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当年1 ...

  •   林柯第一次踏上A市土地那天,天公不作美,稀里糊涂地泼了倾盆的雨,从机场到市中心,雨幕模糊了出租车的车窗,窗外景向一晃而过,一片水汽氤氲的白。她坐在后座,司机沉默不语地开车,没有到达一个新城市的真实感。

      到学校门口,百年老校的名字也叫大雨氤氲得辨不出来。饶是如此,还是有不少家长热情不减地叫上孩子与校门合影,一对对家庭各自抢占了校门的一角,而特别幸运地能站在正中间的笑得就格外灿烂。
      有人拍了下她的肩膀,她回头看见一个和善的大叔:“小姑娘帮我们拍个照呗。”
      身后是他的妻子和女儿,女儿跟林柯一般年纪,戴着眼镜。
      她应了声好,接过对方递过来的相机,大叔跟她讲了讲该怎么用,就去校门口摆姿势。
      一家三口靠在一起,打着伞,笑得含蓄又自信。
      似乎这才是对新生活该有的样子。

      拍完照林柯对家长说不用谢,提着行李跟着指示牌去了报道的教室,进门时有漂亮的学姐帮她把伞放进门口的收纳箱里,她微微偏头小声说“谢谢”,学姐笑得温柔:“不用谢,来这边签到吧。”
      签完字学姐把身份证还给她:“可以啦,再去那边领新生礼包吧!”

      她往学姐指的方向看过去,走到教室的角落位置,有男生拿着手机玩游戏,看到有人来收起了手机,起身时露出蓝色的志愿者牌,印着粗体的名字班级。然后对她扬起好看的笑:“11级新生啊?”
      林柯瞟到他手机上消失的贪吃蛇页面,有些讶然,点头说是的。
      男生旁边还有一个胖胖的学长,打趣道:“瞧瞧你问的什么废话,别拉低了咱们在学妹眼中的平均智商。”
      玩游戏的男生抛了个眼神给他示意他闭嘴,指着桌上的一张表,对林柯说:“在这填名字就好了。”

      林柯俯下身找自己的名字,半天没找着,男生在后面说:“你再翻一页,这一页应该是留学生的。”
      声音温柔好听,林柯没忍住多看了一眼。
      但眼睛却也像糊上了一层水雾,朦朦胧胧的,看不清眼前人的眉眼,只是表情生动鲜活,整个人清爽帅气,没有这夏季暴雨倾盆似的稠。
      旁边的胖学长早已麻利地从一堆东西中拣了个袋子,见她签好了字递给她:“里面有学院的手册、本科生培养计划还有一些小礼物,学妹要收好啊。”
      林柯说:“谢谢。”然后接过来。
      那边男生提醒了句:“有点沉啊。”
      林柯拎着系绳,胖学长松了手,她只感觉手中一沉。
      ……
      是有点重。
      还好她稳住了,面上看不出来什么变化,不尴不尬地挤出个笑容:“谢谢。”

      出教室的时候又有人拦着她,手里捧着相机,递给她一张牌子,说:“学妹,拍个照留念呗。”
      于是她举着新闻学院的牌子,头发还是湿的,在摆满了雨伞行李的教室门口表情僵硬地拍了个照。把牌子还给学长的时候脸还是僵硬的,小声道谢:“谢谢。”

      她好像一直在说谢谢,借此生涩拘谨地在周身划开一个圈,也不太会笑,眼睛弯起弧度,机械性地扯开嘴角,高中好友总笑她不会表情管理。
      所以第一眼总是不招人喜欢。

      学长把相机拿到她面前给她看,顺口就问:“学妹,你一个人来的啊?”
      她看着相机里的自己,素面朝天,淋过雨的面容有些发白,笑容淡淡的。暑假过了人却莫名瘦了一圈,背脊挺得笔直,实在找不出词来夸,最多只一句“清瘦秀气”。
      “嗯。”

      手里拿着的牌子是新院自己设计的,上面一张车票,从高中到大学,从不知名的远方到繁华闻名的A市,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有辉煌的过去,未来不知如何,但似乎也是充满希望、值得期待的。

      她不再想,撑开伞,转头扎进南方密密的雨幕中。

      这场雨连绵了整个新生周,大家每天进进出出,鞋子总是干了又湿。洗好的衣服永远也晾不干,再加上南方空气潮,柜子里放着的衣服都被捂得湿漉漉的。
      宿舍里有北方来的同学,是个直爽的东北姑娘,叫李妍,没见过这阵仗,捧着一堆受了潮的衣服在寝室里干哭:“什么鬼啊这是?我这好不容易晾干的衣服,这柜子是水做的吗?”
      林柯在旁边看书,闻言头也不回:“还好吧?习惯了就行了,实在不行你放个樟脑丸呗。”
      “那玩意儿味儿多重啊,那我宁愿它潮。”
      “那没办法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柯儿你这话说得,充满哲学智慧,我不是很想接受。”

      “不过啊,”林柯转过身来,下巴靠在椅背上,“北方南方空气湿度差异真那么大吗?”
      “我来南方之前也疑惑来着,现在不夸张地对比一下,就是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的差距。”
      “阿塔卡马只是没雨,人空气湿度可高了好吗?”
      “那就是吐鲁番盆地,哎呀,你为什么还在意这些细节?”
      “这是常识好不好。”她转回去继续看她的小说。
      李妍又抱怨了几句,不一会儿消了声,林柯回头看,人已经不在房间了。

      经历了最初的兵荒马乱和无所适从之后,日子好像也就这么过下去了。大学的生活没有高中老师描绘得那么多彩,但的确自由许多,对于刚刚挣脱了牢笼的他们来说无疑是更为广阔的天地。只是人那么多,圈子却突然缩小了,她只需要跟寝室的同学打好交道,不用再对着每一个人真诚,挤出她不甚自然的笑;走在路上周边全是人,但没有人会注意到她,匆匆一瞥都是奢侈。
      林柯早意识到自己注定是个“在套子中的人”,只能蜷缩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肆意欢笑,对特定的人真心诚意,消极懦弱热衷逃避,所以半是惊喜半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种令人舒服的状态。

      李妍不一会儿就又进门来,还带回来一个消息:“咱们学院社团招新了,你去不去?”
      “……不想去。”
      “但我仔细研究了一下他们这个社团,里面可以学到的东西还挺多的,摄影、修图、剪辑,有专门的课程,”李妍说着将一本花里胡哨的宣传手册摊在她面前,“我开始也想拒绝,但学姐硬把东西给的我,我看了还挺感兴趣的,你陪我一起呗。”

      林柯翻了翻李妍给的册子,上面有社团的发展历史、举办过的活动,然后就是李妍说得社团自己开办的课外培训课程,写了内容、培训老师还有课程时间,挺靠谱的样子。

      林柯被她说得有些动摇,问道:“那......怎么报名啊?”
      “好像要填一个单子,你等等啊......”
      “唔,你要报哪个?”

      “摄影吧。”林柯指着其中的一页,页面上放了培训老师的作品,不是那时大家都喜欢看的星空极光照片,是江南某处水乡小镇,青石板上湿漉漉,是下过雨的样子,门口有古稀老人,摇着扇,闭着眼,不知在做梦还是想事情。
      雨后天晴了,照在水坑里反射出彩色的虹光,洒在老人脸上,连皱纹都被抚平,变得温柔起来。

      林柯又看作者名字:吴楠。
      有点眼熟,但记不得在哪里看到过。
      但“片如其人”,应该也是个温柔的人。

      林柯被自己的新词给逗到,不知道想到什么,忍不住笑出声。

      笑完她翻到宣传手册后附的报名问卷,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林,柯。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当年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