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有时空望孤云高 ...

  •   第二章有时空望孤云高
      “嗯?”石玉眉头一挑:“你这里难不成有母树的红袍?”言语之中有点惊讶。
      他的心砰砰直跳,对于玩茶玩的懂点门道的,都知道武夷山母树大红袍意味着什么。
      可是那个小姑娘好像以及感觉到鱼已经被她吊起来了,而且不是轻易脱钩的那种,和石玉的紧张不同,她反而非常的从容,用右手的葱葱玉指捏起定窑白瓷圆口茶碗,轻轻的闻了一下茶香,然后缓缓的品了一口,十分陶醉的说:“嗯,真香。”
      而后看了看石玉和张自在:“愣着干嘛呀,喝茶呀,边喝边说。”
      石玉端起来茶碗一口喝了一半,而后放在茶盘上,随后感觉味道不对,皱了皱眉头:“这味道?”
      张自在闻言,端起茶碗,品了一口,略作沉思:“这茶……好像不是纯粹的正山小种。”
      “凤壶里除了正山小种外,我还放了点花茶。”那个小姑娘眨了眨灵气的眼睛,嘀咕道:“纯茶有点苦苦的,我不大爱喝。”
      “唉~”石玉叹了口气:“小妹妹,你还太小了,喝不了这茶里的五味浮沉。”
      “哼~”小姑娘:“你是不想知道大红袍的事了吧。”言语中带着我吃定了你的样子。
      石玉一听这话,有点无语,真实是个小人精,转了转头:“小妹妹,你叫什么。”
      “茶依。”小姑娘也不问石玉和张自在的名字,自顾自的洗了洗茶碗,继续冲她的正山小种加花茶。
      “我叫石玉,他是我好兄弟张自在。”石玉简单介绍一下,指了指张自在。
      张自在看着茶依泡茶,虽然茶依把正山小种和华超两者掺一块了,但张自在觉得其中的配量还是可以的,味道也有品头。
      张自在把茶碗端起来,慢慢的细品。
      他倒是个细腻的男人,茶依看着张自在想,至于石玉外表洒脱不羁的,但内在性格很不好说,反正这人很会扯犊子,这点是肯定的。
      “想知道正山小种的事。”茶依道:“很简单,看你有没有诚意了。”
      “什么诚意?”石玉试探着问,他总觉得这个小姑娘不是很简单,古灵精怪的,不是个省油的灯。
      茶依轻抿了一口:“后边有几匡茶叶,你给我背下来。”
      石玉眼前一懵:“你让我给你干活?我是来采茶的,不是来找工作的好吧。”
      “你还想不想知道母树大红袍的事了。”茶依连片带忽悠:“你把那几筐茶叶背下来,我就立马告诉你大红袍的事,你快点去,快去快回,我在这沏一壶上好的龙井等你。”
      然后拿出来一个紫砂的茶叶罐,放在桌上给石玉看,石玉随手拿过来打开一看,清香扑鼻,眼前一亮,指着一旁的一套茶具说:“用那个汝窑青瓷斗笠碗沏啊,水不要用太烫的热水,开水冷却到八九十度就差不多了。”

      而后带着张自在就出去了,张自在好奇:“你怎么瞬间转变了,那龙井茶很好吗?”
      石玉说:“那个龙井茶是绝对的上品,虽然不是特别顶级的,但照这个小姑娘对茶道浸淫的程度来看,绝对不是她能驾驭的了的,所以我猜着她背后有其他人,她家里人或许真的有特别懂茶的,机缘巧合之下有特别古老的大红袍也不一定,至于母树大红袍,这个可就难说了。”
      出门前,石玉扫了一眼门口的一块汝窑瓦片,没想到一块瓦片,竟然惹得自己上山背茶叶,还打听到母树大红袍的消息,就算不能把母树大红袍带回济南,那有母树大红袍的地方,还愁其他的名贵茶叶吗?就刚才那罐龙井,自己玩的能么多茶没有能比得上的,家里老爷子藏得几罐茶倒是比这个好,可也不能老拿他的不是,上次偷偷拿黄山毛峰喝,还没打算拿走呢,一不小心手抖了,啪摔地上,让老爷子训了一顿,现在想想都有点心虚害怕。

      石玉和张自在沿着丘陵间的小路向上走着,大约走了三五分钟,来到一所茅屋处,看到里边有些人,就知道这是茶依所说的背茶的地方了。
      石玉上前,和里边人打招呼:“兄弟你好,我是来帮忙背茶的。”
      一个清秀的青年说:“好,哪家的?”
      “茶依家的。”青年指着南边那几筐说:“好,茶依家的茶今年又是个好收成,明前的龙井新鲜着呢;哎,原来没见过你啊。”
      石玉一听这话就知道,茶依那小姑娘的茶看来真的是不错,年年都是好茶,看来这大红袍有门路,于是信口胡扯道:“我是大舅妈家的二侄子,算起来她要叫我远房表哥,我叫石玉。”
      然后打个招呼就下去了。
      石玉和张自在背着茶筐下山,一看到这一望无际的茶田,突然感觉到了茶乡的美,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精雕细琢,这种天人合一的艺术美感,不是寻常特级技术就能代替的了的,这里面有艺术,有人文,这里面有灵魂。

      远方层层的茶田,天空随风舒卷的白云,好像就在身边不远处,自己就像是置身在人间画卷之中。
      看着石玉下山的背影,那个青年突然一想:“没听说茶依有大舅妈呀,不对,她好像连大舅也没有,算了,说不准是表亲的大舅呢呢。”
      石玉和张自在往返几次,倒也不觉得累,其实在茶田里也是种享受,北方一般没有这种条件,当大约一个小时过后,他俩把七八筐茶叶放在地上,张自在微眯着他的桃花眼说:“玉兄,你看我们现在,浑身都是茶香,一扫凡夫俗子的红尘气。”
      难道的是石玉这次没有调侃他:“这倒是,茶能洗人,香能养魂,原来只觉得喝茶能修心养性,没想到和这一堆茶在一块,倒也令人淡了几分痞性。”

      然后弹了弹衣服,进屋去了,茶依笑嘻嘻的看着他们:“扛茶下山的感觉怎么样?”
      石玉摇了摇头说:“可惜不认识路,不然我就装自己车上,运回家了。”
      茶依撇了撇嘴:“你也得会制茶才行,来,尝尝这个龙井。”说完把凤壶的茶透过茶漏倒进公道杯,而后把茶倒入石玉刚才说的汝窑青瓷斗笠杯中。
      张自在率先拿起一碗茶,而后缓缓端起送入口中,和石玉对视一眼,微微的点了点头。
      而石玉将手缓缓探向茶碗,而后快速送到口边,轻轻一嗅,品了半口,而后放在茶盘上,好奇的问:“小茶依,你不怕我们两个哥哥是坏人吗?又是请我们喝茶,又是让我们帮忙干活的,万一我把你买到西边山里当媳妇怎么办?”
      茶依摇了摇头说:“不会,坏人才不会长你这么丑呢。”
      石玉:“……”
      石玉:“你是这么放心我们的。”
      “用眼看喽。”茶依说:“看张自在的样子就知道他没能么多坏心眼,傻乎乎的挺木的一个人;再说瞧你俩也都是个茶痴,不会想能么多坏主意,和我茶姨一样。”
      “你茶姨?”石玉疑惑道:“你茶姨是谁?”
      茶依说:“茶姨就是茶姨,一会我带你去见她,我说的武夷山母树大红袍的线索,就是在她那。”
      “真的。”石玉有些眼热。
      茶依嘀咕道:“当然是真的,茶姨在西湖附近的龙井路上开了一家湖心小筑,专门经营茶的,她家里世代都是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文化氛围可好了,每次去我都感觉太严肃。”
      一开始听着石玉挺好奇,听到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时,心里暗自笑了笑,现在人只要过去家里有几亩地就吹嘘自己祖上是地主家庭,多么多么厉害,要搁过去土改非得给他把皮扒了,也不知道现在年轻人咋想的,吹自己祖上是地主,很光荣吗?一个个的玩鹰洋狗,跑马斗鸡的,除了好事什么都干。所谓的书香世家,不过看了几本小说、评话,听了听小曲、评书、相声的,就以为很有文化,真要搁过去,这都是寻常人家的市井消遣。
      也是现在时代不同的,文化走向通俗,连听戏都显得很有学问。近代以出国镀金为荣,家里有几个人出国留学就搞得以贵族自居,高人一等。
      这种人,他见多了,真正在文学艺术上有造诣有浸淫的,他圈里倒是有几个朋友,不过所见的大多数都是那么回事,所以听说茶姨是书香门第倒显得不以为然,都这个年代了,还有多少所谓了书香门第?

      不过他倒是好奇,武夷山母树的大红袍,到底有没有:“那你所说的茶姨,她现在在哪?在这还是在她的茶馆?”
      “她去福建采茶去了。”茶依说:“已经走了三五天了,后天差不多就回来了。”
      石玉无奈道:“……后天?还要等两天啊。采个铁观音要这么久?”
      张自在说:“福建安溪的铁观音倒是不错,现在铁观音卖的多,都快喝够了,不知道能不能采到不一样的。”
      茶依吹了一口热气:“茶姨说她这次去福建就是要多带几种铁观音,什么清香、韵香、浓香的都各带回来点。”
      石玉背靠在圈椅上:“那先等着吧。”
      茶依说:“不过我可以带你去茶姨的店里看看。”
      石玉慵懒的说:“好啊,反正闲着也是没事。”
      他正准备开茶馆,去瞧瞧也好。
      随后他和张自在带着茶姨就准备上车去西湖龙井路的湖心小筑,可茶依突然说等一下,而后在石玉疑惑的眼神中,拿出了一件东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