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大漠 ...

  •   出了高阙山隘口,便是一望无际的匈奴草原,再往北,迎亲队伍就将进入大漠,大家都准备了水囊,还添置了几十辆水车。在边境关市我们用骆驼替换掉队伍中拉车负重的马匹,稽侯珊为我挑选了一头驼峰高耸的成年雌驼,它脚力强、走路稳,最重要的是性格温顺。

      出了汉地,我便换上匈奴人送来的胡服。相较于汉装的庄重雍容,胡服更加艳丽妩媚。当我一身嫣红,怀抱琵琶,骑着骆驼出现在沙漠之中时,匈奴人的目光变得很特别。有惊艳、赞叹,还有一丝敬畏。

      “昭君,你穿着胡服的样子,就像我们匈奴古老传说中的月亮女神。大家都被你的美丽惊呆了。”稽侯珊温柔的看着我,轻轻拂去我脸颊边的碎发。

      得到心上人的夸奖,心中自然十分甜蜜。自从脱掉繁索的汉装,卸去沉重的发饰,换上简洁又艳丽的胡服,行走在无边无际的大漠中开始,我的心就像出笼的鸟儿,轻松愉悦。汉朝的一切就这样离我远去,匈奴的广阔天地正向我走来。

      “昭君阏氏,你看那些大雁,飞的又高又快,雁尾上长长的彩羽可好看了。用它来装饰您的帽子,一定更漂亮。我想办法射一只给您。”逐鹿王骑着马,来到我的骆驼旁边,摘下弓箭瞄准天上南归的雁群。

      “逐鹿王,请等一下。”我伸手按住他的弓。

      他不解的看着我,我神秘一笑,手指轻轻勾动琵琶琴弦。弦音嘘嘘,好像幼雁哀鸣,头顶的雁群听了,久久盘桓不忍离去。我又挑了挑弦柱,再一拨动,雁声更加凄迷。此时竟有十几只母雁,离开雁队直直俯冲下来。匈奴骑士个个都是百步穿杨的好手,纷纷开弓,全都射猎下来。

      “昭君阏氏,您这是什么招数?真厉害!现在不但有的是美丽羽毛,晚上我们还能吃到烤雁肉啦!”逐鹿王乐的不得了。

      “大哥,天快黑了,我们要在这里扎营么?”看着且莫车欢欢喜喜的背影,我抬头看看天色,问道。

      “是啊,我已经派人到前面找到一块避风的平地,咱们今天就在那里过夜。”稽侯珊拢了拢我的斗篷。

      匈奴人不愧是“背着毡帐”行走的民族。天黑之前,几十个毡包就出现在大漠之中,最中间的两个大的,就是插着王旗的单于帐和我的银顶毡帐。

      “昭君,沙漠的夜晚极冷,你要让侍女看好炉火,千万别冻着。”稽侯珊在营地巡视一周,最后来到我的帐子,嘱咐一番。

      “知道了大哥,放心吧。”我点燃琉璃灯,把它挂在床头。

      “你把它也带来了。”他看着我的花灯,眼中映出五彩光亮。

      “是啊,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它。是它陪我度过了每一个思念你的夜晚。”我轻轻摸着莲花灯,想起那些相思的日子。

      “昭君,以后我会陪着你,永远不会让你寂寞。”他从身后拥住我,我们紧紧靠在一起,欣赏着炫丽的灯光。

      “天色不早了,我……我得回去了。昭君,你早点休息。”每天晚上他离开我的房间时,都是这个样子。说走就走,从不回头。

      “公主,单于怎么像人追着似的,走那么快。”慧儿掀开毡帐的门帘,端着热水走进来。

      “嗯,他是君子自苦。”我坏笑。

      “公主,有句话,奴婢不知该不该说?”

      “慧儿,有什么话尽管说。”

      “公主,这一路上我们住在各郡守府或者驿馆里,你和大单于门挨着门,隔壁而居,倒不是很显眼。可是,进了草原大漠,这王帐和银顶毡帐并排一立,人们就看的清清楚楚了。单于每天都回自己的帐子,好多人都在私下议论啊。”慧儿皱着眉头。

      “大单于的王帐,只有正室阏氏才能同住,我现在还没有受封号,是住不得王帐的。至于,单于不留宿在我这里,是他自己太过患得患失,我会斟酌的。”慧儿对我最忠心,对这事更是“皇后不急宫女急”

      “对了,最近王嫱怎么样?”

      “司伙处的领事说,她还算老实,只干活,很少说话。公主,既然这个女人别有用心,我们把她留在汉地多好,别带她去王庭嘛!”慧儿对王嫱一直没好感。

      “我也知道带着她终究会是个麻烦。但是,我一定要带她到匈奴。”历史上,秭归的王嫱确实和亲出塞,在没真正弄清我和她到底有什么关系之前,我不能改变历史,把她留在汉朝。

      “在路上你派人看着她,等到了王庭,我自会想办法安置她。”

      “好的,公主。”

      “我独伊何,来往变常”这是那日王嫱所唱曲子中的一句,意思是:为什么唯独我这么苦命,来来去去的好事总也轮不上。我不知道她所谓的好事到底是什么?但她梨花带雨,无限娇羞的看稽侯珊那一眼,我是不敢忘掉的。

      -------------------------------------------------------------------------------

      当我们走出大漠,踏上克鲁伦高原的时候,一场大雪从天而降。大雪中的草原,草木凋敝,寒风刺骨,更有很多饥饿的野兽出没。匈奴骑兵手持长弓,围护在最外层,抵挡野兽袭击,驼队和车马簇拥着我的毡车,顶风冒雪继续北进。

      “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队队毡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我曾经为这样的诗句陶醉过,可真正身临其境,才知道其中的苦楚。

      虽然毡车里终日拢着火盆,慧儿时时用手炉替我暖着手脚,可我养在富贵中的娇躯还是受不住严寒,手指和脚尖都生了冻疮,白天痛晚上痒,有些地方甚至破溃出脓,苦不堪言。稽侯珊看到我这个样子,心疼的不得了,每晚都拿匈奴秘制的冻伤膏来给我涂抹。白天在车里就不许我再穿鞋,用厚厚的驼绒把手脚都包好。

      我想到队伍里的那些汉人,他们的冻伤恐怕更严重,就找来随行的医官,写了一张治冻疮的药方,让他们煎好药水,发给侍从们擦涂。看着他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我的心实在难受。

      晚上人马再次扎营。我趁着稽侯珊正忙,穿上特制的厚鹿皮毛靴,戴上羊毛手套,钻出毡车来到司伙处。

      “公主殿下,您怎麽到这儿来了?”领事赶忙上来见礼。

      “免礼吧。领事大人,今晚大家吃什么?”

      “回禀公主,和前几天一样,是烤羊肉。”

      “领事大人,你去把羊领回来,收拾干净,剔骨切肉。然后在架上几口大锅,煮上沸水。”

      “遵命。”

      我又叫侍者去随行医官那,领来人参、干姜、桂皮、焦楂、大枣、枸杞、茴香,还有大把的胡椒。

      水一开,我叫伙头师傅把洗净切好的带皮羊肉和羊骨,连同这些药材通通放进大锅里熬煮。火苗舔着锅底,肥美的脂肪融化,汤水渐渐变成奶白,羊肉和草药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弥漫在整个营地。最后,伙头把细盐加进汤中调味,几锅又热又补的炖羊肉就好了。

      汉人们早就咽着口水等在一旁,帮厨们一人一大碗,给他们盛好。大家吃肉喝汤,热气腾腾,一大碗吃下肚,顿时暖和起来。一些围着篝火吃烤羊肉的匈奴人,也被香气和热气吸引来,看着汉人们吃的直冒汗,他们眼馋的舔着嘴。

      “昭君阏氏,您在这里煮的是什么?香味好奇怪啊!能让我尝一尝么?”逐鹿王到底是孩子,没有大人的矜持,跑过来就要吃。

      我亲自取过碗,挑好的给他盛上,看着他狼吞虎咽的吃个底朝天。

      “逐鹿王,好吃么?”我递过手帕给他擦擦汗。

      “好吃,肉很软嫩,汤喝下去,热乎乎,一直暖到肚子里。这是汉人的吃法么?”

      “嗯,我也不知道百姓们是不是这样吃。我在这汤里加了温补的药材,配合着性温脂厚的羊肉,可以使人增加元气,还有干姜和胡椒,辛香理气,暖身抗寒。”

      “昭君阏氏,明天您能不能多做一点,让我们的兄弟们也尝尝?”右贤王走过来,笑着说。

      “好呀,明天我叫他们在多支几口大锅,大家喜欢就都来吃。”

      我把药材交给伙头,仔细告诉他每一锅用量为多少,再吩咐他明天多做一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