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塞上 ...
-
迎亲的队伍沿着“千年帝王之道”秦直道,一路北上,直至临河县。临河县雄踞河套平原腹地,黄河北岸,阴山南麓,因紧临黄河北线而名。我们停下来修整,几日后将从这里渡过黄河。
越接近边塞,和亲大队受到的迎接就越盛大隆重。生活在边关的百姓更明白,汉匈和亲给他们带来的是什么。他们的父亲、丈夫、兄弟、儿子,再不用捐躯疆场,马革裹尸;他们的母亲、妻子、姐妹、女儿,再不用担惊受怕,辛苦徭役。
我们每到一郡一县,全城百姓夹道相迎,甚至跪地高呼,顶礼膜拜。他们把家里最好的农产送给我,什么河套苹果梨、番茄、西瓜、蜜瓜,装满了我的毡车。据说,中国历史上美男子的标准人物,西晋时的潘安,出行时爱慕他的女子向他抛掷鲜果,装满他的车驾,传为美谈。而我,竟早在西汉年间,就享有了比他更夸张的“掷果盈车”!
“昭君,渡过黄河,出了长城,就快到我们匈奴的家了!你会不会思念长安?”
“大哥,长安有我的故友亲朋,我一定会想他们的。可是,身边有你和且莫车的陪伴,冲淡了我的思乡之情。”
“是啊,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你的亲人。”
“嗯,大哥,只要有你的地方就是我的家。我会和你一样热爱匈奴,热爱那里的草原和百姓的。”
“昭君,你放心,匈奴人都是纯真善良的,没有了战争和仇恨,他们会像汉朝百姓一样,爱戴你,崇拜你。”
“大哥,我真没想到,一路上,黎民百姓会如此热爱我,甚至把我当成了神。我沿途看见好多百姓为我修建的庙宇,里面供奉着我的长生牌位,香火鼎盛。”
“昭君,这就是和平的力量。战争和杀戮,只能降伏百姓的身体,仁慈和博爱,却能收服百姓的心。这世上,深受万民爱戴的君王,才是最伟大的,他的国家,才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是啊。大哥,我一定要为匈奴和大汉的百姓做一些事情,让他们尽享安乐,世世太平。”
“昭君,你真是我稽侯珊的知己,未来的路我们一起走,共同努力,把匈奴变成时时欢歌,处处安宁的人间天堂!”
我和稽侯珊手拉着手,喃喃细语,漫步在黄河岸边。落日余晖撒在这千年不竭的母亲河上,想到未来的责任与使命,我心中胀得鼓鼓的。
如果说,和亲出塞一直是我为了摆脱深宫樊笼,追求无上权利而用的手段。那么,时至今日,它在我心中的面貌已经完全不同。百姓的热爱与敬仰,使我深深地感觉到不能再只为自己,而是要承担起历史交给我的重担。
千秋万世,多少文人为昭君出塞泼墨挥毫,多少名作传世不朽;一块块“和亲万岁”鸳鸯砖,遍布内蒙、外蒙数不清的昭君坟,这些,都来自人民对她的爱!我就是她,汉朝女子的典范,千秋巾帼的楷模,四大美女中最受人仰慕与赞颂的王昭君。我绝不能辱没了她的英名!
——————————————————————————————————————————
在临河县官民的帮助下,我们顺利渡过黄河。下一个驿站是高阙。我们要在那里越过长城,离开汉地。
一过黄河,随行的汉人中,便开始弥漫起悲伤的情绪。他们之中,好多都是皇家封地的奴仆,奉命出塞,身不由己,更有很多侍女在夜里偷偷哭泣。我看着他们,只能摇头叹息。
出了长城,护送我们的汉朝军队和官员就会留步,我们将进入匈奴草原,开始毡帐穹庐的生活。衣着、饮食、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都要改变,他们会担心会想家,这都在情理之中。
一路颠簸的有些累,稽侯珊拥着我坐进毡车。我靠在他的怀里,拉过他的手环住我的腰,觉得安全又安心。朦朦胧胧刚要睡,却听见一阵琵琶声。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这首歌,曲调委婉,缠绵悱恻,词句幽怨,断人心肠。在这落叶迷径,秋虫哀鸣的深秋季节,塞上冷雨,车队独行,更是听的人心浮动。片刻间,队伍中的汉人都停止不前,哭得泣不成声。匈奴将士抄手站在一旁,皱眉看着。
我赶紧跳下毡车,稽侯珊跟着跑过来为我披上斗篷。
“冯将军,这是怎么回事?”我向汉军领队冯将军询问。
“启禀公主殿下,是您的一个侍女,弹唱琵琶,扰乱人心。臣正要请公主示下,该如何处置?”冯将军单膝跪地,回道。
“刚才是谁在唱歌?带上来。”
被带上来的,是王嫱。我就知道她会惹事,但没想到是这样的事情。边关在望,出塞在即,人心不稳。她这一唱,更是勾起汉人思乡之情。匈奴人不理解,自然要生出误会和嫌隙。整个队伍的人都在看着,我到底该怎样处罚?
“王姑娘,你的琵琶弹得真好,学了很久吧?”她俯首跪着,我站在她面前。
“奴婢该死,一时思乡难抑,请公主恕罪!”
思乡难抑。好借口!这样的理由,在这样的时候,竟是置我与两难了。
按理,我要处罚她,一顿鞭子是逃不掉的。可真要处置了她,全队的汉人就会与我离心离德,今后,我就是高高在上的孤家寡人。不处罚她,我在匈奴人面前威严全失,怕是要被视作无能之辈。
哼哼,这个秭归“群山万壑”里出来的美女,不论是否真的故土难离,思乡心切,这段弹唱,也算是胆量谋略俱佳啊!
我侧过身假装思索,眼角余光见她悄悄抬头,瞄着我身边的稽侯珊,美目含泪,眼里满是可怜和乞求。不愧是宫廷里出来的,好手段!
“大哥,你说王姑娘刚刚弹唱的那首曲子可好听?”我把球往老公那里踢了一脚。
“这个,词曲都不错,就是太过悲凉。”
“大哥所言甚是。王姑娘琴艺了得,唱的很好。可是调子太悲凉,让人听了心里不舒服。诸位,现在我们前面就是长城,后面是家乡。可出了长城是哪里?匈奴草原?错!那还是我们的家乡。”我用汉语说着,稽侯珊用胡语翻译。
“既然大家追随我昭君和亲出塞,今后,你们就是我的娘家人,我的家就是你们的家。我今天就要告诉你们,从今往后,匈奴就是我的家。我,大汉公主,都能放弃长安的生活,安心在匈奴扎根,你们为什么不能呢?”我看着那些汉人仆役,放柔语调。
“王姑娘的曲子,道出了你们的心声吧?我也有亲人,我也想念故土。可人不能总是回头看。到了匈奴,有英明的呼韩耶单于,我保证,不会让你们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只要勤劳,你们就可以自由的生活,要对新生活怀有希望”我说完这段话,稽侯珊对我点了点头。
“慧儿,去把我的琵琶拿来。我也唱一首《出塞曲》,大家仔细听,用心去听……”说完,我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王嫱,她伏在地上,看不见表情。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
谁说出塞歌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
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
想着黄河岸啊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荣归故乡……”
席慕容甘泉一样的诗句,蔡琴醇酒一样的歌声。这首《出塞曲》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歌,我带着它穿越两千年时空,在古老的黄河岸阴山旁,用汉语和胡语轻轻唱响。
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渴望,是没有种族和国界的,甚至千年时空也不能阻挡。所有人都静静聆听,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回神。我收住琴音,微笑着靠在稽侯珊肩头。
“昭君阏氏,您的歌就像春雨,滋润了大伙儿的心。我们从没听到过这么美妙的歌,这一定是仙人的曲子啊!”乌禅幕大人擦了擦湿润的眼角,第一个慨叹。
“是啊!昭君阏氏的歌太好听啦!”匈奴人都大声附和。
稽侯珊笑着看着我,眼神温柔,包涵千言万语。我把琴交给慧儿,上前扶起王嫱。
“王姑娘,我的这支歌儿,虽然不能宽慰你的思乡之情,但总会解除你的少许积怨吧?”我一语中的,直击要害。
“公主赎罪。奴婢不敢有丝毫怨恨,又何谈积怨?”
“深宫数载,不得圣眷,难免有怨怼之心。可是,你既然已经出塞,就放开心胸吧。开心些,你的日子会好过一点儿。”
“奴婢不敢,奴婢谨遵公主教诲。”
“好了,这几天我这里不用你伺候,你到司伙处去吧。”我把她派去烧火做饭,算是惩罚吧,希望她能收敛一点儿。
“昭君,我发现,每和你在一起多一天,就更爱你多一些,你总是带给我惊讶和欢喜。我的臣民也会被你的美好收服,你真是上天赐予我和匈奴的福祉啊!”稽侯珊紧紧把我抱在怀里,在耳边轻轻诉说。
“我们的岁月还很长,如果我不够美,不够好,怎么能拥有你这只草原雄鹰的心?”
“昭君,我的心永远只属于你!雄伟巍峨,千年不倒的万里长城,为我们的爱情,为我们的誓言见证!”
“稽侯珊,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