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14章 夫妻商榷兄弟事 ...

  •   杨承运听了刘蒙的话,申请错愕,虽说之前曾听到过一些消息,朝廷正在准备北伐之事,但距离消息散出来已经差不多过了七八个月了,之这事就再无后续,杨承运这一年来曾多次去知府衙门拜会制服老爷,明里暗里都问过朝廷是否有决定北伐的事情,知府大人也没有给他准信,虽说这知府虽地方官长,但这朝堂上的消息自然要比杨承运这种白衣百姓要知道的快一些,消息也更准确。知府大人那里口探不出来,京都里也一直没有动静,时间久了杨承运便以为北伐之事不了了之了,没想到圣上竟然在年关的时候,突然发作起来,下旨挥师北上,夺回失地。
      北伐之事,无论对陛下、对朝廷还是对百姓来说,其实都是一件好事,是一件势在必行之事。烟云十六州被辽金侵占,是在皇帝脸上重重的打了一巴掌,这极大的损伤了天子颜面。任何一位君王,都不会允许在自己在位时被帝国占了自己的河山城池,否则在后人的史书中,会被重重的添上昏君无能的千古骂名,这是天家不能允许的。本朝圣上继承先帝遗志,即位后以仁治国,息兵养民,施已宽政,后又清查弊政,整顿吏治,在位二十年来励精图治,深受百姓爱戴,可称得上是一位明君。
      所以这北伐,无论是为国为民,都是要打的。汉人自古就有明犯强汉者,算远必诛的铿锵之言,前朝就因皇帝昏庸,只图享乐,宦官当政,朝廷腐败,导致被金军破了都城,俘虏了皇帝,成了汉人不愿提及的耻辱。如今辽金又想行当年之事,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国之疆土,寸步不让,圣上忍耐五年之久已属不易,如今国力充足,兵强马壮,此时不征伐辽金恶寇,更待何时。
      只是这打仗,是要死人的。燕然勒石封狼居胥,将军百战死,热血溅五步,多少人披甲出征,却只能马革裹尸而还,战争中最受苦受难的便是普通百姓,金戈铁马的战火之下,受到殃及的百姓何止百人千人,人的性命都不如蚂蚁,可在家国大义面前,这些牺牲都是无可避免的。
      杨承运越是明白其中的大义,就越是忧怀杨承泽,若是刘蒙带回来的消息属实,杨成泽真的被辽金人抓了去关起来,此番两国开战。若是本朝驱除鞑虏,攻城破地赶走辽金大军,只怕那辽金人会恼羞成怒,退守时屠了全城百姓,那样的话即便承泽侥幸尚在人间,恐怕也是在劫难逃。
      刘蒙看杨承运站在那里失了神,便开口喊了两声老爷,才把杨承运从思虑中拉了回来,杨承运见这五人倦困,杨承运赶紧让几人回去休息,又让几人明日去账房上每人领二十两银子作为赏赐,想来这番往返吃了不少的苦,虽然有了些收获,但人算不如天算,最终还是无功而返。虽有遗憾,但也怪不了他们,这些家中忠仆已经十分用心为自己办事了。
      刘蒙及身后的三个年轻人叩谢了老爷恩赏,一旁的魏东山则起身向杨承运请辞,这活计他接手了三年,却也没办出个子丑寅午来,也就不好意思再留下叨扰。
      杨承运哪肯让魏东山独自离开,双手抱拳向魏东山施礼道:“魏师傅切莫见外,你为我杨家办事三年,也多亏你鼎力相帮这几次北上打探消息才没出岔子,我杨家感怀,又岂能在这年关让你去外面住,我杨家人口不多,空房还是有余的,魏师傅如不嫌弃就在我家住下,过完年再说。”
      魏东山见杨承运如此客气,赶紧还礼道:“杨老爷言重了,我为杨家办事虽说看着老友情面,但也是收了您家的钱的,你我钱讫两清,互不相欠,而且这差事也没有完成,杨老爷这样实在是太抬举我了。何况我是个大老粗,不懂这深宅大院的规矩,在贵府打扰恐有不妥。”
      “哪里的话,这事出突然,又岂能怪到你们身上,我向来敬重魏师傅侠义心肠,真心想和魏师傅结为了朋友,再者说你在扬州没有落脚之处,这年关已到,你有老友在此,正好可以一起过年,就不要推辞了。”说完就让管家去给魏东山收拾客房,魏东山盛情难却,也不好再推辞,和杨承运道了声谢就随着刘安等人一同退下了。
      这前堂屋子里只剩下杨承运一个人坐在圆椅上,烛台的灯火轻轻摇曳,杨承运心念胞弟,一时间长吁短叹,竟是坐了一夜。
      天刚蒙蒙亮,杨承运神情倦怠的回到了正屋,此时楚氏还没有在睡觉,今天上夜的是浣纱,见老爷来了上房,赶紧拍拍脸打起精神上前伺候。杨承运挥手免了浣纱的服侍,独自进了里屋坐下,拿起茶盏倒了凉茶喝了几口。屋里的声响惊醒了楚氏,楚氏用手撑起半个身子,眯着朦胧的睡眼仔细分辨出是老爷,心中奇怪喝了那么多的酒怎么这么早就起了。再一细看发现夫君眉头紧锁,一脸愁容,心下一惊,赶紧披了件衣服下床来到杨承运身边询问丈夫是怎么了。
      杨承运先是长叹了口气,看着妻子关怀的神情,也不藏着,将夜里发生的事告诉了妻子。
      楚氏听过后也是一阵沉默,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和她那从未见过面的二叔兄弟情深,老太太更是心中挂念小儿子的安危而寝食难安,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如今又听说朝廷已经发兵北伐,她虽然是个妇道人家。却也知道此事无回天之力。二叔若尚在人间。此刻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不过对丈夫却不能这么说,楚氏宽慰道:“我等行人事知天命,相信二叔吉人自有天相,定会转危为安,你也不要太过忧心了”
      “也只能如此了。但是母亲那边,我要怎么和她说呢。”杨承运有些苦恼,母亲身体日渐消瘦,若是知道这个消息还能不能承受的住。
      “母亲的性子你这做儿子的还不了解么,她是个再坚强不过的,之前我和母亲聊天时,曾听她说过她是盼着朝廷出兵的,母亲说过,虽说二叔还没个消息让她心安,但若是真的遇到了什么不测,归根到底都是那群辽金人做的恶,朝廷肯派兵去抢回燕云十六州,大杀那辽金狗,也算是给二叔报了仇,她也就放下了。”
      楚氏说了婆婆的心思后,话头再一转,对杨承运说道:“不过今天是除夕,阖家团圆的日子,就先不要和母亲说这些了,待过了年再说也不迟。”
      杨承运点了点头,同意了楚氏的想法,看着楚氏还带着倦容的脸庞,有些歉意的说道:“我这突然跑来,没想到打扰你休息了,我这就回书房,你再睡一会儿。”
      楚氏拉住起身要走的丈夫嗔道:“这本来就是你的屋子,你不来谁来?别去书房了,这几天总让你睡书房,我也有不对,况且这时辰我也要起了,不差这一会,倒是老爷你这一夜未睡,定是累了,赶快去床上休息休息,免得一会去请安的时候让母亲看出端倪来。”
      楚氏服侍丈夫宽衣。解了头发,把丈夫拖到到床上安置好,便在一旁守着杨承运。妻子在身边,杨承运心里也安定下来,不一会儿,杨承运的呼吸声就重了起来,他确实是累怀了。
      见丈夫睡熟了,楚氏就换了衣服,到外屋小声吩咐浣纱去老太太院子里告诉一声,就说老爷昨夜酒喝的太多,头疼的厉害,今天就不去请安了。浣纱应了声“是”就走出了屋子,在院子里寻了一个二等丫头交代她去喊浣碧接替自己伺候夫人,自己去老太太大院子门口等着了。
      今天是正月三十除夕,也是一年里最重要的一天,扬州府里甭管穷的还是富的人家,都要过个喜喜庆庆的新年,这天大人孩子都要换了新衣,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笼,街上还有半大的童子穿着异服戴上面具跳摊舞,这一天除了贴年红,还要祭祖,封井,燃爆竹,吃年夜饭,然后最重要的就是守岁了。
      杨府的下人们早就领过了新衣,今天主子们都或多或少的会给些赏赐,正房的浣碧和浣纱得了楚氏赏的二两银子,又每人给了只珍珠簪子,院子里多少人都看红了眼睛,却没人敢说什么。外面使唤的二等丫头得了三钱,三等的丫头得了两吊,婆子们都是一两银子,所有人都是有定例的,至于单姑姑得了多少赏,没人知道,反正肯定只多不少罢了。
      潼明屋子的丫头也俱跟着领了赏,这是楚氏交代的。檀云也跟浣碧浣纱一样的定度,不过转手檀云手中的二两银子,就有一半进了单妈妈的荷包。既受了单姑姑的帮衬,就得懂得孝顺干妈,每月例钱都分出一些来给单姑姑送去,逢年过节就要更厚一些,檀云这方面一直都做的不错,单姑姑也只知道收干女儿的钱,掏了个蓝帕子给了檀云,里面是只岫玉的镯子,不值什么钱,檀云道了谢就收了起来。
      潼明这边也赏了些,她是嫡女,平日里要什么有什么,也用不到钱,但是每个月的用度楚氏还是给了的,每个月十两,后来屋子里进人后,楚氏又给潼明涨了二两,便一共是十二两。潼明床头里侧有一个檀木镶珐琅雕牡丹吐蕊的匣盒,里面装了一些金银首饰和玉虎玉兔等小玩意,大部分都是杨承运给她淘换回来的,进了正房后楚氏也隔三差五的给她些,潼明把俱都装在里面,每个月的例钱,也都让潼明扔到了里面。
      叫了檀云几个进了屋子,潼明坐在塌上盘着腿开了盒子,挑挑拣拣的拿出几块碎银子分了下去,檀云给的最多,大概有个三、四两,其他几个最少也有一两,这一来二去反倒是大姑娘的丫头们得的最多,好在檀云警告采晴她们闭紧了嘴,所以也没有其他下人知道。
      要说最惨的便是老太太的院子,当年家中负债时,老太太把自己的嫁妆都拿了出来让杨承运拿去还债,身边便没剩下多少体己银子,她又吃斋念佛,甚少出门,整个西院子就像个苦修的庵堂,下人们都不愿意去哪里受苦,所以西院子里使唤的都是跟在老太太身边多年的老人。
      便是媚姨娘和华姨娘的院子里的,也都能得几百个大钱。姨娘虽然每月不过四两的例钱,不过两个院子里都养着姐呢,潼姝潼颜和潼钰虽然是庶出,却也是主子,跟姨娘的份例不同,每个月六两的例,杨家富贵,楚氏总不能亏了姑娘们。
      这例钱送去院子里,接到手里的却是姨娘们,后宅楚氏虽然管的宽松,但该有的章程还是定了的,每个院子大到衣裳首饰,小到胭脂炭火,都是有定规的,每个季度发了什么送了什么,都是要入了册子,登记的清清楚楚的。一日三餐吃什么,也都是楚氏订好的,如果姨娘院子里想吃点其他的,那也是要拿了铜钱给厨房送去,厨娘才会给你做出来。
      媚姨娘院子里有两个姐,所以每个月要比花姨娘多出六两银子,出手也阔气些,总是让人去厨房做些点心果子送去给女儿们和自己解解馋。花姨娘则手头紧巴些,日子也过的节省。倒不是花姨娘扣门,虽说这姑娘出嫁都是嫡母准备嫁妆,但是做姨娘的也总要给女儿攒点东西才是,好让女儿出了门子能的过的好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