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庆历四年春,百越诸国联军东上,突袭天目十九寨,欲夺清河。唐王大怒,命镇南军御敌于前线。
百万将士,交战数月,硝烟弥漫,尸横千野,百越败退。数月,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待兴。
彼时,一辆马车从清河出发,正缓缓东上,欲往都城长安。
几日奔劳不歇,路野凋敝,终路过一驿站,车停。
一双瘦削厚实的手把门打开,年轻人下车,望着田野间的萧条之景轻轻一叹。
“师兄,老师说莫忘了他的酒。”
随后下车的是名幼童,穿着青锦衣,瞧着不过七八岁,眉目清秀,天真稚嫩。
年轻人看着约摸三十上下,青布衣,黑布鞋,清瘦如松,木讷温和。见小孩儿欲从车上跳下,连忙走过去将他抱下,引得小孩儿在落地后红了脸,咕哝着“我可以”的话。
假意没听到,年轻人浅笑一下,在牵着他进店里时用一种既低沉又缓慢的声音问道:“师弟可有什么想吃的?”
男孩儿嗫嚅着唇,“玉带糕”三字堪堪要脱口而出,却因想到他们一路行来,民生惨淡,生生改为了,“师父和师兄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真是奇怪的组合。
一个富家公子哥,一个木讷读书人,竟然是师兄弟。
店小二躬身迎上去,问他们是打尖还是住店。年轻人回身看了眼停在外面的马车,想了想,问:“可有天目酒?”
天目酒产自天目山,因其泉水入口回甜,酿出的酒烈且辣,令人回味无穷,非外者所能及,为酒中仙品,朝皇家进贡。但天子仁慈,初尝便叹其韵味,命其可供世人品尝,遂酒坊争先起,一时引为浪潮。
小二听他要的是天目酒,一时为难,“客官,小店虽是官驿,常备日用,但如今百废待兴,哪有什劳子天目酒,只普通的神仙泉还有几坛。”
“那便来一坛。”年轻人颔首,在沉思间又问:“另外,可有羊奶?牛乳也行。”
“羊奶?”小二一怔,随即赔笑,“客官莫说笑了。现如今,寻常百姓家里莫说是一头牛,就算是一头羊都难找齐,哪有什么羊奶牛乳卖?”
“倒是我的不是。”年轻人点头,沉吟片刻又问:“那可有米汤?”
“有有有,这个有。”店小二连连点头,“不知客官除了这些,还想要什么?”
“九个大饼。”年轻人把酒囊与银钱交给他,“三个,不,四个肉馅的。”
原先说三个,是他和师父风餐露宿惯了,只要有吃的就便不计较,但小师弟还要长身体,饮食不能怠慢。
后来要四个,是他想起昨日看见小余帘长了第一颗乳牙,按照老嬷嬷教的,可以吃些除奶之外的软东西了。
拿了东西,师兄弟上车。关上门后,大黑马不驭而走,直让店小二目瞪口呆,后悔没再小心对待一些,平白错失了许多机缘。
若非富贵人家,那便只有修行者才拥有有灵识的坐骑。
现如今,富贵人家早已少见,修行者……
想起前几日听闻的战场上的修行者成百数千,基本都死在百越巫师的蛊毒下,店小二缩缩脖子,暗想能从战场上活下来的都是强者,哪会关心他们这些凡人的俗事,他还是莫做什么岔事罢。
亏他想的是“大多”,怎么没想到他们会是少数呢?
就像,世间聪明的马儿有很多,不止这匹大黑马。
不过,世间最贫穷的先生就只有车上这一位倒有可能是真的。
崔眠看着夫子的白胡须上沾了饼屑,不顾形象的大吃,大赞素饼喷香美味,有些不忍,“老师,我这个是肉的。”
他恭敬奉上还没咬下的肉饼,却得来自己老师的轻轻一撇,以及,佯怒,“吃你的就是,何须管别人!既是慢慢给你买的,便要对得起他这份人情,绝不能随意送人。”
“是。”他连忙低头,小声应答,乖乖坐下。
李泗正把肉饼撕成小口,蘸着米汤等泡软了再喂进小余帘嘴中,见他红着脸,吃得沉默,宽慰道:“师弟莫多想。老师喜欢什么,便是真喜欢,做不得假。”
“是。”赶忙咽下饼,崔眠对他回礼。
一看就是个极重礼数的孩子。
.
马车缓缓走在官道上,两旁有百姓相互搀扶,提包推车,艰难行进。
崔眠吃完了饼,本想开窗透风,不料却见着这副景象,一时心里沉闷,忍不住回身对老人家行礼,问:“师父,弟子不懂。如今战早打完了,外面那些人为何还要背井离乡?”
彼时,夫子正在假寐,语气悠然,“因为清河暂废,巴陵刚起。”
崔眠不解,“弟子愚钝。”
“唉,也是,慢慢在你这个时候,也不太懂这些。”老人抚须感慨,示意李泗给他讲,“慢慢啊,你给你师弟讲讲。”
“是,师父。”抱着小余帘,一手拿酒囊,一手拿饼,李泗并不方便朝夫子行礼,只好在躬身点头后才给崔眠讲起清河和巴陵。
清河在西,沃野千里,富庶一方。巴陵在南,虽崇山峻岭,行路艰难,但腹地却同清河一般无二,堪称天府之城。
二者以南岭为界,本互不相干,但因百越联军欲夺清河,巴陵军翻越南岭而来,增援其军,为方便粮草运输,军中倾数千修士之力,开山凿运,才有一条山路和一条河运勉强可供通行。
现如今,百越战败,唐国虽看着胜了,却胜得艰难。清河浮尸遍野,凋敝非常。为解民生之忧,唐王下令,征召百万清河人南迁南岭,供其粮食,以拓南岭之山路,以凿南岭之大河,实现两郡相通。
开山凿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哪怕有符师与阵法师加持,也需得至少十年时间才能完成其中的十之七八,更何况是后期的清运维护?
需有官员监督,需有军队看守,需有人员轮值,需有商业流通,诸事安排妥当,少不得有十数万人定居于此。
是以,清河暂废,巴陵刚起。
李泗说这些时,正喂着小余帘。
小家伙吃饱了,咿咿呀呀了几声后,见他又喂过来,便撇过头,径直去抓他的衣领玩。
无法,李泗只好自己吃掉手中的一点,然后盖上酒囊,改为单手抱着她,去吃快要硬掉的素饼,看得崔眠心里一暖。
.
小余帘是他们在路上捡的。
这里的他们是指夫子他老人家和李泗。
那时,战乱刚平,夫子刚收下崔眠当徒弟,高兴之余,提出要去城外走走。
战乱后的清河城春草木深,寻常百姓家遭此一劫,自己活着都艰难,更何况是要奶大一孩子,且还是个女孩儿。
李泗在河边的芦苇里发现了她。那时小孩儿襁褓全湿,刚破冰不久的河水冻得她浑身发紫,哭声微弱。
夫子他老人家说,慢慢你修为这么低,居然还能隔着好几里地听到这孩子在哭,可见是有缘分的,那她以后就归你管了。
那时李泗可怜女婴被父母丢弃,心疼非常,自然点头应下。不过等回了住所,见怀中女婴面色回暖稍许,正吮着手指咿咿呀呀,他才有所悟,问:“师父您说的归我管,可是要我养大的意思?”
“是啊。难道我们书院还养不大一个孩子?”夫子唬脸,觉得这是一件很没道理的事。
“可是……”他为难。
“可是什么可是。既然慢慢你什么都不会,那自然是什么都要学。
学得慢一点无所谓,反正有为师在,大不了给她渡点元气维持生息,这小婴儿一时半会儿也死不了。
不过你小师弟府里有嬷嬷,你若真要认真学的话,不是很方便吗?”
师父他老人家很少讲大道理。但只要讲了,那便是主意已定,不可更改。
崔眠不知道师兄当时的心情,但他回想起当时的师兄在听闻师父一番看似批评的话后,眼里出现许多笑意,便觉得其实师兄也是很满意他这种安排的。
其实他也很满意。
因为,既然师兄不会照顾小孩儿,要向他府中的嬷嬷学习如何照顾小孩儿,那就不会立即启程回长安。
他可再和父母多处一段时间。
只是没成想,多在家里留了数月,反倒让他多出了一个小师妹。
那是师兄开始向嬷嬷学习如何照顾小孩儿的第三日。老师在湖边给他讲课,讲“水至清则无鱼”。
因为说到了水,老师便想起小婴儿是在水里的芦苇中捡到的,便抚着胡须对师兄道:“慢慢啊,说起来,你还没给你小师妹取名字吧?”
“小师妹?”
那时,不止他惊讶,就连一旁单手抱着婴孩儿抄写孤本的师兄都差点漏了墨。
哪知师父他老人家却不以为意,仍旧在悠然钓鱼,“是啊。既然你要养大小师妹,为师总得给她一个名分吧?”
师父要收徒弟,哪怕这徒弟只是个刚出生才十几日的婴儿,那自然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师兄当然没提出反对,只无奈道:“师父您下次要再收徒弟,只说要收徒便好。”
师父听了笑,扬起鱼竿把鱼甩上岸,“下次再收徒,怕是要等上那么七八年咯。快给你小师妹想个名字罢!绵绵你也帮着你师兄想想。”
.
想名字不是那么简单的。
最起码,崔眠就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听着女气。
但既然小师妹是个姑娘,那他就该想个女气点,或者相当女气的名字,比如,“敏慧”,“兰心”,“清玲”……
师兄全都否了,理由是,“太俗。”
那时,师父听了,在旁抚须大笑,“既太俗,那便大雅!嗯……叶蓁,如何?”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叶蓁,枝繁叶茂的样子,雅极。
但师兄听了却摇头,“我望小师妹日后平淡些,平安长大即可。”
说着,他看到了从湖中跳出的一尾白鱼,不由眼前一亮,“师父,余帘如何?”
“余帘?”师父看向亭中被风吹动起来的白帘沉吟,“嗯……这名字不错。”
余帘,随风而动,一呼一吸,自由天地间。
《将夜》里,有个十九寨和清河郡。这里的清河郡和十九寨是借用里面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