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我只想让怀吉救救我的大姐姐 ...

  •   爹爹此次是铁了心要给我一个教训了。要不是镣子传话给苗娘子,我都不知道要跪倒猴年马月了。苗娘子知道我被罚跪的事儿,心急火燎地跑到爹爹跟前,为我求情,哭的一塌糊涂,连多年不叫的“六哥”都喊了出来。

      爹爹同意我回去的时候已经两个时辰过去了。今世我也一向谨慎,如今怎么就这么胆大包天了?怀吉和福来在福宁殿门口焦急地就等着,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罚跪结束了,好接我回去。

      苗娘子一进来,就抱着我哭,哭的我也心酸酸的。怀吉和福来赶紧搀我起来。可我的腿一点儿劲儿都使不上,麻的几乎没了直觉,我双腿又冷又麻。我最最爱惜双腿了,从不肯冷着伤着,每天都要按好久,越按越幸福。我是被怀吉抱出去的,这般的无知无觉的腿让我想起了前世没有脚和小腿的日子,今日又受了这般委屈,眼泪就吧嗒吧嗒地落了下来,再也停不住了。

      “姐姐,爹爹是铁了心要大姐姐去李家了。”
      苗娘子也知道女儿不喜欢李玮,“最兴来,你今天说什么的话,不喜欢李玮,那就是不喜欢李家,便是对章懿太后大不敬,你这孩子,如此乱说,你爹爹定是要罚你的。”然后抿着嘴,含着泪,陪我一同回去。

      徽柔姐姐知道后,肿着眼睛像个核桃似的来东宫看我,“你也不知道偷个懒儿。嘉庆子,笑靥儿他们,哪次罚跪不是偷懒的,我也懒得戳穿。就你傻!”说着眼眶又红了,“爹爹要把我像礼物一样送出去了,为了光耀章懿太后门楣。”说着便哭了起来,“那个李玮,我听说了,不怎么好看,也不怎么聪明,都十六了,还没读完孝经,弟弟可是十岁就读完了,连怀吉也…。那么蠢的人…”

      我心里怨,爹爹的心,又冷又硬,根本不懂徽柔姐姐。于是,连着好几个晚上,借口腿没好,也就没去爹爹那里。平日里,我每晚都要去官家的福宁殿,爹爹就会给我讲讲朝堂上的事情,手把手地教我如何看待朝局,一步步引导我对事情,对用人的看法。爹爹每日都很累,可还是每日留出许多时间,耐心地给我细细讲,等我走了再继续批劄子。

      直到怀吉同我说,爹爹病了,我才知道消息,赶忙去了福宁殿。爹爹躺在床上,很是萧瑟,觉得子女都与他不是一心,都不懂他的一片苦心。看着他寂寥的样子,心想,罢了,不同他一个病人闹。爹爹爱自己的子女,只是爹爹…只是有时爹爹的爱,消受不起罢了。徽柔姐姐离出降还有好几年,看以后有没有其他法子吧。

      我知道爹爹是有意补偿生母,便把自己最宝贵的女儿嫁到生母家,然后生母一族便可成为真正有底蕴的世家大族,而不再被人讥讽为“卖纸钱的”。

      但这个不意味着爹爹要把徽柔姐姐当作礼物送人。爹爹对徽柔姐姐的爱不比这世上的任何一个父亲差。只是,爹爹是真正的直A癌晚期。爹爹幸好是官家,否则,在现代一定会凭实力单身的。

      爹爹自小便是太子,再仁慈,也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对身边的女子,从不会考虑她们内心所求所思。在爹爹心里,可能只要男子用心待某个女子,这个女子就定会幸福的吧!爹爹的印象里,女子就是个柔弱娇怯的画象,至于女子自己的想法,自己选择和偏好,爹爹是从未考虑的,因为宫里从来没不喜欢他的女人,做选择的一直都是爹爹,爹爹选择谁,谁就会很开心。

      而徽柔姐姐与那些女人都不一样,她的抗拒,源于她自小所受的教育,她把自己当成一个活生生的,像男子一样独立的人,而不是一个等待临幸的物件儿,一个生儿育女的工具。徽柔姐姐什么都不缺,吃穿住行,样样精细,她想要的,她缺少的,只有一份纯挚的爱情。

      爹爹若想让徽柔姐姐听话地联姻,就应从小教她女训女则,教导她三从四德,以夫为天。而徽柔姐姐呢?学的是开眼界,扩胸坏,增雅趣,是四书五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记,是“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醉翁亭记。徽柔姐姐一直是最快乐的女孩儿,她一直觉得能娶她的夫婿,不是人中豪杰,也定是才华横溢,清秀俊雅的白襕书生,又怎么可能任人摆布,嫁于一不入眼之人,生儿育女,举案齐眉呢?

      徽柔姐姐对婚事的不满,化作了沉默的悲伤,一日日憔悴下去。昔日叽叽喳喳,呼朋引伴的徽柔姐姐,开始一日日枯坐厅中,默然不语。

      我开始时并不想怀吉与大姐姐走的过近,我只希望怀吉能像张茂则一样,远远地,却也是一生地守着姐姐。一生的守护,对怀吉而言,也算另一种圆满,也是怀吉毕生所求。可如今,我都庆幸有个怀吉可以走近大姐姐了。

      徽柔姐姐的健康被悲伤日日蚕食,变得体弱多病起来。只有怀吉同徽柔姐姐在林中演绎曲子时,怀吉拿来烤好的芋头时,怀吉给徽柔姐姐的新曲子填词时,怀吉给姐姐又画了一张“小黑黑”时……徽柔姐姐的眼里才会有光华涌动。我不能怨怀吉,怨他不如张茂则清醒理智,怨他不知道保持距离。如今,我只想让怀吉救救我的大姐姐。

      我知道怀吉一直在救我的姐姐,而我,得给怀吉留条出路。他为人良正,不应该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最起码,不能落个为慕权贵,以色伺人之名。怀吉敏慧多才,若是人们看见的提起的,只有那张惑君的脸,该是多么悲哀。我不想在为怀吉求情时,被言官问一句,“敢问怀吉功在何处?”

      我又拉着怀吉看起了帐本子,其实怀吉改进得已经很不错了,只是觉得不够完美,还有改进之处,才没来交差。我看了看,想着现代记账的一些优点,又一起同怀吉研究了半月(我当然是打酱油的了)。我胜在见多识广,知道改进方向,怀吉是天生聪慧过人,见微知著,新的复式记账法很快完工了。

      三司使主管财政,权力非常大。之前的三司使主管张方平为人平庸,不喜变动,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典型。这套复式记账再好,张方平怕是也根本懒得看,懒得改。宋祁还没来得及上任就被弹劾了。

      最近新上任三司使是包拯。包拯“”确实是个清廉的、不畏强权的好官。不过,包拯为官多年,但在一线破案的机会却不多。包拯于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到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这一年多的时间任开封府尹,后世民间大多数关于包青天的故事都是以这段时间为时代背景的。

      包拯是先弹劾了前两任三司使主管张方平和宋祁,才被官家选为三司使主管的。这让包拯极尴尬。欧阳修甚至写了《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来讽刺包拯前两次弹劾别有用心,是“蹊田夺牛”的行为。包拯压力极大,更是想在任上做出政绩。此刻,包拯要清理积年账务,纠出蛀虫,那么此时的复式记账,对于新上任的包大人,重要性不言而喻。

      于是,怀吉在我的鼓励下去了三司使,只说是东宫太子之意,见民间一铺子的记账法甚是精妙,便带来让大家看看。又简介了复式记账的具体方法。

      “复试记账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如此,金钱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晰明了。日后查账审核,可以对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更加高效简洁,对做假账的行为更易察觉。”

      怀吉一一列举完复式记账的优点和之前记账的不同后,包大人果然感兴趣,又找来三司使的官员,一起探讨试验,如此三个月后,最终承认了复试记账的优势,决定了复式记账在三司使内部的改革。

      怀吉知道自己的成果被三司使认可后,整个人都阳光明媚了。如果说之前的画作被人追捧,他得到的认可是荣誉。这次能参与三司使的事儿,更是使他对自己存在的价值,都发生了变化。怀吉很少喝酒,他更喜烹一壶清茶,拿一本书,端坐在书岸,一边品书,一边品茶。

      而此时,怀吉提着一壶酒,大咧咧毫无仪态地坐在园子的草地,太阳正晒着的地方。落日的晚霞映在怀吉的脸上,使他的脸看起来都沐浴在阳光里。怀吉也不用杯子,直接提起酒壶就往嘴里灌去。见我过来,也没行礼,我知道他有些醉了。他冲我一笑,不似以往的含蓄温柔,反而热情而张扬,满园的春色都刹那暗淡无光了。他拍拍身边的草地,迷迷糊糊地笑道,“来,殿下,喝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