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往昔 ...

  •   “丙戌年四月,魔教教主江相禅继第四次闭关后首次出关,与往日不同他只招来四大长老密谈。此次出关并未见左右护法。”
      ——百晓生《疾鹰飞书——四月记于河东路》
      “我这故事里也有一个小和尚,这个小和尚也有个从小把他带到大,教他知识育他成人的师父,有在他被师父责罚时疼他护他的师叔,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师兄师弟,虽不与他一同学习,但有时会冒着被师父责罚的风险来找她玩耍。”杨妙尘半张脸躲在火光照不到的地方,轻柔地诉说着这个故事。
      七年前的秋收之际,应风云盟盟主郎万烈相邀,他跟着师傅下山去拜访友人。当时东燕正值灾荒之年,水源枯竭,牧草枯黄,大兴边境涌入了不少东燕的难民。他们在边境仗着自己身强力壮又偷又抢,对普通百姓的生活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百姓开始是见到东燕人就赶走,慢慢地变成不允许其他人接济东燕人,东燕人一时变成过街老鼠一般东躲西藏。当地官府虽有处理,但是难挡民愤愈演愈烈之势,终有一日,东燕人隐忍不下,与关外里应外合,关外东燕骑兵闯进来大肆劫掠,百姓一时水生火热,苦不堪言。
      师徒二人途径长明府时,这里刚刚经历东燕的洗劫,城中火势未退,人们还未从噩梦中醒来。男人曝尸荒野散发浓烈的恶臭,女人拖曳着残肢麻木地收拾家园,孩子们跪坐在地上,肮脏的脸上丧失了天真和无邪。师父站在断壁残垣旁闭目连诵:“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他师父在发弘誓愿,广度众生,但小和尚是第一次见到佛经里所述的地狱之景,吓得紧紧跟在师父身后,寸步不离。
      周围百姓看着这对举止怪异的外来师徒,目光带着探究和无助。小和尚看着那一双双眼睛,心有不忍,他拉拉师父的袖子对师父说:“师父您看那些人……我们帮帮他们吧?”
      师父停下诵经,伸手摸摸他的头:“师父只有一个人,怎么救这么多人呢?”
      小和尚自己也一时无计可施,急得要哭出来:“那……那师父您想想办法呀!您不是常教导徒儿‘佛度人如度万般诸己’吗?求求您了师父!”
      “老师父叹了口气,还是依了小和尚的请求,问了路人,去找县令。”
      杨妙尘看了了凡一眼,看着他似听未听的样子,继续说下去。
      衙役以为是来化缘的和尚,正是心烦,挥手打发道:“老和尚,我们大人没空见你,到别处化缘吧!”
      师父继续说:“劳烦小兄弟跟大人说一声‘菩提宗福释’求见,你家大人就知道了。”
      衙役以为师父他认识自家大人,忙不迭地进去通报,生怕迟了一会儿自己要担责骂。
      衙役再出来时换了副花团锦簇的笑脸,点头哈腰道:“原来是住持大人,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师父说:“老衲倒不是什么大人,只是一个老和尚罢了,小兄弟不必客气。”
      衙役阿谀之色更浓。
      当时这个小和尚看到此景,还在心里暗笑他有眼无珠,对师父不恭,佩服师父气量如海不与他计较。
      到了内厅,县令大人前来迎接,给师父赔不是:“下面的人有眼无珠,怠慢了大师,还请大师千万不要责怪。”
      师父托住县令的手臂,亲切地说:“大人太客气了,老衲一介野僧不足挂齿。此次前来叨扰大人,是有一事相商。”
      县令请师徒二人坐下,师父坐下说:“一路走来,见州县百姓因东燕蛮夷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老衲小徒于心不忍,想与大人商议,捐些银两供百姓们过冬,也不负佛祖教诲。”
      县令喜出望外:“大师这一举真是雪中送炭,等一切安定,我定会让百姓为大师著书立碑,让我一县百姓都传颂大师恩德!”
      师父并未久留,留下一张交子,叮嘱县令一定要去菩提宗知客院管理下的钱庄取钱:“大人拳拳爱民之心实在令人感动,相信大人治下不久就回恢复如初,老衲到各处都能听到传颂大人功德,为大人建功德祠、立功德碑了。”
      “这个小和尚非常高兴,以为自已做了件天大的好事,对师父也更加敬重,觉得天底下没有比师父更厉害、更疼爱自己的人了。就这样这个师父和小和尚就这样一路行善布施,最后到了江南,与武林盟主在杭州会面。”杨妙尘说到这里,往火堆里添了些干柴,火苗有了助力,一窜老高,转眼间又落下去了。
      “老师父与盟主有事商谈,小和尚就告别师傅,一个人出门闲逛,秋日江南不同他时,却也天高日朗,山明水净。小和尚是第一次下山,本就年少爱玩,见到如此热闹的景象,贪看了许久。江南巷子多,他误打误撞逛到别人家的后门去了。”
      “两个妇人站在门槛两边不知说些什么,他见两个仆妇行事有些鬼祟就多看了一眼。那两人低声交谈了一会,门里的那个从身后拎出个篮子递给门外的,叮嘱她好生处理了。”
      “这下小和尚更加好奇,他像是对待什么寻宝游戏一般,偷偷跟在那仆妇身后,想知道她究竟要做些什么。就这样跟着她,穿过巷,走过桥,扭七八拐地终于走到一条浣衣河边。”
      那妇人背对着小和尚,他看不清妇人从篮子里掏出了什么,他还以为是什么豪门密辛,还想着要等妇人走后去瞧上一瞧。妇人掏出个包袱,拍了拍,口中念叨着什么,感觉有些不忍心把它丢下去。
      小和尚正疑心着,那包袱却动了起来,发出了几声微弱却清晰的嚎啕,小和尚如临霹雳:那哪是什么包袱?那明明是个包着孩子的襁褓!
      眼看着那妇人就要把孩子按进滔滔河水之中,小和尚血都凝固了,再也按捺不住,冲上前去,从她手中一把抢下婴孩。
      他将哭得声嘶力竭的孩子护在怀里,抬头质问那妇人:“你为何要溺死这孩子?”
      那仆妇也着实吓了一大跳,见孩子被夺走,她也不顾自己摔得如何,挣扎着就要起来去抢,口中尖叫道:“把孩子还我!”
      小和尚那时还年轻气盛,见她完全无法沟通,运起轻功,抱着孩子,回到武林盟主的府上。他还气哼哼地想,这个孩子他们不要他要!他来管!他还要把这个孩子带回去,大了跟他一样也做小和尚!
      孩子太小了,经过一天的颠簸,回来不到半路就哭累了,现在在他怀里睡得正香,是不是噫呜两声。小和尚把婴儿放在自己床上,自己趴在床沿跟这孩子脸对脸看着,越看越有趣,越看越喜欢。他伸出手指拎起婴儿一点脸颊肉摇了摇,柔声说道:“你长大以后给我当师弟吧。”忽然,他又像想起什么似的,一拍脑门:“不过你到底是我师妹还是师弟呢?你师兄我是出家人,不好随便看,还是等下师父回来了再做决定吧。”
      “你哭了那么久饿不饿呐?我要不要去问问院里的施主姐姐小孩子要吃什么……”
      “你不用怕,我师父很厉害的,盟主伯伯人也很好,一定会保护你的!不会让那个嬢嬢再伤害你!”
      “他们都是顶顶好的大善人,你要是个男孩,就跟我学武,剃光头当个小和尚;你要是个女孩,我们那又没有尼姑庵,嗯……就给你找个好人家,给他们当女儿,好不好?不管怎么样——”
      “我不会抛下你的!”小和尚拉着小婴儿的手,许下约定。
      少年不知践诺之难,才将诺言轻许;少年不知人生之苦,才妄言活着才是极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