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小余帘学会走路,是在九个月大的时候。那时,他们在树下等野桃熟。

      夫子认为,人间乐事有三。其一美景,其二美食,其三美事,缺一不可。故,他爱游历,爱在其中品尝人间美味,欣赏万家灯火。
      正因如此,他当年才会在路过一乡野人家,进屋讨饭时,吃到李泗烧的野菜,说他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好手艺,将来定有大作为,决定收他当徒弟。
      于是他当场让李泗拜了师,把还是个孩童的他带回都城,带进书院,登上后山,教他琴棋书画,符道阵法,让他领悟天地,开启修行大路。
      哪知这个徒弟竟是个“木鱼不开窍的”,学了二十多年才堪堪进入不惑。
      好歹是自己亲手教出来的学生,未免他伤心困扰,夫子决定带他远行,一路吃吃停停,为他解疑答惑。
      于是,去年某一日,不小心走进了清河郡,不小心多停了几日,就遇上了战乱封城。
      被困城中,难免食物欠缺。再不小心,师徒俩便欠下崔眠一家的一顿饭情。
      为还这顿饭的情,夫子他老人家思来想去,在某一夜晚摸着胡须,突然问了服侍他洗脚的李泗一个问题:“慢慢啊,如果让府上主人家的那个孩子当你师弟,你觉得怎么样啊?”
      李泗在沉吟后说:“很好,天资聪颖,很适合……练剑。”
      夫子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决定让那孩子拜师,教他练剑。

      说了这么多,总之,夫子很喜欢游历世间,也很喜欢吃。
      所以,在回都城的路上,他自然会走走停停,甚至不惜在一处山林里停留数月,只为等到林中那株野桃果实成熟,吃上第一口最自然的美味。
      正是因为这样的拖拉,小余帘学会走路了。
      .
      那时,桃花才落,果实才长,夫子他老人家决定在树下守着,以防他人来偷。
      李泗早已熟悉他这等做派,在崔眠目瞪口呆之时,先折起一个竹蜻蜓给小余帘玩耍,随后就开始在树旁架起帐篷,搭起锅炉,明显要长住。

      为了守一个桃,要在山里住上几个月。崔眠不懂。
      夫子撑着头坐在树下,看李泗牵着小余帘的双手练走路,教育他说,“你懂什么?这是为了让自己快乐!人活在这世界上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快乐呀。”
      道理太深奥,崔眠朝他行礼,说他愚钝。夫子叹气,指着小余帘道:“你看长安,她在马车上住很快乐,在帐篷里住也很快乐,她不在乎地点,到哪儿都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因为她只为一件很简单的事就可以感到快乐。”

      长安是夫子给小余帘取的乳名,寓意一世长安。
      虽然这和都城的名字撞了,在世人看来显得大不敬。但夫子不是普通人。他认为都城本该长安,人更当长安,那长安便当长安。
      李泗深谙老师的想法如何,自取了这乳名后便开始“长安、长安”地叫,叫得小余帘偶尔听到都城长安,都要睁着一双大眼睛,好奇的探过头来看他们。

      就如现在,一听到“长安”二字,小东西立刻转头去看叫她的人,见夫子对她招手,呵呵笑着,呀呀扭着小屁股要朝他走去。
      李泗牵着她的手,把她带到夫子身边,见夫子乐呵呵的把她抱住,才松手坐到崔眠身边,问他晚些时候要不要一起去钓鱼。

      钓鱼只是其一。他们还得顺道下山买些牛乳和棉缎,给长安做几件新衣服。
      小家伙长得快,常常一个月过去,原先的小褂穿在身上就短了一截。
      嬷嬷告诉他,小孩子在满周岁前最好不要穿新衣,怕养娇了,日后变得骄奢淫逸,败坏祖宗名声。与之代替的,是最好做一件百家衣,带着百家人的祝愿,求得佛祖保佑,日后康健无忧。
      他们临走前,嬷嬷把一件百家衣塞给了他,说六七个月大穿得,七八个月大也可再穿。但她没说五个月大的时候该穿什么。
      思来想去,李泗决定给小家伙做几件新衣。
      路上艰苦,小师弟都瘦了一圈,长安还那么小,哪能再受什么苦?
      再者,有老师做她的老师,哪还需要什么佛祖保佑?

      他想得多,崔眠想不到他这些,跟着他下山,只觉得欢喜。
      因为小师妹要有新衣服了,他觉得高兴。
      因为大师兄还会针线活儿,他觉得新鲜。
      也因为,可以去钓鱼。

      ——那时,他们完全没想到傍晚提着东西回来时,会看见小余帘浑身尘土,正在枯叶堆里哼哧哧地爬,追夫子用元气控制的竹蜻蜓的……
      景象。
      夫子他老人家不会带孩子。
      这果然是真的。

      但似乎也是他老人家散养的福,在李泗和崔眠如此来回几次后,小余帘终于学会走路了。
      为了抓那个一直在她眼前晃悠,却又始终抓不到的竹蜻蜓。
      当众给刚回来的李泗和崔眠表演一番后,夫子让竹蜻蜓落在了小余帘的肩上,理直气壮道:“谁说我不会带孩子的?看见没有,长安会走路了!”
      偶尔,夫子他老人家也是很记仇的。
      把三个月前崔眠埋怨似的一句话一直记得到了现在。
      崔眠羞愧,立即向他行礼,“是。”

      恰巧,那天,树上的第一颗桃子熟了。
      为了好好奖励小家伙一番,夫子一挥手,把那颗熟桃的树枝压到最低,哄着她去摘。
      可怜小家伙刚学会走路,就要去干力气活。一路跌跌撞撞好几次,才勉强走到枝边,一把抱住桃子后,站立不稳,一屁股跌坐下去,呵呵呵地笑着。
      夫子笑,觉得自己这几个月的胡子没被白抓,“小妞长大了一定是个开心果。慢慢你要好好养啊。”
      李泗也笑,拍手让她走到自己这里来。小家伙便抱着一个桃,走一阵歇一阵,最后累了,干脆一屁股坐地,睁着一双大眼睛,伸手要抱抱。
      夫子说她“没出息”,但李泗和崔眠却都觉得小师妹很可爱。

      那晚,第一个野桃被李泗分成四份,最大的呈给夫子,余下均分的三份本是他们一人一扇,却因喜爱,全进了小余帘的肚子里。
      不过那时,小余帘才长出五颗牙齿,嚼东西还嚼不太烂,李泗怕她卡喉咙,便仔细把桃肉切碎了喂给她吃,一喂就是半个时辰。
      夜里星辰灿烂,崔眠借着火堆里的亮光在旁看着,见小余帘乖乖坐在老树墩上,捧着小肚子朝李泗张嘴,被喂进一口后咕噜着吃下,又朝他张嘴,喜道:“小师妹真乖!”
      夫子在旁剔着牙,教育他们说:“你们不能太宠长安了,不然等她长大了,肯定要压你俩一头。不过我看现在,压慢慢一头的可能性倒是更大。”

      夫子这是在埋怨他光顾着照顾小的,忘记了他这个老的。
      李泗赶紧向他老人家行礼赔罪,说喂完长安就再做夜宵。

      如此一月过去,野桃全熟了,粉澄澄的挂在树上,让夫子见了,心情大好,决定回家。
      回家,就是回书院。
      崔眠听了,既不舍又期待。
      不舍是因为在这里住了四月有余。
      期待则是因为要去长安,要进书院。
      见他如此,夫子恨铁不成钢似的瞪他一眼,“以后再来便是,活得潇洒随性一点嘛。若你觉得你不能再来,那便确保你能再来就是。
      而且,要是舍不得这么香甜的桃子的话,那就把它们全都摘走嘛。就算路上吃不完,也可以带回书院散给那些个教习们,就当我发福利好了。”
      说着,他老人家抱着正在玩竹蜻蜓的小余帘往树墩上一坐,开始指挥两人摘桃,搬到车上去,不时让他们慢一点,轻一点,别磕着。
      是别磕着桃,而不是别磕着他们自己。

      民以食为天,可见这食比天大。那么自然首先要珍惜食物。
      李泗很能理解。崔眠在被李泗解释一遍后,也很能理解。
      当然,他不止理解了这些,他还理解了老师口中的“潇洒随意”是何意。
      那是“来也可,去也行”的意思。
      是他现在做不到的意思。

      但除此之外,他却有一点不太能理解。即,师父为什么叫徒弟就喜欢“慢慢、慢慢”,“绵绵、绵绵”地叫,叫得长安这段时间牙牙学语,也时常语无伦次的喊“咩咩”,说“麻麻”。
      就如现在,在夫子喊出“慢慢你慢一点”后,小家伙也在说,“慢慢,慢慢!”

      咦?等等,慢慢?慢慢!
      桃子差点掉了,他惊愕的看向正在摘桃的李泗。
      李泗从树上下来,缓缓转身过来,声音有些发哑,“长安再说一遍?”

      “慢慢,慢慢啊。”小家伙玩着手里的竹蜻蜓,嘟着嘴喊。
      “啊什么啊,慢慢啊。”夫子乐了,也不知道是在喊“慢慢”,还是在说“慢慢”,低头笑着问她:“长安啊,慢慢在哪里?慢慢是谁?”
      “慢慢,慢慢啊。”小家伙又重复了一遍,眼里亮晶晶的看向李泗,在夫子松手后,歪歪扭扭地向他走去。

      难以想象,小家伙第一次清晰吐出音节,是在喊“慢慢”。
      虽然,哪怕,极有可能,此“慢慢”非彼“慢慢”。
      但在李泗抱起她转圈圈后,见她咯咯直笑,他心里溢满了对这人世间的感激之情。
      感谢上苍,让他拥有长安。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