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踏青西山 ...
-
中午,班老伯从邢简家回来,进门后,衣服都没换就先来看耶律贤。耶律贤想要行礼,被班老伯摁住不让动。耶律贤躺着看班老伯在床边搭脉半晌后神情甚是喜悦,便知没有大碍。
“爹,他怎么样了?”映梨给耶律贤擦汗。
“不错,比昨天好多了。在静养两日就好了。”班老伯转头看看映梨,笑道:“梨哥儿照顾的好啊!一看你眼睛就知道你一夜没休息好,眼睛红还眼圈发青,肯定是一夜没睡。前些日子,你照顾你弟弟和你娘的时候也是这样。”说着,眼圈红了,叹了又叹,当着耶律贤,又不好多说,推说,“昨天在邢公家,席上喝多了,今儿酒还没散呢。我去洗脸,换衣裳。”说着,就走了出去。
“姐姐,我还没向老伯道谢,就惹得老伯伤心,心里真是……”耶律贤看映梨低头不语,小心翼翼说。
“贤宁,你千万别这么说。我爹是想起来三弟了……也是心疼我……”映梨低着头反复绞着手巾,说不下去了。
“姐姐”耶律贤拉着映梨慢慢坐在自己身边,看着她道:“你的弟弟已经安魂入土,夜枕青山。他要是看你总这么伤心,他在泉下也难安啊。”
“他离十二岁生日就差一个月”映梨拿手绢拭泪,“他病重的时候,娘日夜照顾,又是担心,又是疲惫,时气又不好,也病倒了。我爹照顾我弟弟又要照顾我娘。哎,全家上下手忙脚乱。”
“夫人她现在身体可好?”耶律贤惊异没见过夫人,心下想:难道她也……?
“我娘她很好,去云州给我外祖父祝寿了。我外祖父六十大寿。”
“云州……”耶律贤稍微沉思了一下,“我听我的老师说起过云州的经学世家卢家。你外祖父可知道卢家?”
“那正是我外祖父家”映梨有点惊异,“你的老师是谁?他认识我外祖父?你怎么……怎么会想起这个来?”映梨突然觉得应该重新打量面前这个少年,年龄不大,却似乎城府极深,言语不多,却似乎句句大有玄机。
耶律贤看她的目光在自己脸上盘旋,面呈异色,一笑,“只是提起云州,突然想到的。我的老师是康默记。就是他上书太祖,在上京建孔庙;上书太宗,在南京建国子学和国子监。姐姐才高德馨,可做国子监的女博士啊!”
说得映梨“扑哧”一声笑了。
正说着,听到车马声。映梨马上跳起来,“我娘回来啦!我出去迎接啦!你要什么,就叫莺儿啊!”说着,叫来丫鬟莺儿,她跑出去了。
待到映梨跑出来,卢夫人已经下了车,正扶着丫鬟往里走,身后的仆人拎着大包小包。
“娘,你可回来了!这半个月,我可想你啦!”说着,映梨扑到卢夫人怀里。
卢夫人抱着她,抚着她的头说:“梨哥儿这几日有没有跟着你哥哥淘气?你舅舅他们都说想你们,一再埋怨我没带你们回去呢!我说呀,上回带你们去,闹得外祖父家鸡犬不宁,我哪还敢带你们再去啊!”
映梨嘟着嘴说:“是哥哥淘气,我拦不住还差不多。我几时跟着他一起淘气啊。更何况,他跟着三清道长学功夫,轻功那么好,我骑马都追不上他呢!”
“啊?”卢夫人立刻面有忧色,“他这几天又和人打架了?哎,年轻,血气方刚,又好抱打不平。前儿刚把张家的儿子打了,这么下去,怎么得了。”
“娘,张家的儿子是有名的恶少,为害一方。他被打了,大家都拍手称快呢!”映梨不服气地说。
“有其兄必有其妹!”卢夫人嗔道。
“我说,是有其母必有其子!”班老伯站在门边笑着说,“难道你忘了年轻的时候了?”
“你倒说起我来了!仲连,梨哥儿,都是你惯的!”
说话他们进入大厅。卢夫人拉着映梨,让她坐在自己身旁的脚踏上。她一边摩挲着映梨,一边问:“刚在门口我还想问,仲连呢?他是不是怕我问他书,躲起来啦?”
“娘,瞧您说的。哥哥是怕您问他书,但也不是躲起来了。我们昨天去郊外给弟弟扫墓,回来路上,哥哥救了一个孩子,和弟弟差不多大。他的马惊了。哥哥一早就进城去他家报信啦!”伏在她膝上的映梨抬头道。
“啊?那孩子现在怎么样?有没有大碍?”卢夫人大惊。
“我已经看过了。那个孩子本就沉疴连年。昨天又惊了马。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大碍。在静养两日就好了”班老伯斟茶给夫人。
卢夫人和班老伯道声谢,“那我一会儿去瞧瞧他”,端茶说:“说到茶,这回,他舅舅送了今年新制的蒸青团饼茶。你们可有口福了!”
映梨拍手笑道:“太好了!明天去玉泉山取泉水!好茶必须有好水!去西山,还可以去聚瑟寺拜佛!先拜佛,再踏青!”
映梨打算第二天一早就去西山取水。但是班老伯和卢夫人执意让她再等等,等耶律贤大好了,由仲连陪她带上耶律贤一起去西山。映梨虽然心下着急,但是想到耶律贤确实弱不禁风,要静养两日才能出门,也就把去西山的念头暂时按住。这两日在家应耶律贤请求,给他讲经读史,倒也自得其乐。
时光过得飞快。这一天一早,映梨用过早膳就里里外外忙活开了,一会儿看看给耶律贤带的衣服被褥够不够,怕路上颠簸;一会儿查查水桶漏不漏,怕两桶水不够,又搬上车两个水桶;一会儿又看看路上带的干粮够不够,怕哥哥路上饿。仲连站在门口看着映梨忙里忙外,笑着和倚着门框的耶律贤说:“我实在是受不了了!一大早就唧哩哇啦!”耶律贤笑笑,“梨姐姐这么喜欢西山吗?我看她这几天都没有这么高兴。”
仲连说:“她喜欢玉泉山,说玉泉山泉水与众不同。她还真称过,玉泉山泉水比井水和河水都轻!她喝茶,口味可怪呢!花椒、陈皮、盐巴……这些一律不放!就喝清茶!爹妈也惯着她,她喜欢清茶,就让她煮清茶,她喜欢玉泉山,就让我陪着去玉泉山取水。梨哥儿可是家里的公主呢!”
耶律贤起初微笑听着,后来又想到父母的好,又是羡慕又是伤心,眼圈差点红了。
仲连却没有留意,他和耶律贤说了一声,就去马厩牵马套车。少顷,这些就都忙完了,映梨来扶耶律贤上车。班老伯和卢夫人一直嘱咐映梨:“不要光顾着自己玩,要照拂耶律小兄弟啊!仲连,你管着你妹妹啊!别玩得忘了时间!耶律小兄弟病刚好,出去透透气是好,但是不能太久啊!拜完佛、取完水就马上回来!”仲连、映梨连声答应着,出发了。
路上,仲连赶着车,映梨怕耶律贤坐在车里闷,掀起帘子来,“你看,这才几天,花都开了!”
耶律贤说:“是啊!你看!那儿!一大片梨花!咱们马上也可以看月下清溪映梨花啦!”
仲连在车前,大声笑说:“耶律小兄弟,看不出来,你跟着映梨才几天,文才长进得真快呀!”
三个人笑着,来到了城西聚瑟寺。聚瑟寺建于唐朝,古寺名刹,香火极盛。看到深庭广厦,青石假山,苍松翠柏,映梨不由得说:“这还真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更觉肃穆了。”
拜过天王殿,三人来到大延寿殿,耶律贤只见映梨双膝跪下,低声念到:“求佛祖保佑幼弟脱离苦海,早登极乐……”她的声音越来越低,以至于耶律贤跪在她旁边也没有听清楚。
三人不敢多停留,匆匆看过禅堂、无量寿佛殿就启程去玉泉山了。
出了聚瑟寺,往西十五里就是玉泉山。山以泉得名。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泉恰如一条玉带悬于满山浓黛。清澈见底的山泉自石缝涌出,在山脚倾入三丈许的玉泉池。泉水从山上一跃入池,激起明珠万斛,跳跃不绝。水色清而碧,细石流沙,绿藻翠荇,无不清晰可见。1
仲连将车停在玉泉池边,和映梨一起打水。
“这风景如画,真是建行宫的好地方啊”,耶律贤梦呓般说到。突然他和仲连说:“仲连大哥,要下雨了。咱们找个地方避雨吧!”
“啊?这天明明晴朗得很啊!连云彩都没有几片啊。”映梨放下水桶,抬头看了看,“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啊?你会夜观天象啊?”突然,她想到了什么,走到耶律贤身边,关切地问:“贤宁弟弟,你是不是腿疼啊?”
耶律贤笑笑:“确是腿疼。姐姐如何得知?”
映梨说:“我弟弟有一回跑出去玩,在草垛上睡着了。我们找了一整夜,第二天一早才找到他。那以后,他到了阴天下雨就喊腿疼。我爹说,那是因为夜里的寒气和早上露水的湿气。后来我娘找到了一个偏方,用药酒炒的蚕砂给他热敷,敷了十几次就好了!你小小年纪要每到阴天下雨就受苦,怎么得了!回家等我问问我娘那个偏方,你回去也试试。万一有用呢!”
耶律贤一笑:“有劳姐姐!酒易得,只是药材和蚕砂,只怕不易得。”
映梨笑笑说:“蚕砂好说!我跟着娘一起养的蚕。北国虽然没有桑树,但是这里有柞树,叶子养蚕也很好的呀!我都学会了!不难!只是要半夜起来添树叶,蚕宝宝太能吃了!还要防着老鼠!它们会半夜出来咬蚕。哥哥做了很多捕鼠的机关,一晚上能抓住十几只老鼠呢!”
仲连一边打水,一边说:“那是!用师父教的奇门遁甲术做的老鼠夹子,夹无虚发!”说得大家一起笑起来。抬头看看天,竟然说话工夫飘来了几片乌云。
打完水,他们正打算启程回家。果然落下雨来。
“咱们快到那块凸山石下避雨!不用怕!这样午后的雨,一会儿就过去了!很快的!”仲连张开斗篷一边护住一个,带着他们跑到山石下。
仲连听到映梨问耶律贤冷不冷、腿疼是否缓些,忙要把自己的斗篷脱下来给他。耶律贤笑笑拒绝了,“哪里这样娇气!希望这雨快点停,咱们好快些家去。姐姐也可以马上烹茶了!”
“放心吧。午后的雨,就一阵子。”映梨柔声说道。
“嗯。跟着老师读过《老子》,记得里面有这样一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两者?天地也!天地尚不能常且久者,而况人乎?’”,耶律贤说着说着,不免神色凄然,“从我四岁至今,所进药物,多于羹饭……”
映梨不免感伤,不由得想起往昔弟弟闹脾气、不自在、需要人哄。她拍了拍他的头,“你还小呢!你会慢慢长大。身体也会好起来的!咱们都活得长长久久的,活得好好的。”
看到耶律贤神色不再那么凝重,映梨指着玉泉山说:“遇到这场雨也不错啊,你看雨中的玉泉山,和刚才比,更是别具一格呢!有了这铺天盖地的雨帘,反倒让玉泉山犹抱琵琶半遮面,更添幽情。往常来,哥哥每回都着急忙慌地催我早早回去,赶上雨,正好可以有闲情逸致地好好看看山、看看泉、看看雨呢!”
耶律贤点头道:“何处无山?何山无泉?何泉无雨?但少闲人如你我耳。”说完,怕不妥,忙说:“仲连大哥可不闲,又要读书习武,又要行侠仗义。”
一语未了,仲连连声大笑,“映梨一个,我都快招架不住了,又来你这个帮手。这几天,你还真没有少跟着她学啊!真是她的好学生!”
春末午后的暴雨果然如仲连所说,来去匆匆。三人说话工夫,已经雨过天晴。
耶律贤正和映梨耳语,突然仲连大喊:“快看!山那边,有彩虹啊!”
映梨马上说:“来!咱们快数数是单数还是双数!是虹还是霓?”
三人说说笑笑,踏上归程。路上仲连和耶律贤说:“前边一拐,不远就是神仙院了。白道长在这里修行过。他现在云游天下去了。”
映梨听了,忙嚷着要仲连带耶律贤去神仙院看看。“神仙院门外的石壁上有他刻的一首诗。大有意趣!这首诗是五言诗,也是七言诗。就看你怎么念啦!”映梨朝他狡黠地笑笑。
不一会儿,到了神仙院,耶律贤顺着她的手望过去,只见石壁平整如削,笔意灵动飘逸,上书着:
天青山云接
泉茫茫总是
觅道人何处
船遥问渡头
耶律贤和仲连说:“大郎,这明明是五言诗,怎么读成七言诗啊?”
仲连笑笑,“这,你得让映梨给你讲。她说得清楚!”
映梨娓娓道来:“把每句的第一个字拆开,把‘天’字拆成‘一’和‘大’,读完这一句再回到第一个字。这么读!
一大青山云接天
白水茫茫总是泉
不见道人何处觅
舟工遥问渡头舟工
“汉人的文字真有趣!”耶律贤感叹。
三人说说笑笑,很快就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