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2008年8月24日,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闭幕。那天也是春临一中高一新生的报到日。
春临城的秋天一向偏凉,今年却反常的闷热。
秋风不疾,吹在马路上,反倒搅起热腾腾的灼气,蒸得人们像早点铺里用小火温着的包子,湿漉漉的满身黏腻。
安可抒拂了一把黏在鬓角的碎发,抬头看了看校门边鲜红的“春临一中”四个大字,如同历经八十一难终抵西天的唐僧师徒,长抒了一口气。
安可抒清早起来,匆匆扒了一碗菜炒饭,就和母亲一路辗转奔波,终于在正午时分来到学校。
此时正是太阳最毒的时候,柏油马路被晒得反光。
春临一中的校门位置不好,缩在一段狭长的小巷里。周围的民房为了方便做学生生意,纷纷搭出摊位和遮阳棚,让这条本来勉强只能并排过两车的小路更加窄的不像样。
此时,这条路已经被私家车完全堵死了。带小孩来报到的家长,谁不是塞了一后备箱的行李,都想往前挪,离校门口越近越好。
安可抒四处张望,终于在校门边围墙的旁边找到一颗大树。那里车子不好开过去,树下留了一片阴凉的空地。
安可抒招呼母亲从车流中小心翼翼地穿过去。
“妈,人太多了!您先在这里等着,我进去找找报到的地方。”
安可抒接过母亲手中鼓鼓囊囊的行李袋,放在地上。她的妈妈也满头是汗,此时顾不得擦汗,一边拉了安可抒一把,一边打开随身的挎包。
“等等,看你热得!先喝口水,慢慢去!”
挎包很旧了,白底上印着几座塔,旁边写着“大理欢迎你”几个大红字,一看就是各大景区门口小摊儿特有的风格。
但安可抒知道,这还真不是在旅游景点买的纪念品。
妈妈喜欢看老电影,最向往《阿诗玛》和《五朵金花》上的山水。她没有机会去大理,有一次镇上集市里在卖这种包,她买回来如获至宝,只有出门办事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用。
这个包本来是没有拉链的,妈妈为了安全和方便,自己缝了一条。这时候不知怎么突然卡住了,无论如何都拉不开。
周围人来人往,有人从他们身边经过难免瞟两眼。妈妈着急起来,用力来回拽,嘴里念叨着:“这个破包,真掉链子。”
安可抒轻轻拉住她,笑着宽慰她道:“妈妈,不急,我不渴!我先进去找地方,您在这里歇一会儿。”
妈妈还在跟拉链较劲,说不出的窘迫,只顾得上连声说:“要得要得。”
安可抒进了校门,校园大且整洁,一块非常宽阔的绿化带隔开了左右两条并行的路,绿化带里用灌木造型出几个大字,安可抒觉得新奇,停下脚步仔细看,是“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这句安可抒读过,出自《礼记·中庸》,是值得一生践行的箴言。
路上穿梭的家长和学生很多,都脚步匆匆的。他们衣着光鲜,自信又得体。
安可抒低头看看自己身上初中的旧校服,觉得自己就像黑白电影里的人物,突然混进了彩色的世界,灰突突的,格格不入。
十五岁的少女,从青山白水间,一步踏入万丈红尘,总少不了一些慌乱。
安可抒静下心来,不再四处张望,专心寻找报到的地方。
主干道的尽头就是升旗广场,挺大的,靠近教学楼的一侧有个公告栏,此时那里正挤满了人。
安可抒走过去,只看得见攒动的人头。
人群里有人像中了大奖一样的喊:“找到啦!找到啦!3班!3班!”
也有人一边低声嘀咕:“挤什么挤,一个个跟疯了一样。”,一边拼了老命地往前蹿。
还有人已经看完了,脸上带着大功告成的喜悦,分拨拂柳往外钻,嘴里念叨着:“劳驾,劳驾,让我出去!”
不用说,这里公布的是分班信息。
安可抒找了个空,默默地排着,等里面一层层的人看完离开,终于从夹缝里瞄到了那一大面密密麻麻的表格。
幸好,幸好,没让她费事儿,安可抒的名字赫然列在高一1班的第一个。
但是,看完的人要出去反而更难。
安可抒转身向外,却被人挤得倒退了两步,差点撞到了公告栏的立柱。
她只得缩起肩膀,低下头见缝插针地往外挪,眼睛只能盯着地面,突然听见一声尖叫:“哎呀,别挤!”
接着她就看见离的很近的地方有个女家长的细高跟踉跄了一下,直奔她的脚面而来。
安可抒连忙往后缩脚,却被身后一只粗壮的胳膊肘怼了回来,眼看着就要和另一个胖墩墩的男家长撞个满怀。情急之下,她抱头捂脸,准备蹲下身去避让。
一只手从旁边伸过来,拉了她一把,把她带到了一个相对宽松的角落。
安可抒头昏脑胀,只觉得这手白得晃眼。
慌乱中,她抬头看过去,只见一个少年哂笑着对她说:“你这么蹲下去,不怕被踩到吗?”
安可抒愣怔片刻,盯着少年如画的眉眼,一时说不出话来。漆黑的眉和瞳仁,挺直的鼻梁,薄而粉的嘴唇在白皙的脸上,俊秀又立体。
她没有历过江南的烟雨,却在此刻想起了课文中雨后徽州乡间的白墙黛瓦,一尘不染,又笼着浩渺的水雾。
少年身量很高,低头看看安可抒,自然地松开自己的手,示意她从侧边出去。
安可抒回过神来,向他道谢。
他点点头,并不在意的样子,还伸手帮她挡了一下身侧的人,好让她出去。
人群外围传来一道带笑的声音,在问:“蔺研,看好没?几班?你行不行啊!搞快点!”
他也笑了,回答得漫不经心:“自己滚进来看!”
安可抒好不容易挤出人群,只听他说:“我在1班。”
她回头,看见他被另一个高高的男生伸长了手臂扒拉着:“你倒是帮我也看看呀!”
这位“linyan”挑挑眉,冲分班表抬了抬下巴,故意逗外面的那个男生:“自己来看!”,笑容里满是少年人特有的飞扬。
外面的男生也不在意,戏谑地冲他一拱手:“老大!拜托了!”
“你也在1班。”
“1班。”安可抒心里默念。
公告栏旁边有一个硕大的箭头指示着报到处就在旁边教学楼的大厅里,安可抒退出来的位置刚好就能看见里面的情形。
临近午饭时间,很多家长帮孩子看完分班就先去吃饭了,排队注册的人倒不太多。
安可抒的录取通知书和户口本就在她随身背着的书包里,于是决定先趁人少把手续办了再说。
中学报到最常见的场景,每个班的班主任前面放一张桌子,桌子前面用A4纸打印着班级名称和班主任的名字。
高一1班,杨坚定。
属于1班的桌子前面没人排队,后面坐着一位老师。
安可抒看着桌子后面那个女老师,有点迷惑。
女老师?叫杨坚定?
不过安可抒看着这位长得很瘦,穿着浅褐色西服套装,衬衫一丝不苟系着所有纽扣,嘴边法令纹很深的中年女老师,倒也觉得“杨坚定”这个名字和她的气质挺相得益彰的。
老师此刻看见安可抒走过来,面无表情,银边眼镜下的目光还真是肃穆又坚定。
安可抒有点忐忑地递上自己的材料:“请问您是杨老师吗?”
那位老师打量了她一眼,随手接过证件,没有回答,挺不高兴的样子。
安可抒在心里反思,自己在走过来的过程中是不是有什么不庄重的地方。
怎么这个老师看着这么不赞同她呢?
扑克脸女老师却突然笑开了:“哎呦!你就是安可抒啊?”
安可抒被这突如其来的春天般的温暖吓了一跳,连忙点头:“是的,老师!我是安可抒。”
“哟,你是从远风镇考上来的?还是我们全校第一名,挺难得啊!”
正值午饭时间,各班主任桌前都渐渐空了。
这个女老师声音很大,吸引了周围几个老师的注意。
“诶,远风镇?在哪里?”
“怎么今年全校第一名不是咱们初中部直升的吗?”
“哎哟,农村学生!啧啧!”
“多少年没听见远风镇那边有学生考上咱们一中的了!今年还真是,第一名啊?”
“唉,这几年城里这些孩子都浮得很,诱惑太多嘛!反倒农村里,埋头苦学,容易出成绩。”
听见全校第一名前来报到,好几个闲得无聊的老师都聚拢过来,边围着安可抒打量边聊起来。
安可抒硬着头皮被他们围观,心惊胆战:怎么这些老师议论起学生来,竟然都不用避讳当事人的吗?
不走完报到流程是不可能的,安可抒只好把头垂得更低,在他们火辣辣的目光中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倒像她犯了大错似的。
好在这时工作餐送到了,聚在1班桌子边的老师们留下几句酸溜溜的恭喜1班喜获尖子生一枚的话,就纷纷鸟兽散,回到自己的位置领午餐。
桌子后的女老师对照证件登记完信息,也迅速收了热情洋溢的笑,匆匆翻出一把钥匙递给安可抒,告诉她:“你现在就可以去宿舍安置了。钥匙上有寝室号,下午两点在1班教室开班会。”,便不再多说,专心拆盒饭去了。
安可抒接过钥匙和资料,莫名其妙地结束了这个开头很隆重,却又戛然而止的报到,只留下一个疑问:这个女老师的名字到底叫不叫杨坚定呢?
从大厅走出来,安可抒发现公告栏那边先前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竟然消失得干干净净了。
刚刚发生的一幕幕,好像一场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