室里跟李禾州讲着这件事,李禾州听到了也没有说话,跟没听到一样。
不久后,李禾州开口,说的确是另外一件事:你这字如果不练,我定不帮你批奏折了。
赵赫楠看了看那些狗爬字,又看看李禾州,觉得他说的话可能是有些道理的,但是自己的手怕是只能舞刀弄枪。
赵赫楠打着商量问:要不,你就按着你的字来写,就当是我写的。
李禾州不知道他是傻,还是故意气他的,他要是写了不就暴露他没死的事情了
李禾州生气不想理他。但没多久又想开口。想问一下这人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走登基礼,李禾州从小被教导礼仪,现在遇到的没有一件事合乎礼仪。
李禾州觉得这个人真是奇怪的很,却又生出点嫉妒,他可以这样潇洒快活,想要干嘛就干嘛,这个人到底是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文长这边想了又想,账本要智取,需得夜里暗访,也就是偷,如果他们寻一个名义去查抄暗铺,必定使他们事先察觉。
李禾州见赵赫楠心里还惦记红票的事情,心里生出一股不明的感觉,像是很好,又不是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