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7、9月3-4日 ...

  •   9月3日体验生活,到民工家作客
      昨天说过,咱们在离霍尔有八公里的一块河边草地上扎营。徐谭拉着老张去了一趟霍尔,回来的时候一脸失望,前车可鉴,其他队员当然没有去霍尔走动的想法。在这休息的一天大家也没啥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众人把前几天没洗的东东,包括车子、衣服等,反正能水洗的,全拿到河边清理去了。哈老大呢,趁着好天气,拉了张靠背椅子(奇怪,后勤物资里竟然有这东东),坐在河边上晒太阳看书。就在哈老大看得正入神的时候,河里居然来了一台庞然大物。那是一台挖掘机,刚刚完成另一个路段的工作,沿着浅河滩,涉水过来。哈奇这时正聚精会神在看书,没料到会有怪物在河里突然出现。给这大家伙吓了一跳,还差点给挖掘机的水溅了一身。没想到的是,挖掘机司机也没有想到河边有人在扎营,看到咱们大帐蓬小帐蓬一大片的,也是吓了一跳。看到挖掘机溅出的水差点打到哈奇身上,赶忙过来给哈奇道歉。哈奇对这可不介意,还笑哈哈的和挖掘司机合影。记得徐谭给他们合影的时还答应把冲出来的照片寄到司机家里,不知徐谭回去后记住这事没有?
      那挖掘机司机来这里干吗呢?他是过来看朋友的。昨天的日记里说过咱们营地旁有几位公路施工的民工住在路边上吗这挖掘机司机趁着今天休假来探他同乡的。一听之下藏区公路施工队好像很爽,两天工作休息一天。可是,想想在这地方光坐着也会因缺氧而出现高反的地方,何况是保持高劳动量的修路工作。虽然说在大量使用大型机器的今天,修路工程的劳动量已比往日改善了很多,但是很多工作还是必需人手操作,这种劳动也不是一般人能操作的。这令我想起在香格里拉时听小飞说她在火车上听来在建青藏鉄路上犠牲的工人,还有当年建318公路时的事情(以当然的统计,说这条连接滇藏的生命线是用建路工人的血肉舗出来,这话一点也不为过。拉萨有一座烈士碑,是为了记念建318公路时犠牲的工人的,有机到拉萨时,除了看景点,请抽点时间去给这些无名英雄致敬)。在霍尔这一带比较平缓的地方建公路已经是高难度操作,那多年前建成的滇藏公路,还有青藏铁路的工程难度可想而知。感谢这一批又一批的无名英雄的付出,让我们今天可以骑自行车到藏区上通行。没有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我们大概只能骑马或者徒步进藏了。
      因为有挖掘机司机来访这一出,所以旁边营地的民工也顺道邀请我们到他们帐蓬里坐坐。
      这事情哈老大自然不会感兴趣,其他队员也没有什么反应,只有我,见人家一片诚意,反正在闲着也没事,便跟着其中一名叫扎西的民工到了他住的帐幕里去了。说到扎西他们住的帐幕,条件要比咱们那大帐幕差多了。帐幕是由几片油布拼合而成,接口处还有着大大小小的缝隙。几根木杆充当营柱子把油布支起,在这拼凑出来的帐蓬里用石头支起两块木板,便是扎西和另一名民工的睡床。整个帐蓬除了睡床外,只能安放一个小小的火炉,扎西他们取暖、做饭便全靠这小小的火炉。我看整个帐蓬里除了一个茶壼外也没有什么厨具的,说不定扎西这几个月每天三顿全是糌粑酥油茶。看来扎西不光工作辛苦,而且生活环境也是艰难得很。听扎西说,在藏区做筑路民工的工资是在汉地的三倍,也有四川人冲着这工资到藏区工作。依我看来这个工资还不是每个人也能领的,搞不好三倍工资没领到,反而把小命也贴上了。
      到了帐蓬里,扎西给我倒了点茶,扎西在这流动住所,一切因陋就简,连藏族每天打酥油茶的茶筒也木有,扎西喝茶也只是直接把酥油放到热茶里伴一下便将就喝了。扎西用他有限的汉语加手势跟我沟通,让我了解一些他们的工作情况。扎西告诉我,因为藏区的情况,修路工作每年顶多只有四、五个月左右。一年能施工的时间,只能在端午前后,一直到十月前那几个月之间的时间,过了这段时间,工程想要继续也不成了。扎西还跟我说,他们今年的工作差不多也要完了,过两周扎西也要回家了。至于工程没完成的部份只能留作来年再继续。
      在扎西的帐蓬坐了一会,刚好扎西有朋友过来看他,我看他地方也不多,为了把空间腾出来,我便和扎西告别回到自家大帐蓬里瞎忙去了。
      9月4日神湖-马旁拥措
      在离霍尔8公里的河边休息了一天,今天的咱们第一个目的地毫无疑问的便是霍尔。这地方前天老张和徐谭己经开后勤车来过这里,发现乡里的居民大部份是散居在自家牧地边上,乡里基本上没有聚居点。而村里绝无仅有的两家小卖部则是在公路上一个检查点的两旁。对于这样的小买部,我们自然不会有太大的期待。不过,在这地广人稀的地方,能有一个歇脚的地方,谁又愿意放过呢?从营地到霍尔两家设在公路旁的小卖部只有不到十公里的距离,这路段是柏油和硬土路的混合路面又是下坡路,但这几公里的路对我们来说,能算什么呢小意思,就像吃饭走路一般的轻松平常。出发后一小时,也就是十点多一点,车队全体队员已经整整齐齐的坐在小卖部门口休息了。这还包括了在神湖边上拍了快半小时的合影。那个观景台的景色真是太美了,再带相的小伙伴可是一拍便停不了手,没带相机的我看到看着可是一个舍不得离开。徐谭看到神湖时可兴奋了,对着神湖大吼。也难怪,从丽江出发到岗仁波齐,到今天刚好四个月,现在终于看到目的地,心兴奋是难免的。徐谭要比他队员更激动也不难理解,包括我在内的其他队员顶多是在我们出发前两、三个月前才知道这计划。哈奇自己说这次旅程已经计划了四年,作为哈奇的助手,徐谭在这事上该少花时间和心思吧。努力这么久,现在终于目标在望,心情兴奋是必然的。我们己经来到神山旁边的圣湖马旁拥措,神山还会远吗
      我们休息的两家小卖部型式跟我们在桑堆见过的小卖部有点相似,是封闭式的,客人只能在铺子前那架了铁栅的小窗口里指点。不过,两家小卖部中的其中一家还会供应简餐,客人也可以在他们家的客厅里尝用品种不算多的食物。什么品种不就是酥油茶和炒饭两种,在这地方还能要求大鱼大肉吗喝过酥油茶,休息了一会时间又是午饭时间。别为才十一点不到,咱们吃不下午饭,在骑行过程中,队员们的饭量大增,除了睡觉以外,好像还没有不想吃的时间。哦,说不定就是睡了,还想着吃呢。这顿午餐,除了两女生要换换口味,在小卖部要了两个泡面,还有我跟店家要了点青稞炒面和着酥油茶以外,其余队员一律点了炒饭,对,除了炒饭咱们可没有别的选择了。这小店没有专业的厨房设施,只有一个小煤炉,店主人正是用这小炉头以每五分钟炒一份的速度努力的操作着。以我们吃饭的速度,简直连续盘也跟不上。除了哈奇和老张两人能同时在吃以外,其他队员早在第二盘没上以前早早已经把盘子吃个干浄。店中女主人每次把炒饭端出来时,同时也可以收拾盘子。我怀疑如果女主人走得勤快一点,可以连盘子也不用换,直接拿回去盛第二轮的炒饭得了。我的糌粑午餐实行去来比较简单,女主人见我从包包里拿出木碗喝酥油茶的时候,二话不说把自家的青稞炒面拿出来,我也不客气,拿了两把炒面和着酥油茶便吃。正在客厅唸经烤火的老妈妈看到我以不太纯熟的手法和糌粑时,一个劲的笑着说好。感谢我这张啥都能吃的咀,让我这几个月可以一直以糌粑为主食,一路上赢得不少藏族同胞的友谊。我们吃过午饭,时间才刚刚十二点。这时店里来两车在这里打尖吃饭的人,看样子应该是在这里搞工程的,一坐下来便把老厚的一本图纸搁在桌,应该也是店常客。店主刚招呼他们坐下,女主人马上端来两盘推得山尖的牦牛肉。别问我这牦牛肉怎么做,藏区的做法和吃法只有一个,砍成大块放锅里白水煮熟了。吃的时候把凉了的肉用自家的小刀削成一口大小,沾着辣椒面吃!肉食金贵,藏民可吃得仔细了,连骨头缝缝里的小片肉也不会放过。(网上看到的消息,《舌尖上的中国》制作组在打算到漠北牧民家中拍摄原生愿的蒙古烤羊,得到的回答是,牧民不吃烤羊肉,全是放水里煮熟了吃的。原因是,羊肉珍贵,好不容易吃上,拿来烤,烤坏了岂不浪费!)这帮人可能是在赶工程吧,一坐下来,也顾不上吃,拿着图纸便在那指指点点,各人胡乱吃了几口又风风火火的开车出发了。听他们的司机说,这帮人是搞水利工程的,为了抢在今年停工期前完成工程,这段时间里连睡觉时间也得腾出来赶路,看来在藏区不光做前线的辛苦,连在背后策划的也不轻松,连吃饭睡觉也不得踏实。
      吃过午饭,我们没有向岗仁波齐脚下的巴嘎乡出发,转而走向马旁拥措,在那里,我们打算再休息两天,等老张和徐谭到普兰补充一下必需品,预备一下转山所需之物。休整过后便是向咱们的终点,岗仁波齐脚下的巴嘎乡出发,还有令人神往的转山。
      从霍尔到神湖有近三十公里距离,还要通过一道小山口,看路边的通告牌,从霍尔到普兰的公路还在建设中,约在2012年左右便会正式通车。普兰县的位置是在中尼边境,现在边境还未正式对游客开放,只开放供本地居使用。不知道两年后这关口会否对外开放,到时,到岗仁波齐转山的印度人便不用绕道樟木入境,可以直接从普兰到达岗仁波齐脚下。要是这样大概不会有我们在萨嘎遇到的事,高反出人命的事应该也会有所改善吧。(听说每年在岗仁波齐因转山而死亡的印度人约在十至二十人左右。)
      今天的天气很好,一直阳光普照。上午经过马旁拥措观景点时,阳光底下湖中一个蓝。可惜,到了霍尔便看不到神湖,要翻过一小山口才看到神湖的风光。从霍尔到神湖边全是柏油路,好走的不得了,连那垭口也算不了什么,轻轻松松的便通过了。上得山来回头往霍尔看去,脚下一个个小山包像刚出蒸笼的青团子,在阳光底下绿得可爱。山头上还有班驳的云影,可能是海拔高,云和地面的距离比较接近,这里看到的云会有明显的投影在地面上。这种光景对比又给高原景色带来另一种感觉来,让人感到这投影的主体不是没实体的云层,而是另一种事物的影子。
      回头一看我们刚才身处的霍尔乡,一片黑云正把那边罩着,竟然下起大雨来了。幸好,这云来的晚了一点,要不咱们全得成下水狗了。
      没变成下水狗,在这阳光普照的山头看着山脚下的明暗变化,是很有意思的一回事。美中不足的是,岗仁波齐这时候躲在厚厚的云层之中,听霍尔小卖部的人说,山顶已经有两周没打开过。这话有点耳熟,咱们在珠峰也听过,结果咱们幸运地在一天里看了两回日照金山。不知咱们珠峰的运气能不能再在岗仁波齐现实一次呢上天保佑,咱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您就行行好,给咱们看看神山一眼呗。
      在霍尔的反方向是神湖马旁拥措,在这小山坡上可以看到神湖的大部份,还有远处中尼边境上的纳木那尼连绵不绝,白凯凯的雪山山峰,是上天的一条哈达,挂在神圣的马旁拥措脖子上。可能因为距离较远,马旁拥措看来没有今早上看到的那样宏壮,不过湖水在阳光底下却是一样的迷人,蓝绿色的湖水在阳光底下现出了一线的金色,如果这是夕阳时间的话,湖面有多美呢,这可真想象不到,但愿以后有机会看到这景像吧。
      沿着公路下到山脚,咱们没有沿着大路直下湖边,选择了一个小岔路口直下到马湖边上。就在这小岔路口上,我碰到一位骑行者,这哥们是从昆明来的医生,独自一人从拉骑动阿里。看他满脸的胡子,看来该有三十岁吧,可是后来在网上看到这哥们的自拍照,呵呵,一个天生的娃娃脸,加上身型有点小胖,有胡子和没胡子年龄差在十年以上。哦,忘了说,这哥们姓柴,因为他的职业,俺一直柴大夫,柴大夫的喊他。从后而来的哈奇看到我和柴大夫聊天,也顺道邀请他跟我们盘恒两天,柴大夫一个人独自走了这么久,好不容易碰到一大帮人,没一点犹豫便答应加入我们,随我们一起转山。看到柴大夫,还有咱们在离开拉萨那天路上碰到的老乡,还有一路上许多独行的骑行者,当碰到跟他们一样的骑行者,全也是非常的热情。现在想来,不是他们想独自上路,但是要找到能一起骑行的伴实在是不好找,在没可耐何之下只好孤身上路。像我们这样,一同骑行几个月走几千公路的队午,不光组队不容易,就是好不容易组成了,要维持这么长的时间也是不容易。何况我们车队各人全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方、不同文化的十多人能走在一起,从丽江到阿里走了几千公里的距离,从盛夏走到深秋,那便更难了。说实一句,过了这次旅程,我们这一群人可能这辈子再没机会走在一起了。虽然如此,哈奇说过一句话;“无论在那里,我们都是一家人。”能成为这国际大家庭的一份子,是我的荣幸,也是我一辈子难忘的事。所以我一直感谢上天给我这么一个机会,也感谢哈奇让我参加车队,让我可以跟大伙一直来到岗仁波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