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八) ...
-
你以为他为什么要封你为飞星将军?
你以为他赵祯会真心实意与你这权臣之子交好?
你以为他赵祯还是当年的小孩子?还是那个会伏在床上哭泣的奶娃娃?
赵祯即便无帝王之才,但如今到底是有了皇帝的样子,于朝政,也算游刃有余。你觉得,他会全然信任于你?他凭什么要信任你?就凭你曾经在他最孤独寂寞的时候,去接近他拉了他一把?庞统啊庞统,你何时变得这般天真?!
他只是在利用你而已……
你想得到什么?你究竟想得到什么?你那一点念想瞒不过我。听着,有些东西,别人不可能主动给你。想要,有本事,就自己夺去!别这样老实地给人家打江山守天下——儿啊,傻子不是这样当的!
庞籍雷鸣一般的话语在他耳边滚滚而来,炸得他头晕目眩,眉头深锁,比在北疆战场上还要辛苦。
在边疆军营之中,一切光明磊落,强便是强,弱便是弱,有什么都可以放在台面上来说,而京师汴梁,暗流汹涌,皇宫大内,更是困如囚笼。
赵祯,赵祯……
庞统抬眼看向阴晦的日头,心中如同压了一块巨石。他深深呼吸,冰凉的晨气将他肺叶刺得胀痛,一如北疆。
他发现,自己倒有些想念起那些腥风血雨刀光剑影的厮杀。至少,他不用向自己人亮刀剑。
失去,得到。庞统不禁扪心自问——是啊,你究竟想得到什么?
“庞统?”
赵祯轻呼,搁了笔,向外小心望了一眼,便走下御座,笑看自穹顶翻下的蓝衣男子:“你怎么这时候来?”
庞统挑眉:“不欢迎么?”
那神色竟带了些许调笑的。只是目色深邃,带着战场萧索的沧桑。
赵祯面色一红,轻轻缩回想要伸出去拉他的手掌,讷讷笑道:“怎么会?你且坐一会儿,待我批改完奏章……”
庞统目光一寒,不顾他的惊呼,伸手便揽过男子腰身,将人死死压制在了胸前。
已经不是八年前瘦弱苍白的少年,却一如当时的温软。
“庞统你?!”
“嘘……赵老六,”庞统低头,抬手去碰触那人清隽的眉眼,“奏章,国事,于你,是不是比什么都重要?恩?”
赵祯如今也顾不得什么君王威严,只红了脸怔怔看他:“庞统——你这是怎么了?”
庞统听得他怔忪的问话,却也不知如何回答。半晌,他还是紧锁着眉头慢慢放手,然后背手而立:“没什么……你去批奏章罢。”
说罢大袖一挥,纵身离了宫阙。
赵祯看着他消失,抬手放上自己腰间,有些微惶惑。庞统的体温还留在那里,炙热如炎。他让他有些不安了。也不知,他究竟为何会这样做。怕是有人和他说了些什么?皱眉摇头,赵祯转身回到案前,轻轻按压了眉尖,终是埋首于那一垛又一垛恼人的奏折。
宫中瑞脑销金兽,熏烟笼笼沿幔青。
赵祯不知道,庞统其实并没有离开,而是隐于暗处,静静看他,细细瞧他,那几分男人意气,渐渐便沉肃,温和下来。
明道三年,北辽耶律宗真废太后亲政。同年,向宋递交国书,互换使节,誓萌兄弟。且西夏暂时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故而赵祯向庞统提出,希望他在京中多留些时日,至少,也得等到宋辽国书正式交换之后,再回军营。其实到这个时候,庞籍在朝中动作已经是越来越明目张胆。但那好像是个禁区,总被庞统和赵祯小心避过。没有到被逼得没有办法,赵祯也不会将庞统和他老子相提并论。
明道三年秋,辽使进京。一场宴会,大办三日。
这一次,辽使对于赵祯这个宋帝倒是客气得很。唯独那一行人中,有个十八九岁的少年男子,在宴会上就只顾盯着赵祯看来,竟是目不转睛。
赵祯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大臣们也没哪个去开口问,他只得无奈笑道:“这位来使,何故这样看朕?朕脸上长了什么么?”
少年沉声一笑,言辞清清楚楚:“还请宋国皇帝恕罪。盖因陛下您面目优美,气质高华,外臣一时看得呆了。冒犯之处,还望陛下宽恕则个。”
汉话说得倒是灵巧。庞统冷哼一声,别过头去喝酒。
赵祯被那少年说得更加不好意思起来,只得轻咳两声,淡然笑曰:“无妨,无妨。”
庞统却是更加不悦起来。
没过几日,便有一年少的净身之人被送入宫中。
那人生得清秀,与故去的陈序倒有几分相像。那小太监被留在了皇帝身边。当时赵祯只怔怔看了他的面容,心下惊痛,却不知是为当年故去的玩伴,还是为了自己,为了庞统……
“你,叫什么?”
“回皇上,小的名叫林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