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
-
半个月前的纳采礼,肃亲王府按规矩送来了配有鞍辔的文马八匹、甲胄八副、缎百匹、布二百匹、金茶筒一个、银盆一个、缎衣八袭,缎衾褥六具,金约领两具,金簪八枝,金耳饰全副。他身着吉服,府属官充使,众人携礼,父着吉服迎入,礼物陈于厅堂,并告于宗庙。上茶少坐,从人辞归,父送于门外。第二日,女家设纳采宴,用牲九,宾客盈门,高朋满座。而清瑶,只在采纳的那一天,远远的看着他。
一抹斜阳思远,金叶素描秋幻。
疏影意缠绵,皓月清香追伴。
心乱,心乱,池畔蛩鸣吟灿。
半月里,无数次将他的名字渲染在字里行间,刻画在心头脑海,不能见他,二娘说不吉利,于是清瑶日日去别苑放灯,如今放在镜边的,是第十六盏。妆奁在白天已经送去了颜府,清瑶舍不得用惯的旧东西,一并送了过去,看看空空的屋子,再看看那盏灯,清瑶起身翻出一件披风,只用丝带束了头发,便提了灯笼溜出门。
已是二更天了,为了明日的婚礼,端木府中各人都早早睡下,清瑶出了厨房后面的小门,凭着儿时的记忆穿过几条胡同,便上了大路。夜里的京城没有了白天的繁华喧闹,倒是一片祥和,只见巡逻士卒的身影。
“什么人!”领头的军官朝清瑶走过去,“原来是端木小姐……”清瑶的大哥端木无邪半年前升了九门提督,年纪轻轻的便担了这京城护卫之职,难免如履薄冰,不敢有一丝倦怠,在衙门里过夜也是常有的事。隔三差五的,清瑶就要送些换洗衣物、茶果点心之类的东西,一来二去,人人都知道端木大人家里有个神仙似的妹妹。
“小姐深夜出门有什么事吗?”军官对这位未来的肃亲王福晋很是恭敬。
“嗯,别苑,有点私事。”那军官想必是在官场上打滚得久了,并不追问,恭敬的侧身让路,一挥手,便有一小队士卒远远的保护着清瑶。
君若天上云,侬似云中鸟,相随相依,映日御风。
君若湖中水,侬似水心花,相亲相恋,与月弄影。
人间缘何聚散,人间何有悲欢,但愿与君长相守。
轻轻将那盏莲花放入水中,看着它远远的飘走,不再为自己许愿了,戒贪、戒嗔、戒痴,三从四德,相夫教子,想好了,只要还能伴在你身边,只要一个角落…………
婚礼选在了傍晚进行,长长的迎亲队伍占满了端木府前的大街,不见首尾,只见两排大红灯笼,如红绸一般串起整个队伍。他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走在轿前,喧天的锣鼓声并不妨碍他的悠然,轻扬起的嘴角,亦无损他的王者之风。
花轿走到大门前时,大哥亲手点起了炮竹,震天的炮竹声传到绣楼,二娘的手不禁微微颤抖。清瑶的生母郑氏是个娴静的女子,深得端木老爷敬重,清瑶便是像了母亲,只可惜如此的女子却是早逝,端木老爷怀念之余,也尤其疼爱清瑶。如今的婚事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不必入宫从此父女不得相见,忧的是嫁入肃亲王府虽说是遂了爱女的心愿,可以颜思远的“美名”,恐怕女儿会受委屈。二夫人长孙氏性情开朗,敢爱敢恨,颇有几分侠女之势,对端木老爷一片深情,明知他们夫妻情深,还是毅然嫁入了端木家照顾长年卧病的端木夫人。大夫人过世之后,端木老爷本想扶正了二夫人,却被以死相逼未能成事,二人因此相知,伉俪情深。如今二夫人如何不知道丈夫的心思,况且大夫人留下的子女她亦是视如己出,清瑶又是最乖巧知心的,现下花轿到了门前,她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接了丫头手中的喜帕,亲自盖在清瑶头上。
新娘刚上了花轿,便见漫天的烟花,照亮了整个京城的夜空,喧天的锣鼓再次想起,围观的人群也跟着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向颜府进发。
此时在京城近郊月华庵后面的一间小小四合院中,一个十五、六的女子披着长袍趴在窗前看着烟花。“好漂亮的烟花,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肃亲王大婚。”屋里的另一个人,一个中年的嬷嬷正补着衣裳,头也没抬。
“那个颜思远?新娘子是谁?”女子转回头问道。若是此时有人在场,一定是惊为天人。肌肤塞雪,吹弹可破,不若旧居深闺女子的苍白,反而透出润红。一双乌亮的眼睛,嵌在柳叶眉下,长长的睫毛在她眼帘低垂时羞答答的遮住了心思。小巧挺拔的鼻,娇艳欲滴的唇,乌黑的青丝披在肩上,随着她的动作在丝制的青色长袍上划过,透着光泽。
“是端木家的四小姐,京城第一美女,不过我看还是不如小姐你。”小丫头端着热水打了帘子进来。
“这丫头没大没小,端木家的小姐是什么人,咱们小姐是什么人,能放在一块儿比吗?还不去伺候小姐梳洗早些安置。”
花轿终于进了门,在喜娘的欢声中,轿夫卖力的颠着轿子,所谓的“花轿三点头,新娘收心!”,此时花轿里清瑶的心情也是一样七上八下,直到花轿稳稳的落在地上,仍是狂跳不止,只有她自己知道,脸是红透了。
“新郎三射箭,驱除红煞!”随着喜娘的高呼和人群的起哄声,颜思远拿起弓箭,一弓射出三箭,一字排开稳中轿顶,人群中传来叫好声,只有颜家的人才知道,他那是怕麻烦。没错,他就是怕麻烦,要不皇上那晚的一句:“要朕的女人?可以,以亲王礼迎她入门。”他根本不会要这么繁复的婚礼。
被喜娘扶下轿,跨过马鞍,寓意平平安安。只听的喜娘笑嘻嘻的呼到: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人群一阵哄笑,便有一幅红绸塞在清瑶手里。她知道红绸的那一头是他,心也跟着安稳,便由他牵着踏进了今后的家。
拜过天地祖先,行过夫妻交拜,主婚人高呼礼成,两人被送进洞房。喜秤慢慢挑起喜帕,清瑶犹豫的抬眼却看见他笑着的脸,急忙低下头,一边的喜娘们忍不住嘻笑着扶他坐在清瑶身边,拿起两人的衣角绑在一起,看着两人喝下交杯酒,红枣、莲子、铜钱便不断的撒进帐子。“祝新郎新娘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一群人便退了下去。
“今天辛苦你了。”他体贴的替她取下凤冠,“一会儿叫丫头帮你把衣服换了,怪累赘的,我还要出去招呼客人,累了就睡吧。”
清瑶胡乱的点头,不知是希望他快点出去,还是希望他留下,酸酸甜甜的滋味,顶像儿时母亲酿的蜜饯。
可是那一夜,他都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